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認識努力,接受努力,不再鄙視努力?

heruilive


為什麼會鄙視努力呢?對於努力這種事情不管是自己還是他人都是一件非常值得表揚的事情,我們沒有辦法去掌握努力了是否能獲得結果,但是我覺得每一個人在努力的過程中都是有收穫的。

像鄙視努力這種事情,就讓我想起現在學生之中有一種氛圍,就是好像把自己的夢想和野心說出來是一件非常不恥的事情。班上的同學如果表現出對學習非常的熱情非常願意花苦功夫的話,他在班上可能是一個異類,在很多人眼中他們就是書呆子。在大學和高中階段還稍好一點在初中階段的話對這種人,大家是經常會奚落。

我覺得這種現象非常的糟糕,大家會對自己本來應該去做但是沒有做的事情,看見別人去做了,然後做的過程中取得了一些結果,比如說獲得了學業成績或者參加了一些比賽獲得的獎項等等。這中間的落差會讓這個人更加的嫉妒,但其實一開始他也可以自己去做這些事情但是他選擇了旁觀,所以他會開口去嘲笑或者說去否認那些東西的價值,也不知道這種能不能給自己的心裡帶來一些安慰……

我覺得努力這種事情的話,不需要用堅持這個詞,如果你要做的事情是足夠吸引你的話,那你就會付出巨大的努力,不斷地去衡量自己的實力和野心之間的距離,把自己的安全感寄託在每一步的努力和踏實之中。從來不需要外人去逼迫和他人監督。


學習與成長的橘貓


反之,沒有目標的努力,就像一隻無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時間久了,自己也就喪失了努力的信心。就開始鄙視自己的努力,就開始自暴自棄。最終一事無成。


善於聆聽也是一種美


只要你不要灰心喪氣,驕傲自滿、真情實意,

腳踏實地、一往無前、勤奮學習、虛心接受。

所謂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負;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相信你日久天長,你的努力不會白費,你的努力一定是果實累累,你的努力一定功成名就的!

祝你事業有成!


任瀟遙


以下內容有些長,推薦收藏慢慢觀看。

我是孔安,心安的安。

什麼叫正確的看待自己?

從最本質上講,如何看待自己根本不存在正確或錯誤的說法。

大多數人對於“如何正確的看待自己”這個問題,會在潛意識裡會因為“正確”這個詞的詞性,而希望能得到比較積極的回答。

事實上我並不提倡用“多發現自己身上好的一面”,“多給自己鼓勵”“你要多努力”這樣的方法來建立自我認知。

一個人的自我認知,應當儘可能保持客觀,理性,貼近現實的評判自己來建立。

假如說【如何看待自己】這個問題有一條評判標準的話,那麼唯一的標準應當是:你對自己的評價是否客觀,是否符合現實。

如果一個人能夠通過給他積極的鼓勵而令他對自己很自信,令他對於現實有了積極的期待的話,那麼這個人也同樣會因為受到消極的暗示而輕易的就將他自己全盤否定,他的自信與對現實的期待也很容易受到外部條件的影響和打擊。

正如你現在處在對未來的迷惘和焦慮之中,你不知道自己想做什麼,能做什麼。有人告訴你:【你很優秀,沒必要把自己掛在一顆樹上吊死。 】

但是實際上你優不優秀那是取決於客觀的衡量標準的,你告訴自己你很優秀你很優秀然後意志堅定的出去闖蕩,出去嘗試了,但是你的能力達不到,你當然又會受到更大的打擊,這時候你只會陷入更深的自我否定之中。

正是是因為我們從小所受到的教育,社會給我們的思想灌輸,令我們總是在“消極”和“積極”之間搖擺。

當我們消極的時候,別人會告訴我們這是很不好的,所以要尋找積極的方法來改變;

當我們想要成功的時候,你會看到許多勵志書籍告訴你那些成功人士都是有著很強大的行動力並且對未來抱有美好的期待;

當我們失戀、創業失敗、被辭退,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會想怎麼,怎樣儘快從這種消極的情緒中走出來;

