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險怎麼買最合適?你們都是怎麼選的?

不知不覺


1、需求原則,要根據家庭收入水平和人口年齡結構來設計科學的保障方案。

2、全面保障原則,脫保漏保等於沒保。健康險五大賬戶:意外、意外醫療、住院醫療、重疾險、百萬醫療,保障責任互相補充,補足社保,根據需要可以追加防癌險、特殊疾病保障。

3、貨比三家原則:保險是合同,理賠是按照合同條款來理賠,跟公司大小沒有絕對關係。

4、專業服務原則:一定要找一個專業的理財規劃師,保險是特殊商品,簽訂合同只是服務的開始,每年的定期年檢、不同階段保障調整、及時查漏補缺、保障及時升級、保全變更、理賠申請等後續服務一樣重要。找行業兩年以上專業專職代理人更靠譜!第三方平臺機構更客觀!











智贏商道


看具體情況吧,我之前想給我兒子買保險,因為我兒子比較皮,動不動就上醫院,小意外什麼的發生率很高,所以我就給他買了一份平安保險商城上的兒童綜合醫療保險,因為這個保險的保障比較全面,有意外傷害的保障,包括門診和住院,還有意外住院津貼什麼的,除了社保之外,還能報銷一部分醫藥費, 保費也不高,還蠻合適的。


實實在在


最近各大保險公司出了2019年的保險理賠數據,像這種數據我覺得大家有必要去了解。一方面讓我們知道在容易在哪出狀況,另一方面知道應該在哪去防一手。


我們先看一看大家最關心的重大疾病這一塊

首先來講前三大重疾惡性腫瘤,心腦血管和中風就佔了重疾的80%到90%.光一個惡性腫瘤在理賠裡頭就佔到了70%以上,所以看這一條數據就應該很清楚,咱們在配保險的時候是應該把更多的錢放到那種能賠各種各樣很多病上,還是把錢集中在保額上,我覺得當然先保額,很多病得的概率極小極小,先集中保額。


第二個數據,看看男性比例,這個是我沒有想到的,說這個在理賠過程中女性惡性腫瘤的賠付比例高達80%以上,男性的只有60%多。


第三個數據,咱們來看發病年齡。平均發病年齡,理賠年齡42歲,基本上50%以上的理賠集中在35-49之間,這就強調我們第一個配置保險的黃金時間不在這個年齡段,是應該在20多歲的時候,防的是這個年齡段的事。


第四個方面,基本保額都不夠,甚至有些保險公司70%以上的理賠都達不到10W,能到30W以上的大概3%到5%,50W以上的就更少了,惡性腫瘤好一點的起碼都要30W。


最後一個,兒童重疾發病第一的還是白血病,差不多佔到30%以上


大家看完這些重疾的數據,心裡應該就有個數了,我們再去做針對性的配置的時候,針對性應該放在什麼地方


三無人材


這個問題分為兩部分來答:

1.健康險是啥?

健康險包括醫療險,重疾險,失能收入損失保險和護理保險這四類。

失能收入損失保險和護理保險在我國發展尚不成熟,保險公司開發的產品也不多,幾乎沒有,所以這裡不作討論。

重疾險主要用於收入損失的補償,畢竟罹患重疾後,可能長達幾年不能工作,即使回到職場,還能不能達到以前的工作狀態,還是個未知數,同時還有家人因為照顧自己而耽誤的收入;另外長達幾年的修養康復,需要一筆資金維持,重疾險可以實現這種階段的過度;對於像癌症這種確診就賠付的重疾,重疾賠付金可以暫時支持醫療費。

醫療險分為三大類:百萬醫療險,中端醫療險,高端醫療險。

百萬醫療險只有住院保障,只能去公立醫院的普通部,保費較便宜,保額很高,屬於槓桿很高的醫療險;中端醫療險可以去公立醫院的普通部,國際部,特需部,還有一些指定的私立醫院,除了住院保障,也可以選擇門診保障,價格比百萬醫療略貴些;高端醫療是最高等的商業醫療險,除了公立醫院的普通部,國際部,特需部,還可以去私立醫院(包含昂貴醫院)享受更好的就診環境,有住院/門診責任,但是價格較貴。

2.怎麼選健康險?

