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啥實行分封制度?

啟明老師


朱元璋實行分封制,不是為了打天下,而是為了更好地坐天下。比如,朱元璋分封的藩王,都是在明朝建立後分封的。

促使朱元璋實行分封制的,主要有三個原因:

第一,家天下。通過分封,讓朱氏子孫在全國多個地方為王,代代傳承,代代都做中國土地上的大地主。

第二,防止外人篡奪政權。俗話說:打仗父子兵,上陣親兄弟。朱元璋覺得外臣靠不住,容易造反,即便是徐達,李善長這樣的老哥們也靠不住。如果將來有一天外臣想篡奪政權,朱元璋覺得靠血脈維繫的宗藩關係,能前來勤王。

第三,讓兒子們分家單過的傳統農民意識。兒子們長大成人後,要是還擠在一起,難免為爭皇帝位而大打出手,通過分封讓每一個兒子都有一塊兒領地,都做了土皇帝,也就少了些爭鬥。


李子說書


公元1368年,朱元璋南京稱帝后,他將分封制做為了安邦定國的一項政治制度。他認為“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封爵,分鎮諸國。聯非私其親,乃遵古先哲王之制,為久安長治之計”。為確保朱家天下能夠傳之萬世千秋,從洪武三年(1370年)開始就實行了分封藩王。

朱元璋平民出身,沒有根基,為了儘快穩固政權,給諸子分封是必要的手段。朱元璋對藩王叛亂的預防也很到位:

分封而不臨民,不掌握地方行政權,對軍隊有戰時指揮權,而無平時控制權。給諸王相當的待遇,使其減少對皇位的覬覦。

但朱元璋封諸子為藩王只考慮到有利的一面,對其弊端考慮不周,並在具體分封措施上也有失妥當,藩王雖無行政權,但封國很大,還握有軍權,其護衛“少者三千人,多者至萬九千人”,北邊防禦蒙古的幾個藩王,所統兵都遠遠超過萬人,導致後來朱允炆不得不削藩。

歷代分封,會造成皇位之爭及內亂。最早的周分封,導致春秋戰國五百多年的戰亂;漢初的分封導致七王之亂;西晉司馬氏的分封導致八王之亂;唐朝的分封有玄武門之變。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不可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更何況當時有人還冒死直諫。這個冒死直諫的人叫葉伯巨,葉伯巨向朱元璋上了一書,名為《奉詔陳言疏》朱元璋看到後氣得馬上把葉伯關在刑部監獄,活活餓死。

歷史證明葉伯巨是正確的,朱元璋死後,其孫建文帝實行"削藩"之策,朱元璋第四子燕王朱棣以"靖難"為名奪取了皇位。

其實朱元璋分封諸子為王,也是無奈的選擇:

1.外臣對皇權的威脅太大。朱元璋時期,發生兩件大案:胡惟庸案和藍玉案。1380年,明太祖以造反罪誅滅宰相胡惟庸九族,受牽連的官員非常多。1390年,朱元璋以夥同胡惟庸謀不軌罪,處死李善長、陸仲亨等開國功臣及其子孫們。前後共誅殺3萬餘人,時稱"胡獄"。 藍玉是朱元璋最能打的武將之一,後來藍玉居功自傲,漸生不軌之心。1393年, 朱元璋發現藍玉欲圖謀反,便誅殺藍玉同黨,被殺者有1.5萬人之多。

朱元璋打天下之時,這些人都是開國功臣,要控制這些人,談何容易,但朱元璋做到了。他廢丞相、設內閣,設錦衣衛,顯示了他高超的對朝政的把控能力。

第二、天下剛剛統一,只有藉助於分封,才能穩定朱氏統治。秦始皇一統六國,沒有分封,秦始皇死後三年,秦朝就滅亡了,秦亡於天下群起而攻之,六國舊貴族群起而攻之。所以漢高祖劉邦實行了分封制,封諸子為王。後來雖有七王之亂,但最起碼保證天下還是劉氏的。這也是為什麼王莽篡漢之後,劉氏還能奪回天下。直至東漢末年,劉備做為劉氏皇室,還是有那麼大的影響力,建立三國之一的蜀漢,這就是分封的好處。曹魏政權短命而亡與沒有分封有實權的曹氏諸王有關,司馬氏吸取教訓,廣封諸王。後雖發生八王之亂,但司馬氏逃到江南,又建立東晉。

朱元璋推翻元朝,建立明朝,面對龐大的版圖,要鞏固統治也不是一件易事。更何況經濟還沒有完全恢復、很多地方民不聊生,這與秦朝和漢朝剛建立的時候是相似的。一旦有地方發生起義或是兵變,光靠中央是不行的。朱元璋要考慮他的後代有沒有這個能力,而最穩妥的辦法,就是分封制。分封諸王雖有發生內亂的可能,但起碼能保證皇位還在朱氏手中。

