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用甘薯營養有什麼?怎麼種植管理?

巖子yz


甘薯葉和常見的蔬菜相比,它的礦物質和維生素的含量都很高,胡蘿蔔素的含量甚至要高過胡蘿蔔,有提高免疫力,止血,降糖,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的功能。甘薯我們一般情況下都是蒸熟了食用,尤其是烤紅薯。甘薯葉可以焯水後涼拌,清炒,過做成醬菜。



葉用甘薯因其營養價值豐富,保健功能強,而且味道鮮美,在美國有人叫“航天食品”,在日本叫“長壽菜”,而香港則稱為“蔬菜皇后”。

◆葉用甘薯栽培最好是用無公害栽培技術

葉用甘薯在無霜期內都是可以露地栽培的,但如果氣溫在15℃以下時它的生長是特別緩慢的,當氣溫在25~35℃時生長是最好,所以說葉用甘薯適宜在夏季栽培。

㈠繁殖方法

一般情況下有兩種繁殖方法,主要是以扦插繁殖為主。

①扦插繁殖

這種方法就是指,從植株上間去健壯的沒有病害的莖,每一段的長度在15釐米左右,要有2~4個葉的莖,注意把基部剪成馬蹄狀,然後在200倍黃腐酸液中浸泡10~20分鐘,也可以在生根粉溶液中蘸一下,這樣有利於生根和抑制病菌。然後斜向扦插在沙壤土的苗床中,你也可以扦插在營養缽或者是塑料穴盤中,基質要用草炭和潔淨的河沙(或者是蛭石也可以),推薦比例是2:1,插入的深度大約是2/3,在上面再搭蓋拱棚覆蓋上農膜,主要是起到保溫,保溼,要保持地溫在16~23℃,氣溫是20~28℃,空氣的相對溼度保持在70%~80%,大約有30天,生根成活以後就可以開始移栽定植了。



②種薯育苗

❣播種要適期

在春季用地膜育苗通常要比露地育苗早出苗半個月,而且可以增加苗量40%左右。如果有條件可以採取日光溫室或者是塑料棚裡來育苗,苗床的溫度要達到20~25℃,因為早春溫度比較低,在育苗時可以在底層鋪墊10~20釐米厚的馬糞和沙土混合的釀熱物,在溫度適時的時候墊上一層潔淨的河沙。

❣苗床的準備

育苗地要選用坐北朝南的,避風向陽的,而且是排灌方便,比較肥沃的沙質土壤,並且是在3年之內沒有種過蔥薑蒜以及芋頭和木薯的地塊來做育苗地。注意精耕細耙,還要做成高畦,高20釐米,寬度在120釐米的包溝內來準備播種。

❣排薯播種

這一點很重要,播種前先對種薯進行消毒,推薦用25%多菌靈可溼性粉劑1000倍的溶液進行浸種處理,10分鐘。每畦排放種薯2~3行,注意株行距20釐米×20釐米,每畝苗床要用種薯1500公斤。排薯要注意頭尾,切忌倒放,薯蒂要向上,注意角度是斜排成45°角,薯蒂要保持在一個水平面上,然後埋上一層乾淨的細河沙,保證薯蒂微露土層。在排甘薯種要用地膜覆蓋好。注意用土把地膜壓嚴實。

❣苗期管理

種薯排好蓋土後,一般情況下15天就可以出苗的,在苗高有1釐米的時候把地膜打孔,保護苗出膜,然後又用細土把出苗後的孔壓實在。苗長出來後要勤於觀察地膜內的溫度,在苗高10釐米時,要注意,中午地膜內溫度有35℃的時候,要及時揭地膜,同時施一次比較稀薄的水肥,記得清溝培土護好甘薯苗。當苗長15釐米左右的時候,要及時的剪苗進行假植。在分枝長25釐米就可以開始割苗定植了。

種薯育苗的方法雖然費工,並且是繁殖的係數還低,但是這種方法秧苗不容易感染病害,生長勢也比較強,所以建議每年是先用種薯來育苗,然後再用扦插來擴大繁殖。

㈡整地施肥

栽種甘薯要選擇排灌條件比較好的露地或者是保護地來種植,露地栽培,春季是4月下旬,當地溫穩定以後(一般都是14℃以上)就可以定植。如果是保護地可以在春,秋兩季來定植,這樣可以全年來供應市場。比較適宜的定植期是,春季2~3月,秋季8~9月。

由於葉用甘薯的採收期比較長,所以要施足基肥,建議每畝地要施用腐熟的比較細碎的有機肥3000公斤以上。同時要深耕細耙,並和土壤摻勻。

㈢合理密植

種植時,要根據葉用甘薯品種的特性和種植的方式來確定種植的密度,建議平畦種植長蔓,分枝性差的品種,推薦密度2.0萬~2.2萬株/畝,短蔓分枝性比較好的品種的密度適宜在1.8萬~2.0萬株/株,株行距在15釐米×20釐米左右。如果是壟栽的話,推薦每畝地4000~5000株,株距在30釐米。


