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方方的《出门寻死》我最早读的时候是在上大学时,当时看的时候是当个喜剧看的,就是看一个中年女人自己觉得活得一无是处的时候,出门寻死,只是出了门后来的路上就由不得自己,总是被各种事情岔开去,真到了自己想要跳下去的二桥,却发现自己另一个小伙伴文三花已经站在那里犹豫了三个多小时,生不如死却也还在纠结着,何汉晴忍不住出头救了她下来,但是自己这一出门寻死的历程到最后居然成了被记者拍了采访在电视上播出的英雄,何汉晴觉得有点匪夷所思。

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死是自然没有死成,日子还是要照常度过。

后来再看她另一篇《万箭穿心》,女主人公李宝莉的拧巴劲儿又一次让人触目惊心,合上书想不明白:为什么李宝莉就非要这样活?自己不痛快不说,身边的人也全都被她出力不讨好的做派伤得死的死、逃的逃,又剩下她孤家寡人一个?

等到工作了十年之后,再回头读这两篇作品,心境已大不一样,字里行间之中,看出了掩藏在文字下面女主人公身上的卑微、无奈和消极对抗,忽然就明白了: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出门寻死》的何汉晴:小说延迟创作法将活得卑微懦弱,能干的家庭主妇在婆家屡屡被轻视的困境延展开去

何汉晴是个家庭妇女,所以她总觉得家里人说话让她憋气,却又打不回去,既没有这个力道,也没有那个胆量。婆婆在家里说话差不多是一言九鼎,也是被公公护着,时刻都不允许人回嘴的,何汉晴和老公刘建桥现在都没有什么靠谱的收入了,恨不能一分钱掰成几瓣花的何汉晴不知道应该怎么在婆家争几句话头上的气,偏巧老公刘建桥平时没话,也不怎么能体谅她,何汉晴觉得这日子过得简直是烦透了。

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烧水壶在厨房山响,一家人跟没有听见一样,等着厕所出来的何汉晴来关火、灌水壶

何汉晴有便秘的毛病,全家人都知道,却没人在意她的要上厕所的需要,好像家务和家里其他任何一个热都没有丝毫关系,只跟她何汉晴有关,何汉晴又憋气又愤愤不平,却被婆家人表示对她的各种看不上:

何汉晴说,姆妈,人比水要紧。人走到外面,婆婆的声音一直追了出来。婆婆说,么事都要去岔,离了你地球未必不转了?

走到大门口,刘建美突然站下说,嫂子,屋里煤气多得用不完呀?水开了这么久也不灌,水壶再叫几声就快成歌星了。  

建美冷笑道,你一个家庭妇女,成天待在屋里,你还没得空?


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可是这一切在小姐妹文三花眼里却还是羡慕得紧,文三花家里的儿子才四岁,但是老公不仅总是在外边跟别的异性暧昧、边界不清楚、打情骂俏,不讲理了还跟女人动手。

何汉晴的“出门寻死”在作品中被处理得让读者又揪心又渴望情节的推进,偏巧作者熟谙读者的心理,运用了文学创作上的延迟法,推迟了看何汉晴这一行为的终极结果,从而取得了叙事节奏舒缓的同时文字的张力十足。

本质上来说,延迟是结构上的特点,效用是尽量拉开我们与终点的距离,拖延到达的时间,使得小说不再平缓的前进,让读者不时的觉得会发生些什么,从而造成因为不顺利而陡增的心里期待,一句话:即延迟是同一事件的重复,丰富内容,使得小说推进得更有层次。

婆婆也笑了起来。婆婆说,长江上没得盖子,铁路边没得警察,厨房里有刀,药店里有药。挡别的挡得住,挡死是挡不住的。也不晓得汉晴会选哪样。

一家人在听到何汉晴说要出门去死,居然开开心心地在调侃她,从她们内心深处是看不起何汉晴的,没人问过她每天的心情和家事安排,能帮她做什么。婆家的这几个人每天的乐趣是吃饱喝足之后讽刺挖苦何汉晴,但说实话,他们是觉得何汉晴太安全了,在家里没有一点儿地位和照顾感受的需要。

“延迟”出现在“结构”话题里的结构的“常”与“变”中,是小说保持层层推进的结构时常常采用的办法。小说让读者一路跟着何汉晴走来,直到在桥头把文三花救下了,可是警车走后,“何汉晴呆呆地望着江水,瞬间她便不记得三花究竟如何了。

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南岸嘴在何汉晴眼皮底下铺展的样子好是陌生,江水在何汉晴眼皮底下流淌的样子也好是陌生。从正顶上看岸看江和住在陆地上看岸看江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土地不是这样的土地,江水也不是这样的江水。

待听到女记者说她是英雄时,她都有些想笑了。心道,英雄?这搞的个么事名堂,老子出来寻死,人没有死成,倒寻成了一个英雄?这不是比不死还笑话得很些?