所以,朱元璋明白分封的好處要大於分封的壞處。面對剛統一的天下,朱元璋怕子孫們駕馭不了朝中大臣和地方的悍將,所以必須這麼做。這樣朱氏天下就保住了。


時光隧道2019


明洪武三年,朱元璋封皇子們為親王,前往封地就藩。藩王不僅手握重兵,還可節制地方軍政之權。這算是朱元章欽定的一項“基本國策”,也就是“封藩制”。

其實從歷史上來看,凡是搞了類似分封制的王朝,無一不受其害。早有東周春秋戰國,中有漢朝七王之亂,後有唐代藩鎮節度使割據。所以朱元璋搞的這套分藩制,在當時可以稱得上是“倒行逆施”了。

而且從結果來看,朱棣“靖難之變”也確是分藩制的惡果。

朱元璋死後,不僅建文帝施行了削藩,就連被削藩逼得造反了的朱棣,在坐穩了龍椅之後也開始搞削藩。所以,說白了,朱元璋在明初搞的分藩制存在很大弊病,只是時人困頓於所處時代而未遠知罷了。

我們瞭解歷史,一定要回到當時的時代背景和人物經歷中去。如果瞭解朱元璋其人生平以及他起義的始末,那他搞得這種“莫名其妙”的分藩制也就可以理解了。

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一、朱元璋的出身和經歷

中國歷史上只有兩位真正意義上的草頭天子,一個是劉邦,另一個就是朱元璋。

對於這類草頭天子來說,榮登大寶之後最頭疼的問題,應該就是如何處置那些一起打江山的老夥計們了。

面對這些曾經一起出生入死,並且功勳卓著的哥們兒,不能完全奪權。更何況,立國之初,天下並未安定,朝中還需要這些良將,去鎮壓叛亂,戍守邊疆。“杯酒釋兵權”的故事是美談,卻又談何容易呢?

從歷史事實來看,朱元璋後來雖然也殺功臣,但在立國之初還是很重哥們兒義氣的。在開國大封功臣時,朱元璋一口氣封了六公二十六侯。這些人中不乏老鄉、發小兒、舊友。對於自己的鄉友尚且如此大方,更何況是親人、兒子。

另外,朱元璋髮際於抗元起義。所以,元朝的失敗經驗對他來說印象是最為深刻的。《明實錄》記載,朱元璋談及元朝時說:“元以寬失天下,不足法也”。

在朱元璋看來,元朝的滅亡在於疏於管理,導致政權無法在基層紮根。這也是元末烽煙四起的原因。

朱元璋認為沒有什麼比帶著血緣關係的親族來得更牢靠。所以讓自己的子孫去駐守疆土,是最穩妥的方式。

每個人都會受到自己視野的侷限。朱元璋的侷限就在於他的出身和事業發展環境。

二、軍事、政治需要

分封制可以最大程度地減少中央治理的成本和負擔。而且,明代雖然說是分封,但卻又不同於商周和兩漢的分封。

明立國之初,北方的蒙古人依然虎視眈眈,北部邊鎮防禦形勢嚴峻,多股起義勢力的殘部依然存在威脅,帝國的根基並不穩固。所以,在朱元璋的分藩制中,最強調的,是軍權。

在他看來,把軍權授予外人,則很有可能形成唐代藩鎮割據的情況。把軍權分給兒子們,再把治理權歸於帝國的文官體系,藩王雖有地方節制之權,但最終還得中央說了算。在這種中央、地方官、藩王相互制衡的作用下,藩王無法掌握地方全部的軍政財三種大權。

為了以防萬一,朱元璋還分封了超過必要數量的藩王,以求削弱他們的實力。並且在分封地和範圍上做了安排,這樣一來,藩王勢力不至於突然擴大,而且互相之間還會牽制彼此。不出意外的話,任何藩鎮一旦作亂,中央都可以直接拿下。

三、晚年提防

“燕王不可不慮!”

朱元璋在晚年其實已經開始提防兒子們了。太子朱標早死,老人家心疼孫兒,把太子位傳給了朱允文。但是皇太孫朱允炆太過文弱,曾經在朝堂上被朱棣打了都不敢直說。

將來皇孫即位,周圍還有一群剽悍的叔叔們虎視眈眈。光是想到這一幕,就已令朱元璋擔憂了。而且,老四朱棣曾私收了朝鮮送的一匹馬,可見其野心。朱元璋還因此把朱棣一頓大罵:“朝鮮王何得私交?”