定植時要選擇在晴天,剪枝要選用莖蔓比較粗壯,老嫩度較適度,節間比較短,葉片要肥厚,沒有氣生根和病蟲害,並且是帶心葉的頂端苗來栽插,保證薯苗長度約20釐米,入土的深度在8~10釐米,還要保證有2~3個節位來入土。把苗根部的土壤壓緊,讓土層做到是上實下松,這樣既可以讓入土的節位和土壤充分的接觸,又可以保證甘薯苗的透氣性良好,以有利於甘薯苗早生根快發芽。在夏季高溫的季節種植以後必須要注意及時的澆水保苗。如果是大棚種植要及時開窗通氣防止燒苗。

㈣田間管理

①溫度管理

葉用甘薯生長的最適宜的溫度是18~30℃,在這個溫度範圍內溫度越高它會長得越快。在夏季溫度高的時候,適當採取遮陽,噴霧等一些可以降溫的方法,要把溫度控制在這個範圍之內。如果超過了30℃,葉片的蒸騰量大,光照也太強,這時容易讓纖維增加和提前形成,所以說適當的遮陽是有利於產量和食用品質的提高的。國慶節以後溫度下降後需要換上薄膜來保溫。

②中耕鬆土

在緩苗以後要中耕鬆土2次,深度是在4~5釐米,同時結合中耕來除草。

③澆水追肥

注意,第一澆水應該在緩苗中耕以後蹲苗15天左右,這樣可以促進根系的生長,在以後澆水是要根據季節和天氣情況來進行。採取以小水勤澆的方式來進行比較合適,注意每隔6~10天左右要澆一次水,如果有條件建議採用噴灌的方式,建議保持土壤的相對溼度在80%~90%。切忌不可以大水漫灌。在夏季的雨後要及時排水。

在結束蹲苗以後聯繫每畝地穴施有機肥200公斤,採收甘薯葉期間每隔15天左右要施肥一次,每畝地要穴施有機肥100公斤,或者是三元複合肥15公斤,同時要結合澆水來進行。每隔7~10天對葉面噴施0.2%的磷酸二氫鉀+0.5%濃度的尿素混合溶液1次,要連續噴施3~5次。

④吊蔓搭架

如果是平畦栽培不需要搭架。當植株高達到25釐米左右並有了6~8片葉子時,就要把頂端來掐掉,在基部留4~6片葉,這樣可以促進葉腋之間的萌芽來生長側枝。在以後當側枝長到了6個葉片時也可以打頂。在甘薯葉生長的中期必須及時的清理和剪去基部已經老化分枝的紙條和老葉,黃葉,這樣是有利於通風透光和減少養分的消耗的。

栽種葉用甘薯最好是採用搭架的種植方式,這種方法可以有效的利用空間做到立體種植,建議用竹竿搭成斜花式的人字架,同時注意,在生長的初期就要把植株幫到架竿上,你也可以採用塑料繩把藤蔓吊起來,固定好植株達到立體種植這個目的。

⑤摘心促進分枝

要通過對甘薯蔓進行摘心有效的控制蔓長來促進分枝的發生,並讓株型能夠疏散,這樣可以改進植株的群體的受光條件的,同時增加光合效能。


具體方法是:在甘薯苗移栽成活以後的15天左右,把植株的頂心摘去,來促進地上部的三節來發芽分枝,等到這三個芽長出了三葉時,又進行第二次摘心,這樣可以促進9個分枝,等到了9個分枝各長節的時候再摘心,這種方法就會使每株長出27個分枝來。

⑥病蟲害防治

因為葉用甘薯的害蟲比較少,偶爾有可以採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生物殺蟲劑來進行防治,要避免使用化學農藥。

㈤採收

葉用甘薯幼嫩的莖葉組織比較柔嫩,而且是含水量高,所以比較容易萎蔫和脫水,必須及時的收穫。一般情況下栽後30天當薯苗長到20釐米時就可以陸續的採收嫩葉了。採苗要在陰天或者是晴天的下午進行,嫩葉必須帶柄,用剪刀來剪下,儘量不要用手去掐,防止感染病害。通常情況下3天就可以採收一次,採收期可以長達6個月左右。


採摘後要加強管理,採摘的當天是不宜馬上進行澆水施肥,這樣是有利於植株傷口的癒合,還可以防止病菌從傷口來感染植株的。在莖尖採摘後要及時的進行中耕除草和鬆土。



黃曉紅果果


記得小時媽媽給蒸甘薯葉子,非常好吃,後來離開家好多年沒吃點,味道一直留在記憶深處,後來在超市發現,不過挺貴,一次買了好多,憑藉記憶做了一頓美食,洗淨,切大片,灑上面粉,辦勻,放鍋裡蒸十分鐘出鍋,辦上醬油香油蔥花,鹽,岳父母孩子都說好吃。後來媳婦還想吃,一直沒找到哪有賣的。


