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粟裕曾被任命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可為何沒參加抗美援朝?

對於粟裕建國後被評為大將,的確有不少人為之不平,覺得低了,甚至有人說粟裕本人因為對沒有被評上元帥不滿意,還受到過毛澤東的批評,都被批評哭了。真相到底如何呢?

包括毛澤東在內,中央領導人對粟裕的軍事才能均讚不絕口。1950年7月,預見到朝鮮戰爭可能擴大,為保衛東北邊防安全以及在必要時進行抗美援朝,中央軍委成立東北邊防軍,當時就決定任命粟裕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兼政委。

建國後,粟裕曾被任命為東北邊防軍司令,可為何沒參加抗美援朝?

東北邊防軍是志願軍的前身。可惜由於粟裕身患重病,尚在青島接受治療,所以並未能夠履職,但中央之後也一直虛席以待,直到毛澤東確認粟裕因身體原因實在無法掛帥出征,這才換上了彭德懷。

據毛澤東的衛士長李銀橋回憶,其實中央最早也是要給粟裕授元帥的。那是在中南海的一次會議上,當討論到粟裕應授何軍銜時,毛澤東不僅提出要給粟裕授元帥銜,而且給了粟裕極高的評價:“論功、論歷、論才、論德,粟裕可以領元帥銜。在解放戰爭中,誰人不曉得華東粟裕啊?”

這時周恩來告訴他:“可是粟裕已經請求辭帥呢!”毛澤東聽了非常感慨:“難得粟裕!竟三次辭讓,1945年讓了華中軍區司令員,1948年讓了華東野戰軍司令員,現在辭了元帥銜,比起那些要跳樓的人(指爭銜者),強千百倍嘛!”

粟裕的“二讓司令”在軍中有口皆碑。1945年成立華中軍區,中央提名由粟裕擔任軍區司令員,張鼎丞任副司令員。張鼎丞比粟裕大九歲,是粟裕的上級。粟裕得知後向中央和華中局連發兩份建議電,要求改任副職。最後中央同意了粟裕的請求,在華中軍區正式組建時,任命張鼎丞為軍區司令員,粟裕為副司令員。

1948年在阜平,毛澤東當面告訴粟裕,說今後將把華野交給他全面負責。粟裕也是堅決辭讓,在他的請求下,中央決定仍由陳毅兼任華野司令員及政委。淮海戰役期間,粟裕雖具體指揮華野作戰,但他的職務實際是代司令員和代政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