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挽回去意已決的女友?


怎樣挽回去意已決的女友?


首先,所有真性分手的根本原因是 資源交換的不匹配


而所有的假性分手,都是 資源交換開始出現不匹配的信號


簡單來講,我真的想跟你分手,是因為你已經無法滿足我所需要的資源了(外在資源/內在資源)。而我用分手來跟你吵架,來跟你提要求,是因為你付出的資源不夠給力,開始讓我覺得不舒服了。


說到這裡,可能還是有很多人不明白什麼是資源交換?而它為什麼又決定了一段關係的去留,甚至決定了對方愛不愛我?要去解答這些疑問,首先十二需要從兩個人之間產生“愛”的原理說起。


人和人之間產生“愛意”的過程分為

兩種


第一種是在接觸時先有了心動的感覺,也就是我們通常講的性吸引,然後再由滿意的資源交換而產生出的愛。第二種是第一眼並沒有覺得心動,但在日後的相處接觸中慢慢發現了對方的優點和合適,從而慢慢走向了愛,換句話說就是在資源交換的過程中逐漸產生了愛意。


當然這兩種情況可以同時發生。比方說我們因為對方的外表單方面產生了好感 ,然後在和對方接觸的過程中,因為相處愉快等各種原因讓對方逐漸也喜歡上了我們,最後因為資源交換的滿意而陷入了愛河。


不過,不管怎麼樣,最終產生愛的核心機制還是:資源交換的匹配。


資源其實分為很多種,不過大致可以由外在資源/內在資源區分。外在資源指表現於外、兼有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且可測量的個人資源,例如財富、地位等經濟資源,品德、學歷、相貌、才華等人力資源和社會關係、人脈等社會資源。內在資源指表現於內、具有較強性格特徵和價值取向且較難測量的個人資源,例如性格、三觀、價值觀、責任感、感情、承諾等。


當一個人有交換潛力時,我們就會對ta產生心動的感覺,並且開始嘗試與對方產生交換(想和對方談戀愛)。如果我們和對方進入了戀愛並且資源交換很滿意,那麼這種滿意就會進一步衍生出專一的愛、承諾和舒適感。


所以說在愛情裡光有心動和火花是不夠的,因為心動也可能會消失,愛也可能會減退


很多人交往始於一見鍾情,但關係卻最終終於生活瑣碎。比如我們常聽到一個故事:女同學年輕時著迷於男同學的溫柔、體貼與才情。但結婚後因為男人逐漸暴露出來的不上進和勉強的賺錢能力讓女人對男人變的越發“挑剔”起來。在女人眼裡,當初男人身上的那些優點和光環在柴米油鹽下也變得不值一提,甚至成為了生活的累贅。其實不是男人變得不再“耀眼”了,而是女人對資源的要求改變了。


但也有人的愛情,在日常的接觸下悄然生長。比如男人最初的理想型是找一名長髮飄飄、皮膚白淨、溫柔賢惠的女人。但最後卻不由自主地愛上了短頭髮皮膚也不白的她,甚至喜歡上了她身上那股敢闖敢拼的勁兒。


因為男人發現,自己每次跟女人相處都是快樂的,而這種快樂源於她對自己的瞭解、認同和支持。她懂他花時間追求事業和理想,所以在他忙碌的時候也會去找事情充實自己。她和他有相似的愛好,和她在一起總是有源源不斷的樂趣。她也很鼓勵自己去做決定,她的支持總是給他莫大的安全感...所以對於男人來說,女人長什麼樣子早就無所謂了,內在資源交換給他帶來的舒適感和快樂已經讓女人在他心中建立起了唯一性


講到這想說一點,其實為什麼幾代以前門當戶對的包辦婚姻,反而沒有大家想象中那麼高的離婚率,甚至對比當今的婚戀狀況更加穩固。這除了社會環境,封建思想的影響之外還有一點,那就是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父母長輩已經從一個非常理性的角度為自己選擇了一位“契合”的良配。


所以即使兩人素不相識,但起碼從小成長於差不多的環境,有著相似的經歷,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產生共鳴。所以大幾率還是可以在日後產生出心動和喜歡的。


人們常說,分手是因為不愛了,但有沒有想過我們口中的愛到底是什麼?


在我看來,愛就是一種感覺。想象一下當我們愛一個人時,我們心裡充滿了滿足、欣賞、愉悅和付出的驅動力,這些感覺都與我們和對方的狀態,以及對方給予我們的反饋有關。同理,如果我不再愛一個人了,那麼我們心裡的感覺其實已經被失望、委屈、無奈、畏懼所取代...所以想讓一個不愛你的人重新愛你,不就是去讓ta重新對我們充滿正向的感覺嗎?


而這種正向的感覺如何獲其實就是這個回答一直圍繞討論的:

資源交換滿意


所以“真性分手”的問題不是出在對方分手的決絕態度,而是出在分手的原因。缺的到底是哪種資源? 這就的花時間琢磨了。


怎樣挽回去意已決的女友?


怎樣挽回去意已決的女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