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裡包了三四十畝地,種什麼能有高的收益?

農村人出頭太難


要想收益高、可以種植盆景得樹種、一般都是樹種有、映山紅、金彈子、黃楊、羊奶果、馬櫻花、火棘、成本不高、如果你那邊山上有這些樹種、可以到山上自取。我家裡都種了很多、還未發芽0

種植方法:取回來的樹樁、修剪根部、用生根粉和多菌靈泡一個晚上 用保鮮膜把樹樁包起來防止水份流失、 然後載在地理、半個月左右就會開始發芽。如果還有什麼不懂的可以關注我隨時回覆你、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歡樂哥9527


我河南南部農村

很負責的告訴你 別種小麥 玉米 花生之類的

1這幾種常見經濟型糧食 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 無法發揮土地最大價值 我家一畝地淨收入可能1500左右吧 例春季小麥 畝產1000元 秋季玉米也算1000元 把投入一去 你算下還有多少

2以身邊例子 我鄰鄉種植蔬菜 常見的菜都有 有些需要搭大棚 一般大棚種植的菜 都是反季節 單價較高 他們每畝淨產能達到5000-6000 菜種很便宜 但會多投入時間成本

不知道你具體在哪裡 只能以我身邊舉例


168小嶽


在家裡承包了三四十畝地,種什麼能有高的收益?現在在農村包地不難,難就難在種植物的選擇上,畢竟農產品這些年滯銷太常見了。

三四十畝地的話,我推薦幾個項目供參考:

一、種百合,百合是一種耐肥性非常強的植物,種植時要施夠基肥,畝產量可達1500~2000斤,這個東西既可食用也可藥用,並且在某些地方非常暢銷,價格也不便宜,可以賣到8~10元一斤,只要種植的出,收益還槓槓的。

二、種西瓜,種西瓜要想收益高,必須種植早熟的品種,像小編這邊每年趕在端午節前大棚上市的麒麟西瓜,普遍可以賣到1..8~2元一斤,而種一畝西瓜,管理的好,畝產量可達上萬斤,只是種植大棚西瓜的投入會比較高,對種植技術還是有一定的要求。

三、種養結合,如果你那是水田的話,可以選擇種植水稻加套養青蛙之類的來提高收入。另外也可以種植蓮藕套養泥鰍之類的來增收。單一的種植一種農作物,在現行環境下是很難賺到錢的。

四、種植竹蓀,竹蓀作為一種高檔的食用菌,價格歷來不便宜,最貴時一斤幹竹蓀可以賣到4~500元,現在也在200~300元一斤,一畝可產幹竹蓀100斤左右,利潤非可觀。但是這種菌類對土壤要求比較嚴,一個地方一年只能種一次,種完之後,第二年要改種其他農產品了。

好了,我就介紹這幾個項目供題主參考,種植要想收益高,要多在特種種植或種養相結合方面多下功夫,單純的種植普通農作物,基本上是沒有前途的。


壞男人說小龍蝦


包三四十畝地,也沒說你是哪裡的,也不好說種什麼高收益。

既然你已經包了三四十畝地,包地之前肯定有了打算,種農產品主要就是農產品的銷售渠道了,農產品不是能長久保存的東西,只有銷售的出去才能有收益。

我就是農村的,說實話三四十畝地不算太多,也不算少,但成不了規模。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收成後肯定要銷售出去的,對個人來說三四十畝地挺多的,找不到好的銷售渠道就會砸到手裡。要找大的經銷商一下子把三四十畝的農產品銷售出去,對人家來說可能量太少,不值得跑一趟的。

現在農村種植想高收益,就要形成規模,成為某種農產品的種植區,大的規模會吸引來大的經銷商,農產品大量統一的銷售出才會保證收益。基本上不會出現農產品滯銷的現象。

舉個本村的例子,大學生回家種植創業,也是包了三四十畝地,種的牡丹花,僱了挺多人幹活,投的錢也不少,最後結果是沒成功。再一個是我老婆她以前同事老家是種葡萄的,基本上整個村子都再種,收成後有專門的公司來收,收益比以前自己種植要高。因為有統一的銷售渠道,農產品不會滯銷。

再有就是個人網路銷售,現在互聯網發達,網路銷售渠道也挺多的,可以多瞭解下



正定囝哥


這個問題我是這麼認為的:

三四十畝地,運作好的話,還是可以的!

