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挑了一件你認為不好看甚至有點土的衣服,你一般會怎麼做呢?

寧姐動弟


想到網上的一個段子,一個媽媽帶著7歲的女兒去買衣服,挑了一件閃亮亮的裙子,領口還有一大顆粉紅色的水晶紐扣,看女兒好像不太滿意,媽媽靈機一動指著紐扣說:“女兒,你看這不是光之魔法的能量源嗎?哈哈哈哈~”結果,女兒用一臉“你是不是智障”的表情看著她!

有種好看,叫媽媽覺得好看,有種醜,叫媽媽覺得醜~

其實,現在小孩普遍早熟,有自己的審美,不太像以前的小孩那樣任大人打扮。

然而,有些媽媽們會覺得很沮喪很難過,其實是感覺孩子長大了不需要自己了,孩子從母體出來到嗷嗷待哺,到話不能說路不能走,24小時都需要媽媽的陪伴,孩子依戀母親,同樣的,媽媽也依戀孩子。

突然之間,孩子希望自己能做決定,希望獨立的時候,對有些媽媽的打擊是很大的,體現在小事兒,就比如選衣服,你想這麼著孩子想那麼著,這個時候,當媽的也別糾結,孩子喜歡“你覺得土的衣服”,偏偏要她選“你認為美的衣服”,沒用,也容易和孩子發生爭執,本來高高興興的買衣服,結果搞得兩個人都不開心。

我們家的兩個男孩兒,一個10歲一個6歲,現在買衣服都是自己挑,大兒子喜歡黑灰藍色系的,小兒子每次挑衣服總是選那種花花綠綠大紅大紫的,只要價格尺碼合適,基本都是隨他們的意。


甜甜圈伐木累


這個問題我和我的很多朋友們都曾經遇到過。

我兒子4歲多的時候,非常喜歡讓我往他的衣服上縫釦子,而且要按照他指定的位置縫,他認為那樣很帥,因為爸爸的衣服上有釦子,我欣欣然答應,雖然按照他指定位置縫出來的樣子實在目不忍睹,但我還是答應他穿著這件衣服去了幼兒園。但是晚上回來的時候,我發現那些釦子不見了,我問他,他說,小朋友們和陳老師都說不好看,陳老師幫我拆了。我問他,那你傷心嗎?他說不傷心啊,可能的確不好看吧,我問他,還縫上嗎?他說,不好看,不縫了。然後沒事兒人一樣的去玩了。

我會心一笑,如果當時我拒絕他的要求,他一定會哭鬧不停,而且不會理解為什麼媽媽會拒絕他的請求。而在幼兒園,他通過接觸同伴意見和老師的意見後,自己重新對這件事進行了判斷和選擇,在社會化的環境裡,這其實讀孩子來說是在社交化中的一種成長。

我的朋友H也有類似的經歷。她的女兒非常漂亮,喜歡公主,尤其是公主那大大的斗篷。有一次出門,小姑娘非要把一個床單披在身上當作斗篷,H也是欣欣然答應,帶著一個披著床單的女兒快樂的出了門。小朋友當然收到了非常多的目光,有些覺得好笑,有些直接過來問為什麼披這個出門,轉了一圈回家後,小姑娘自己脫下來,跟媽媽說,媽媽我穿夠了,不需要了。H在心裡樂開了花,她知道女兒也是通過了這樣的方式,獲得了一次審美方面的成長。

所以,我的建議是,不要為了自己的面子直接否定孩子的選擇和搭配,她會在周圍人的反應和評價中,不斷調整自己的認知,並作出新的選擇。當然,我們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帶他們看和體驗一些美好事務,把美的概念和搭配潛移默化地植入到孩子的內心。


壹父母


親,我是專業做形象設計,色彩搭配,服飾搭配培訓的,說說我自己吧,在我小時候,直到六年級,我都幾乎不穿裙子,我不喜歡穿裙子,因為我超級活潑,我有很多男生喜歡的喜好,我喜歡去爬樹,穿裙子是很不方便的,即使我媽媽給我挑選的裙子我自己知道真的很好看,可是我還是不喜歡,我不會穿。

我記得我上六年級的一個週末,我媽特地帶了我去逛街,她跟我說,她想給我姐買一套衣服,好久沒給我姐姐沒衣服了,而後,我姐剛好有事出去了,她就想讓我給我姐姐試穿,一聽說是給我姐選的,我很積極,因為我姐喜歡穿裙子,而且她很淑女,我跟我姐身材差不多,只是我比她矮了一點,我媽媽挑中了一個上衣,是一個紅白顏色相間中等寬度的條紋T桖,我一試,感覺很好,而後我媽在那店裡又找了一條裙子,是有點蕾絲感覺的純白色長裙,我媽讓我把這一套都試穿一下,我一試穿,我媽媽跟銷貨員都覺得很好看,我自己也覺得,我覺得我姐穿肯定很好看。