根據《明實錄》記載,朱元璋在臨死前發了兩道敕命,一封給武定侯郭英,讓他任總兵,前往北方邊鎮;另一封給都督楊文,讓他前往北平,給朱棣做參贊(監視)。

朱元璋還感到不保險,於是又把自己最喜愛的女婿——寧國公主的丈夫梅殷叫到病榻前,囑咐道:“汝老成忠信,可托幼主。”接著他將早已準備好的遺詔交給了梅殷,說:“敢有違天者,汝其為朕伐之!”當時在場的還有很多建文朝顧命大臣。在老朱的遺詔裡,已經確定了“約束藩王”的基本原則。

不知朱元璋在彌留之際,有沒有對自己搞得這套分藩制感到後悔。

【小結】

朱元璋制定分藩制,是受出身和經驗侷限的影響,也是受立國之初的形勢所迫。在當時的朱元璋看來,或許沒有比分藩制更好的安排了。

到了晚年,他想要有所調整,卻已經來不及了。文官群體延續了朱元璋的遺志,也紛紛意識到了分藩制的可怕,所以朱允文一上臺,就君臣一心,使足力氣削藩。結果用力過猛,逼得燕王造反。

朱元璋種下的惡果,最終還是得老朱家自己收拾了。






無敵宣寶


朱元璋實行分封制度,名以上是恢復古制、效法漢晉,但事實上確實繼承了蒙元的“宗王出鎮制度”,利用血緣關係來維護朱元璋心目中的“家天下”

明初內外局勢的不穩定需要軍事力量加以震懾,但朱元璋一向對家族之外的文臣武將缺乏信任

,面對蒙元近百年的“宗王出鎮制度”的成功經驗,進行繼承借鑑而形成明朝自己的諸王分封制度,就成為朱元璋不得不為之的選擇。

【一】明初內外局勢不穩定,需要軍事力量震懾

開國之初,太祖朱元璋選擇定都南京,是因為江淮一帶是其長期經營、勢力鞏固的地區,同時兼具魚米之鄉、水運便利等經濟條件。

定都南京也帶來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朝廷對邊遠地區的控制,恐怕鞭長莫及

比如北部邊疆直接面對蒙元殘餘勢力的虎視眈眈,元順帝退居上都開平`“引弓之士,不下百萬”,元太尉擁眾二十餘萬盤踞遼東,河南王擴廓帖木兒帶甲數萬留駐陝甘地區。

西南邊疆則是魚龍混雜,土司勢力和蒙元殘餘勢力都在其中

如此形勢,就必須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對蒙元殘餘勢力進行威懾乃至消滅。

朱元璋面臨選擇,是派大將統兵駐紮,還是派血親出鎮統兵,這是一個難題。

【二】朱元璋對文臣武將的猜忌,是根深蒂固的

眾所周知,朱元璋在明朝立國之後,通過各種理由大殺功臣。你也許會說他變態、殘忍、冷血,但不得不說這是朱元璋與功臣宿將之間的信任太過脆弱,猜忌之心太甚促使他採取了這些誅殺之舉。

朱元璋對文臣武將的不信任,並不是開過之後才有,而是伴隨他進入紅巾軍到建立明王朝的整個過程,幾乎可以說是根深蒂固

朱元璋自加入紅巾軍,就親眼目睹並親身經歷各個農民軍建立的政權之間的相互殺伐、你死我活,同時伴隨著太多屬下將領的叛變、投降。對朱元璋自己來說,就是奪取了郭子興的勢力,並剷除郭子興的餘部,接著又被邵榮、謝再興一再的叛變弄得幾乎敗亡。

這樣的經歷,加上朱元璋太過低下的出身,天生的自卑感帶來極度保守的政治意識,他不會對那些出身地主官僚階層的文臣武將有多大的信任

且不說開國之後的諸王分封出鎮,就是在建國之前自己的兒子還沒長大,朱元璋每得一地一城,都要用義子這種“仿血緣關係”,來出鎮各地進行防範。


《國初事蹟》載:太祖於國初以所克城池專用義子作心腹,與將官同守。如得鎮江,用周舍;得宣州,用道舍; 得徽州,用王駙馬; 得嚴州,用保兒; 得婺州,用馬兒; 得處州,用柴舍、真童; 得衢州,用金剛奴、也先; 得廣信,用周舍,即沐英也。

