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子說話總是哼哼唧唧,這是缺乏自我意識

萬老師,您好。我家有一個男孩,都四年級了,一說話就哼哼唧唧、嘟嘟囔囔的,有時還帶著哭音,小的時候還不這樣,越大越不會好好說話。我讓他大聲說出來時,他又不說了,我經常教育他男子漢說話要痛痛快快的,可是好像沒什麼效果。我該怎麼辦呢?

家長,您好。孩子現階段已經開始有了自己的對人事物的想法和自己做事的方式,也應該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意願。孩子這種不好好說話的表現其實還是不太敢在父母面前表達自己想法和意願,想說又怕媽媽批評或否定,所以孩子採取這種方式希望媽媽能聽到自己的心聲,又能保護自己不被媽媽太過激的打擊。

原因分析:1、父母從小在日常生活中對孩子可能管控的太多,照顧得太過精細。比如:孩子起床、穿衣服都媽媽照顧做,吃飯必須肉、菜、水果齊全,作業由媽媽提醒催促,事無鉅細,總是擔心孩子做不好,孩子什麼都不用做,導致孩子探索和認識世界的各種意識被媽媽無意識中壓抑和阻斷。2、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和要求過高,總是根據自己的經驗,不希望孩子經歷失敗和差錯走彎路,希望孩子一切順順利利。但孩子長期得不到媽媽的對自己的支持和正確的引導,可能會造成孩子自卑、被人欺負也不敢表達,缺乏創新和團隊精神等等情況。

您可以這樣做:1、當孩子向你哼哼唧唧時,媽媽要鼓勵孩子積極、直接地去爭取他想要的東西。比如:媽媽可以試著用溫和的語氣告訴孩子:“寶貝,媽媽一直認真聽你的聲音,好像在唱什麼,可是媽媽聽不清呢。你可不可以用你最動聽的聲音再說一次呢?這會讓媽媽更容易聽清楚你想要什麼。”2、媽媽不僅要學會傾聽孩子的需要,還要給孩子時間和空間讓孩子表達自己,並給予孩子有效的回應。對孩子真實的不能被大人所理解的語言、行為、想法和感受等,要給予尊重,不要指責、批評,更不能侮辱。3、父母要學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事情,即使做得不好,也要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勇敢地去嘗試,父母要耐心的陪伴和引導,讓孩子知道自己是有資格的、是被允許的。同時,要讓孩子多參與家庭勞動,提高孩子的責任感和自信心。

您還需注意的是:當孩子哼哼唧唧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保持穩定的情緒,平和的表情和語氣,讓孩子在沒有壓迫感的情況下與父母建立良好的溝通,使孩子找回自己天使般純真的聲音和自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