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嚴肅的問題,釘釘能否替代微信?

VR小強


我:

微信的屬於在C端產品,用戶群體屬於主動用戶,靠滿足用戶的功能吸引和留住用戶。用戶越多,潛在需求就越多,需求越多就需要花很多時間與精力去甄選,去取捨。產品功能上的隨著用戶的增多,在創新與突破受到的掣肘越多,效率低下;微信的出發點是滿足用戶個人的情感交流、社交、零碎時間消遣的需要,曾經的朋友圈、公眾號牢牢佔據了用戶的使用時間;微信在走下坡路。移動互聯網的入口眾多的特性。基於算法推薦展示的自媒體和短視頻的意外崛起,佔據了原本屬於微信的用戶時長。隨著騰訊系在算法自媒體和短視頻的佈局失敗,宣告了騰訊挾用戶以令諸侯的時代落幕,一個以算法服務內容的自媒體時代正式開啟。伴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內容作者和用戶從微信上逃離。微信在C端產品在佔據用戶時間上統治力將慢慢消失,做種淪落為一個通訊工具, 而不是一個社交生態的平臺;釘釘的屬於在B端產品,用戶群體屬於被動用戶,主要由企業行政手段強制開通使用。企業對於產品功能的需求都是理性的,以提高企業管理效率為主,所以釘釘在產品功能上的相對集中,有利於釘釘在產品功能上的精雕細琢;釘釘的出發點是滿足企業管理為主。憑藉高可用性的考勤管理、流程管理、企業網盤等企業常用的功能,僅僅的抓住中小企業信息化的痛點;憑藉阿里深厚的企業服務開放經驗,釘釘的企業生態越來越豐滿,更多的企業可以在釘釘生態中找到商機;釘釘越來越強。隨著釘釘的入駐企業越來越多,加上阿里系的技術實力、品牌推廣能力。基於釘釘的企業信息服務、銷售推廣生態將佔據更大的企業市場。原先基於企業的使用群體對於釘釘的使用時間越來越長,慢慢的養成習慣。釘釘必然會提供一系列的功能產品,滿足用戶的在情感交流、社交、零碎時間消遣的需求。

微信C端類產品,用戶忠誠度低(即使有強關係鏈也不能保證忠誠,例如:按用戶關係鏈的強化為案例證明,我國最大的APP應該是中國移動而不是微信。),容易受到用戶需求變化的影響流失或者使用頻率降低。釘釘的B端屬性並具有C端產品的全部功能,用戶因為工作上的剛需,不會輕易的流失,隨著企業入駐的越來越多,釘釘的用戶將逐步上升。


沉默的風鈴


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

先說答案,短期內微信不太可能被任何一種聊天工具所取代,但是長遠的看微信可能會被一種新的聊天形式所取代。

什麼是新的聊天形式?

比如組織在線的形式——釘釘。

很多人覺得微信和釘釘沒什麼區別,都是一種聊天的工具。

但實際上不一樣,微信的基礎是人和人之間的溝通,也就是C to C的聊天,個人和個人是平等的,可以即時迅速的對某個人發送各種信息。

但是釘釘是以組織為基礎的聊天形式,其實現了組織的在線化。

什麼叫做組織在化?

舉個例子,如果你想在一個聊天軟件上面建立一個完善的組織,那麼釘釘肯定比微信更適合。

因為組織可能是金字塔結構,或者說是一橫多縱結構,也就是說一個人發出一條信息,下面各個階層的組織都可以收到,比如說總經理發一條信息只給中層看,那麼中層就有可能收到,他如果發一條信息是直接給底層的執行者,那麼中層可能就會被隔過去。同時它還可以針對某一個部門,某一個機構,甚至某一個執行小組發佈信息,這就是組織的在線化。

這樣的聊天結構在微信裡邊是無法實現的,因為微信的基礎就是個人和個人的聊天工具。

微信的聊天形式基本上就基於這兩種,就是個人和群,所以他無法實現一個人對某一個支線組織的全部的信息傳遞。

所以釘釘的最大價值不是說他滿足工作需要,是一個辦公軟件,而是它提供了一種組織在線的可能。

那麼組織在線和人人聊天,哪一種更有前途呢?