【三】蒙元“宗王出鎮制度”的成功經驗,堅定了朱元璋分封諸王的信心

按照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對古代政權屬性(官僚制、家產製、封建制)的界定,

蒙元在政權屬性上肯定屬於家產製,也就是把國家視為黃金家族的“家族財產”,國家不是由皇帝一個人為代表的來管理,而是由整個黃金家族來管理。

在管理形式上,忽必烈之前實行的是“兀魯思”制度,也就是裂土分封,每個家族成員分得一塊土地,並享有高度的自主權。

在忽必烈進入中原,建立大元之後,由於漢地情況與草原存在很大差異,同時也受到漢地文化的影響,因此不再裂土封疆。而是改為“宗王出鎮”,派出皇帝的至親(一般是皇子)出鎮地方,給與統兵軍事大權,以軍事威懾震懾地方,鞏固元朝的統治。但出鎮的宗王一般只享有軍事權,而不干涉地方的行政人事等權利,與漢晉時期的封王區別很大

蒙元的“宗王出鎮制度”,前後延續百年,在鎮壓紅巾軍的過程中,也發揮了相當的作用。

在朱元璋這種親身經歷者看來,元代的“宗王出鎮”無疑是有成功一面的,是值得借鑑和繼承的

在明初內外局勢不穩的情況下,需要軍事力量出鎮地方,而家族之外的文臣武將又得不到信任,那就只有選擇靠血緣關係來維護政權了。

就連明初的那些文臣武將,似乎也認為分封諸王是理所當然,沒有一點反對的聲音,這不得不說是蒙元“宗王出鎮制度”給他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朱元璋對分封諸王的權力是有所區別的,邊地的親王才有實際的軍事指揮權

朱元璋選擇分封自己的兒子們為親王出鎮地方,對邊疆和內地又有所區別。按照《皇明祖訓》的規定,“凡王國有守鎮兵,有護衛兵。其守鎮兵有常選指揮掌之,其護衛兵從王調遣。如本國是險要之地,遇有警急,其守鎮兵、護衛兵,並從王調遣。”

內地諸王只能調動自己的“護衛兵”,而不能調動“守鎮兵”,具有象徵性的鎮守地方意義,有食邑但無行政權力。

邊疆地區(險要之地)的親王,則作為一地的最高軍事長官,賦予他們掌有軍事指揮權,“護衛兵”和“守鎮兵”都可以調動,可控制的兵力在數萬或十數萬。

如發動“靖難之役”的燕王朱棣,就是因為出鎮邊疆,才擁有數量龐大的軍隊可供指揮,也才有了造反的實力。

總之,朱元璋實行分封制是當時政治現實的需要,也是繼承和借鑑蒙元“宗王出鎮制度”的經驗,加以改造的結果。


溫水歷史


分封制是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以血緣宗親關係來分配政治、經濟、土地等權益,維護貴族特權統治的一種制度。

大明王朝的建立者明太祖朱元璋皇帝就大肆地分封他的兒子們為藩王,分別在洪武三年、洪武十一年和洪武二十四年,這期間一共分封了25位藩王,這裡面其中有24位是他的兒子,只有在洪武三年時候分封的靖江王朱守謙為他的侄孫子。(雖然為侄孫子,但是同樣也是朱家後裔)

關於“分封制”的優劣在不同時期對於拱衛皇室的作用也是不同的,當然總體而言是“弊大於利”,尤其是在明朝之前的歷代封建王朝,均有因“分封制”而受到傷害的例子。

我們熟知的有以下王朝均嚐到了“分封制”所帶來的“惡果”:

西漢景帝時期,爆發過“七國之亂”;

西晉惠帝時期,爆發過“八王之亂”;

而這兩個王朝因叛亂而帶來的傷害也是巨大的,尤其是西晉時期的“八王之亂”更是導致了後來西晉滅亡的重要原因,也是造成華夏大地而後分裂幾百年的始作俑者。

可是既然已經有了“前車之鑑”,朱元璋為什麼還是要實行分封制呢?咱們從以下幾個角度分析一下。

一、明初“分封制”有什麼特點?

先簡單闡述一下“西漢”和“西晉”在諸王動亂之前諸侯王都有哪些權力:

“西漢”時期的諸侯王在最初時候權力很大,每一個封國幾乎都是獨立的王國,王國內軍事、政治、經濟都自成體系,西漢初期的諸侯王可以說是在我國整個封建王朝史上權力最大的。

“西晉”時期的諸侯王雖然表面上沒有什麼權力,只有尊貴的稱號,軍事實力最強的諸侯國頂多也就大幾千人的兵馬,但是這是表面現象,西晉的諸侯王在其封國有自行任命屬官的權力,這就說明,長時間之後可以輕易形成私黨,並且西晉皇室為了使諸侯王拱衛皇權,大多在中央授予其高官,或者在其封國任命其為該地的軍隊統帥,諸侯王雖然沒有私人武裝,可是他們大多在國家的部隊中擔任將領,這權力更大了,人家也是擁有起兵叛亂的基本條件的。