這就是問題所在。

我們所受到的教育,甚至是全人類的思維觀念裡,都在否定現實。

現實是,人的情緒與事物的發展總會有高潮和低谷的不斷髮展,我們的悲傷,沮喪,心痛的情緒本來就是合理的,是我們正常的狀態的一部分。

但是大多數人對於現實有著錯誤的認知,他們以為生活應該是快樂多過痛苦,他們以為人生就應該是順暢無憂的。

因此當他們的情緒陷入低潮,他們就會變得手足無措,無法應對。原因在於,他們本身的情緒是正常的,卻因為他們自身觀念的偏頗,而導致他們反而無法接受自己正常的狀態。

你如果想正確的、清醒的看待自己,那麼你最好改掉你以往消極、積極,優點、缺點的觀念,你得先把那些先入為主給自己貼的標籤撕掉,真正的你才能坦然的展現出來。

否則的話,你自身的觀念與你自然而然的現實狀態與真實情緒,總會發生衝突和摩擦,從而導致你無法去認清自己究竟是怎樣的。

很多人沒有面對現實的勇氣,沒有承擔生命中不確定因素的責任,所以我們把事物和情緒劃分成積極、消極的兩個部分,當我們不敢面對現實的時候,就可以用積極的情緒來給自己一些安慰,用消極的情緒來令自己逃避。

比如:

你是一個出門遠征的士兵的妻子,明天遠征的隊伍就要回來了。你很焦慮,你不確定你的丈夫能不能活著回來。

有的人會不停的給自己積極的暗示,他一定會回來的,他一定會回來的,他回來後我要做十全大補湯給他補補身子。

通過幻想她的丈夫一定會回來,來緩解她對於丈夫“可能”會回不來的恐慌。

有的人則會不停的給自己消極的暗示:他回不來了,這麼多年在外面征戰那麼多將士都死了他怎麼可能例外?所以我還是不要抱著這種幻想了,嗯,他回不來了。

通過幻想事情的結果最壞化,以此降低自己的期待。這樣她就不用因為丈夫“可能”能回來而焦慮。

無論是消極還是積極都是主觀意志對於客觀現實的否定,太過的積極,那是在自欺欺人;太過的消極,那是在自我麻痺。

唯有尊重現實,去承擔現實中的不確定因素,明確自己心理邊界之外的東西是你完全無法控制的,這才叫做成熟。

在上面那個例子中,如果那個妻子是個成熟的人,那麼她根本就不會去幻想他的丈夫能否回來,她會很平靜,根據現實的情況去分析,丈夫可能會回來,所以她準備了熱湯和好肉。丈夫可能回不來,所以她準備了棺材與麻衣。

當然她也會焦慮,但她會接受自己的這種焦慮,她明白這種焦慮和對未來不確定的恐慌都是一個人很正常的情緒與心理反應,她不會用心理暗示來自欺和逃避。

接受生命中的不確定要素,接受現實,保持客觀,不因主觀意志而逃避事實,這不僅僅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原則,也當是你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的原則。

因此正確的看待自己就是認清自己,你現在擁有什麼?你能做到什麼?你能做到多好?你在哪方面做的不好?是否能夠提升?你自己是否願意提升?你的各種習慣給你的生活帶來的利弊分別是怎樣的?哪些習慣可以改變?哪些你不願意改變?

你想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你所想成為的那個人有怎樣的衣著打扮?那個人有哪些習慣?那個人傾向於怎樣思考問題?現在的你與理想中的你有哪些地方是不重合的?什麼事情是能讓你堅持一生的?從事這件事你需要掌握哪些技能?等等。

(習慣這個詞就是指你以往給自己評判的“優點”“缺點”等。“性格偏激”“社交能力差”這本身其實並不能全然的看作是你的“缺點”,你只是習慣於情緒激動,你只是習慣於不和別人交流罷了,把這作為缺點,意味著你在將自己的這種習慣全然的否定,而這種對自身習慣的否定在潛意識裡是你對自己的否定。

對於個體而言否定自己是十分痛苦的事情,這就是大部分人為什麼很難改正自己的“缺點”的原因。)

為什麼做不到正確的看待自己?