回到家裡,我看到我姐姐,我就跟我姐說:“老姐,老媽給你買了一套裙子,我給試穿的,很好看的,你趕緊穿穿!”結果我姐笑著跟我說:“這本來就是給你買的,你不知道?”我一愣,而後我媽跟我說:“就是給你買的,都沒有給你買過什麼衣服,特地帶你去買的,你很快就上初中了,要有女孩子的樣子了!”我聽完,在心裡嘀咕了一下,要給我買,早說,早說,我肯定不挑裙子,我挑褲子,這套衣服我穿出去別人都說好看,可是我幾乎沒穿過幾次,因為我覺得這套衣服很好看,可是於當時的我而言,它並不實用。

但是很奇怪,等到若干年後,我總在尋找類似的東西,我發現我媽媽很瞭解我,而且我媽媽的審美很好,我在當時沒能接受,可是我畢竟是她帶著的,我的環境還是讓我很好的繼承了我媽關於審美方面的品位。


你家小孩既然選擇那個最不漂亮的衣服,那就讓她選擇好了,可能她目前的狀態最需要的就是那件衣服呢?至於審美嗎?她是你的女兒,你天天帶著,你有品位的話,把你家裝飾的很有品位,也把你自己收拾得挺有品位,潛移默化的去影響你家小孩,差不了的。

覺得我說得有道理的話,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麻辣姬姒形象顧問!

想做個人形象設計,想系統學習色彩搭配,服飾搭配,形象設計等知識的話,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麻辣姬姒形象顧問,想做進一步交流的話,關注後可以私信聊!


麻辣姬姒形象顧問


幫孩子挑了一件你認為不好看,甚至有點土的衣服,你一般會怎麼做呢?



看到題主的這個問題,我就想起在我女兒四歲多的時候,有一天我陪她去買衣服的情景。

那時候我為她看中了一件淡黃色的、帶娃娃領的衣服,我準備幫她買下的時候,她硬是不肯,然後她自己挑了件同樣款式的粉紅色的衣服。然後,我就幫她買了她自己選中的那件衣服。


後來仔細看,她自己選擇的那件粉紅色的衣服,確實比我幫她選的那件顏色要好看些。

題主認為自己為孩子挑選的衣服才是好看的,而孩子自己挑選的衣服不好看甚至有點土。

其實,孩子審美有他自己的特點,你認為不好看的、你認為土的,未必又土又難看?

我看還是尊重孩子的選擇吧,就幫孩子買他自己選擇的,孩子選擇的就是他喜歡的。大家覺得呢?

文海撈夢話育兒:已出版作品《走過花開的石林》;一孩之媽,專注孕產、育兒話題,歡迎大家關注我,如有疑問請在評論區留言,感恩遇見!

文海話育兒


是不是我們走在大街上也特別羨慕那些搭配很潮的人,怎麼人傢什麼衣服都那麼會穿搭呢。可是這也是一種能力,是人家搭配了多少套衣服練出來的。



我在剛上大學的時候,可以用土妞形容我自己,就是有選擇障礙,我都不知道我喜歡什麼類型的衣服,也買過一些穿著傻傻的衣服,後來寢室的人啊同學啊一些善意的評論,自己買的也多了就學會了穿搭,知道如何買衣服可以揚長避短,自己適合什麼類型的穿搭,所以,你看,這個審美穿搭不是也是一種能力嗎嘛。

小孩子也一樣啊,他現在就有自己的審美,有自己的內心世界。

拿我的孩子來說,就不喜歡穿黑色,我的想法是男孩子調皮搗蛋爬上爬下,穿個黑色的也好洗呀,他不穿我就放棄了。

他就喜歡藍色,什麼藍色都行,深藍、淺藍、天藍,還喜歡綠色,帶他去買衣服我看他自己挑的都是這兩個顏色,那好吧,尊重你!好像也沒什麼不好!



為什麼要讓孩子從小學會自主選擇呢?