龍域老槐


葉用甘薯,我們一般叫番薯葉,掐嫩點的葉子來炒,又是一碟美味佳餚,連著葉子的小莖也可以吃,把莖的皮撕掉炒更好吃。有些人說那是豬吃的,說這話的就不懂啦,現在的餐桌上經常都有紅薯葉出現,我就喜歡吃,紅薯葉的作用可多了,它有防癌的作用,又可以養顏。有緩解便秘,潤腸,清潔腸道作用。種植紅薯簡單,只要有土,好像它都能長。紅薯葉生長期比較長,春天回暖時,它就開始冒芽,因為有時還比較冷,緩慢生長。春季過後,長得比較快。我是說在我們家鄉,紅薯的生長,第一造稻穀收完後,就開始大批紅薯種植紅薯,把帶有葉子的紅薯莖弄成一段一段的,二十公分左右,插到開有渠的土裡埋上(土裡撒有複合肥的)剛開始要澆多點水,每天都要澆,很快就會長新芽葉。紅薯容易生長,後期長得快,這一季是收穫紅薯的,紅薯藤可以用來餵豬,喂不了那麼多,就收回來剁碎曬乾,煮過後可以餵豬了,用紅薯藤餵食的豬,它的肉煮出來很香的


彩雲小小


葉用甘薯也就是我們俗稱的紅薯葉、地瓜葉。我記得小的時候,在我們農村紅薯葉一般都是用作豬飼料的,當紅薯葉剛出現在市場上銷售的時候,人們都覺得不可思議。經過一段時間的嘗試和了解後,人們才知道原來是新出的葉用甘薯品種。葉用甘薯除了味道鮮美、甘甜,而且還富含人體所需的豐富營養,經常食用還有一定的保健功效呢!

據測定,每100克食用部分含蛋白質4.8克、脂肪0.7克、粗纖維1.7克、鈣170毫克、磷47毫克、鐵3.9毫克、維生素a6.7毫克,以及鈉、鎂、銅、鋅、錳、鍶等礦物質。其營養物質含量居黃瓜、茄子、番茄、菠菜、萵筍、甘藍、胡蘿蔔、冬瓜等14種普通蔬菜之首。

葉用甘薯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能保持消化道、呼吸道、關節腔、膜腔的潤滑和血管的強性,可防止動脈硬化及肝、腎臟等器官結締組織的萎縮,可減緩人體器官的老化,提高機體的免疫力,可防治結腸癌和乳腺癌。還有止血,降血糖,通便、利尿、催乳、解毒、防治夜盲症等保健功效。

種植葉用甘薯有什麼要求?如何育苗種植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一、環境要求

葉用甘薯屬多年生蔓性草本植物,喜溫、耐熱、耐旱性強,對土壤的適應性廣。可露地栽培,也可以保護土栽培。

二、育苗

葉用甘薯育苗方法有薯塊育苗和扦插育苗,在這裡主要介紹的是扦插育苗技術。

從健壯、無病的植株中,剪取長約15釐米、有2~3個葉的莖段,將基部剪成斜面,在生根粉溶液中浸泡1~2分鐘,然後斜向扦插於育畝床上。插入苗床深度約為莖段的三分之二,扦插完後澆水,蓋拱棚保溫、保溼。苗高20~23釐米時,移植大田。

三、整地定植

選擇土壤肥沃、疏鬆,方便排灌水的地塊種植,深耕細整。露地栽培一般在3月中下旬,地溫保持14℃以上時即可定植,保護地栽培可在春、秋兩季定植。

葉用甘薯採收期長,基肥一定要施足。一般畝施活性有機肥3000千克,與土壤翻拌混勻,做高0.3釐米、寬1.3~1.5釐米的畦,每畦定植4~5行,株距20釐米,畝植密度10000株左右。選擇睛天定植,定植深度約8釐米,植完及時澆定根水。

四、田間管理

1.中耕鬆土 緩苗後中耕鬆土2次,鬆土深度4~5釐米,以促進植株根系生長和提高地表溫度,清除雜草。

2.澆水 中耕鬆土後蹲苗15天左右澆一次水,以後視季節和天氣情況澆水,以小水勤澆的方式,每隔7~10天澆一次。保持土壤溼潤即可,忌大量灌水,夏季雨後及時排水,防止漚根。

3.追肥 蹲苗結束後開始追肥,每畝穴施活性有機肥200千克。採收期,每隔15~20天追肥一次,每畝穴施活性有機肥100千克。追肥和澆水一樣,以少施勤施為原則,追肥和澆水可同時進行。

4.植株調整 平畦種植,株高25釐米、有6~8片葉時,摘頂,基部留4~6片葉。側枝長至6片葉時也要摘頂。及時摘除老葉、黃葉,以利通風透光和減少養份的消耗。

5.採收 一般植株長至40釐米時即可開始採收,使用剪刀採收可避免傷口感染病害。一個星期左右可採收一次。

大家好!我是小滿阿忠,喜歡的朋友請關注和點贊,謝謝!


