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不迷路!農村電商11個成功模式(建議收藏)


2020不迷路!農村電商11個成功模式(建議收藏)

大佬介入與退出,都在說沒農村電商的窗口期已經關閉,創業者再進入農村電商已經不合時宜。

因此,再想在農村電商領域創業者,窗口已經關閉。但農村電商11大成功模式,地方政府唱主角。農業君吐血整理,希望給創新創業者指明方向!

1、浙江遂昌模式

2020不迷路!農村電商11個成功模式(建議收藏)


2012年全縣電商交易1.5億元,2013年1月淘寶網遂昌館上線,2014年趕街項目啟動,全面激活農村電商。遂昌初步形成以農特產品為特色、多品類協同發展、城鄉互動的縣域電子商務“遂昌現象”。


在初期的“遂昌現象”之後,遂昌探索的步伐並未停止,逐漸提升為“遂昌模式”,即以本地化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商作為驅動,帶動縣域電子商務生態發展,促進地方傳統產業特別是農產品加工業,“電子商務綜合服務商+網商+傳統產業”相互作用,形成信息時代的縣域經濟發展道路。緊跟著,遂昌“趕街”項目的推出,推開了農村電商的破局序幕,趕街的意義在於:打通信息化在農村的最後公里,讓農村人享受和城市一樣的網購便利與品質生活,讓城市人吃上農村放心的農產品,實現城鄉一體。


啟示:多產品協同上線,以協會打通產業環節,政府政策扶持到位,藉助與阿里巴巴的戰略合作,依靠服務商與平臺、網商、傳統產業、政府的有效互動,構建了新型的電子商務生態,可以助力縣域電商騰飛。


2、浙江臨安模式


浙江臨安立足自己的優勢產品堅果炒貨,背靠緊貼杭州之一優越的區位優勢,大力推進縣域電商的發展。2013年臨安各類優質生態農產品產量25萬噸,總產值51.5億元,農產品電商銷售突破10億元。臨安積極開展城鄉村企聯動,其中農產品電商示範村7個,500萬以上的38家電商企業銷售總額達到5.65億元,形成“兩園多點”,臨安市電子商務產業園、龍崗堅果炒貨食品園(城)、多個農產品基地(村)。


啟示:線上線下相互配合齊頭並進,“一帶一館+微臨安”,阿里巴巴臨安市堅果炒貨產業帶(“天貓”平臺)成為中國堅果炒貨網上批發第一平臺,“淘寶·特色中國—臨安館”,集旅遊、傳媒、娛樂、生活、服務於一體的具有臨安本土情懷的微信平臺——微臨安。


3、浙江麗水模式

2020不迷路!農村電商11個成功模式(建議收藏)


縣域電商某種程度上就是一個栽梧桐的過程,有梧桐才能有鳳凰,麗水的梧桐工程就是全力打造區域電商服務中心,幫助電商企業做好配套服務,讓電商企業順利孵化成長壯大,這是麗水農村電商的最大特點。電子商務服務中心具備主體(政府部門、企業、個人)培育、孵化支撐、平臺建設、營銷推廣四大功能,承擔了“政府、網商、供應商、平臺”等參與各方的資源及需求轉化,促進區域電商生態健康發展。


啟示:麗水的建設模式為“政府投入、企業運營、公益為主、市場為輔”,要把政府服務與市場效率有效結合,吸引大量人才和電商主體迴流。


4、浙江桐廬模式


桐廬是杭州轄下的一個縣,距離杭州市區只有80公里,是浙西地區經濟實力第一強縣,中國著名的物流之鄉、制筆之鄉,獨特的區位優勢為桐廬發展電商提供很好的支撐,2014年10月,阿里巴巴首個農村電商試點選擇落戶桐廬,為桐廬營造了良好的發展電商的行業氛圍。


啟示:桐廬具有良好的產業基礎、電商發展態勢,特別是物流方面,有村級單位物流全通的先天優勢,也有良好的社會環境以及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為電商的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基礎。


5、河北清河模式

2020不迷路!農村電商11個成功模式(建議收藏)


