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個職業農民,在農村種上二十畝地,收入能趕上在外面打工嗎?

苟琴兒


如果種植農作物的話,很難很難。就以我這裡江西為例,以種植水稻為主,一年最多兩季,懿季最高最高畝產1000斤,也就是你的20畝地最高畝產4萬斤。現在價格在130-140元/百斤,以140為例,你的收入最高56000元。這個錢你還要刨去種子錢、肥料錢、農藥錢、耕田錢、收割錢以及人工成本錢,最後剩下的純收入到手一定到不了40000元。

如果種植經濟作物的話,也許可以,但是很累很累,如果你請大量的人工,那麼成本增加,如果不請人工,那麼人好累,不值得。

不過,具體還是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來分析。

有人可能會說,20畝地好多啊,明顯比打工強,你知道20畝多大嗎?15畝等於一公頃,一公頃等於一百米乘一百米。


十里坡店主


當個職業農民,在農村種上二十畝地,收入能超過在外面打工嗎?對於這個問題,我結合一個回家種地的朋友,用他的收入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收入大大超過在外務工。

首先,他那二三十畝地,沒有用來種植傳統的糧食作物,我們都知道種植傳統的糧食作物,一畝地的收入也就是1000元,20畝地頂多收入2萬塊錢,這與在城市打工的收入相比,肯定是少太多。我這個朋友種植的是經濟作物,去年種植了10畝大姜,還有10來畝大蒜,他去年的運氣特別好,趕上了今年的蒜你狠,姜你軍,今年一年的收入在15萬左右,我們不要羨慕他一年的收入在15萬元,他這是運氣好,沒有趕上天災,同時油碰到了一個好的價格收成,所以他去年種植的作物在今年換來了豐收。

一年收入這麼多,那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回家種地了?其實我們要返鄉種地,一定要考慮清楚,不能盲目決定,一定要考慮好持久戰的準備,同時不怕苦不怕累。我這朋友,不光種植那二三十畝地,還置辦了各種農機,在不忙的時候,他藉助農機為村民服務,這也是一筆不錯的收入。




大農小城


我是東北農村的,如果在東北這塊種植二十畝地的話比不上在外面打工。



如果種的是黃豆按一正常年景一畝地出七百斤黃豆,二十畝(在東北一垧地等於十畝,按大畝算)地出多少錢。去年黃豆價格在1.5元~1.6元之間。二十畝地出黃豆一萬四千斤(按好年頭算)。總收入二萬多塊(除去子種、化肥、柴油、人工這些費用這二十畝地能剩一萬四五千元)。


去年國家給農民的黃豆補助每大畝四百八十元,二十畝地補助款是九千六百元 ,二十畝地的收入一萬四五千塊加補助的九千六百元,等於二萬三四千塊錢。二十畝地的收入加國家的補助能賺這些錢,你認為去打工賺的多還是在家種二十畝地賺得多呢?這裡不提玉米了,玉米沒有黃豆賺得多(因為黃豆比玉米的補助款多,而且種植黃豆即省工又省時)。


蜜汁林


我們這裡是河南省豫東地區也是中原地帶,世世代代都依種地為生。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這裡的老百姓大都選擇了出門打工掙錢了。所以現在在老家種植土地的基本上都是老人和留守在家看孩子的婦女,我這幾年也是由於家庭的原因而選擇了在老家承包土地搞種植業。我就給大家分享我的承包土地的經歷吧!

我是2015年秋收以後開始在家承包了將近30畝地搞種植的。剛開始的時候自己也考察了種植什麼能夠有收益不能說辛辛苦苦幹一年沒有掙到錢是最令人失望的。我們這裡主要靠近杞縣大蒜產區這邊,所以方式我就想能不能大規模種植大蒜來提高自己靠種植創業來賺錢的機會呢?第一年種植也是不敢種太多,30畝地保守的選擇種植7畝多的大蒜,將近23畝地的小麥。沒曾想到的是2016年大蒜價格行情這麼貴,那一年真是大獲豐收,不但收穫了金錢也收穫了名聲!那一年我絕對我種植30畝地比打工掙錢。

但是在2017年秋收以後我選擇了退地,因為大蒜的價格在入庫前已經開始下滑了,當時有一家土地的主人家裡有點事不得不回家再種地,所以我也是趁勢把土地給退租了。保留了將近5畝多地,種植了1.8畝地的大蒜其它的種小麥,結果在2018年的時候大蒜價格行情走低,每畝地的基本上沒有收益!這一年是我們所有承包土地搞種植的都是不好的年景!面對這樣的情況在家種地不如出去打工掙錢。

總的來說承包土地搞種植也是有風險的,畢竟現在的自然災害依然是無法避免的。在面對自然災害的時候農作物只有減產減收的情況!所以種地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我是豫東小農,關於承包土地搞種植可以留言關注我!一定跟大家分享我的種地的經驗!