首先,你的身體條件需要符合重疾險/醫療險的投保要求,這是大前提。

其次,你想要什麼樣的?

比如重疾險準備買多少保額?這個保額是否足夠?怎麼判斷保額夠不夠?

比如重疾險有多次賠付和單次賠付,分組和不分組,你想要什麼樣的?怎麼去選擇?選擇的依據是什麼?

比如重疾險可帶身故責任,也可不帶身故責任,你怎麼想?是想要終身保障,還是隻保障到70歲?

比如你準備給誰買?大人買重疾跟小孩買重疾又是不同的概念

比如醫療險,是隻要住院責任,還是住院/門診責任都要?

比如看醫療險時,除了考慮就診環境,免賠額,預算要求,是不是還要考慮續保條件呢?畢竟醫療險是一年期的,穩定很重要。

總之不管是重疾險,還是醫療險,需要綜合考慮你自身的情況來選擇保險。



微風之海岸


健康險怎麼買是最合適的呢?

首先要根據自己的經濟能力進行選擇性購買。聽從專業人士的建議。避免多花冤枉錢。

所謂健康險就是自己的身體出現健康和意外問題,得到合理的補償。

下面就說說專業人士對於健康險的合理配置。

主要有以下幾項內容

第一,重大疾病保險,發生保障範圍內的重大疾病,保險公司提前給付保險金。

第二,住院醫療。未達到重大疾病標準。需要住院治療的疾病,保險公司給予報銷。(報銷社保,剩餘的部分)。

第三,意外醫療。發生小磕小碰,貓抓狗咬燒傷燙傷一類的意外。出去100元免賠額後給予100%報銷。

第四,住院津貼。住院期間保險給予住院的補貼。可以選擇性購買。

以下幾個選項,是保險必買品種。其他的像什麼終身壽險他的意外傷害保險都可以選擇性購買。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如意充電寶


健康險怎麼買是要從很多方面去考慮的,比如說從年齡、自身需求等方面去分析的,因為健康保險的險種有很多,既要適合自己,也要自己能夠承擔得起保費。我的建議是,如果你決定了要買健康險,那就早點買,早買比晚買好。還有,如果你要買重疾險的話,保額至少10萬才基本合適,低於10萬的保障功能太弱了,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比如說我之前投保的平安保險商城上的E生平安·百萬醫,它的保額就很高,而且也包含120種特定的重疾保障,有社保的人投保會更便宜,想要高保額的朋友可以考慮一下。


風雲財經說


每個家庭每個人,以及每個人在家庭中承擔的責任不一樣,所需的保障也不一樣。健康險是一個大的範疇,具體的包括:意外及意外醫療,重疾險,醫療險(住院、門診),還有失能險都屬於健康險。

而保險不是簡單的買與賣一份產品,具體的會牽扯到許多細節問題,如保額的設置,保險期限的設定,保費預算等等相關問題。一定是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而定,一份最佳的保障方案一定是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規劃,而同類產品保費的差異是有的,如果是綜合保障,保費的差異會更大。

怎麼買最合適?首先,需要全面長遠的考慮。其次,需要根據實際情況分析規劃,之後才可設置適合的保障方案。


完美主義的一路是藍



雷坤


根據保障金字塔理論,最下層為健康保障。上層壽險,再上層孩子教育金,個人養老金,最上面投資類保險。如果家庭沒有任何保障,先從保障類開始。因為命永遠比財更值錢。健康保障包括重疾和醫療,意外。具體需要購買多大保額。需要根據自家年收入測算。一般年收入的20%用於看病,來購置全家健康險。家庭收入主要來源者>家庭資產消費者。也就是配置時,父母先於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