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鄉族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都有什麼?

【日常習俗】

東鄉族熱情好客,來了客人,都是長者出門遠迎,客人進屋要先請上炕,隨後要獻上比較講究的蓋碗茶。有時還在茶中加冰糖、桂圓或燒棗,俗叫三香茶。正餐時東鄉族喜用雞待客,東鄉族待客最隆重的是端全羊。即把羊的各個部位如脖子、肋條、前後腿、羊尾巴依次上盤,使餐桌上樣樣俱全。


東鄉族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都有什麼?


東鄉族郵票東鄉族男人一直保留有“吃平夥”的習慣。即在農閒時,一些人湊在一起,選一隻肉膘好的羊,在羊主人家或茶飯做得好的人家,把羊宰了,整羊下鍋,雜碎拌上調料上鍋蒸,吃平夥的人就喝茶、吃油餅,等“發子”熟了,一人一碗,爾後又在肉湯裡揪面片吃,完了再把煮熟的羊肉按羊的全身部位分成若干份,每人一份,最後大家攤錢給主人。也可以用東西和糧食折價頂替。

東鄉族人民也很講禮節,熱情好客,尊老愛幼,講究衛生。老人居上方。在就餐中,老不食,晚輩不得動手。除老年婦女外,婦女一般不與男子同桌吃飯。客人上炕需脫鞋,女客可不脫。東鄉人待客一般不與客人一道同餐,只站在炕沿招待,以示對客的敬重。男賓由男主人招待,女客由女主人招待。 東鄉人因為宗教關係,保持著良好的沐浴習慣。有“大淨”和“小淨”之分。“小淨”每天洗,保持手、腳、口腔、面部、鼻孔的乾淨。“大淨”,一週一次,保持全身潔淨。每逢節日前,人們普遍要沐浴。


東鄉族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都有什麼?


在禁忌方面,東鄉人因宗教原因,禁食豬、狗、馬、騾、驢肉,忌說豬;不食動物的血;禁帶汙濁之物進入墓地和清真寺;忌用食物開玩笑;忌在人面前坦胸露背;禁忌遞煙敬酒。 人死後,一般行土葬,提倡速葬,少放。


風俗習慣

東鄉族在傳統婚姻關係上,還保留尊從“阿哈交”觀念的婚俗,所謂“阿哈交”,是一種宗族或家族的殘餘形式。一個“阿哈交”包括有血緣關係的上百戶不等,輩份最高的年長者,稱為“當家”。同屬於一個“阿哈交”的男女不能婚配,違者將受到譴責。寡婦再嫁,同輩親屬有優先權。包辦婚姻為主。男女十六七歲就可舉行婚禮,但現在按我國《婚姻法》法定年齡結婚的男女越來越多。婚禮儀式帶有宗教氣氛。


東鄉族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都有什麼?

東鄉人的基本飲食,以小麥、青稞、玉米和豆類、洋芋(馬鈴薯)為主食。通常人們的麵食種 東鄉族手抓羊肉類有:“饅頭、麵條、油香等。最負盛名的“拉拾哈”(“拉麵”或“刀削麵”)、炸油香、“尕雞娃”和手抓羊肉等飲食為招待客人的重要食品。其中吃“尕雞娃”很有講究,把整雞各部位分為13個等級,“雞尾”最珍貴,一般給席上的長者或尊貴客人吃。

東鄉族的飲食上喜吃飯菜合一的食品,家家都有小石磨。東鄉族每日三餐不離洋芋。洋芋既可當菜,又可當飯。煮、燒、烤、炒均可,特別是冬春二季。東鄉族還喜把青稞面,大麥面做成“鍋塌”或“瓊鍋饃”作為主食。


東鄉族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都有什麼?


東鄉族熱情好客,以雞待客是東鄉人的傳統禮節。東鄉人在宴席上吃雞十分講究,通常把雞的各個部位分成13個等級,按輩份吃相應等級的部位。在13個部位中,雞尖(雞尾部)最為尊貴,一般只有席間主客和年長者才有資格享用。

東鄉族製作“棧羊”肉,獨具特色,一般都是清水下全羊,鍋上蒸“發子”,屠宰棧羊吃發子是東鄉族改善生活的一種形式,當地有句諺語說:“先來的發子比後來的肉香”。東鄉族還善於把棧羊肉製成清湯羊肉,美味可口,滋補營養,老少皆宜。 東鄉族人喜歡喝紫陽茶和細毛尖茶,一般每餐離不開茶,多數用蓋碗泡茶,也有用小茶壺的。蓋碗亦稱“三炮臺”,即由茶蓋、茶碗和底盤座組成。

東鄉族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都有什麼?