我們總是會錯誤的評判自己的根本原因有兩個。

1.個體主觀意志與現實的偏差。

例:我是一個歌手,舉辦了一場粉絲見面會。我以為會有成千上萬的人為我歡呼,結果見面會上只有不到十來個人參加,我因此很沮喪,感覺自己一無是處,感覺自己唱的歌毫無價值。

例:我在知乎寫了一個回答,回答的質量也許並沒有那麼高,但因為機緣巧合被幾個大V一推獲得了上萬贊,我因此覺得自己非常厲害,覺得自己寫的東西非常好。

2.個體對於未來的預測和期待影響了其對自身的評價。

例:我最近看了一本教授PUA技術的書籍,看書的時候我感覺自己帥氣如金城武,風騷似吳彥祖,全天下任何一個美女我都能手到擒來。

我因此對自身產生了過高的評估。

例:我和一個身高兩米的大塊頭SOLO籃球,我看到他那麼高大的身材感覺自己肯定打不過他,所以我在SOLO的過程中表現很差,由此我得出自己不適合打籃球的結論。

我因此對自身產生了過低的評估。

並且因為如今信息爆炸的時代,各種心靈雞湯,各種人生道理令我們眼花繚亂。

今天聽了這個大師的講座,覺得有道理,打了雞血突突突突的去戰鬥了;

明天看了朋友圈的深度好文,覺得說的真好,人生就是要努力啊,又打了一碗雞血突突突突的去戰鬥了;

後天在公司被同事否定了,被女友甩了,頓時又覺得人生了無希望,去他媽的努力和奮鬥,趕緊拿起佛學大師的書來又放下一切了。

其實很多人總是迷惘,總是找不到目標的原因,在本質上不過是因為他們一直在否定現實罷了。

失戀了痛苦難過好了幾天,一個晚上你坐在路燈下終於想通了,然後給自己一個溫暖的微笑,加油!明天一定會好起來的!你感覺自己好受了一點,就沒那麼痛苦了;

一直在做著一份你並不喜歡的工作,有天看了一場勵志電影你悟了,人生總有那麼多的不如意,你要是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必須得先把自己不喜歡做的事做好!然後激情滿滿的睡下了,幻想著明天的自己在如何的努力工作;

合租的室友總是不注意衛生,上廁所不掀馬桶蓋,每次你都得忍著噁心擦乾淨再用,但是礙於面子你又不好意思當面說他。這天看了篇文章,嗯!原來我們要寬容別人才能令自己更幸福啊!然後你覺得自己心情舒緩了很多。

過不了幾天你會發現,原來你並沒有放下,你還是會想著那個人,明天也並沒有好起來。因為你做的不是你喜歡的工作,所以你很難維持激情,慢慢的你還是不快樂,不掀馬桶蓋的室友也令你越來越不滿,每次上廁所的時候你都恨不得弄死他。

你如果想正確的看待自己,想認清自己的本質,你必須先學會接受現實。學會接受現實的前提是,你得先學會誠實的對待自己,不欺騙自己。不欺騙自己,是邁向成熟的第一步。

如果你不能接受現實的殘酷與不確定性,那麼你將永遠活在自欺欺人的假象之中。

如果你不能正視現實的可能性與機遇,那麼你將永遠陷入扼殺自我的消沉之中。

唯有讓自己的主觀意志儘量的尊重、接受、貼合現實,你才能認識到、並且接受你身上真正問題,你才能在消沉與自我否定之中看到真正的希望與改變的契機。

如何正確的看待自己

1.對自己誠實,停止自欺欺人。

例:你很清楚,為人正直,誠實守信等這些其實並不是能拿得出手的“優點”,這種所謂的優點在現實生活中能給你帶來的幫助與益處其實微乎其微,因此當你評判自己的時候,這種所謂的優點就不要拿來安慰自己了。