《万箭穿心》的李宝莉:用尽一切手段终究未能保证一个家的不能离散

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与何汉晴在家里的唯唯诺诺、委曲求全不一样,李宝莉说话强势,不顾别人的脸面,她是用尽了所有力气希望维持着一个家庭的完整,包括不能浪费每一分钱。

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李宝莉的强势下,马学武感情上偏向了同事

丈夫马学武被她呵斥打击得情感往外面找寄托,被李宝莉发现后举报了自己的丈夫,害得马学武颜面扫地回归了家庭,官职也被一降到底,最后知晓了举报人是自己的老婆,马学武崩溃了跳江而死。

马学武跳江之后,李宝莉的闺蜜对她说,她的新家是一个万箭穿心的风水,不利。李宝莉说,“什么万箭穿心,我就是不信这个邪。马学武往江里一跳,奶奶小宝都得我罩着,我越是要说,这叫万丈光芒。”

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李宝莉甚至去做了“扁担”,就是挑夫,跟男人们做着一样的苦力,就为了保证自己的这个家在丈夫马学武不在后还能保持完整,可惜对于李宝莉来说,马学武的死也没能让她明白生活里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人应该怎样活着才能真正像个人。

李宝莉费尽一切力气和青春,等着儿子收到了录取通知书,没想到儿子要跟她断绝母子关系,说自己的爸爸就是被她给逼死的。

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李宝莉的溃败从屏幕上透着绝望,蔓延到银幕外,一个人终其一生的辛苦劳作就是等着身边所有的亲人一个个带着怨恨和不理解而离开,发誓要保证这家不散掉的女人歇斯底里,她的溃败带着锥心刺骨的痛,为什么?付出最多的她为什么要换来如此的代价?

何汉晴和李宝莉:在生活中失去了自我,关注点只在家人身上、爱人身上,她们都是缺乏爱又急需要获得外界认可的那类人

①何汉晴以为自己一辈子倒霉在便秘的毛病上,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其实是逃避责任的思维方式

何汉晴的情商和智商上来看,即便当年那个上大学的指标给了她,也不见得她就能学业有成。孩子在学校里没面子,是因为她听不明白儿子同学的教授爸爸道歉的话,对人家破口大骂,害得儿子羞愧交加。这说明她是不学习、不上进的,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总是得过且过,随时可以去停下岔到另一件事情上,让婆婆很看不惯的何汉晴,难道仅仅是去上个大学就能和当年“巧取豪夺”报名表的女同学一样读到博士、当上教授吗?

从《出门寻死》到《万箭穿心》丨成年人的崩溃都藏在某个意外瞬间

家庭也是要经营的,幸福也许就在身边的一餐一饭中

②李宝莉以为自己为这个家付出了所有,家里的人都应该对她感恩戴德才是,结果大失所望

李宝莉,看着大眼睛,应该是很伶俐的人,结果她处理问题的方式简直是愚蠢之极,她以为这样的手段能够把丈夫的心拽回到家里,却不曾想最终落得个曲终人散的结局。

③女人在任何时刻都应该保持自我,有能力让自己过得更好,这才是生活的原动力

从两个人的婚姻爱情模式来分析,女人在任何时刻都应该保持自我,保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树立自己的目标并通过自身努力去完成。

从网上看到这样一段话,希望能一起共勉吧:

  • 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的丈夫不优秀,那你必须成长,因为你没有依靠;
  • 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的丈夫很优秀,你也必须成长,否则你无法跟上他前进的脚步。
  • 如果你是一个女人,你必须成长,女人赚钱不一定是责任,但一定是尊严。

愿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爱和被爱的能力,减少因生活重压之下带来的崩溃,人生某一阶段的困境意味着一种成长,而不能是固步自封。

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是那些看清了生活的真相,却依然热爱生活的人。”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