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個公司領導,如何樹立絕對的權威?

手機用戶67826556888


您好:

關於您這個問題,我的觀點:一心想樹立權威的領導不是好領導。權威這個管理術語來自官方,在去企業管理領域主要存在於傳統管理企業,主要在改革開放後的20年左右的時間裡比較流行。現在已經過時了。

現代企業,對於管理者突出的要求是要有很好的“領導力”,而不是權威;換言之,管理者要做的事情是打造自己的領導力,而不是去刻意樹立“權威”。

什麼是“權威”?

在企業,所謂權威,是一種行政化的強制管理用語。提到權威,就意味著以下三個方面:

1.擁有絕對的人事權和財務權。

2.對下屬有很強的威懾力,因為有權力。

3.管理方式以強制管理為主,沒有很好的團隊概念,也沒有尊重員工的意識。反正我說了,你就要聽,說的對你要聽,說的錯,你也要聽。因為我有權力。

什麼是領導力?

領導力是指管理者根據自己掌握的人力資源及其他相關資源,在科學合理策略的前提下,與團隊一起努力達到以最小投入獲取最大成績的能力。

1.領導力講究資源整合。充分調動手中人員參與的積極性,以團隊為單位進行工作。

2.領導力講究科學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不蠻幹,不強求。合理權變。

3.領導力尊重規則和他人,以達成目標為主要目的。

在當前時代,企業需要絕對的權威還是領導力?

1.不排除權威的存在,但權威不是權力的化身,而是能力的化身。

我們在企業尊重權威,因為這個人在管理領域、在技術領域、在某項專業領域,無論知識儲備、個人素養還是單兵解決問題的能力都是一流的,是常人所無法企及的。我們稱他為權威。意思就是,他這塊領域,他是最厲害的。因為他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強。

2.樹立絕對的權威意味著站在員工的對立面。

如果我們刻意樹立自己的權威,讓自己的屬下乖乖聽話,讓自己發號施令暢行無阻,本身就是以管理者本人為中心的,是一種權力自私的表現。一方面沒有給自己的員工創造積極參與、合理建議的機會;另一方面,是在抹殺團隊之間的相互尊重。

在有些企業或者某些部門,如果領導搞所謂絕對權威,很可能得到相反的結果。

比如技術部門,有些部門領導是一個管理人員,對於技術管理很內行,但對於技術並不全面,在某些方面甚至有很明顯的短板。這個時候,如果領導搞一言堂,有些技術大牛可能就不服你,不配合你。小則部門績效不理想,大則一拍兩散,人員流失!

3.傳統的以監督和控制為手段的管理不適合現在的年輕人

一方面,現在的年輕人基本都有較高的知識素養,有解決問題的想法;另一方面,85後、90後甚至00後的員工不再像70後之前的人一樣,乖乖聽話,任人差遣,他們有知識、有理想、有個性、有追求,更多的要求管理環境的柔性化和管理方式的彈性。

無數職場的事實證明,對現在的年輕人不講道理、呼來喝去,得到的不是權威,而是屬下對你的鄙視和不配合。我們不能看誰不順眼就辭退誰,看誰不聽話就懲罰誰吧?管理者是團隊的核心,因為你的能力、人品和科學的管理方式,而不是你監工的身份!

不樹立權威,要樹立什麼?

除了權威以外,在企業裡面,讓大家都心悅誠服的是“威信”。

什麼叫威信?威信就是以身作則,身先士卒,體諒下屬,有容人之量,關鍵時候能夠帶領大家攻難克險的作風和能力。

1.以身作則,以德服人,自然立威。

凡是要別人怎麼做,自己先做到。比如要求大家晚上加班到8點,自己8點前先不要走。不然下屬辛苦到晚上8點,你自己下午六點已經在家裡逍遙自在,誰服你?

2.講究制度與原則。

我們以身作則,並不是做老黃牛。老黃牛隻知埋頭耕地,不知抬頭看天,容易被別人當成傻子。我們以身作則遵守制度,對大家一視同仁。即使獎罰,也要有理有據。

3.尊重別人就是樹立威信。

如果一個下屬身體不舒服,我們應該允許他有休息的時間,如果有員工需要幫助,我們首先伸出援助的手,如果有員工有急事處理,我們應當主動替員工著想。

4.沒有能力的領導難服眾。

即使你再好,員工對你再感激,也只是覺得你是一個好人而已。員工真正佩服你的,還是看你解決問題的能力。

有些公司的領導,能力平平,為了讓大家聽他的話,處處給員工某“福利”,比如在非調薪期打小報告要求給某人加薪,比如找人力搞個人情把某員工的考勤劃成滿勤(本來不滿勤),這些行為違反公司制度,也對其他部門人員不公平,員工得了好處未必感激你,甚至弄個雞飛狗跳。

我們要的是在大家都猶豫不決的時候用於擔當,在問題攔路的時候出手解決,在大家沒有士氣的時候給大家信心與力量!

沒有人願意做牛做馬一樣任人驅使,大家都願意在尊重的環境裡有條不紊的工作。當然,企業不是俱樂部,違反制度是要受到懲罰的。

管理是門科學,有很強的專業性;管理也是門藝術,需要準確的尺寸拿捏和恰到好處的激勵與考核。樹立權威解決不了問題,塑造自身的領導力才是有希望的未來。


回答不當之處請海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