舉一個例子,如果某個城市的市民都安裝了一個新的聊天軟件,然後每一個id都可以被編輯入某一個部門,某一個小區,那麼這個全市的人都有可能形成一個新的組織,每個人都有可能會被市長直接管理。

這就是新形的聊天工具,你覺得他有沒有可能取代微信?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商業與江湖


釘釘能取代微信嗎?個人感覺不太可能,至少短期內不可能

1、企業通訊錄:企業內全員共享,手機不用再存同事通訊錄,隨時隨地找人;靈活分級管理,人員結構更清晰。

2、免費電話會議:通話超高清超穩定,一鍵發起16人電話會議,一鍵靜音,靈活增減人員;還可以每人每月最高享1000分鐘免費通話

3、企業群:新員工自動入群,員工離職自動退群,企業群水印,確保群聊信息更安全。

4、DING:重要的事DING一下,將以電話或短信方式100%送達,老年機也能收到。

5、其他工作應用:審批、簽到、日誌、公告、釘郵、釘盤、管理日曆、CRM、任務等各種工作應用

第二,微信發展到現在已經是龐然大物,地位很難被撼動。騰訊現在主推的TIM,就是為了打壓釘釘的發展。

第三,阿里主攻電商和金融領域,缺乏社交基因,之前【來往】的失敗就是很好的說明。

事物的發展都呈拋物線的特徵,到達最高點後就會有下降的趨勢,QQ就是一個很好的說明。或許微信將來會被其它軟件取代,但被釘釘取代的可能性極小。

從工作環境來說,釘釘就是一個為了企業辦公而存在的軟件

所以從是否能夠取代,其實意義不是太大,用戶習慣需要培養,體驗需要提升;但是釘釘對於企業管理來說功能確認比企業微信好用。更重要的是微信和qq的功能已經很龐大,足夠滿足人們的需求,釘釘不是不行,只是腳程慢了一些,所以想超越得下一番功夫。


華爾茲影視剪輯


釘釘和微信互相都是無法替代的,他們的定位不同,一個是辦公平臺一個是社交平臺。

聊天、視頻、支付的功能都有,但是其他功能完全不同。

釘釘的通訊錄、企業通訊錄、員工一鍵導入、名片、郵件、會議、文檔空間,尤其是考勤功能,微信是沒有的。

而微信的娛樂功能釘釘是沒有的。雖然釘釘現在也加了類似朋友圈的功能。用戶的習慣可不好改變。

如果釘釘有技術革新突破,你有的我都有,我還有你沒有的,而且是大家都非常喜歡的功能。再加上導入微信通訊錄,那可能就是淘汰微信了。



悠咪生活


為大家剖析對比兩款應用的核心和異處:

群聊功能、消息雲端同步、閱讀狀態追蹤、消息必達、電話功能、日常管理這6項功能同為釘釘和微信應用工具的核心功能

日常管理方面,先行多步的釘釘其菜單設置已經頗具規格:請假、報銷、出差、外出、物品領用、通用審批、付款、採購樣樣有,統統被納入“審批”一項其最主要的原因是釘釘不僅僅具備微信的聊天功能,而且還具備一切適合員工使用的辦公室軟件功能,比如考勤,打卡簽到,顯示已發送等等其它功能;這些功能正是企業和商家們所需要的,所以目前為止,釘釘用戶數量已經達到了4億。

①完全可以工作和生活區分,工作用釘釘,下班用微信

②釘釘有很多實用功能,如組織架構、通訊錄、群組等,最重要的是可以實現一些基礎的流程功能,這點對中小企業沒有IT系統的時候很實用;可以清楚的瞭解到公司的內部員工和各個領導,在進行後期的內部溝通協作的過程中會更加的精準。