2.接受現實,保持客觀與理性。不再否定現實,不再用積極的想法安慰自己,也不再用消極的想法逃避現實。

例:你今年二十二歲,是軍校生,感覺自己既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技能,又在軍校裡沒有多大成績,自己的家庭背景也並不好。你很憂慮。

但是你沒有意識到你因為自身憂慮的情緒而把眼光全部侷限在自己不好的地方上。

保持客觀與理性的一個前提就是你要學會全面的看待問題,擴大你的眼界。

然後你會意識到你在軍校裡其實有很多結識人脈的機會,你二十二歲開始醒悟到自身的問題這放到大部分的人身上來講已經算是很不錯的了。你的確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技能,但這並不代表你就沒有機會再去學了。

我不提倡積極,但這不意味著我否定一個人要為他的未來努力。

客觀與理性會令你意識到在你的心理邊界之內的一切都是你可以控制的,在你的心理邊界之內你有著無限的機會與可能性。

正是因為你對於你心理邊界之內的一切有著最強大的控制力,所以無論你變得多麼慘,無論你落到了什麼境遇裡你都完全有能力,也有希望去改變目前的狀況。

3.反思與自我評估。

前面做了那麼多的鋪墊,都是為了告訴你如何“正確的”,到了這裡,如何“看待自己”倒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了。因為你根本不需要在意怎樣“正確的”、又怎樣“看待”自己。

前面我說了,你不要用優點或缺點來為自己的行為貼上標籤,你要意識到你的一切行為,一切傾向,只不過是一種“習慣”而已。

這個習慣本身並沒有對與錯,好與壞之分,而是要看的你的各種各樣的習慣,哪些給你帶來了益處與提升,哪些習慣在損害你,在令你倒退。

一個追求心智成熟的人他會不斷的保持令他獲益的習慣,改正與削減令他受損的習慣。或者說他知道一些習慣總會令他受損,但他仍然選擇保持這個習慣。

只不過保持著這個令他受損的習慣那也是他自己主動的選擇,而不是因為他戒不掉煙癮,抵不住美食的誘惑而不得不屈服於自己的習慣。

所以現在你大概猜出我要說什麼了嗎?

沒錯,我要告訴你的是,每個人在本質上都是無法被定性的,你不可能通過你的習慣,你外在的一些表現來定義你自己是一個積極的人,是一個消極的人,是一個冷漠的人,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你仔細思考一下這句話,每個人在本質上都是無法被定義的。

所以,你要如何“看待”自己呢?

不,你根本不需要考慮如何看待你自己,當你希望確定的知道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的時候,當你迫切的需要讓自己能有一個定性的時候,那都代表著你是在逃避現實的不確定。

你要接受現實的本質與不確定,這樣你才能認清生活的真相。

你要接受自身的不確定和無法被定義,這樣你才不會給自己設限,你才能意識到你的的確確有著無數種可能性,你才能跳出目前這短暫的障礙與問題的束縛看到事實的全貌與世界本身。

然後你才能知道,你的今後的人生,究竟會通往何方。


孔安的安



苔米小屋


如果不是說空話,找準目標,不懈待。例如 ,你是作家 ,克服睡懶覺,不得過且過;按時完成合同。就是努力,找住屬於你自己的機會,不要開成空頭支票。


黎艾文


題目意義重大!徹底瞭解自己,明確自己的佔位,明確自己的,目的,換位思考,佔位互換,努力是精神與正量的合併,崩發能量,心態坦然,沒有抱怨,責任擔當派生努力,接受努力,心理學很重要,它是努力的手術刀,應該是這樣……


甜瓜20875



用戶5230736721866


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

如何正確對待努力這是每個人不同的。所以說很難回答。但是一個人必須要正確看待世界,正確樹立人的價值觀,正確對待自已才行。其它的自己慢慢想吧!


用戶62522440723


努力是從來就沒有鄙視的。

認識我個人認為只要下定目標,堅持了很長時間。有些努力沒有結果,但努力,有些努力碩果累累。

個人覺得:對於努力來說應該是努力了,付出了,問心無愧就行了,不一定要有結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