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為簡·奧斯汀》:她忠於愛情,更忠於自己

我身邊經常有朋友,一談戀愛就開始不是自己。有的整天嚷著我男朋友喜歡長髮,我要留長髮整個大波浪迷死他;有的原來聚會時負責包圓的姑娘會在約會回來直衝向零食,委屈巴巴地說在男朋友面前不敢放開吃;也有愛好詩詞歌賦吹拉彈唱的姑娘,只因為男朋友一句不是很感興趣,就跑去和NBA死磕到底培養共同愛好。

《成為簡·奧斯汀》:她忠於愛情,更忠於自己

或許你會說,子非魚,焉知魚之樂。是的,即便再折騰,姑娘們也是樂意的,兩個人的世界如此雞飛狗跳才有了人間煙火氣。

我並不排斥為愛情作出的改變,好的愛情能夠讓一個普通的姑娘希望變得更加優秀來與自己的愛情相配,從而光芒萬丈。但是若是事事都以對方的標準考慮,或者為了對方甚至可以不在乎自己的原則,表面頗為悲壯,但是感動的更多是自己,時間久了,難免不會把這些事情當做對彼此要求的砝碼?

你看我當初為了你balabala,你就不能為了我balabala,這樣的橋段或許能夠使對方妥協,但是真的能感動對方嗎?長此以往,換取的或許只有疲憊而已。

《成為簡·奧斯汀》:她忠於愛情,更忠於自己

所以,睿智的情侶們忠於愛情,卻把自己當做底線,忠於自己真實的靈魂,坦坦蕩蕩。這樣的感情對兩人來說才不會是消耗品。正如電影《成為簡·奧斯汀》裡面的姑娘簡。

簡的家庭不富裕,父親也有麻煩纏身,所以她的母親才會希望將她嫁給一個富裕且有遠大前程的男子。在當時的英國,為了金錢結婚是理所當然的事情,為了愛情才教人難以理解。但是簡併不敢苟同,即便有一位符合母親心中標準的男人向她求婚,她還是拒絕了,她覺得自己的心應該跟著愛情走。

《成為簡·奧斯汀》:她忠於愛情,更忠於自己

直到她遇見勒弗羅伊先生——這個一見面便惹得她火冒三丈的傢伙,她覺得他洋洋得意,他認為她暗自驕傲。

她從不知道愛情會從傲慢與偏見中來,但是既然它已經降臨,她便做好了迎接的準備,即便關山萬重,弱水三千。

《成為簡·奧斯汀》:她忠於愛情,更忠於自己

能拒絕有錢男子的示好;能在板球上更勝男子一籌;能為女性寫作據理力爭;她從來就不是一個標準的淑女,所以即便勒弗羅伊的舅舅反對,她也願意和愛人一起私奔離開。

《成為簡·奧斯汀》:她忠於愛情,更忠於自己

簡卻萬萬沒有想到,自己和勒弗羅伊的肆意愛情的代價是勒弗羅伊拋棄他的責任,這可能會使他的家庭陷入十分困窘的境地。她愛他毋庸置疑,為了他們的愛情她可以不要衣食無憂,不要名譽,寧願顛沛流離,但是她不能不要自己的原則地傷害到他人,更不要他變成一個不負責任的人。她知道,在度過開始的一段甜蜜之後,對勒弗羅伊家人的傷害所帶來的內疚與痛苦終究會將二人逼瘋,與其最後落入那樣哀鴻遍野的境地,倒不如懸崖勒馬,慧劍斬情絲。

《成為簡·奧斯汀》:她忠於愛情,更忠於自己

所以至此終年,分道揚鑣。

有人曾借李碧華評張愛玲的話來評價簡·奧斯汀:“她善寫月亮,卻並不圓滿。”

或許在他人看來,與愛人的分開於簡·奧斯汀的人生來說是殘月一道,別無選擇,但是看了喬·亨特·斯賓塞的傳記小說《成為簡·奧斯汀》之後,你會發現對於奧斯汀來說,這未必不是一次完滿的選擇。

在簡的書裡,男女主人公走的是現實中她沒有走的那條路,寫作讓她獲得另外一種圓滿,但相同的是,她和她筆下的女性都從未讓自己在愛情裡面迷失,從而能夠有機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成為簡·奧斯汀》:她忠於愛情,更忠於自己

正如斯賓塞在書中所說的一樣:“不在任何東西面前失去自我,哪怕是教條,哪怕是別人的目光,哪怕是愛情。”

時佳是我一個很好的朋友,性格特別溫順,我們有時候會調侃她是二十四孝女朋友。她和男朋友感情十分要好,原本計劃大學畢業後就結婚,但是後來時佳想要考研,男朋友家裡不太同意,原因是家長覺得時佳男朋友年齡不小了,應該早點定下來,又覺得時佳考研沒有多大用處,反正畢業後還是要待在家裡照顧老公孩子。

那段時間她老是和男朋友吵架,常常跑到我租的房子里拉我喝酒侃大山,我記得有天她抱著酒瓶子笑得像哭一樣難看:“我一直覺得我特別愛他,一些小事我都願意遷就他,如果我們在一起,我們倆一定會過得特別開心。但是現在我突然覺得其實我更愛自己,我寧願不和他在一起,我也不想讓自己受委屈,家庭主婦不是我幻想的人生路,我的生活應該更精彩才對。”

她前所未有的一次堅持自己的態度讓男朋友家裡做出了讓步,最後兩人訂了婚,時佳在本省繼續攻讀研究生。現在她經常笑稱自從那件事過去後,她的膽子肥了不少,因為她發現感情是不能靠一方的無限遷就與犧牲去完成的。

《成為簡·奧斯汀》:她忠於愛情,更忠於自己

劉瑜在《送你一顆子彈》所說:“自我是一個深淵,它如此龐大,愛情不可填補。”我想說當你愛一個人的時候,你首先要堅守自己獨立的人格,愛情可以是我們不斷優化的動力,但卻不能是我們成為自己的阻力。當我遇上一個人,我希望他對我的人生來說是錦上添花,也可以是雪中送碳,但是錦繡的前程和火熱的希望,只能由我自己來給。

有時候魚和熊掌往往不能兼得,但是我們年輕時候所做出的選擇都是為了以後的不後悔。

正如在電影的結尾,安妮·海瑟薇飾演的簡·奧斯汀已經褪去了少年時期的肆意張揚,卻多了一絲歲月沉澱的端凝與優雅。

《成為簡·奧斯汀》:她忠於愛情,更忠於自己

她讀完了書,望著勒弗羅伊,勒弗羅伊似悲似喜,為她輕輕地鼓掌,無名指戴著銀亮的戒指。簡微笑著收回目光,乾淨無一物的雙手放在書上。

她知道,“當日子過完,我站在你的面前,你會看到我的傷痕,知道我曾經受傷,也曾經痊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