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沒有覺得2019年臺風少了?

用戶1802520316


目前已經進入盛夏季節,高溫酷暑強降雨強對流天氣刷屏的同時,往年夏季天氣舞臺上的重要角色--“颱風”似乎缺席了。

截止到今年(2019年)7月24日,西北太平洋以及南海區域共生成了5個颱風。而常年到目前,平均的颱風生成數量在7個左右。從數量上看,的確是偏少的。

不但如此,除去1月生成的颱風“帕布”和2月生成的“蝴蝶”,今年夏季已經生成的3個颱風:“聖帕”、“木恩”、“丹娜絲”,也都是強度羸弱,結構散亂,發展過程曲折緩慢的“奇葩”颱風。

三個颱風強度最強時,近中心最大風力都沒有超過9級(熱帶風暴強度)。

4號颱風“木恩”7月3日登陸海南省的時候,登陸點附近幾乎無風無雨,對流散亂在周邊。

5號颱風“丹娜絲”結構散亂遲遲不能整合成功,甚至在發展途中發生分裂,東西各甩出一個新的對流中心,和裸露的中心環流形成三中心的詭異結構。

這主要是因為今年是厄爾尼諾發生的次年,異常的沃克環流,導致今年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位置偏南偏西,強度偏強。入夏後,遲遲不北抬。北抬後遲遲不撤出“霸佔”的颱風策源地--熱帶西北太平洋海域。副熱帶高壓內部盛行下沉氣流,對流受到抑制,不利於抬升,進而導致颱風難以形成。


颱風是一種可能造成災害的天氣現象。颱風數量少,強度弱,看似是好事。但這其實是今年大氣環流總體異常的一種徵象。

副熱帶高壓是夏季影響我國天氣的重要推手,甚至是決定性因素。它邊緣的雨帶是我國夏季降水的主要來源。副熱帶高壓遲遲不北抬意味著我國夏季雨帶位置偏南,容易造成南方地區的洪澇災害和北方地區的旱情發展。

另外副熱帶高壓長時間佔據熱帶西北太平洋洋麵,這一帶海域海溫目前偏高,積累的能量容易導致盛夏過後的秋颱風數量偏多,強度偏強,破壞力增加。需要引起警惕。


木陽說天氣


只是遲到了,不會缺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