鄉村小滿哥


葉用甘薯是以嫩莖葉作蔬菜食用的專用甘薯,因營養豐富、病蟲害少、綠色健康,受到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青睞。大棚種植葉用甘薯上市時間為3月底至深秋,上市時間長,且逢4月等葉類蔬菜供應淡季,經濟效益佳。

1.適時定植 10月中旬以後,每667平方米大棚施商品有機肥1000公斤、複合肥40公斤,整平起壟,扣好大棚膜,備好內拱拱架、拱棚膜。選擇葉用甘薯品種(臺農71、莆薯53),要求扦插苗無病蟲害、長15釐米左右有4~5個節位,按照株行距30釐米×30釐米,每667平方米約7000株的密度扦插。

2.合理培管 冬季培管:扦插後澆透水,扣好棚膜保溼,溫度高於33℃時適當通風,夜溫低於15℃時扣雙膜或三膜保溫;整個冬季以防寒保溫為主,保持土壤溼潤。春季培管:一般2月底開始,葉用甘薯即開始加速生長,此時首先人工拔出田間雜草,為其提供足夠的生長空間;5~6片葉即可摘心,促發側枝;同時加強肥水供應,最好使用吊噴,每3~5天噴水1次。

3.適時採收 3月下旬即可開始採收,當莖蔓長約25釐米,採收莖蔓頂端向下15~20釐米嫩莖,以後每7~10天可採收1次。葉用甘薯嫩莖含水量較高,採收後容易失水萎蔫,影響商品性。採割時要輕拿輕放,避免損傷莖葉,採收後及時銷售,長途運輸需採取冷庫降溫、保鮮膜防失水等措施。採收期內視情況適時追施氮肥,夏季高溫季節加強通風,早晚噴水。

4.病蟲防治 葉用甘薯病害少,主要通過控制田間枝葉密度和輪作來預防。蟲害主要防地下害蟲,如小地老虎、蠐螬等,為了保證質量安全,建議以藥劑誘殺為主,如使用糖醋藥液、藥劑拌青草等方法





山城吳波


葉用甘薯,俗稱白薯葉、番薯葉、地瓜葉,是甘薯的葉、葉柄和芽梢部,為旋花科牽牛花屬草本匍匐性蔓生植物。我國南北各地都有栽培,以收穫地下塊根為主,葉蔓作飼料,民間也有采食葉作為蔬菜。近年發現,薯葉中含豐富的營養物質,是維生素B、礦物質、鉀、鈣之來源,而且其病蟲害甚少,很少使用農藥,比其他葉菜類較抗暴風雨,生長迅速,為良好的夏季葉菜。

1.形態特徵

葉用甘薯具較大型的地下肉質塊根,塊根呈白色、黃色。莖蔓生,莖節著土後易生不定根。葉心臟形,葉色為綠色。成腋生聚傘花序,有時單生,總花梗長;花萼5,深裂;花冠漏斗形,頂端裂片不開展,形如牽牛花。萌果,種子4粒,卵圓形,無毛。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葉用甘薯喜溫暖氣候,耐高溫,不耐霜,耐旱,耐喊。葉用甘薯不擇土壤,土壤肥沃便可,生長期要求充足的光照。

3,主要栽培技術

(1)育苗

①栽培季節:在無霜期內都可露地種植,但是在氣溫15℃以下時生長極緩慢,以氣溫25℃~35℃時生長最好。

②苗床準備:苗地選用坐北朝南、避風向陽、排灌方便、較肥沃疏鬆的沙質壤土,且3年以上未種過蔥、蒜、姜、黃麻、芋、木薯的地塊作育苗地,精耕細耙,作畦高20cm、寬120cm(包溝),準備播種。種薯栽種前應進行消毒處理,可用50%甲基託布津500倍液或25%多菌靈1000倍液浸種處理10分鐘。

③適時播種:春季氣溫穩定在14℃時開始播種。用溫床播種,需床溫達到20℃~25℃。葉用甘薯通常用塊根育苗後再託插繁殖。採用塑料大棚保溫育苗或春季用地膜育苗能比露地育苗早出苗半個月,同時苗量增加40%苗床每畦排種薯2-3行,株行距20cm X30cm,每公頃苗床需種薯22500kg,排薯要注意頭尾,不能倒放,薯蒂向上,斜排成45度,薯蒂應在一個水平面上,埋土深度以薯蒂微露土面為準。排薯種時,畦的兩邊應留6cm左右,並剷土3cm作蓋膜壓土用,每畦排薯蓋土後即扣上地膜,兩邊用細土壓住,並掃清膜上的泥土及雜物,以增加透光有利升溫。一般播種後15天左右開始出苗,苗高1cm時即將地膜打孔,護苗出膜,並用細土壓好洞邊膜。

(2)苗期管理

苗長出後要常檢查地膜內溫度,苗高10cm時,如中午膜內溫度35℃時,應及時揭膜,並施一次稀薄水肥,清溝培土護苗。苗長15cm左右時,及時剪苗假植。假植後3~4天于晴天中午進行摘頂,促使分枝萌發生長。分枝長25cm即可割苗定植。

(3)定植

種植地需施基肥,基肥宜用漚熟的農家肥並加過磷酸鈣。作高壟寬畦,以防雨季積水,畦寬60 ~70cm,種雙行。按株距25~30cm用小鏟將土斜向挖起,把薯苗插入。薯苗長約20cm,入土深度約10cm,有1-2個節位露出土面。全插完後即澆水。

(4)採收

一般在扦插後40-50天即可採收,先收穫頂梢,使側枝萌發,葉片長肥大後,從葉柄基部折下採收。種薯的保藏:秋冬挖地下塊根後,選擇中等大小、無蟲口及破損的薯塊,用沙藏或草木灰藏,置於室內,北方應貯於10℃左右的窖內,至春季取出,催芽育苗。

一、葉用甘薯有什麼營養?

