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扶弟魔”是一個新興的網絡用語,意思是指通常因受到家庭的影響,會對自己的弟弟不計成本地付出,四捨五入就是弟弟的第二個媽,更有甚者,會犧牲自己的家庭婚姻,來滿足弟弟的一切需求。

對於“扶弟魔”這種性格的女性,三觀正的人都會嗤之以鼻,為此不少網友就把“扶弟魔”的情節拍成小視頻情節加以諷刺。

通常情節是這樣的:

家裡的女兒要出嫁了,迎親當天丈母孃坐地起價臨時加鉅額彩禮,待嫁的姑娘不顧準丈夫的為難,以“你不愛我了”,“你不捨得為我花錢”為由,讓準夫婿陷入尷尬的情況。

而母女索要的錢財,全是為了給家裡的男丁、媽媽的兒子、姐姐的弟弟提供保障,理由可能是弟弟要結婚、弟弟要買車、弟弟要...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而弟弟呢,通常會是一個媽寶男:母親和姐姐眼裡的珍寶,堅決不能讓弟弟受一點點苦,所建立的家庭成員關係是:弟弟是家裡的帝皇,媽媽在生的時候媽媽和姐姐一起養他,媽媽若不在,姐姐就會義不容辭地肩負起弟弟的一切生活所需,甚至弟弟的新家庭所需。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這種母親和姐姐是非常自私的,他們把自己當成了兒子/弟弟的附屬品,更自私的是,她們會要求丈夫、孩子愛屋及烏,也成為這個弟弟的附屬品。

本質上來說,扶弟魔們有著扭曲的價值觀和愛情觀、家庭觀,把自己當成了一件待價而沽的商品。

那麼,怎麼樣的家庭,可以培養出這樣的扶弟魔呢?今天我們就通過親子相處模式的發展,來剖析這樣一種人格的發展歷程。

扶弟魔關鍵詞一:重男但不輕女

重男輕女這種思想,這種觀念的本質,是以性別來衡量孩子以及家庭成員的價值。

在重男輕女的家庭裡面,男性的家庭地位極高,而女性的家庭地位卑微:媽媽把自己當成爸爸、兒子的傭人,女兒則和媽媽的狀況一樣,默默為這個家庭付出而得不到與兒子同等的地位。

而健康的家庭裡面,其成員的關係模式是平等的。即性別不會成為孩子被區別對待的原因。

重男不輕女並不等於男女平等,因為重男輕女的家庭所培育出來的女孩會對自己的性別帶有一定的自卑感,而重男不輕女的家庭則不然,這類家庭培養出來的女孩對自己仍保留著自信,她們往往認為自己是很有價值的,通過“價格”來體現

這樣的關係模式,傷害是很隱匿的:表面上看似平等,但一旦姐弟間的利益有衝突的時候,父母會傾向於兒子,而且理由非常充足。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扶弟魔關鍵詞二:共生依附

光有一個重男不輕女的家庭環境並不足以培養一個“扶弟魔”,還必須把女兒的存在價值建立在滿足弟弟上,並讓她對此深信不疑。

要讓姐姐對這種依附共生觀念深信不疑,需要母親不斷以身作則,並且給予姐姐明示、暗示。

姐姐你把糖果讓給了弟弟,弟弟開心媽媽也開心啊!你真是世界上最好的女兒--一句話把前因後果都給概括了。

心理學上認為,孩子天生具有尋求自我存在感、尋求被父母關注,以定位自己家庭地位的需求。以此是可以進行反推的:如果一個孩子通過某個特定方式,可以獲得父母的正向關注,那麼他們就會為此趨之若鶩。

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常說,如果想構建孩子對某個事物的興趣,就多誇誇他在這個方面的才能的底層心理動機邏輯。

其實扶弟魔們,一開始的動機是真心對弟弟好,但是她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這個方式可以讓媽媽看起來更喜歡她,所以她的動機就逐漸變成了討好媽媽,對弟弟好只是一種表現形式。久而久之,行為就變成了習慣,習慣又成為性格中的一部分,根深蒂固。

我們常常可以看見這類扶弟魔姐姐們,是完全不覺得自己有問題的,甚至以此為榮。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扶弟魔關鍵詞三:溺愛

這裡說的溺愛,並不是指對弟弟的溺愛,而是父母對女兒同樣的溺愛,因為溺愛造自戀,溺愛讓一個孩子陶醉在自我世界裡面,失去思考能力,失去面對現實的能力。

在重男不輕女的家庭裡面,因為姐姐深刻認知道弟弟開心,父母就會開心,父母開心就是她自己的快樂源泉,所以通常姐弟兩的關係是非常好的,也就不存在姐弟衝突。

只要不衝突,父母對兩個孩子看起來是一樣的平等,他們溺愛兒子,同樣也溺愛女兒,唯有這樣才能讓失去是非判斷能力,陶醉在他們為孩子創造的小世界牢籠裡面。

所以通常我們可以看見這類姐姐,在戀愛過程中的自戀表現--如果不滿足她給弟弟快樂的要求,那麼男朋友、丈夫就是狠心的人,無情的人。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扶弟魔關鍵詞四:價值等於價格