至於種什麼,要看你所屬的省市是哪裡?

還有土地狀況如何?

是水田、平地、還是山地?

這樣做好分析後,

選擇兩到三樣產值比較高的農作物,

再來具體分析!

最終選出適合你當地種植的,

產值又高的農作物來種植!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握手][握手][握手]



橙鄉豬舍


三四十畝地,可以種植生態有機糧食和蔬菜。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當我們的身邊癌症病例越來越多,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不孕不育越來越威脅著人類的身體健康,特別是冠狀病毒來了,病從口入,食物安全健康成了人類生存的第一要素。 如今,老百姓對糧食蔬菜的品質要求越來越高,需求量也越來越大。現在真正的無汙染無農藥的糧食蔬菜價格也是居高不下,生態農業發展將成為一種大趨勢。 那麼怎麼樣才能做到糧食蔬菜安全,符合廣大老百姓所需呢,那就要從一下幾個方面著手 1:土壤無汙染。2:種子,不用有安全風險的轉基因種子,而是用世世代代流傳下來的老種子或者自留種。3:不用化肥,不用大棚,不用地膜。4:不用種衣劑,不用草甘膦,不用殺蟲劑,不用任何化學制劑比如生長調節劑催熟劑膨大劑甜蜜素等對人身體有害的東西。5:水質安全。相信有付出一定會有收穫。([大笑]下圖一是我種的菠菜和小白菜。圖二是蔥和草坪草以及可愛的🐞們。圖三是前天翻地一鍁翻出的三條蚯蚓。圖五是胡蘿蔔和瓢蟲🐞。後面圖是室內窗臺上小種植箱種的胡蘿蔔和菜🌸和🦋[耶],都是自留種不上化肥,不用農藥的呦[愛慕])









無語3331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現在種柑橘有不錯的收益,我們這邊全是柑橘,以耙耙柑來說,每畝的效益在1萬以上,但是必須科學種植,管理得當。

柑橘應選擇在土壤肥沃、陽光充足的地方進行種植,在移植中要實行帶土移植,這樣可以提高柑橘苗種的成活率,在移植後要保持水分充足,及時澆水,並在成活後及時進行施肥,可採用複合型肥料以及農家肥,在種植過程中要做好修剪、翻耕等工作。

1 園地及品種選擇

要更好地實施綠色柑橘種植, 種植園地和品種的選擇非常關鍵。為了確保柑橘有一個清潔、自然的生長環境, 種植園地不能選擇城市化不斷加快且及容易受工業生產汙染的場所, 而應選擇土壤肥沃、陽光充足及遠離城市和工業的地區。其次, 在選擇園地時還應注意本地域的氣候、溼度及環境等因素是否適合柑橘的生長。而對於品種的選擇, 則主要考慮同比情況下, 質量及產量均要佔據優勢的品種。

2 綠色柑橘育苗階段

2.1 土壤的培育

育苗時應選用好的土壤, 這樣柑橘的幼苗才會有壯大的根系, 也為以後柑橘良好地生長奠定基礎。一般來講, 進行柑橘培植的土壤要具有良好的通氣性和排水性, 可進行就地取材, 如把穀殼、河沙和泥炭等結合起來形成適合育苗的有機土壤, 堅決拒絕受汙染的土壤。

2.2 實行帶土移植

育苗移植過程中, 要仔細觀察柑橘的主根, 因為只有主根垂直, 其在之後的生長過程中才能保證樹幹不會彎曲, 並確保生長時速度較快並且樹幹茁壯。進行移植時要選擇帶土移植, 以保證苗木的成活率, 移植時要選擇在溫度較低的季節進行, 以保證移植過程中土壤水分充足, 減小對苗木的影響。

2.3 幼苗的病蟲害控制

育苗時一般選擇育苗器進行培育, 因為容器育苗較為集中, 而且每顆苗的培養土各自獨立分開, 既可以防止病蟲害的快速散播, 也減少了外來因素的影響, 以保障容器中的幼苗在沒有病蟲害的良性綠色環境中生長。

3 綠色柑橘的科學化施肥

一般在柑橘採摘完後7 d, 採用腐熟的雞糞進行施肥, 基礎肥料要採用柑橘專用複合型肥料。開挖點要在樹冠的滴水線位置, 挖掘深度在20~40 cm, 並且要選擇對稱的方向施肥。在綠色柑橘種植時, 也可選用含有微生物的肥料, 該肥料中包含了好氧菌和厭氧菌, 從而能夠把土壤中的有毒物質進行有效分解, 減少土壤的雜質物併為綠色柑橘生長提供所需要的有機肥料[2]。