審美和對事物的自主選擇能力是從小就應該培養的

不僅是孩子,很多大人都不會挑選衣服,因為小時候都是父母給買好了,買啥就穿啥唄,所以長大了總希望別人給買啥就穿啥,到商場一轉,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不會選擇,這種性格可能會上升到,不僅對衣服,對其他事情的選擇也很困難,因為沒有了主見。

所以小孩子選衣服,管他好看不好看,就讓孩子自己選,讓他從小就有對事物的選擇有判斷的標準,能力,長大了更加有自信,有主見。

別事無鉅細的管孩子

我的一個同事,家裡一兒一女,成績都特別優秀,我說你平時管他們嗎?她說不怎麼太管,抓大放小,大事情選擇性事情她會管,因為孩子畢竟要有約束,小事情,像穿什麼衣服,買什麼書啊都是孩子自己做決定。

事無鉅細而且太嚴厲的管孩子,往往孩子在性格上會有一點懦弱、膽小、沒主見。



孩子喜歡穿什麼衣服就隨他去吧,只要他喜歡就好,我們為什麼要剝奪孩子選擇的權利呢?


石榴親子




我很少有這種頭疼情況,我家孩子四歲,但是品味不差。甚至比我還好。有時候讓他自己挑衣服,他都會挑顏色相近的褲子搭配一起穿,有一次我特喜歡一外套逼他穿,他就是不從,大發脾氣。非要自己選,後來拿了一件灰色的,搭配起來還挺好看。鞋子也會自己搭配。

當然,孩子還小,分辨能力還是不夠。那麼怎麼辦呢?

1.先順從他,再讓他感覺到不對勁。

有一次我給他買了一件紅色迷彩的棉襖外套,帽子上還有恐龍,因為很厚,等著天氣冷才穿的,結果他不肯,非要穿出去。不給還哭鬧。沒轍。

好吧,我就讓他穿了,還好那天是週末,不用上學。我們穿好出來外面買東西,滿大街都是穿單件衣服的,最多加個薄外套,甚至路過工地時還看到有些工人穿短袖,騎車送貨的人也是穿的短袖。

回家後我問他:看到了吧?別人都穿的短袖呢,你穿這麼厚的衣服適合嗎?

那以後要不要聽媽媽的意見?從那以後,孩子就不會不聽你的意見啦。

2.先誇他,再給建議

孩子興致勃勃地調了他喜歡的衣服,也許顏色不搭配,也許款式不好看,但是無論如何這個時候不能損她說:太難看了,一點兒也不好看,醜死了。

孩子是很敏感的,的自尊心很強,一旦這樣說了,以後他就回走自卑心態,會覺得自己什麼事都做不好,以後就漸漸不樂意嘗試了,失去嘗試的勇氣。

3.問清楚原因,給他更好的選擇。

如果孩子非要那件不可,就給他挑一個更好看他更喜歡的,比如:為什麼喜歡這件呢?因為寶貝喜歡藍色是嗎?那看看這件怎麼樣?這件也是寶貝最愛的顏色哦,更加好看。這個上面有寶貝最喜歡的小豬佩琪哦……

4.給他看小模特的搭配。

如果孩子非要哪一件不可,就教他搭配。看照片,看小模特的搭配。

慢慢培養時尚感。


你好,我是琉璃巧育兒。自由撰稿人,編輯,童話、繪本作者。四歲男孩的媽媽,專注科學前沿育兒理念,歡迎關注。


琉璃巧育兒


因為我和愛人都是做衣服的,當時在一家日本工廠上班的時候,從健康角度考慮,我們對自己公司的產品很有信心。記得女兒小時候,好像也不怎麼挑剔,基本都是穿當時公司生產的衣服。因為很多童裝都有內部價,買的也不少,她也比較臭美吧,經常是一套衣服穿了幾次就想換新的。

不過這種情況到了她上初中就改變了很多。到店裡買衣服,只要黑色和灰色兩種。哪怕有一點點紅色的都不要。一套衣服穿了整個初中三年還沒有打算換。給她買新衣服,她也只挑那些看上去很普通的款式和黑灰一類的顏色。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快高中畢業了。現在上大學又跟小時候一樣了,我們自己工廠的衣服隨便拿,還經常逛淘寶,幾乎每個月都要買件衣服。

我們是不太理解她現在的行為,有時跟她談心,她說買衣服其實就是買個心情吧,看到好看的衣服心情也好了。至於中學那段時間跟當時的學習壓力有關係吧,整個高壓的學習環境她也顧不上好看了,有時候明明知道那件衣服好看,也不想穿在身上,實際她說當時處於壓抑的狀態。