而在明初的“分封制”下的藩王們也可以說是在我國封建歷史中屬於權力極大的了:

  • 1、各藩王都擁有直轄於自己的三支護衛軍,這些護衛軍以“衛”為單位,都是精銳的軍士,根據藩王勢力大小人數並不確定,最多的可達兩萬多人,少的也有數千人。

  • 2、雖然明朝的軍事力量以衛所基本單位,而且這些衛所都是由武將來管理並且直接權限在於中央,可是一旦有軍事行動的時候,這些衛所都要受到該地區藩王的節制和管理,當然平時藩王們沒有對屬地衛所的直接管理權,只有臨時節制權。


  • 3、在特殊時期,藩王可以直接統轄該地所有部隊,並且在戰時充當該地軍事領袖,當然,這需要授權,必須有皇帝的詔令才行。

  • 4、在經濟上,藩王們都享有豐厚的待遇,親王的俸祿大概是每年一萬石,(一石相當於120斤),而且還有屬於自己的良田,最少單位都是以百頃起步,再加上平時朝廷的賞賜,親王的日子過的簡直不能再好了。

  • 5、明朝的藩王是可以世襲的,全部都是“鐵帽子王”(這是清朝出現的),並且藩王可以干預所在地的政治行為,但是實際權力還是在地方官和中央手中,即便這樣,藩王也是非常有權勢的。

所以說,明朝的藩王儘管較西漢、西晉兩朝諸侯王權力稍弱,但是也絕對是實力派了。

二、明立國之初對於北元的戰略佈防

明朝滅亡了元朝之後,元朝殘餘勢力退回大漠,國號仍叫“大元”,朱元璋政府雖然承認其獨立性質,但是並不認同其於“元朝”的繼承性,所以稱其為“北元”。

雖然中原故土已經收復,但是退居大漠的“北元”仍然是大明王朝邊疆最大的威脅,而且即便從明初徐達北伐開始,到後來的藍玉“捕魚兒海戰役”(捕魚兒海是今天的貝加爾湖),雖然有力的打擊了“北元”,但是並沒有將其消滅,每次戰鬥都是以明軍勝利而告終,可是即便勝利了,這遼闊的大草原也不適合農耕,而對於中原王朝而言,肥沃的農田才是最急切需要得到的土地。

這些“北元”的殘餘勢力被明軍打敗了便繼續北退,等明軍走了還會席捲而來,這跟民族特性有很大關係,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所以可以說明朝並沒有完全佔據主動權。

所以,基於對“北元”的防範,朱元璋實行分封制,將自己的兒子們安置在明王朝的北疆,“朱家天下朱家防”就是這個道理。

三、借鑑“元朝”宗王出鎮

和大明王朝相距最近的朝代就是元朝了,朱元璋也是自幼生活在元朝的土地上,當其推翻元朝之後,也沿襲了元朝的一些制度。

在民族感情上可能朱元璋和不同民族出身的元朝統治者們是分歧的,但是這個明初的“分封制”的確應該和元朝的“宗王出鎮”有淵源。

因為忽必烈在建立元朝之後實行的分封制和明初的分封制沒啥太大的區別,為了加強皇權,忽必烈分封子孫為藩王,領兵出鎮各地,擔任該地區的軍事長官,威懾四方,基本權力除了軍事之外,司法、行政、經濟等仍然是歸地方所有,除了極特殊情況下的特殊藩王有過總攬大權的情況外,基本上都是以軍事震懾為主。

所以說,明初的“分封”應該也算是對元朝“宗王出鎮”的一種繼承。

四、朱元璋個人的思想境界決定了明初的“分封制”局面

在明朝人眼中他們推翻了元朝的統治,是在延續宋朝的江山,是屬於重新構建華夏新秩序,但是宋朝屈辱的歷史使得朱元璋又不願意效仿宋制,眾所周知,朱元璋非常崇拜漢高祖劉邦,這可能與朱元璋的出身有關,同為社會底層,其實這也是朱元璋往上硬靠的,漢高祖劉邦屬於官吏,是秦王朝最下層的基層公務員,可朱元璋呢,真真正正的是出身底層,這種封建時期的“小農意識”決定了朱元璋的眼界。

而且漢高祖劉邦的家鄉距離朱元璋家距離並不遠,這種文化的傳習是很深的,所以朱元璋出處效仿劉邦,包括分封制等等。

朱元璋談古代帝王,最多提起的就是劉邦,所以可以認為朱元璋深受其影響,更是在朱元璋身居高位後也在不斷學習文化知識,自然而言就願意往劉邦身上靠,同為帝王,得找共同點,這是作為一個人很正常的思維了。