一個物品的價值,可以用價格來體現,但一個人的價值如果僅僅用價格來體現,那麼就是赤裸裸的人口買賣。

這類扶弟魔姐姐們,從小就被灌輸著只有錢能使你快樂的價值觀,只有願意給你花錢的男人才是好男人的婚姻觀。

例如,媽媽總是要求自己的丈夫用錢來討好自己,如果不給就大吵大鬧,鄙視自己的丈夫沒本事;又或者爸爸總是忙於工作,習慣用物質來討好自己的妻子,完全不知道陪伴為何物;

父母的這些相處模式,被年幼的孩子看在眼裡,他們逐漸建立起一個價值觀、婚姻觀:好男人就應該為女人清空購物車心願清單。

而扶弟魔們,最大的購物清單,就是弟弟那無窮無盡的索取。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扶弟魔的救贖:堅定、拒絕、尊重

至此,一個扶弟魔就培養成熟,等待著投放到一個“老實人”身邊,而等待她們的是兩極分化的結局:

其一、遇到一個卑微人格,只會不斷討好別人的男性,那麼她們就可以無窮盡地榨取,把一個人的快樂建立在兩個家庭的犧牲上;

其二、遇到一個人格相對健康、三觀正的男性,那麼她們只能抱著自己的弟弟哭泣;

無論哪種結果,都註定了遠離幸福生活。文頭描述的那個事例,據說是一個西安的真實例子改編,結局...讓人極度舒適:新郎官帶著一直喜歡他的新娘的閨蜜,轉身就去註冊結婚去了,留下氣急敗壞的新娘一家。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淅爸也遭遇了這樣的扶弟魔,那就是我的母親,打破這份意志傳承我堅持了三個原則:

  • 堅定:堅定自己的責任範疇

弟弟的幸福是你的責任嗎?是父母的責任嗎?都不是,那是他們自己的責任。每一個醒悟過來的扶弟魔,都深刻明白這一點。(醒悟不到自己有問題的“裝睡者”,是連這篇文章都不可能打開的)

如果你的弟弟沒有收入,那麼我們可以給他們找一份工作,至於做得怎麼樣那是他的責任;

如果你的弟弟沒有女朋友,那麼我們可以帶他拓寬交際圈,至於能否找到自己的緣分,那是他自己的責任;

而父母呢?不要試圖去改變你的父母對此的觀念,那是他們自己的選擇,每個人都有權利選擇自己的人生應該怎麼過,只要他們覺得沒問題。就如你現在想要走出“扶弟魔”的牢籠一般,這是你自己的權利,沒人能夠干涉。

女兒很美很漂亮,女婿很好很帥氣,然後女婿娶了新娘的閨蜜

  • 拒絕:拒絕情感勒索

情感勒索這個詞大家並不會模式,“如果你不要彩禮錢給你弟弟結婚,我就不認你這個女兒!”

請牢記他人的選擇(即便是父母),最終該為之負責的是他們自己,如果他們的要求並不合理,那麼勇敢地拒絕。

同樣的,也請停下對你的伴侶、你的家庭的情感勒索:“我只有這一個弟弟...”,那是傳遞傷害,而不是營造幸福。

  • 尊重:尊重你自己、你的伴侶、以及你的父母

尊重每個人的前提,是先自尊。你並不卑微,更不需要把自己的價值存在感依附在弟弟妹妹甚至是父母身上。

尊重你的伴侶,那是陪伴你走完下半生的人,同樣他沒有那個義務去承擔你原生家庭的錯誤;

尊重你的父母,那是你的養育者,只是他們的養育方式出了問題而不自知,非要給自己一個藉口的話,那可以是尊重他們的無知。

在我親身解決這類問題的時候,我會遭遇一些麻煩,一些誤解,其中最讓人難受的就是被批判為“不孝”、“叛逆”,甚至為此而大吵。但這並不妨礙我尊重他們,相反當我堅持下來之後反而贏得他們的尊重。

因為尊重的方式,不是犧牲自我利益去滿足他人的“偽利他主義”,而是在兼顧自己利益的前提下獲得共贏的結局。

淅爸寄語:如果一個人的性格乃至人格出了問題,那麼追溯其源頭,其童年時的親子相處模式,家庭成長環境都會有跡可循,教好一個孩子並不能公式化,但教壞一個孩子,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