③釘釘考慮到工作場景,可以集成一些基礎的SaaS軟件,比如CRM等對中小企業來說可以在低成本情況下實現工作效率提升。

④各種工作彙報,以前必須要有電腦做文件,現在可以隨時隨地寫,充分利用碎片化時間。各種工作日誌用釘釘可以統一格式,不至於文件收集上來五花八門,可以每天看到員工的工作流程和進度

⑤關於文件已讀未讀,是一個很好的功能。在工作中交流進度的過程中,可以看到對方是不是在處理你的問題,避免了在電腦另一邊乾著急,造成不必要的麻煩,這個對工作效率很有幫助。

①微信是有痕跡的,跟客戶溝通都有具體的溝通細節,後續跟客戶的跟進過程更有條不紊。

②微信具有及時性,遇見突發問題可以,及時聯繫到同事或者個人,及時處理問題避免重大損失。

③微信可以看朋友圈,同事之間有助於加深關係增進了解,客戶之間可以找到具體的攻單和客情維護的方式。

在企業版的社交軟件當中,釘釘要比微信更加深受歡迎。

綜上情況來看,不論微信和釘釘也罷甚至其他管理軟件都是工具而已,主要是為了工作的便利,主要還是要根據自己公司具體的情況權衡利弊。

所以釘釘替代微信,我想沒有替代這個詞,因為各有各的好處與核心。


未來來了


若是想要知道這個問題, 我們首先要看釘釘和微信的用途主要是做什麼,他們是面對哪些人群的?

可以說只要有智能手機的人,基本上都是裝有微信的,畢竟有了微信我們就可以聯繫自己的親朋好友了。

也就是說微信是為所有人服務的一種即時通訊工具,不管是男女老少,所有的人都是可以用它的。

你可以用它來打字,你也可以用它來發語音和視頻。這就是世人比較偏愛微信的大致原因。

說到釘釘,除了上班的工作人員,其它的人可能很少會知道。

因為釘釘的定位並不是社交,而是辦公,說白了釘釘就是人在工作的時候,才會用到的一個工具。

當然了最近新冠狀病的爆發,很多學生黨加入到了釘釘的行列當中。這些人來到釘釘主要是學習。

學生黨的到來肯定是會讓釘釘大火一把的。但是,疫情被控制之後,有誰還會記得住釘釘呢。

畢竟目前無論是工作的員工,還是學習的學生,他們都是被逼迫著在釘釘上工作或者是學習的。

說白了釘釘的定位,就導致了用他的人,大部分都是不快樂的是被迫的。所以,釘釘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比不了微信的。

我們用微信是自願的,用釘釘是被迫的。所以釘釘若是想要幹掉微信,當然是基本上不可能的了。

最近很多人對釘釘這款軟件的評價,也是急轉直下的,目前釘釘的評分竟然到達了1.6分,真的是屢創歷史新低呀。

所以說它們兩個的性質和使用人群的不同,導致了釘釘根本不可能幹過微信的


拌飯小故事


微信是社交軟件,和大家生活密切相關,目前幾乎成為大多數人們信息交流,生活支付的重要工具。

釘釘目前主要被機關企事業單位用來打卡,使用起來死板苛刻,被許多人討厭。例如學校機關,大學學生、科研等彈性時間工作者非常反感釘釘。實際上,釘釘的作用,成了單位領導給員工”卡脖子”的工具。怎麼可能代替大家已經熟悉的微信呢?