總結:

明初的“分封制”是基於特殊歷史時期的特殊產物,在一定程度上也滿足了帝王的內心需求以及國家的硬性需要,但是“分封制”帶來的弊端確是“百害而無一利”的。

分封制的本意就是為了將強皇權,以王權來拱衛皇室,可是在隨著朱元璋死後朱允炆並沒有朱元璋的實力去控制這些藩王們,最終他魯莽的決定“削藩”,而引發了“靖難之役”,最終這場分封終釀大禍。


如果您喜歡本人的文字和內容請多多關注或者點一下贊,您的義舉將成為本人源源不斷的動力,謝謝了!!


鴻涵先生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首先朱元璋實行的並不算分封制。分封制在秦朝開始就已經被郡縣制取締了。即使是在漢朝也是郡縣與分封並存。並且分封也很快就被削弱了。

朱元璋他他只是給朱家子孫進行了封王。其原因主要是一下幾點。

1,強化皇權。

朱元璋雖然是明朝的開國皇帝,但其出身卻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小農思想嚴重。認為這天下是朱家人的天下。所以其登基以後一直在擔心皇位被外人奪走,其大殺開國功臣也是這個目的。朱元璋深知打天下容易,守天下難,為了穩固朱家江山,決定讓朱家子孫守朱家天下。

所以,將自己的幾個兒子都封王,並且掌控軍權震懾四方。

2,安撫子孫

自古以來天下只能有一個皇帝。但朱元璋兒子眾多,為了給其他兒子一個好的去處,將其封王,也算是一種補償。

3,對外人的不信任。

朱元璋生性多疑,對外人根本不信任。認為將大明的兵權交給幾個兒子讓他們去守邊疆遠比交給其他武將更安全。

4,總結

朱元璋這麼做始終是為了自己的江山不亂。但他估計做夢也沒想到,自己死後,自己的兒子們會亂起來。





登哥讀歷史


朱元璋登基後,仔細研究了歷史,而且李善長和劉伯溫也跟其分析了分封制度在古代的弊端。但是,朱元璋登基後,還是堅持要分封諸侯王,而且一口氣將自己的二十幾個兒子,侄子封為王,而且各有領地,還有軍隊。為此當時朝中很多大臣反對,朱元璋不惜殺了一批反對者,也要堅持實行分封。

最後封了秦王、燕王、晉王等20多個王,基本上都掌控當時全天下主要的大城市和核心區域。而朱棣也是這個時候被分封的,這也是為何後來發生靖難之役,大明差點傾覆的原因。那麼明明知道分封有危險,朱元璋為何要分封呢?其實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三點。

第一,拱衛老朱家。

朱元璋出身實在是太卑微,以至於自己老朱家沒有任何的背景,而自己當皇帝后,反倒是跟隨自己的老家人,部下成了新貴,十分的驕橫。後來朱元璋誅殺功臣也是這個考慮,而分封最為主要的原因是朱元璋要提升老朱家的威望。因為與外人相比,朱元璋還是更加信任自己的兒子,讓他們在全國各地坐鎮,這樣能夠穩固江山,還可以隨時監視各地的不軌和異動,朱元璋認為這是穩固天下的最重要手段。

第二,掌握軍隊。

朱元璋分封20多個兒子侄子為藩王,都有自己的軍隊,這些軍隊可都是精銳之師,加在一起有近20萬。而且朱元璋還規定了藩王戰時有地方軍隊的指揮權,這主要是朱元璋為了防範臣子造反。

因為在朱元璋看來,古代幾千年歷史,最可怕的還是那些權臣,而古代沒有更好的手段對付他們。而朱元璋分封兒子,規定當朝中有奸臣時,兒子恩可以靖難,誅殺奸臣。朱元璋想的雖然很是齊全,也很美,但是,最後他的兒子朱棣也是憑藉這一條造反奪天下啊。

第三,自認為安排妥當。

朱元璋雖然分封藩王,但是也為了防止藩王造反,做了很多規定。比如說藩王雖然可以建立藩國,但是沒有民政,軍政的治理權,治理權還是本地的布政使,這樣就可以避免諸侯國做大。

而且對於軍隊管理也很嚴格,在平時,藩王沒有軍隊的控制權,只有到了戰時才有軍隊的指揮權,可謂是兩權分離,這樣諸侯王不太可能和平時期造反。朱元璋做的這些安排,其自認為可以有效的防範諸侯王造反,又起到了很好的鞏固政權的作用,因此,不遺餘力的堅持分封。





漁夫侃歷史


這與當時的鬥爭形勢以及朱元璋的出身有密切關係,朱元璋認為分封是“久安長治之計”。有大臣勸告他,這樣大肆分封會出大問題,還拿漢朝“七國之亂”和西晉“八王之亂”來勸誡他。但朱元璋聽到後,卻要親手殺死他,最終該大臣死於獄中。

但後來我們也看到了,朱元璋死後不久,“靖難之役”爆發,分封的弊端開始顯現。那麼,大明建立的時候,朱元璋為什麼非要實行分封呢?