葉用甘薯其實就是紅薯大家庭裡的一個分類,是經過人工選擇性培育出來的專供人們食用幼嫩莖葉的紅薯品種。經過人們長期以來對於紅薯葉片的研究,發現紅薯葉片的營養價值極高,完全可以作為蔬菜栽培,如今的廣東等地的紅薯葉可是緊俏貨,北方也開始逐步習慣了紅薯葉作為蔬菜了。紅薯幼嫩莖葉營養豐富,每100克紅薯秧蔓頂端的10-15釐米及嫩葉、葉柄合稱莖類。紅薯莖尖粗蛋白質量為2.7%,乾重含量15.1%~21.1%,和豬肉、牛肉差不多;胡蘿蔔素5580國際單位/100克,是普通胡蘿蔔的3倍,是鮮芋頭、玉米等的600多倍;維生素C為41.07毫克/千克,鈣為74毫克/千克,鐵為4毫克/千克,維生素B1為3毫克/千克,煙酸6至10毫克/千克,B6為2.1毫克/千克。紅薯葉莖尖和14種營養成分中,蛋白質、脂肪、熱量、纖維素碳水化合物、鈣、鐵、磷、胡蘿蔔素、維生素C、B1、B2、煙酸等13項,都比芹菜、甘藍、菠菜、白菜、油菜、韭菜、黃瓜、茄子、胡蘿蔔、番茄等13種蔬菜高,在全世界被譽為“蔬菜皇后”、“抗癌蔬菜”和“長壽蔬菜”及等,已經被亞洲蔬菜研究中心列為高營養蔬菜品種。

二、紅薯幼嫩莖葉屬於食療蔬菜,食藥同補。

紅薯葉片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預防細胞發生腫瘤和癌變。 紅薯葉片富含鉀元素,保持血管彈性,預防和控制高血壓。 紅薯嫩葉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預防視力減退和增強視力。食用紅薯葉可以補充人體所必須的鐵質等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A、C、E;等,均衡營養。紅薯幼嫩莖葉含豐富的葉綠素,增強排毒能力。 紅薯莖葉的抗氧化物比一般蔬菜高出5倍以上,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減少感冒等疾病發生。紅薯莖葉富含植固醇,減緩更年期症狀。 紅薯幼嫩莖葉含黃酮類化合物等物質多,對於哺乳期婦女乳汁分泌有效。幼嫩莖葉膳食纖維較多,有助於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和痔瘡等,改善便秘症狀。








田園松陽一山水好物


葉用甘薯營養有什麼?怎麼種植管理?

一,葉用幹薯營養

葉用幹薯葉營養就是人們常說,地瓜葉、紅薯葉、白薯葉等是一年生的草本植,在農村每家最少栽培一畝地,隨吃隨時採摘。葉用甘薯其營養價值很高,味道也很鮮美被益為“抗癌蔬菜”它可是蔬菜類,營養最高的食品,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防止疲勞,保持精神充沛,葉用甘薯含有豐富纖維素和果膠,預防血管病發生,另外還能食用,拌涼菜,蒸著吃,煮著吃,熬粥吃等等風味獨特美味佳餚,營養極速高呀!

二,葉用甘薯條件與要求

甘薯葉喜歡在高溫下生長,因為光照充足生長健壯,葉薯葉高產在潮溼條件下,生長特速度快如果在追加有機肥料,對土壤下足底肥更是飛速猛長葉片,施用土肥與有機肥和農家腐熟肥時看土壤情況而定,土壤肥沃就少下肥料,貧瘠土壤多下有機肥與農家肥,還要追加氮肥.磷.鉀和微量元素配合施用,

三,葉用甘薯管理

甘薯葉不宜太高溫度,如果溫度到30度要及時降低溫度,用稻草鋪蓋遮住陽光,或用水噴灑最好溫度在20度左右,高溫達到30度左右葉片蒸腃量大,容易造成葉面烘乾捲縮,嚴重影響產量提高,以後壯苗時按天氣情以小水勤澆方式為宜,生長期要摘掉黃葉與密植多於分技,葉用甘薯一般蟲害很少,出現蟲害時,用農藥噴灑葉面就可以了,葉薯葉片逐漸陸續採收嫩葉與嫩梢。

四,葉用甘薯自家種植

可從用自己家陽臺,小園子,盆栽等等都可栽培,種植可用土壤也可以用泥土、木屑、豆餅渣子、腐熟有機肥利用自家養雞、鴨、等禽類肥,作為優質氮素肥料,將土混合使用,自己用買回來優質種薯栽培,把薯洗淨埋入土中,促進長苗發芽,生長後期葉綠肥厚,甘薯生長快看準時間段應及時採收。

都知道紅薯與葉片.莖.都有很好營養價值,只要合理追肥.澆水.排水.陽光.害蟲等等好好管理就結更好紅薯與葉片。沒有不勞而獲,勤勞才是農民根本,努力才有收穫。


華姐說三農


紅薯屬於旋花科牽牛花屬,學名甘薯,又叫做紅苕、番薯、白薯、地瓜,是來自於拉丁美洲熱帶地區的外來物種,自從引入中國,就顯示了它本身具有的高產和適應性強的特性,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到處都有種植,是解決溫飽問題最主要的糧食作物。自從人們的生活條件提高,人們逐漸發現了紅薯除了下飯,還可以用作各種用途和加工成不同的食品,紅薯澱粉和紅薯糖是最主要的初級加工品。



一、葉用紅薯有什麼營養?

