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初試成績高於去年40分,但心裡沒有把握,一邊準備複試一般準備調劑,這樣對嗎?

不想下海的魚


題主題目並沒有說得很清楚,初試成績是比去年的國家線高40分還是比報考院校的分數線高40分?這兩者差距大了。

今年雖然研究生報考人數創新高,但同時又出現大幅擴招,因此,今年的整體招錄比去年還高一些,而且尤其利好中西部和東北高校,利好幾個重點專業,這些學校和這些專業,錄取幾率會大增。而東部高校和其他普通專業,難度則會略有提升。

先來說說比去年的國家線高40分的情況

就以工科為例,2019年的國家線A類是270,B類是260,如果高40分,也就是300出頭的樣子。這個分數要報考自主劃線高校,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就算進了複試,也可能是第一批被刷的,這就一定要做好調劑準備了。我們隨便找一箇中南大學,去年的工科線是330分,今年就算擴招,應該也不會低於320。

這個分數報考普通高校呢,我們先找個東部211高校來看看,比如江南大學吧,一般專業,只要不是很冷門的,基本都在290、300以上,如果題主考310分,是可以進複試的。但除非你在某些方面有過人之處,提前有老師要你,否則,複試機會也不大,仍然要做好兩手準備。

我們再隨便找一個西部高校來看看,蘭州理工大學,去年的分數就不高,今年如果擴招,複試分數可能也就是國家線,所以,超國家線40分,肯定是能進複試,而且希望比較大的。

如果是超出院校線40分

如果高出所報考院校往年分數40分,建議題主先專心準備複試,從往年的經驗來看,初試高出40分,只要複試發揮正常,被錄取的機會還是非常大的。

題主現在要做的,一是積極聯繫導師,爭取能得到導師的首肯,以高出40分的初試分數,導師肯定是願意招收的。

二是專心地複習專業課。如果有條件,聯繫該校的師兄師姐,詢問一下複試的考試範圍。複試主要考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掌握程度,需要看的比較深入。如果能縮小一點複習範圍,當然就能輕鬆不少。

至於調劑,現在就不要去管了,等調劑政策出來後,你再選上一所學校保底。


高校人才真經


作為一個考研的過來人,很高興回答你的這個問題,也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助到你。

關於你問的這個問題,其實我考研的時候,也是和你一樣的情況,我覺得這種情況下,邊準備複試,邊找一些調劑的院校來保底是很對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第一點,雖然過去年的分數線40分,但是有的學校可能是按照錄取的人數,然後有個比例來進入複試的,你目前可能還不知道自己的排名情況,所以也不是很清楚自己能否進入複試,所以我覺得兩手準備是對的。

另外,第二點的話,如果對於一些非自劃線學校,可能學校的複試線就是國家線,如果是國家線的話,就會使得很多人都會進入複試,五行之中也會使你的競爭壓力比較大,如果在沒有十分穩的把握下,邊準備複試的同時去搜集調劑信息也是很對的。

另外,我覺得,現在考研的人數也是越來越多了,很多人都不想二戰甚至是三戰等,我的個人建議也是最好一次走,能走則走,所以說求穩也是很重要的,我覺得在準備複試的同時準備調劑完全是可以的。

包括我自己也是的,我前年考研的時候,也是過錄取線40多分,也是心裡感覺不穩,在準備複試的同時也找了一些調劑,不過最後比較幸運的是,我上岸了一志願。

所以綜合我自己的經驗和經歷,我覺得邊準備複試的同時去準備調劑,完全是可以的,希望我的以上建議和看法可以幫助到你,加油!


研路有我


由於你表述的有歧義,你真實的意思我只能靠猜,第一種情況,你是考研二戰的學生,今年的成績比去年高40分。如果是這種情況,聽起來提高了40分應該是進步很大。但我不知道你去年考了多少分,所以也不知道今年高40分總分是多少分。如果你去年的成績不高,今年加上40分總分也未必就高。

第二種情況你比去年國家線高40分,我猜你最想表達的可能就是這個意思。比國家線高40分,這是一個很高的分數了,但是能不能進入複試,還和你報考的學校和專業有關。如果你報考的學校不是34所自主劃線院校,高國家線40分應該是一個比較穩的情況。但是如果你報考的是名校的熱門專業,只比國家線高40分能不能進入複試還真的不一定。比如去年的工科線270分,高40分也就310分,34所自主劃線院校工科專業許多都是要求320分。


