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拆掉思維裡的牆?不要讓已知的東西,妨礙你創新的頭腦

阿西莫夫是位俄國血統的美國人,一生中撰寫了400部書,是世知名的科普作家。他在《智力究竟是什麼》的文章中講述了一個關於自己的故事。

阿西莫夫從小就聰明,年輕時多次參加“智商測試”,得分總在160分左右,屬於“天賦極高者”,他一直為此而洋洋得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汽車修理工,是他的老朋友。修理工對阿西莫夫說:“嗨,博士!我出一道思考題,來考考你的智力,看你能不能答出來。”

如何拆掉思維裡的牆?不要讓已知的東西,妨礙你創新的頭腦

阿西莫夫點頭同意。修理工便開始說思考題:“有一位聾啞的人,想買幾個釘子,他來到五金商店,對售貨員做了這樣一個手勢:左手兩個指頭立在櫃檯上,右手握著拳頭作出敲擊的樣子。售貨員見狀,先給他拿來一把錘子。聾啞人搖搖頭,指了指立著的那兩根指頭。於是售貨員就明白了,聾啞人想買的是釘子。聾啞人買好釘子,剛走出商店,接著進來一位盲人。這位盲人想買一把剪刀,請問:盲人將會怎樣做?”

阿西莫夫心想,這還不簡單嗎?便隨口答道:“盲人肯定會這樣——”他伸出食指和中指,作出剪刀的形狀。汽車修理工一聽,開心地笑起來:“哈哈,你這笨蛋,答錯了吧!盲人想買剪刀,只需要開口說'我買剪刀'就行了,他沒必要做手勢呀!”

智商很高的阿西莫夫,這時不得不承認自己確實是個“笨蛋”。而那位汽車修理工人卻得理不饒人,用教訓的口吻說:“在考問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要答錯,因為,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聰明。”

阿西莫夫受到了前面那個聾啞人買釘子打手勢的影響,所以才會在回答盲人買釘子的問題時伸出食指和中指,作出剪刀的形狀。這就是思維的慣性。思維慣性指的是對某一特定活動的準備狀態。它令我們在從事某種活動時能夠相當熟練,甚至達到自動化,讓我們的大腦不知不覺地沿著既有的方向思考,使我們只用常規方法去解決問題,而不求通過其他途徑尋求突破。

如何拆掉思維裡的牆?不要讓已知的東西,妨礙你創新的頭腦

每個人都是一個靈性的存在,但並不是每個人的靈性都能得最大的發揮,因為慣性思維是靈性最大的敵人。我們的身體裡如果長了一顆慣性的“腫瘤”,你的創意血脈就會被阻塞,世界的新奇將無法進入我們的大腦,你的思維將因缺乏新鮮空氣而僵化,最終天才也將歸於平庸。

慣性是人生創意的最大敵人。戰勝敵人的最好方式是直面他,因此,想打破自己的思維慣性,我們須解剖自己,審視自己的頭腦,看看是哪種思維慣性造成了思維梗阻。

給自己空出一週或一個月左右的時間為自己的思維方式制張表。首先,問自己兩個問題1.到現在為止,我的人生都遇到了哪些挫折?2.遇到挫折時,我的感覺是什麼?當你將所有的事件與感覺寫下來後,將這些事件分類,哪些是因背叛而受挫折,哪些是因情感受到的挫折,哪些是因誤解受到的挫折……等等。分類完畢,我們需要回過頭思考,在面對同類的問題時,我們都在運用哪些模式應對。這些模式便是我們思維的固定形式,是思維的病灶。接下來的事情是,要讓自己走出所經歷的事情,用一種旁觀者的心態來面對那些問題,再問問自己:在事件發生的當時,是否有另一種方式來解決?那樣的話結果會不會更好或更糟?這件事情有沒有對你的人生觀產生影響?是怎樣的影響?將這些問題的答案記錄下來並不斷反思,從中得到的發現將會成為剷除思維障礙的利器。

如何拆掉思維裡的牆?不要讓已知的東西,妨礙你創新的頭腦

疏通了我們思維,創意機制自然運行良好。

在一個家電公司的會議上,高層決策者正在為自己新推出的加溼器制訂宣傳方案。

在現有的家電市場上,加溼器的品牌已經多如牛毛,而且每一個都費足了心思來推銷自己的產品。怎樣才能在如此激烈的競爭中,將自己的加溼器成功地打入市場呢?所有的高層決策者都為此一籌莫展。

這時,一個剛進入決策層的總經理說道:“我們一定要侷限在家電市場嗎?”所有的人都愣住了,靜聽他的下文:“有一次,我在家裡看見妻子做美容用噴霧器,於是就想,我們的加溼器為什麼不可以定位在美容產品上呢?”

他還沒有說完,總裁就一躍而起,說道:“好主意!我們的加溼器就這樣來推。

於是,在他們新推出的加溼器廣告理念中,加溼器就定位為冬季最好的保溼美容用品。他們的口號是——加溼器:給皮膚喝點水。

新的加溼器一上市,就成功搶佔了市場。

如何拆掉思維裡的牆?不要讓已知的東西,妨礙你創新的頭腦

這就是打破思維慣性帶來的好處。誰說加溼氣就一定是給空氣加溼的家電產品呢?換一種思維,變一個角度,新的天空便鋪展在眼前。

慣性是思維的殺手,一成不變的思考方式將令你的生命毫無妙趣可言。要克服思維慣性,就必須先找出思維的病灶,拿出勇氣向自己開刀,讓創意的障礙徹底暴露與你的反思中我們才能一一治癒思維沉痾。

世界著名科學家貝爾納曾說:“妨礙人們創新的最大障礙,並不是未知的東西,而是已知的東西。”思維定式頑固地盤踞在人們的頭腦中,使人們永遠只能在自己成長的那個窠臼中循環往復。而事實上,當你努力掙脫那個心中的窠臼時,就能看到一些自己從未看到過的東西,認識一個自己連想都沒有想到過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