葉用紅薯其實就是紅薯大家庭裡的一個分類,是經過人工選擇性培育出來的專供人們食用幼嫩莖葉的紅薯品種。經過人們長期以來對於紅薯葉片的研究,發現紅薯葉片的營養價值極高,完全可以作為蔬菜栽培,如今的廣東等地的紅薯葉可是緊俏貨,北方也開始逐步習慣了紅薯葉作為蔬菜了。

紅薯幼嫩莖葉營養豐富,每100克紅薯秧蔓頂端的10-15釐米及嫩葉、葉柄合稱莖類。紅薯莖尖粗蛋白質量為2.7%,乾重含量15.1%~21.1%,和豬肉、牛肉差不多;胡蘿蔔素5580國際單位/100克,是普通胡蘿蔔的3倍,是鮮芋頭、玉米等的600多倍;維生素C為41.07毫克/千克,鈣為74毫克/千克,鐵為4毫克/千克,維生素B1為3毫克/千克,煙酸6至10毫克/千克,B6為2.1毫克/千克。紅薯葉莖尖和14種營養成分中,蛋白質、脂肪、熱量、纖維素碳水化合物、鈣、鐵、磷、胡蘿蔔素、維生素C、B1、B2、煙酸等13項,都比芹菜、甘藍、菠菜、白菜、油菜、韭菜、黃瓜、茄子、胡蘿蔔、番茄等13種蔬菜高,在全世界被譽為“蔬菜皇后”、“抗癌蔬菜”和“長壽蔬菜”及等,已經被亞洲蔬菜研究中心列為高營養蔬菜品種。



二、紅薯幼嫩莖葉屬於食療蔬菜,食藥同補。

  1. 紅薯葉片含有大量的多酚,可以預防細胞發生腫瘤和癌變。
  2. 紅薯葉片富含鉀元素,保持血管彈性,預防和控制高血壓。
  3. 紅薯嫩葉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預防視力減退和增強視力。
  4. 食用紅薯葉可以補充人體所必須的鐵質等礦物質元素和維生素A、C、E;等,均衡營養。
  5. 紅薯幼嫩莖葉含豐富的葉綠素,增強排毒能力。
  6. 紅薯莖葉的抗氧化物比一般蔬菜高出5倍以上,能顯著提高人體免疫力,減少感冒等疾病發生。
  7. 紅薯莖葉富含植固醇,減緩更年期症狀。
  8. 紅薯幼嫩莖葉含黃酮類化合物等物質多,對於哺乳期婦女乳汁分泌有效。
  9. 幼嫩莖葉膳食纖維較多,有助於腸胃蠕動,預防便秘和痔瘡等,改善便秘症狀。

三、葉用紅薯高產栽培要點。

1.選用地塊標準。

紅薯適宜各種土壤栽培,也耐瘠薄,絕大多數紅薯都是栽植在旱地,而葉用紅薯連續幾個月採摘幼嫩莖葉,對於地力要求比較高,對於水分要求和肥料要求更多。所以第一要求就是必須是能夠及時灌水和排水。第二要求就是土層深厚,土壤肥力高,土壤有機質含量高,土質疏鬆,能夠滿足生育期的肥力供應能力。第三就是不能和馬鈴薯等連作,最好和小麥、玉米、水稻和高粱等禾本科作物輪作。大棚栽培也可以取得較高的經濟效益,大同小異,只是栽培季節更長,溫度溼度更難,水肥管理更精細而已。

2.品種選擇。

選用適宜採集幼嫩莖葉的品種,是提高葉片、幼嫩莖杆和莖尖的關鍵。各地可以根據當地情況謹慎選擇。


3.育苗和移栽。紅薯15℃以上開始生長,所以就應該在這個季節栽植,應該是及時扦插。如果春季氣溫偏低,可以採取加溫苗床育苗、大棚育苗和地膜覆蓋育苗等,確保能夠按時扦插,也可以增加紅薯苗40%以上。也可以在低山區或者南方購買種苗。紅薯最適宜的溫度為25~35℃,高溫季節生長髮育快,儘量延長生育期是育苗和移栽必須解決的問題。底肥選用漚‎熟的農家肥‎2000公斤以上和過磷酸‎鈣30~40公斤。作高壟寬畦‎,以防雨季‎積水‎,畦寬60~70釐米,栽植兩行,株距25~30釐米。全畦扦插插後即可澆水。‎留下一半農家肥作為種肥,用於掩窩用。栽植深度以地下部分一個莖節為度,促發分枝。

4.水肥管理。

紅薯施肥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原則,磷肥最好全部施入底肥,生育期以氮肥為主。中後期葉面噴肥效果非常好。結合澆水追肥,提高肥料利用率,提高葉片產量。