在河北清河“電商”成了最具特色的商業群體,清河也成為了全國最大的羊絨製品網絡銷售基地。全縣淘寶天貓店鋪超過2萬家,年銷售15億元,羊絨紗線銷售佔淘寶7成以上,成為名副其實的淘寶縣。而在之前的傳統產業時代,河北清河羊絨產業在競爭中近乎一敗塗地,2007年開始在淘寶賣羊絨意外成功,隨即引發不可收拾的結果,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該縣不斷加大力度,目前電子商務產業園、物流產業聚集區以及倉儲中心等一大批電子商務產業聚集服務平臺正在建設之中,清河正在實現由“淘寶村”向“淘寶縣”的轉型提升。


啟示:在暴發中順勢而為,一是協會+監管+檢測,維護正常市場秩序,二是乳化中心+電商園區,培訓提高,轉型升級,全線出擊,建成新百豐羊絨(電子)交易中心,吸引國內近200家企業進行羊絨電子交易,三是建立B2C模式的“清河羊絨網”、020模式的“百絨匯”網,100多家商戶在上面設立了網上店鋪。),四是實施品牌戰略,12個品牌獲中國服裝成長型品牌,8個品牌獲得河北省著名商標,24家羊絨企業躋身“中國羊絨行業百強”。


6、山東博興模式


當2013年全國只有20個淘寶村的時候,山東博興一縣就有兩個淘寶村,這是耐人尋味的現象,2013年兩個村電商交易4.17億元,一個做草編,一個做土布,博興縣將傳統藝術與實體經營和電子商務銷售平臺對接,讓草柳編、老粗布等特色富民產業插上互聯網翅膀,實現了農民淘寶網上二次創業。作為全國草柳編工藝品出口基地,博興淘寶村的形成可謂自然長成,不僅貨源充足,而且質量和口碑一直不錯,電商門檻和成本都不高,更是易學和模仿。淘寶村的成功,進一步推動了本縣傳統企業的網上轉型,目前全縣擁有3000多家電商,從業人員超過2萬人,80%的工業企業開展了網上貿易。


啟示:一是傳統外貿的及時轉型,二是要發揮人才的關鍵作用,三是產業園區與線上的結合,四是政府的及時引導與提升。


7、浙江海寧模式


海寧是全國有名的皮草城,也一直追隨網絡的步伐推動電商發展,到2012年底海寧網商已經超過10000家,新增就業崗位40000餘個,網絡年銷量破百億大關。目前全市從事電子商務相關企業共有1500餘家,網商達2萬家以上,註冊天貓店鋪780家、佔嘉興市天貓店鋪總數的40%以上,上半年,全市實現網絡零售額51.98億元、同比增長11%以上,成功創建“浙江省首批電子商務示範市”和“浙江省電子商務創新樣本”,列“2013年中國電子商務發展百佳縣”榜單第3位。


啟示:以電商推動轉型升級,一是引進人才,轉換思維(燒錢後的反思),二是對接平臺,整體出擊(穩固國內,加強跨境),三是加強監管,保護品牌,四是園區承載,強化服務(六大園區先後投建),五是管理提升,升級企業(現代企業為主體)。


8、甘肅成縣模式

2020不迷路!農村電商11個成功模式(建議收藏)


肅省成縣縣委書記李祥,在當地核桃上市前,他通過個人微博大力宣傳成縣核桃,“今年核桃長勢很好,歡迎大家來成縣吃核桃,我也用微博賣核桃,上海等大城市的人都已開始預訂,買點我們成縣的核桃吧”,該條微博被網友轉評2000餘次。從建立農村電子商務,到微博聯繫核桃賣家,甚至展示成縣核桃的多種吃法,在之後的日子裡,李祥的微博內容沒有一天不提到核桃,被網友戲稱為“核桃書記”在李祥的帶動下,全縣幹部開微博,還是賣核桃,成立電商協會,還是賣核桃,夏季賣的是鮮核桃,冬季賣的是幹核桃,正在上線核桃加工品,以核桃為單品突破,打通整條電商產業鏈,再逐次推動其他農產品電商。


