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中的詩經(2)


宋金時期

魚藻紋和田白玉珮

《詩經•小雅•魚藻》

魚在在藻,有頒其首。王在在鎬,豈樂飲酒。

魚在在藻,有莘其尾。王在在鎬,飲酒樂豈。

魚在在藻,依於其蒲。王在在鎬,有那其居。

古玉中的詩經(2)


古玉中的詩經(2)


魚在哪兒?在水藻中,肥大憨萌的頭兒擺來擺去。王在哪兒?在京鎬,歡飲美酒真自在。

魚在哪兒?在水藻中,悠長尾巴自又自在的搖擺。王在哪兒?在京鎬,歡飲著美酒真逍遙。

魚在哪兒?在水藻中,伴著水草多安詳。王在哪兒?在京鎬,所居安樂好地方。

古玉中的詩經(2)


古玉中的詩經(2)


藻泛指生長在水中的植物

歌詠魚得其所樂,實則借喻安居樂業的和諧氣氛。正是有了這一層借喻關係,全詩在歡快熱烈的語言中充分展現了與民同樂,自得其樂的祥和主題。

古玉中的詩經(2)

魚藻紋和田白玉珮是和田白玉質,原籽料雕琢而成。古代大師用極其精妙的設計,利用籽料的形狀把魚藻結合的自然天成。利用原皮色局部巧雕,魚雕琢的極是生動傳神,魚嘴微鼓翹起,魚鱗用長陰線網狀交錯來表現,線條剛勁有力,與柔軟的魚尾,水草等形成強烈對比,極有藝術感染力.所以對藝術作品高下的判斷有一個重要的標準就是審美情趣的豐富性,就是有柔有剛,有方即有園,一張一馳文武之道也,這件玉雕蘊含的美感和藝術性充分體現古代制玉大師高超的藝術審美水平,也是宋金時期玉器代表作品。

古玉中的詩經(2)


古玉中的詩經(2)


古玉中的詩經(2)

其實在其它的中國古代藝術品中也有這一題材的內容,如元明時期青花瓷等。

古玉中的詩經(2)


古玉中的詩經(2)


古玉中的詩經(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