紅薯成活後會當天紮根,即可每畝追施碳銨50公斤。如果缺苗,及時補栽,並澆水。栽植後30~40天,幼苗5~6片葉的時候,已經可以採集第一批莖尖,採摘長度為10~12釐米,同時也會促生更多的分枝,提高產量水平。這個時候可以結合澆水追施一次三元複合肥5公斤或者尿素5公斤。此後,每隔5~7天採收時間一次幼嫩莖葉,根據墒情采取小水勤澆的原則保持潮溼即可。每次採摘莖葉都可以追施三元複合肥一次,每次2.5~5公斤,或者尿素5公斤。確保營養和水分跟得上,才能採收更多能嫩更優質的幼嫩莖葉。提倡磷酸二氫鉀根外追肥,每畝地使用量0.2公斤兌水30~40公斤在太陽落山的時候噴施。

5.病蟲害防治。紅薯容易感染黑斑病、軟腐病、蚜蟲、甘薯葉甲、地下害蟲等,最好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法解決問題,儘量減少或者不採取化學防治。化學防治必須注意農藥殘留和安全間隔期。具體的可以在我的主頁搜索我的其他安全期內容。

葉用紅薯抗病性較強,病害很少,食葉害蟲和地下害蟲為主要防治對象。地下害蟲可每畝用3%辛硫磷顆粒劑3~5公斤溝施。甘薯葉甲可用2.5%溴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噴霧。


採收的幼嫩莖葉容易失水,要輕拿輕放,防止萎蔫。必要時可以採取保鮮措施。

總的來說,葉用紅薯栽培和以生產澱粉為主的技術大同小異,根據產品不同而有所改變,必須保證葉片厚實寬大質量高,避免病蟲為害為佳。


農耕子


葉用甘薯,又名長壽菜,俗稱番薯葉、地瓜葉,是甘薯的葉、葉柄和芽梢部。近年來發現薯葉中的維生素A、B2、鐵質、蛋白質及礦物質鉀、鈣含量相當高,而且其病蟲害很少,種植過程使用農藥量少,與其他葉菜類比較更抗暴風雨,也更耐高溫,且生長迅速,是良好的夏季葉菜。它在人們追求享受自然的風味中獲得重視,同時它作為一種優良的深綠色蔬菜發展很快。

一、特徵特性

1、營養成分

研究發現薯葉的蛋白質、維生素及礦物質元素含量都極高。每100g新鮮莖葉中含有蛋白質2.74g、維生素B2 3.5mg/kg、維生素c 41.07mg/kg、鐵 3.94mg/kg,鈣 74.4mg/kg。薯葉具有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促進新陳代謝、延緩衰老、降血糖、通便利尿、提升血小板、止血、預防動脈硬化、阻止細胞癌變、催乳解毒、保護視力、預防夜盲等良好保健功能。

2、對環境條件的要求

葉用甘薯喜溫暖氣候,耐高溫,不耐霜,耐旱,耐鹼。以收穫塊根為主時,適於種植在肥沃而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葉用甘薯不擇土壤,土壤肥沃便可。生長期要求充足的光照。

二、高產栽培技術

1、選種

"福薯7一6"是福建省農科院耕作所以“白勝”為母本集團雜交選育而成。該品種屬葉菜用甘薯品種,畝產2517~2889kg。嫩葉煮熟後顏色翠綠,食口性好,無苦澀味。不抗蔓割病,田間觀察沒有發生瘡痴病。“福薯18號”是繼"福薯7一6"之後又一個突破性菜用甘薯良種,每667耐的產量比“福薯7一6’’增產24.89%,對南方甘薯主要病害“甘薯蔓割病"有高抗病性。

2、栽培季節

在無霜期均可種植,以氣溫在25℃~35℃時生長最好,故3~8月均可栽植。

3、整地及施足基肥

年前11月底將土深耕20cm以上,以便疏鬆土質和除去大部分地下害蟲。由於該系列品種大田生長期長達巧。天以上,基肥尤其重要。每畝施用腐熟欄肥1800~2000kg和三元複合肥20kg,於扦插前施下,可條施,也可穴施。

4、種苗的繁殖

種薯選擇:選用頭年貯存的大小適中、無病蟲的健壯薯塊作種薯。葉用甘薯通常以薯塊育苗,之後再進行扦插繁殖。春季用地膜育苗可以比露地育苗提早出苗半個月,並且出苗量可以增加40%左右。

適時播種:當春季氣溫穩定在14℃時應開始播種。播種方式採用溫床播種,床溫需達到20℃~25℃。苗床準備:苗地選用避風向陽、排灌方便、比較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並且3年以上未種過蔥、蒜、姜、芋頭、木薯等的地塊作為育苗地。年前11月底將土深耕20cm以上,以便疏鬆土質和除去大部分地下害蟲。

播種前種薯消毒處理:可用甲基託布津400~800倍液或多菌靈20000倍藥液浸薯種處理10分鐘。播種密度每畦排種薯3行,行間距20cmx30cm,排薯要注意不能倒放,薯蒂應向上且在同一水平面,斜排成450,埋土深度以薯蒂微露土面。每畦排薯蓋土後即蓋上地膜,兩邊用細土壓住,並掃除膜上的泥土及雜物,以增加透光度,從而利於升溫。一般播種後巧天左右開始出苗,苗高ICm即將地膜打孔,護苗出膜,並用細土壓好洞邊膜。

