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氣是怎麼得來的?有什麼發展史?除了中國,其他國家有嗎?

柳侍墨


二十四節氣的制定方法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古人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根據地球在黃道(是指地球圍繞太陽公轉的軌跡)上的位置變化制定的。太陽週年運動軌跡為一圓周360度,人們把圓周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15度,對應一個節氣,由立春開始、大寒結束,共24個節氣。

二十四節氣的發展史

二十四節氣出自干支歷。干支歷又稱節氣歷或中國陽曆,在上古時代我國就已採用干支紀元,基本內容是二十四節氣和十二月建,為天皇氏時期發明,是我國古代人民通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是勞動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

要說二十四節氣的發展史,它並沒有單獨的發展史,到漢代時,二十四節氣被融入到農曆——《太初曆》中,並未單獨存在,要說它的發展史,其實是農曆的發展史。

農曆是我國傳統曆法,是以陰曆(陰曆是月亮歷,也叫太陰曆,是以月亮圍繞地球轉動的規律制定的)為基礎,融合陽曆(即干支歷)二十四節氣成分而制定的一種曆法。所以從嚴格意義上說,農曆不應該叫陰曆,而是陰陽合曆。但是,現今人們已約定俗成地稱它為陰曆。

上古時代,人們發明干支歷,採用干支紀元。

夏朝以後,各諸侯和各地部落使用自己的地方曆法;

漢朝初期,全國統一了曆法。漢武帝指命鄧平、唐都、落下閎等人編制《漢歷》,至漢武帝元封七年完成。完成後即改年號為太初,並頒佈實施這套《漢歷》,所以後人稱此歷為《太初曆》。

漢代之後中國曆朝歷代所頒佈的歷法,均與《太初曆》大同小異。元代郭守敬發明《授時歷》,明代將《授時歷》改名為《大統歷》繼續沿用。清初,湯若望(德國人)對明末所編纂的《崇禎曆書》(由湯若望主導,歐洲傳教士和中國第一批天主教徒合力編撰)進行刪改,壓縮成103卷,更名《西洋新法曆書》,進呈清廷。清廷予以採用,並把據此編制而成的歷法命名為《時憲曆》。

利瑪竇 湯若望 南懷仁

1911年,中華民國成立,採用西曆(即我們現在平常所說的陽曆),紀年採用西曆和民國紀年並用,並欲廢除中國傳統歷。但是,在民間人們仍使用傳統的農曆(即現在通稱的陰曆)。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在成立後,繼續使用西曆,以公元紀年,但仍保留中國傳統農曆的使用,即湯若望所訂新曆《時憲曆》。

2017年,我國頒佈了國家標準《農曆的編算和頒行》,現行農曆由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負責計算,屬於官方曆書《中國天文年曆》的組成部分。

使用二十四節氣的國家

二十四節氣早就跨出國門,被朝鮮、韓國、日本、東南亞國家所使用,而且一直沿用到現在。

本文圖片源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長林漫話


黃道座標。是一種“天文座標“,天體在天球上的位置以黃經和黃緯兩個座標表示,春分點的黃經圈與通過某一天體的黃經圈在黃極所成的角度,或在黃道上所夾的弧長,稱為天體的黃經。

計量方向為在黃道上由春分點起,沿著太陽週年運動相同的方向,從O度到360度。

太陽過黃經0度的位置為春分 即36O度。每增加15度為一個節氣。即:

15度為清明,30度為穀雨,45度為立夏,

60度為小滿,75度為芒種,qo度為夏至,

105度小暑, 120度大暑, 135度立秋,

150度處暑, 165度白露, 180度秋分,

195度塞露, 210度霜降, 225度立冬,

240度小雪, 255度大雪, 270度冬至,

285度小寒, 300度大寒, 315度立春,

330度雨水, 345度驚蟄, 36O度春分。

摘自《辭海》及有關資料。


瞭然翁523


怎麼得來的不清楚,沈括的《夢溪筆談》裡有記載。

一氣三候 一候五天,一個節氣十五天。

春雨驚春清谷天 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