啟示:一是將電商作為一把手工程,主導電商開局,二是集中打造一個產品,由點到面,三是集中全縣人力物力,全力突破。


9、吉林通榆模式


吉林省通榆縣是典型的農業大縣,農產品豐富,但受限於人才物流等種種因素。通榆政府根據自身情況積極“引進外援”,與杭州常春藤實業有限公司開展系統性合作,為通榆農產品量身打造“三千禾”品牌。同時配套建立電商公司、綠色食品園區、線下展銷店等,初期與網上超市“1號店”簽訂原產地直銷戰略合作協議,通過“1號店”等優質電商渠道銷售到全國各地,後期開展全網營銷,藉助電子商務全面實施“原產地直銷”計劃,把本地農產品賣往全國。值得一提的是,為解決消費者對農產品的疑慮,通榆縣委書記和縣長聯名寫了一封面向全國消費者的信——“致淘寶網民的一封公開信”,掛在淘寶聚划算的首頁,這一誠懇親民的做法贏得了網友的一致稱讚,很大程度上提振了消費者對於通榆農產品的信任感。


啟示:政府整合當地農產品資源,系統性委託給具有實力的大企業進行包裝、營銷和線上運營,地方政府、農戶、電商企業、消費者及平臺共同創造並分享價值,既滿足了各方的價值需求,同時帶動了縣域經濟的發展。


10、陝西武功模式

2020不迷路!農村電商11個成功模式(建議收藏)

陝西省武功縣是傳統農業縣,農產品“買難賣難”問題一直困擾著農村經濟的發展。為破解這一難題,武功縣政府積極發展電子商務,探索“買西北、賣全國”的模式,立足武功,聯動陝西,輻射西北,面向絲綢之路經濟帶,將武功打造成為陝西農村電子商務人才培訓地、農村電子商務企業聚集地、農產品物流集散地。武功縣目前已經成為陝西省電商示範縣,先後吸引西域美農、趕集網等20多家電商企業入駐發展,300多個網店相繼上線,全縣電商日成交量超萬單,日交易額達100多萬元,10餘家快遞公司先後落地,農村電商試點在14個村全面啟動,讓電子商務真正走進農村、惠及百姓。


啟示:一套領導機構,兩個協會統籌協調,把握運營中心、物流體系、扶持機制三個關鍵,搭建電商孵化中心、產品檢測中心、數據保障中心、農產品健康指導實驗室四大平臺,,免費註冊、免費提供辦公場所、免費提供貨源信息及個體網店免費上傳產品、免費培訓人員、在縣城免費提供wifi等五免政策。


11、江蘇沙集模式

江蘇省沙集鎮的村民過去大多從事傳統的種植、養殖和粉絲的生產加工,曾有一段時間,回收廢舊塑料甚至成為村民們賺錢的主要營生。2006年末,蘇北睢寧縣沙集鎮當時24歲的孫寒在好友夏凱、陳雷的幫助下,嘗試在淘寶網上開店創業,後試銷簡易拼裝傢俱獲得成功,引得鄉親們紛紛仿效。隨著電子商務在本地的快速發展,不產木材的沙集鎮,居然形成了規模可觀的傢俱加工製造業,品類齊全、各式各樣的傢俱在這裡幾乎都製作。從過去的破爛王到今日的傢俱大王,從一個村的聚焦到一個鎮的繁榮,到2012年6月,沙集鎮有淘寶網店3040家,其中天貓商城126家。據統計,2013年東風村物流快遞月出量就達到1000餘噸,近萬件。


啟示:沙集的轉型與提升,一是從單打獨鬥到集團做戰,個體為主向企業為主轉型,二是看到抄襲有代價,逐漸開始自主品牌的建立,三是產業鏈空間大,傢俱帶動配套產業發展,四是由村到鎮再到園區,產業模式不斷升級,五是競爭沒有盡頭,小財主無奈向現代企業家轉型。


業內分析師認為,從這11大農村電商模式來看,政府主導的農村電商模式佔90%以上,除了京東、淘寶、蘇寧之外,創業者參與農村電商項目的屈指可數。農村電商的生存法則做好一點就能贏!想要把農村電商做好,就要想辦法生存下去,所以瞭解農村電商的生存法則還是有一定必要的!


2020不迷路!農村電商11個成功模式(建議收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