豫東小農


二十畝地就想收入趕上打工?那你這工打的是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啊!我家老爺子今年種了三百多畝地,豐收了能趕上我們村出去打工的一個人的收入就不錯了!即使是南方你一年兩季三季種點經濟作物也就夠你一年吃喝就不錯了!哎你這種問題我真想說打敗你的不是天真是無邪啊!


痞子公社


二十畝地要看地理位置跟種植的是什麼,以我家為例,我老家河南信陽平橋區明港鎮的,地理位置應該是溫帶季風氣候,降水量一般,每年可以都主要種植水稻,小麥,花生,我家旱地跟水田一共十來目,2018年全年收入,小麥3700元,水稻3800元,花生9000元,玉米1300元,投入4980元,淨收入3700+3800+9000+1300-4980=12920,所以能包20畝地能否趕上打工就一目瞭然了,當然這裡有天氣原因,就是拋開天氣原因收入再加上一倍,還是遠低於打工。當然有地理位置好的,高特種種植的收入也會很可觀,但這只是少數的的,我認為要考種地趕上打工收入,是要靠規模種植,百畝以上,還要懂技術,機械化程度高,不然別說收入,你能否收回都是問題。


人生相機


我去年種了十四畝地,賣苞米賣了一萬二千元,除去化肥,牛具,種子人工,能剩一半也就是六千元就燒高香了,這還是我與老公兩個人的成果,均一下每人三千,如果老公去外面打工,一個月就掙三千,何必起早貪裡累成那樣呢。

話說回來,職業農民,大多數都是5一6一70歲這些老年人,在家待著沒事,給別人白種捨不得,捎帶著種罷了。

老農,包括我在內,喜歡地,一生的工作都是在種地,喜歡地,愛地,不是說掙多少錢的問題,就是享受春種秋收這個美好的過程,苦和累也不算什麼了,我常說活到一百歲,只要健康,我還種地,那只是說說而己,真能種動地,那就成奇聞了。

人生,什麼職業你都能選擇,唯有農民你不用選擇,你有地,你就種,在哪也不去的情況下,最起碼餓不到就行,想讓年輕人種地,想都別想,因為他們這代人在外打工,人在城市,心也在城裡,地也只能由我們這些老人種了,地己經與年輕人搭不上邊了。


蒲公英的傳說


我是農民!

但是我沒土地!

我在新疆,承包土地,種植色素辣椒!

這話得兩說!

我在新疆這裡(新疆太大了,我只說說我在的地方哈!),家裡幾乎都是種植色素辣椒!

有人說,新疆不養老,不養小!意思是,這裡以種地為主,老了,幹不動,小了幹不了!

這裡種地,一年只種一季,每年四月中旬開始,十一月份就結束!其實,忙的時候也就三個多月時間!

在這裡,兩口子種幾十畝地,收入還是可以的!

但如果只有20畝,那就太少了!如果是20畝地,平時可以在家門口打打工,也是地裡的活,這裡很多種地大戶,有的一家就幾百上千畝地!

平時按天工算,一天九個小時(130------150不等)。

二十畝色素辣椒,看產量如何,正常情況下,一年下來收入也就三萬左右,如果產量高,收入就高!

我去年種了33畝色素辣椒,毛收入19萬,除去投資(不算我們夫妻二人人工費),掙了12萬左右!

其實,做個職業農民,也挺好的!(個人覺得哈)主要是自由!

但是,種地風險大,不如打工掙錢穩,天災,產量,價格等等一系列不穩定因素,都大大存在!所以,很多人不願意種地,而選擇打工!


新疆的外鄉人


朋友姓楊,應縣馬莊人,六十四歲,有地四十畝。每年種玉米,純收入差不多兩萬。村南有個工業園區,農閒時到園區乾點零活,月收入三千左右,又能掙個一萬多。兩項加起來三萬多一點吧。孩子都有工作,都很好。倆口子在村裡自力更生,生活不錯,每年有贏餘,這些贏餘的錢存起來準備防老。隨著年齡的增長,苦也受不行了,逐步減少種地面積,到了七十多歲,能幹啥做點啥,少乾點活對身體有好處,吃飯又香,睡覺踏實,根本不存在什麼三高。孩子們隔三差五回來一趟,紅火一兩天走了,很是幸福。老楊對外出打工不太贊同,可能收入比打工少掙點,但這是守家在地啊。其實年輕也是在家好,對孩子的教育、對老婆的照顧,遠比多掙一兩萬好。


雨神166363453


這應看地方吧,我就是黑龍江54歲農民工,家離縣城約200里路左右地只能種糧食,一畝地也就幾百不到千元,就現物價是不夠活的,光子女上學都不夠,何況農民還需養老人因農村老人是沒有退休金的。所以說不願意,只能出來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