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雲大師: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往往是八個原因造成的,後悔看晚了

人到中年,是人生的一大分水嶺,所謂三十而立,到了這個年齡段,生活、事業、未來的軌跡基本上已經定型。星雲大師認為,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往往是以下八個原因造成的,後悔看晚了;一個人,有這八個特徵,往往也都是失敗的開端,早點警醒。

星雲大師: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往往是八個原因造成的,後悔看晚了

星雲大師

一、求快而不耐煩

一個人在立志時,往往“初發心容易,恆常心難持”,總想一步登天,不懂得養深積厚,因此容易造成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的慘狀,往往也是失敗的開端。

星雲大師指出,“強摘的花不香,強摘的果不甜”,一棵強健的樹,根要扎得深,枝葉才會茂盛;常常移動它,樹如何生長茂盛?所謂“滾石不生苔”,常常換工作,做事不久,磨練不夠,如何成為堅固不移的磐石呢?“今日的耐煩做事,是未來成功的踏板;今日的千錘百煉,是未來事業的階梯。”一個人要想成功,關鍵是要能經久而不懈怠,久煉成鋼。

二、好高而不踏實

有的人在年輕的時候,充滿熱情、滿懷理想,卻常犯了好高騖遠、眼高手低的毛病,以至於到了中年還一事無成。登山也得先從山下開始,才會登上高峰;基本馬步蹲好了,再逐步修煉,才有好的效果。好高騖遠只會是失敗的的開端,倒不如先了解自己的優勢,認識缺點,自我養成,再步向目標。

星雲大師: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往往是八個原因造成的,後悔看晚了

三、理想而不實際

有的人在人生規劃上敢於築夢,這是好事,但如果理想虛浮、不切實際,空有幻想而不能穩紮穩打地實踐,那就是失敗的開端。星雲大師指出,有了理想,就要身體力行。所謂“天下大事必作於細,古今事業須成於實”,務實中有理想,理想中要務實,否則建築在海市蜃樓的理想就落為妄想了。

四、怨人而不責己

有的人做一行怨一行,總覺自己懷才不遇、不受人賞識,遇到挫折,發現事情發展不如預期時,不反省自己,一個勁怪別人、怨環境。人最大的弱點就是護短,掩藏自己的過失,不肯改進,這樣的人往往混跡到中年也會一事無成。星雲大師指出,反省是智慧的果實,是進德的階梯,能以責備人之心來責備自己,以批評人之心來批評自己,才會進步,才不會走向失敗。

星雲大師: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往往是八個原因造成的,後悔看晚了

五、不認錯而執著

人到中年還一事無成的人,最大的一個毛病莫過於不肯認錯;有些人,對於自己的過錯,往往沒有勇氣承認,執拗不認責。譬如吩咐的事情沒有做好,你糾正他,他就推說“別人沒有講清楚”或推託“時間不夠充分,來不及做好”。古人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有缺點,而有了缺點不肯承認,不肯認錯就不能改正,如何能夠成功呢?

六、不著意而無心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有決心去做一件事,事情沒有不成功的。要一心一意,處處留心,時時注意,除了用眼睛,更要用心,去觀察每一件事物,細思每項事情的來龍去脈,能夠這樣,無所不及,無所不成。相反,做什麼事情都漫不經心、心不在焉,往往是失敗的開端,也是人到中年而一事無成的主要原因。

星雲大師:人到中年一事無成,往往是八個原因造成的,後悔看晚了

七、不行慈而自私

星雲大師指出,很多年輕人缺乏慈悲心,做事不與慈悲心相應。看到眾生的苦難,沒有人溺己溺、人飢己飢的切膚之痛,一切好像都與我沒有關係,不行慈悲的事,不做有意義的善行,可以說普遍害了“自私病”。自私而只想到自己,不想到別人;自私只有個己,而沒有眾生,這樣的人,難成大器,註定平庸。

八、不求深而膚淺

星雲大師曾經和一位法師討論有關青年缺乏養深積厚的問題。星雲大師說,現在大部分的年輕人都太膚淺,不願求深,所以人到中年依然一事無成。在高寒地帶的樹木,成長得非常緩慢,年輪非常密集,所以質地很堅硬,是建屋造橋的好材。所以,做事要下深工夫,求深求厚,不可膚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