兒子小時候真沒有買過衣服,因為當時住在一起的同事,送來很多舊衣服。我們鄉下也有一個習俗說法,說是穿人家孩子穿過的衣服,孩子更加好養。這個也就讓我們不給孩子買衣服,提供了很好的藉口(哈哈)。記得兒子從幼兒園到小學,其實對衣服真沒有啥要求,只要衣服上有個奧特曼圖案,他天天穿在身上都行,睡覺都捨不得脫。

到了初中就不由我們做主了,每次去買衣服,我們做父母的說好看,他就說不行。反正就喜歡跟你對著幹。有時候我們買回去的他就不想穿。後來我們也都是順著他自己,他自己看中的我們就給他買。不過他對衣服好像真算不講究,就是對鞋子的要求比較高,一般的鞋子他看不中,而且對鞋子材質造型都喜歡研究,可能跟他喜歡打球有點關係。現在在高中裡面,基本都是穿校服,老師也不允許穿自己的衣服進校園,也很長時間沒有陪他買過衣服。


我們雖然都是做服裝的,但對孩子在穿著方面也沒有特意去做搭配方面的功課。不過對於孩子自身的喜好,哪怕我們內心感覺是不理想的,我們也不會去打壓,基本做到尊重孩子的選擇權,也總是用欣賞的眼光去看待孩子。實際上女兒說的很對,選擇什麼顏色什麼款式的衣服,其實就是選擇一種心情。她上初中的時候,我們也給她買了很多好看的衣服,但她基本沒有穿過。現在想想也對的,她處在當時學習的那種環境,穿得太好看也不是好事。隨著年齡段的變化,他們的審美觀也會發生變化。

我是裁縫方師傅,希望我的分享能給您帶來幫助!值此兒童節之際,也祝頭條裡面的小兒童,大兒童,老頑童們節日快樂!


裁縫方師傅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相信很多寶媽寶爸都遇到過。

我來談談我女兒在成長過程中的一些表現。

在讀幼兒園的時候,我女兒就開始表現出她的主見,這種表現也體現在她對衣服的選擇上。

記得好像是在她讀幼兒園中班的時候,她第一次拒絕我給她選好的衣服,一定要把上衣換成和褲子同套的;當時我覺得很好玩,心想小小的人兒也知道要漂亮了。當然,最後是依了她的想法的。

從那次選衣服過後,又發生過兩三次這樣的事情;我慢慢意識到女兒是開始長大了,她在穿衣服這件事上,也開始有了自己的主見。

我尊重她的選擇,然後也會在幫她準備衣服的時候,聽聽她的想法;不得不說,一直到整個小學階段,她在衣服搭配上都是有一定水準的。

可是這樣的情況,到女兒開始讀初中就嘎然而止;女兒突然就對搭配衣服不感興趣了,給她什麼衣服她就穿什麼衣服。更多的時候,是她能拿到什麼衣服,就穿什麼衣服。

有時候看著她穿上身的衣服,覺得顏色之間實在有些不搭;給她提個建議,她會滿不在乎地回答,“能穿就可以了”、“只要乾淨就行”。甚至會開玩笑地跟我說,“有穿就可以了,不要要求太高”,弄得我哭笑不得。事實上就是在這個階段,穿衣服這件事不在她的關注範圍內,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整個初中畢業。

等現在讀了高中,她對著裝又開始有了一點自己的想法;會讓我幫她買運動服和運動褲,說穿著舒服不礙事。而在衣服的顏色上,也基本以同色係為主了。

我舉這個例子,只是覺得當孩子的表現不在家長預期範圍內時,我們作為家長,要注意好以下幾點。

1、要尊重孩子的決定。比如說,題主提到的衣服,在題主眼裡覺得土氣;但是題主有沒有問過,孩子為什麼喜歡它呢?

要知道,孩子和成人觀察事物的角度和眼光是不同的;孩子會不會因為衣服的顏色,正好跟孩子某件心愛的玩具的顏色相同;又或者衣服上有朵小花,讓孩子覺得花兒好美?所以家長沒必要為此而感到糾結。

2、孩子對事物的關注點,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改變;孩子的審美能力,也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調整。

可能孩子在這一階段會喜歡這樣事物,在下一階段會喜歡另外的事物,這都是很正常的表現;而且,每個孩子對美的感受都是敏銳的,也就是說孩子天生就有感受美、表現美的能力。

只要家長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給孩子以美的薰陶,孩子的審美能力自然而然就會得到提升。

我是“諾善說育兒”,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幫助。


諾善說育兒


這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問題,也是孩子成長中大家都會碰到的問題。爸爸們估計都比較隨意,孩子自己挑衣服,多好!還省得自己費心了。但媽媽們,還有姥姥姥爺爺爺奶奶們可能就會比較糾結了。

前陣子有句話特別流行,還被網友們做成了表情包,叫做:有一種冷,叫做媽媽覺得我冷。

套用到這裡同樣生效啊。有一種美,叫媽媽覺得你美;有一種醜,叫媽媽覺得你醜。


孩子越長越大,自我意識也越來越強烈。當孩子的選擇與家長的選擇相左時,怎麼辦?