5、苗期管理

出苗後要常檢查地膜內溫度,苗高8~12cm時,如中午膜內溫度35℃時,應及時揭膜,清溝培土護苗,並施一次稀薄水肥。苗長12~14cm左右時,及時剪苗假植。假植後3~5天于晴好天氣上午10:00~下午:300進行摘頂,加快分枝萌發生長。分枝長28~35cm許即可割苗定植。

6、定植

當薯莖長至30cm以上時,就可分批剪莖進行大田扦插。將莖剪成四個節的小段,扦插時,先用小竹枝或小木棍插出小洞,然後塞人莖段,苗芽向上,二個節人土,二個節露於地面。邊扦插邊踏實,並立時澆上定根水,以保證成活。按壟高35~40cm,畦寬55~75cm,株距20一25cm,雙行種植,平畦每667m2種植12000~18000株。注意排水(溝深35~40cm,溝寬50以上)以防雨季積水。

7、田間管理

定植後每隔10天左右噴灑追肥一次,日常注意保持田間水分,大田種植後的2一3周內,注意中耕除草。當幼莖長至3~5cm,用稀薄動物有機液肥或尿素追施一次,)以促進幼莖快速生長。當幼莖長至50cm以上,莖葉鋪滿地面時,就可採收幼嫩莖葉,此後,每採收一次,可追施尿素一次,每畝用量為4kg。7月份之前,陰溼天氣較多,不需灌水。8~10月間的高溫乾燥階段,宜2周左右深灌水一次。雖然甘薯為耐旱作物,但為保持莖葉鮮嫩,仍需充足的水分。

8、病蟲害防治

“福薯18號”中感薯瘟病。栽前可用72%農用硫酸鏈黴素4000倍液浸苗10分鐘,結合栽後潑澆,對前期發病有一定抑制作用,實行與水稻輪作,在水淹半年以上的土壤中可使病菌死亡。“福薯18號”主要發生斜紋夜蛾蟲病。主要防治方法是在夜蛾盛發期時在甘薯地尋找葉背上的卵塊,連葉摘除,並用黑光燈誘殺成蟲。幼蟲2齡以前,用90%晶體敵百蟲800~1000倍,或50%殺螟松乳劑1000倍液噴灑。施藥後3~5天才能採摘莖葉。

9採收

在扦插後約45天即可採收,先收穫頂梢,使側枝萌發,葉片長肥大,從葉柄基部折下採收。

10、種薯的保藏

秋冬季節挖取地下塊根後,選擇中等大小、無破損及蟲口的薯塊,就地晾曬3一5小時,用砂藏或草木灰藏,置於室內,做好防凍措施,至春季取出催芽育苗即可。


亥酉Breeder


經常吃可以。紅薯葉的營養價值:現代營養研究發現甘薯葉具有特殊風味和豐富營養,是多種蔬菜不可比擬的,維生素C、B2、胡羅卜素及α-生育酚含量頗豐,是人體所需礦物質良好的供給源。據分析,番薯葉所含的胡蘿蔔素、維生素C、鈣、磷、鐵及必需氨基酸豐富,而草酸含量又很少。番薯葉也含豐富的黃酮類化合物,能捕捉在人體內興風作浪的氧自由基“殺手”,具有抗氧化、提高人體抗病能力、延緩衰老、抗炎防癌等多種保健作用。另外,近代科學研究也表明,甘薯葉和塊根中含有大量的液蛋白,能預防心血管系統的脂肪沉積,保持動脈血管的彈性,有利於預防冠心病,同時還能防止肝臟和腎臟中結締組織的萎縮,保持消化道、呼吸道和關節腔的潤滑。甘薯葉中富含的纖維還能加快食物在腸胃中運轉,具有清潔腸道的作用。

擴展資料:紅薯葉的功效和作用:紅薯葉富含黏液蛋白,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增強免疫功能、促進新陳代謝的作用;紅薯葉中的類胡蘿蔔素,有防治夜盲症、維持視力健康的功效;經常吃紅薯葉還有降血糖、預防動脈硬化以及抗癌的作用。1、排毒:含豐富葉綠素,能夠“淨化血液”,幫助排毒。2、提高免疫力:含有豐富的黏液蛋白,還含有一種黃酮類化合物,含有比一般蔬菜高5~10倍的抗氧化物,能幫助人體抵禦自由基的侵害,增強抗氧化能力、增強免疫功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3、預防貧血:每天攝取300g的紅薯葉,就可補充人體一天所需的鐵質及維生素A、C、E。4、預防高血壓:富含鉀,有助血壓控制,預防高血壓。5、通便瘦身:富含纖維素,每100克紅薯葉的熱量只有30大卡,膳食纖維有3.1克。這種低熱量高纖維的蔬菜適量吃不僅飽腹感強,還有增強腸胃蠕動力的作用,利便排毒,從而達到瘦身目的。也可有效改善便秘,預防“便秘及痔瘡”。參考資料來源:

人民網-紅薯葉營養價值高 紅薯葉健康做法

參考資料來源: ------------- 如果我回答對你有幫助,請關注我一下。或有其他問題也可以關注我,給我發私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