追肥可以分兩次進行, 第一次通常選擇在每年的春季, 首先要對微生物肥料進行充分激活, 在水裡添加2 000 g的尿素, 水溫控制在35~36℃之間, 通過攪拌的方式使水和尿素充分混合升溫, 超過23℃時將微生物肥料放入其中, 2~3 d後把充分激活的肥料澆至柑橘樹冠下。第二次追肥時間一般選擇在每年的6月份左右, 選用與第一次相同的肥料激活方式。

4 綠色柑橘管理技術措施

柑橘種植過程中要對其園地周邊作物及植物進行病蟲害防治, 同時, 柑橘園地內可種植優質的豆類植物和牧草。該類植物對土壤有較好的滋養作用, 可起保護作用, 並有助於保障對柑橘的營養及水分供給, 還能有效防止水分流失。

採用先進科學的綠色柑橘種植技術是提高柑橘產量的重要保證。要積極利用現代農業種植技術, 實現農業技術、生物技術、化學技術三位一體化種植。此外, 科學化的管理也是提高柑橘產量的重要措施。冬季時, 柑橘園地要進行徹底的雜物清理, 並在此季節將茂密的枝幹進行修剪, 清理散落在地上的樹葉及腐爛的果實, 把枯萎的枝葉撿去, 集中收集清理。春季時, 則要對園地土壤進行適當翻耕, 研究發現, 有效的土壤翻耕可使土壤養分更加活躍, 從而有利於保障樹枝獲得充足的養分, 增強其抵禦病蟲害的能力[3]。

病蟲害防治時可採用物理方法進行有效的點噴, 也可以採用全冠噴的方式進行病害蟲的誘殺。同時, 如發現柑橘樹出現爆皮現象, 應及早給予包紮塗泥處理, 具體方法為:用繩子從樹木的末端到頂端進行捆綁, 固定後塗上泥漿, 泥漿要塗滿, 不留縫隙。





果農小周


建議種蔬菜、水果、藥材。蔬菜是必須消耗品,並且本地化新鮮度高,相對糧食來說價格要高很多。水果也是如此,可能當地消化不了,但產量高和價格高,收益自然高。藥材也是不愁無人買,價格相比於糧食來說也要高很多。但是前提是都需要時間成本去了解熟悉和實踐,不能一蹴而就。


冷鏈小馬甲


(推薦種黃芪)

目前黃芪小條貨價格在13元一斤左右,小壓片價格在21元一斤左右。

缺少商機,黃芪始終這麼平民,何時能像黨參高富帥一回,即使現在又變成了屌絲,至少曾經輝煌過,生長週期短,家種黃芪,易育苗一年育苗期,易移植,移植後一年便可藥用。



1、選地:山區、半山區選地勢向陽,土層深厚、土質肥活的沙壤土域或棕色森林土。平地選地勢較高、滲水力強、地下水位低的沙壤土或積土,忌白漿土、鹽鹼土、粘壤土及積水草甸土。


2、整地:深耕並施廄肥或堆肥每畝2500公斤,過磷酸鈣25--30公斤。耕細後做畦,寬120釐米,高30釐米。


3、繁殖:黃芪用種子繁殖。

田間管理

鬆土除草:人工除草同大田作物。還可使用除草劑,即在播種時或播種後施用氟樂靈每畝150克,或施用拉索每畝200克。


追肥:5月上旬追硫酸銨,每畝5公斤--15公斤,6月上旬追尿素,每畝7--10公斤,7月上旬追過磷 酸 鈣,每畝50公斤,廄肥2000公斤。


打尖:7月下晚打尖,減少營養消耗。排灌:雨季注意排水。天旱時,苗期、返青期適當灌水。


海口小磊


我建議你種黃瓜!

產量根據種植密度和季節不同產量是有差別的。

一畝地一般栽種4000——4200棵,秋季那一茬每棵黃瓜一般能產5—7斤,產量:20000斤——29400斤;春季那一茬每棵一般能產9—12斤,產量:36000斤——50400斤,總產量你就有數了。

最掙錢的是黃瓜,但種黃瓜需要細功夫,對管理者的技術要求高,人比較受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