我的回答是,給出你的選擇的理由,如果孩子堅持自己的選擇,在不涉及原則性及生命安全的情況下,尊重孩子的選擇,給孩子試錯的機會。

任何時候都不要小看孩子。孩子雖小,但也有自己的價值判斷,他們對於美醜的界定其實很簡單,就是喜歡或不喜歡。當他堅持自己是對的時候,家長越堅持、越說教,效果往往越差。

一次週末,大家決定去植物園玩,植物園裡有兒童樂園,兒童遊樂園裡有沙坑、滑梯及各類兒童拓展運動項目。要出門時,孩子堅持要穿公主裙,可是穿裙子是一定不方便去玩的,我對孩子說,我們今天去戶外活動,穿公主裙很不方便,建議她換一件衣服,她還是堅持公主裙,於是我同意了。孩子穿了公主裙高高興興地出門了。到了植物園,進了兒童樂園,孩子終於發現她什麼都玩不了,攀巖,裙子礙事;玩沙子,裙子礙事;滑滑梯,裙子礙事;最後只能灰溜溜的去玩鞦韆。這時,我拿出隨身帶著的短袖短褲,問她:“換嗎?”孩子立刻主動換了。

藉此機會,我告訴孩子,她有決定穿什麼衣服的權利,但是不同的場合得穿合適的衣服,並和她約定,以後她都自己選衣服,買什麼衣服也會聽她的意見,但如果媽媽覺得她選擇的衣服不適合我們要去的地方或者當天的天氣,那她必須另外選一件衣服。

在強大的事實面前,孩子很容易的接受了。在以後,雖然孩子也會有各種奇葩選擇,但只要我說的有道理,孩子就會願意接受。

有時候真的是這樣,家長說百遍,不如讓孩子自己錯一遍。家長最需要的是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幫助孩子度過尷尬,總結經驗。

一句話,面對孩子的“迷之審美”,有時候還真不是迷,總有他自己的道理,或者是喜歡衣服上的蕾絲,或者是覺得穿上去很威風,或者就是覺得顏色好看...


吃一次虧,下次就長記性了。

看看長大得的孩子如何吐槽父母們:




為人父母,不要忘記,我們也曾是孩子:)


與倆屁孩共成長


給孩子購買衣服,我有幾個標準,在符合以下標準的前提下,我會適當給孩子選擇權,當然這是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情況下,若他已經十一二歲,只要不是奇裝異服,我會充分尊重他的選擇。

第一,衣服是否舒服

主要考慮衣服的面料,孩子出汗多,選擇吸汗的純棉衣服比較好。

第二,穿脫方便嗎

特別是孩子剛上幼兒園,中午要午休,經常要脫、穿衣服,如果紐扣太多,孩子扣紐扣就比較麻煩。

第三,是否便於活動

孩子運動量大,經常跑跳,給孩子選擇彈性較大的衣服為好,運動服就比較不錯,不要選擇緊身、沒有彈性的牛仔,女孩子最好不要選擇穿裙子,特別是長裙,運動起來真的很不方便。還有,我不會給孩子穿皮鞋,平時穿的都是運動鞋。

第四,是否安全

有些衣服上帶有很多帶子,比如連衣帽的兩頭會有像皮筋一樣的帶子,我個人認為是不適合孩子的,孩子們打打鬧鬧,萬一用帶子勒到脖子就不好了。

另外,夏天我一般會給孩子選擇七分褲,因為孩子太調皮,很容易磕傷膝蓋,給孩子穿包住膝蓋的褲子,能讓他少一些傷害。

孩子與大人的審美不一樣,孩子上幼兒園的時候,我通常會按照以上幾個標準給孩子選擇好幾套衣服,然後讓孩子從中選擇,有一段時間孩子特別喜歡藍色,什麼樣的衣服都選擇藍色的,現在又特別鍾情紅色,我會尊重他的選擇。

孩子年齡小,可以在一定條件下尊重孩子的選擇,不能完全由著他的性子來,如題主描述的那樣,只是覺得衣服有點土,但如果這件衣服滿足以上要求,我還是會尊重孩子的選擇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