當時的鬥爭形勢

朱元璋以一乞丐而成為皇帝,其中的酸甜苦辣,朱元璋自然是深有體會。那麼,這麼大的一份家業,想要長遠傳下去,讓皇帝永遠姓朱,便是朱元璋的心願。而此時,剛剛大體上完成統一的朱元璋,通過和元朝殘餘勢力的鬥爭,發現他們的力量依舊強大,非短時間內可以攻下。

在這種背景下,為了維護朱明王朝統治的穩定,加強皇權的同時,又可以同元朝殘餘勢力作鬥爭,那麼何樂而不為呢?朱元璋把他的24個兒子全部分封,固然有“夾輔王室”的意思,也有和北元殘餘勢力鬥爭的意圖。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民,今諸子既長,宜各有爵封,分鎮諸國。

而且,最先就藩的,便是西安的秦王、太原的晉王,兩年之後(洪武十三年),燕王就藩。此後,隨著兒子一個個長大,便紛紛前去封國。但初期最重要的,是在東北到西北漫長邊防線上的九個“塞王”。他們分別是寧王、遼王、燕王、秦王、晉王、谷王、代王、慶王、肅王。

此九王者,皆塞王也。莫不傅險狹,控要害,佐以元侯宿將,權崇制命,勢匹撫軍,肅清沙漠,壘帳相望。

甚至連開國大將,被封為國公的馮勝、傅友德這些人,都要受晉王、燕王的節制。朱元璋在這裡面,有很深的戰略目的。即使身處內地的藩王,明朝初期的時候,也有三千甚至上萬士兵,馬匹數千匹。他們可以操練軍隊,集結戰力,這股力量一旦爆發出來,不容小覷,是維護朱明王朝的一股強大力量。

這是明朝在完成了初步的統一後,朱元璋對自己的統治並非特別有信心。而且為了防備北元等力量的反撲,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才把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全國各地,尤其是照顧了邊疆地區。雲南等地還有蒙元殘存勢力,土司等地方勢力依舊強大,需要藩王的鎮壓。

這樣自然能確保皇權牢牢掌握在朱元璋手中,不會被手下大臣或者原先的統治者元朝,從朱元璋手中奪去勝利的果實。這其實,也和朱元璋的出身有密切關係。

其實,漢高祖劉邦,當初分封諸侯,也是因為當初嚴峻的鬥爭形勢。漢高祖、明太祖原本不屬於貴族,沒有自己長期打造的班底,只能安排自己子侄到關鍵地方鎮守,這樣他們才會安心。

朱元璋本身的出身

朱元璋貧苦出身,他父母死去的時候,身上的衣裳都破破爛爛,甚至連塊埋葬的墓地都沒有。而朱元璋為了活命,更是當過和尚,做過乞丐,其身份可以說卑微到了極點。

突朝煙而急進,暮投古寺以趨蹌……聽猿啼夜月而淒涼。

就是有過這樣悲慘的生活,所以朱元璋在建國之後,對於官吏治理是十分辣手,官員貪汙六十兩以上的,便剝皮充草。但對於自己的後代,朱元璋卻又唯恐他們生活不好,設計了各種制度保障子孫後代能有優渥的生活。

做了皇帝的朱元璋,其實就像一個暴發戶,骨子裡的一些東西是很難改變的。他緊緊地看守住皇權,生怕被別人奪了去。對於皇帝來說,家與國曆來難以分清楚,而朱元璋則是把大明看作了“一份家業”。

如果僅是保障子孫優渥生活,則只是對兒子們封王則可,但一旦朝中出現奸臣,這些親王便往往無能為力了,而且還很容易被人一鍋端。

新天子正位,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不僅對於北元勢力不放心,朱元璋對大臣也不放心,生怕自己的子孫後代被奸臣擅權篡位,所以讓這些親王有清君側的權力。這也使得後來朱棣得以舉起“靖難”的大旗,為朱棣的登基提供了藉口,這是朱元璋沒有料到的。

