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出版的新書中,這些值得我們一讀

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刻,許多事情終將留在2019與我們告別,而過去一年中那些好書,在時間流逝的映襯下,反倒更加醒目,靜候我們開卷,常讀常新。

每年的年度好書盤點總是令人難以取捨,任何一個書單都是見仁見智的結果且數量有限,推薦人所能盡力的是,只要在書單上的書就值得關注,“肯定有遺憾,決不選爛書”。例如2019年的新浪好書秉承“高品質、大眾化”的標準推薦年度20本,其中一些原創好書值得重點說說。

首先要提到阿來的《雲中記》,這是一部人文內涵、話題性、敘事方式等方面都相當突出的作品,也再次印證了阿來這些年在創作上所呈現的一貫高水準。汶川地震已過去十多年,帶給震區乃至國人的震撼至今尚存,相關題材作品並不鮮見,難得的是阿來選取獨特視角,以虛實結合手法講述了這個傷感、悲憫與詩意並存的故事。

2019年出版的新書中,這些值得我們一讀

袁凌一直是一位心懷社會責任感、關注底層生存狀態的寫作者,在其新作《寂靜的孩子》中,將筆觸聚焦到中國兒童身上,四年時間的調查走訪,在書中真實呈現了城鄉兒童的生活特別是精神狀態,他以這樣一部非虛構佳作為“寂靜”的孩子發聲,或可引發全社會對此的反思。

李修文的《致江東父老》寫的是形形色色普通人的故事,意在為芸芸眾生“立傳”,這些篇什中可見作者文字的講究與老到,將見聞融入到文學中,與《寂靜的孩子》有異曲同工的現實意義與動人力量。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關於自我身份認同的“天問”古今中外的人們都無可逃避,在2019年問世的又一部非虛構佳作《歸去來兮》中,那些被時代洪流裹挾的三線建設者的講述不乏對身份認同的困惑,他們的經歷在今天讀來愈發顯得充滿理想主義與悲情意味,作者對這些講述的整合與梳理不只將共和國的一段往事定格在紙上,也讓這些主人公的人生剪影更加清晰。

作為享有世界聲譽的歷史文化勝蹟,敦煌莫高窟所延伸出來的話題與書籍一直不少,而《我心歸處是敦煌》這部口述傳記因傳主樊錦詩的特殊身份與傳奇經歷尤為醒目——出身優越的南方女子、北京大學高材生、紮根西北半個多世紀的“敦煌守護者”,這些標籤化的身份能夠勾勒出樊錦詩大體上的人生脈絡,卻無法詳細、豐滿、感性地描摹她的經歷,而這部傳記做到了這一點,執筆者與樊錦詩有深度交流,令其敞開心扉,深入講述,帶給讀者滿滿的欽佩與感動。

過去的一年中另一部值得一讀的傳記是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比較文學博士錢鎖橋的《林語堂傳》,這位對民國知識分子特別是林語堂研究極有心得的作者在坊間已有的眾多林語堂傳記之外難能可貴地寫出新意,不侷限於生平羅列,而是沿著傳主成長軌跡、思想脈絡深入林語堂的精神世界,立體呈現作家林語堂的批評家、哲學家等多重身份。

親歷其中,對於非虛構寫作來說實在是一種“贏在起跑線上”的優勢,《大家小絮:風骨清華人》的作者張克澄因父母身份,從小生長在清華園,家中往來皆是季羨林、華羅庚、蔣南翔、錢學森這樣不同領域的大師,耳濡目染留下的記憶既傳神又感性,這些追憶文字是出於對前輩的紀念,卻也是一代學人風範的縮影。《二條十年(1955—1964)》作者趙珩在這本書中的童年記憶裡,寫到他的家世,出入“二條”往來無白丁的各色人物,也記錄了保姆、司機等普通勞動者,那是另一重活色生香、文藝雜糅的天地,與清華園中的學術氛圍相映成趣。

好的科普讀物,科學知識的準確當然重要,但文字本身的魅力同樣不能小覷,顧名思義,《與蟲在野》是一本寫“蟲子”的書,但又有別於常規的博物讀物,作者半夏的側重並不在於事無鉅細地介紹昆蟲知識,而是從她與昆蟲打交道出發,以旁觀者視角圖文並茂地反映這些微小生命的自然狀態以及帶給作者的觸動。

那麼多事情都隨辭舊迎新的慣性離我們遠去,讀書這麼好的事卻足以打敗時間,值得不被辜負。(責編:李崢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