【婚戀習俗】

東鄉族婚禮受伊斯蘭教的影響,基本上由父母決定,男女青年不得謀面相談,大多通過媒 東鄉族少女人中間傳話。一般先由男方請媒人到女家說親,女方應允後,男方就要送“訂茶”做見面禮。之後便履行正式的訂婚手續,即送彩禮。屆時,由男方及其父親,叔伯、媒人、陪客共攜彩禮赴女家。

彩禮分兩種:一種是茶葉、紅糖、糕點等,一是經媒人事先議訂的衣服,現金及耳墜、手鐲等。東鄉族有些山區還有訂婚送饅頭的習俗。男方家將當年收下的小麥磨成白麵蒸成饅頭,每個約1公斤,頂部預先抹點薑黃,用刀稍稍切開,蒸熟後,雪白的饅頭頂部如開黃花,預示親家來年五穀豐登。

婚禮當天,新郎與娶親隊伍來到女方家。請阿訇念結婚證詞。如此婚姻才被社會所承認。到新郎家門前,新娘要由送親的兄弟抱下馬車進院子。親朋好友歡聚一起唱“哈利”,表示祝賀。賓客中一人帶頭呼“哈利”,眾人和之,並按拍節擊掌或拍手臂,腿彎曲成騎馬的姿勢,左右轉圈。唱詞由賓客即興編唱,內容大多為新郎英俊,新娘美麗, 東鄉族婚戀夫妻恩愛,永不分離等讚美之詞。

婚禮高潮期間,人們 還戲謔性地將新郎的父親或叔伯等長輩臉上抹鍋黑,翻穿羊皮襖,腰繫鈴鐺,頭頂破帽,手腳象徵性地捆住,或是使之倒騎毛驢“亮相”,人們稱之為“戲公公”。 東鄉族有許多有趣的婚禮習俗,如新婚之夜鬧房砸枕頭。新婚之夜,戲鬧的小夥子們手持早已準備好的枕頭,朝炕角上蒙著面紗的新娘砸去,護衛新娘的女友們則組成一道防線,將砸過來的枕頭反砸過去,鬨笑呼叫,場面十分熱鬧。然後,女友們揭去新娘面紗向眾人“亮相”,並打開箱籠,出示珍貴的嫁妝。至此,夜深人靜,新郎、新娘便進入洞房花燭的夢鄉。

東鄉族的生活方式和習俗都有什麼?


【迎客禮節】

東鄉族具有注重禮節和熱情好客的傳統,去那裡作客尤如貴客蒞臨,長輩要出門迎接。如果是穆斯林客人,還要互致“色倆目”問候,然後按輩分和年齡依次讓進大門。客人上炕時須脫鞋,主客居中,以示首位,其餘則按輩分和年齡分坐兩側。主人首先獻上蓋碗茶,蓋碗很講究,都是繪以飛龍、花草的細瓷燒成的,茶水清香並加以白糖或冰糖,主人不斷殷勤地為客人添水,客人喝茶的短暫功夫,炸好的油香或烙好的油餅托盤而上,請客人品嚐。

主人接待貴客,一般不和客人一起上炕飲茶用飯,而要站在地上燒水、倒水、端盤招待客人,主人自己不坐也不吃,以表示對客人的尊敬。品嚐完油香或餅之後,隨之而來的“拉哈哈”,更會使客人增加食慾,“拉哈哈”是東鄉族的拉麵或刀切長麵條,盛在碗中的面講究放得有條理,寬細勻稱,再客氣的客人也得吃兩碗。 另外,吃“雞娃”是東鄉族招待客人的盛宴。東鄉族人吃雞十分講究,雞宰完煮熟,分成十三塊,要求分得恰如其分,以雞尾最為貴重,必須給最年長或最尊貴的客人食用,這是對客人最大的敬意。男客由男主人陪伴,婦女要退避,女客要主人坐陪。

東鄉族招待客人還吃手抓羊肉,吃肉的方式中有一種與眾不同的方式叫“平和”。首先,瞭解哪家出售羊,再確定時間,推出一位茶飯手藝好的人家作東道主。羊煮熟後,由執刀者將羊的各個部位分得公平合理,肥瘦搭配,即便是由大到小的羊尾也要根據來客人數適當分割,首先由長輩動手“口到”(吃),然後大家就可以圍坐在炕桌邊飲茶吃肉了。吃手抓羊肉過程中,東道主把汕香和飯亦端了上來,真誠地請來客盡情享用。待客時,對有名望的客人忌直呼其名,而要以其祖籍的地名、村名稱呼、或用其他尊稱,否則就是不禮貌。 不論來客的多少,主人在地與招呼客人時,總是把客人的鞋放好。客人下炕時;主人主動俯首取鞋,為客人提供方便。客人告別時,主人會謙虛地說“茶飯做得不好,請不要見笑”。並將家中土特產讓客人帶點嚐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