朱元璋想要加強中央集權的折射

朱元璋的出身和經歷,對他性格的形成有密切關係,導致他好殺、猜忌、自大而又自卑。洪武十三年,朱元璋廢除宰相,使得朱元璋可以直接處理天下政務,而沒有了丞相的掣肘。

在洪武十一年,秦王、晉王前去就藩。洪武十三年,燕王前去就藩。所以這個時間節點是很值得注意的,朱元璋把君主集權又推到了一個新的高度。而他所推行的分封,不過是加強中央集權的一個有力措施罷了。

朱元璋猜忌的性格,使得他連大臣都信不過,而是通過血緣上最親的兒子,把權力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他在位期間,對於中央集權自然是有利的。但隨著血緣的疏遠,以及藩王勢力的坐大,這對於後世之君的中央集權又是極為不利的。所以即使是打著“靖難”旗號的朱棣,在登基後,也是用盡各種手段打擊藩王的勢力,甚至除國。

綜上所述,朱元璋的出身、性格以及明初的鬥爭形勢,使得朱元璋內心不是十分自信,需要“封建諸王”,以維護自己皇權的穩定和傳承。雖然他也做了一些預防措施,比如藩王不得管理當地的行政,各地藩王互相制約,南京附近沒有封建諸王等等。但總體來說,明初的分封制,是弊大於利的。


飛熊說歷史


朱元璋為啥實行分封制度?因為老朱明白啊。他比唐宗宋祖都明白

朱元璋是中國歷史上三百年大明朝的開拓者,也是少有的出身最低的皇帝。當然小編指的是子啊大一統王朝開國之君中朱元璋出身最低,不過一乞丐,如果有人說南北朝時期的石勒還是奴隸出身,這小編可解釋不了。

言歸正傳,雖然朱元璋沒有錢,但是這不代表他沒有讀過書,實際上朱元璋定都金陵後就請來了李善長、劉伯溫、宋濂等人給自己講課充電,所以分封制的缺點他是知道的,只不過朱元璋太自負了以為自己能夠駕馭諸侯王罷了

朱元璋實行分封制也有現實的必要

朱元璋的分封是充分考慮了西漢分封藩王和唐代藩鎮割據的利害而採取的辦法。朱元璋面對的實際上是一個無解的問題,北部邊鎮的防護。元人雖然被趕出中原地區,但依舊有著十分強壯的軍事實力。這就意味著朱元璋需要在北方安置十分強壯的軍力。

假設將軍權授予外人,那兒就有或許構成唐代藩鎮割據的狀況,假設將兵權分配給自己的兒子們,就有或許構成西漢分封諸王的狀況。面對兩種困境,朱元璋選擇了第三條路,那就是分軍權不分治權。簡單的來說諸侯王雖然有軍隊,但是不能干涉政事,因此沒有根據地,造反的可能性也就不大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看法,如有出入還請斧正


電視劇裡看歷史


分封實際上各個朝代都或多或少存在,尤其在邊疆地區,幾乎都實質上分封,只是頭銜經常不一定是王侯,有可能是節度使、都督之類的,但實際上也是分封。例如宋朝府州的折家,從唐開始就是當地望族,盛產軍人,是個武士家族,趙宋出於現實需要,承認了折家的世襲分封,只是套上郡縣制的一個表皮。

為什麼要分封,這要從分封的最大優勢說起。分封的優勢有兩個,一個是成本低,另一個是戰鬥力強,這從分封制一開始就體現出來了。西周剛建立,就分封出一批批的人去拓殖,這些人沒有花費周王室多少資源,卻建立了幾百個封國,在這些封國的拱衛之下,周才建立了從燕國到楚國這麼龐大的天下。

而對各個中央集權的王朝來說,內部的順民怎麼搓圓捏扁都行,邊疆的蠻族最難纏,要麼和買要麼征伐,經常要吃掉王朝一大半的資源。所以出於現實考慮,各集權王朝在邊疆大多容忍一定程度的分封存在,以期待這些分封的人構成帝國邊疆的緩衝帶,控制較深的就叫羈縻,控制較淺的就叫冊封。

朱元璋建立明朝的時候,邊疆的形勢依然很嚴峻。蒙古高原有蒙古人,武士們隨時可能集結在某個黃金家族成員的周圍入侵,整個明朝也沒控制住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東北的納哈出雖然投降了,然而明朝也沒真正控制住東北。

形勢如此,朱元璋要麼一鼓作氣把這些邊疆蠻族全部徹底打散征服,然後全部實行郡縣制,要麼封王去鎮守。第一個選擇先不說能不能打過,如果戰爭久拖不決,軍隊的地位必然水漲船高,朱元璋最不願意看到這樣的局面,他還怎麼削軍方勢力?

所以,朱元璋只能分封子孫去邊疆。既然邊疆分封了,內部反抗情緒比較濃的地方也就分封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