帶刺的酸棗枝


釘釘和微信雖然在大類別上都是屬於社交通訊軟件,但兩者的在定位上還是有很大差別的。微信定位於全領域的社交平臺,也就是 all to all,也是國內大部分人日常的生活社交工具。釘釘定位於辦公產品,是一個 to B的企業辦公解決方案,產品類似於金蝶和用友,在正常 IM聊天的基礎上,加入了在線文件處理、打卡、走流程等辦公專用功能。

所以,這兩個產品的用戶可能會有一部分是重疊的,但使用場景完全不同,一個是隨時隨地和朋友聊天的通訊工具,一個是上班時間用於與公司或集團內部的同事溝通的辦公工具,它們沒有多少可比性,就算把它們都作為社交通訊產品來相提並論,釘釘也不可能超過微信的。

首先,微信早已在國內擁有非常深厚的社交用戶基礎,微信用戶超過10億,目前幾乎是每個中國人日常交流的主要互聯網工具,無論是打字、發語音、傳文件、打語音電話、打視頻電話,都已經變成大家日常的使用習慣,基本已經取代了傳統的短信、電話和 facetime功能。

其次,阿里沒有做社交的基因。阿里從起家開始就帶有濃濃的商業基因,大部分業務,像淘寶、天貓、支付寶、海外金融等,都是從to B開始做起的,這麼多年的業務沉澱,阿里的整個團隊都是擅長商業方面的運作。

阿里也嘗試過做社交,但都失敗了。所以,企業的基因很重要,關係到你的團隊、資源、風格特性的匹配,不是你有錢就能做好一切東西的。騰訊的基因是社交,所以在社交方面一路絕塵也是正常的。

最後,最初定位決定了用戶對產品的心理感受。相信大部分使用釘釘的用戶都不喜歡經常用它,因為一登錄釘釘,就意味著要開始工作,這是釘釘這個產品一開始面對用戶時的定位,如果不是因為要完成工作,相信大部分用戶都不會使用釘釘。

所以,釘釘一開始就給人一種與生活隔離的心理感受,微信才是用戶日常生活、娛樂的夥伴。所以,就算釘釘以後轉型做全領域社交,這個最初的定位也很難從用戶心中抹去,難以走進用戶的日常生活。


小兵軍趣


不行,兩者主打方面不同,而且受眾群體也不一樣,很難替代。

釘釘,是阿里巴巴集團專為中國企業打造的溝通和協同的多端平臺,提供PC版,Web版和手機版,支持手機和電腦間文件互傳。而且還是免費使用的哦!現在很多企業都是以釘釘作為主要的內部管理工具,包括考勤打卡、視頻會議、通訊等等。疫情期間,釘釘也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被網課支配的恐懼,釘釘扛不住,前幾天還崩了。

微信,是騰訊公司於2011年1月21日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序,主要用於好友互動,分享生活,而且還帶有支付功能。




懂柿子


釘釘有替代微信的想法,而且是有可能替代的。

首先,釘釘需要等待第二個機遇,這個機遇可遇不可求,需要微信出錯並且要釘釘把握住。為什麼說是第二個機遇呢?因為釘釘瞄準企業用戶就是一次微信當未曾涉足釘釘把握的機遇。如果當時微信及時跟進我想就不會有現在的釘釘。這第二個機遇很可能是5G視頻領遇,之前有想過抖音可能抓住,目前抖音也好頭條也罷廣告味道太濃基本上喪屍趕超微信的可能。而釘釘可能通過視頻通話領域或者物聯網方向得到比較大的突破。而這個機遇釘釘需要早突破,並且技術深度領先一定週期,要不微信又拷貝過去了。

其次是微信需要犯錯,現在微信一家獨大並慢慢表露出霸權現象。比如封殺飛信、屏蔽釘釘以及和360撕逼等等,都在讓微信更加傲慢。而這種傲慢是會殺死一家企業,傲慢也能削弱一家企業的進取心,使得其對技術服務不在看重時就是釘釘反攻之時。雅虎都能沒落更別說騰訊了。

最後要看物聯網操作系統了,比方說華為的鴻蒙物聯網操作系統得到廣泛使用,而且鴻蒙又和釘釘成為戰略伙伴。系統支持並默認自帶釘釘,那麼微信就很可能慢慢被釘釘吞噬並取而代之。

社交軟件是一款很難被替代的,要替代可能過程也很長。但是隻要把握住時代和對手給你的機會沒有不可能的事。而且阿里是有這個實力的。還是一樣看到多大社交軟件崛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