第三種情況比去年複試線高40分,如果是這種情況,我認為不必過於擔心,比複試線高40分進入複試肯定沒有問題,只要複試正常發揮錄取也沒有太大問題。


考研小秘書


您好,根據您的情況,我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您這個分數高於去年的40分,今年的國家線還沒有出來,參考去年的分數還是很有必要的,通過對比去年的分數您的成績還是很有競爭優勢的,您一邊準備複試一邊準備調劑是可以的。

其次,您在正常準備一志願的調劑時,可以留意下調劑信息,畢竟您目前的成績也還是有優勢的,第一志願是您的首選,複試備考的過程中,需要準備的內容還是挺多的,不僅有專業課,還有英語口語(根據具體院校要求),中文自我介紹,導師常見問題答案的準備。

再次,調劑信息的有效篩選,畢竟您的分數還可以,實在需要進行調劑的話,您可以先篩選下您想去的地區或者學校,然後在進行定向的調劑信息查看,這樣可以減少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上述分析,希望對您有幫助,預祝金榜題名!



梅可1224


答題/帥小西De--期待為您解惑!


考研初試成績高於2019年40分,是高於去年院校複試線40分,還是國家線呢?

相對來說,能知曉報考專業排名的話,心裡會更有底些。但是,因為部分學生單科可能低於國家線,無法進入複試,大部分院校會在國家線公佈後直接發佈複試同學名單及排名。

就小西理解,理工類學科超過複試線40分的話,還是比較有優勢的,尤其是錄取招生計劃多的。加上今年教育部要求擴招18.9萬人,專碩的話上岸錄取的幾率還會大些。

但是,好消息誰都愛聽,涼水也是要潑的。

因為複試佔比40-60%,且差額率不得低於120%,因此總歸會淘汰部分考生。比如,去年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一位445分考生(排名第一)被刷,就是因為複試的筆試環節不及格。

因為複試有“一票否決制”,即單科成績不合格就會直接淘汰,無法錄取。因此,小西比較建議你認真準備複試,尤其是今年情況特殊,可能考核也會發生變化。

至於,調劑的話,不是不讓準備,而是要在你有精力的同時保持關注。各個高校的預調劑系統已被教育部緊急叫停,目前發佈的大部分是一些調劑公告,或課題組的需求。

我給的建議是做好一份簡歷和郵件內容模板,讓家長幫忙蒐集信息,給導師發郵件。事實上,我認識的不少家長都有在做這件事,讓孩子安心備考,自己加班幫忙收集篩選整理這些信息。

比如說,近期私信給我諮詢考研複試、調劑等問題的,超過6成都是家長,而不是考生。因為考生們時間真的很緊,一旦國家線發佈,各個院校的複試可能就會緊隨其後,之前預留的時間足夠長啦。

最後,小西想說今年是考研競爭最激烈的一年,也是擴招力度很大的一年。要對自己有信心,高40分的都沒把握,別人高10分、5分的還怎麼過啊。對吧!

作為家長的你們,有在給孩子考研複試、調劑提供幫助嗎?

⚪ 若是我的文章對你稍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或轉發,讓更多人看到,非常感謝!

帥小西De


說句實話初試成績的高低不代表你能否順利的就讀研究的,因為大家都知道考研不同於高考。高考只要分數考得高,學校正常報考都能順利就讀,但是考研不是這樣,考研不但要求你初試成績考得好,還要求複試表現的好,綜合面試表現的好才可以。

你的問題描述並不是很清晰,初試成績高於去年40分。首先可以看得出你今年的努力,因為2020年考研試題整體難度要高於2019年。能考出這樣的成績是非常的不錯的,但是主要還是要看複試分數線是多少,能否參加複試。

我個人的建議是你首先看一下目前你的分數在你所在專業的排名情況,以及所招生的人數。根據排名判斷自己能否進入複試,或者說看看自己排名的高低情況。瞭解一下自己專業課的水準,錄取的概率有多大。

對於一邊著手準備複試一邊準備調劑,我覺得還是可以的。但是要注意兩所院校的複試時間問題,一旦衝突就勢必需要有所取捨。畢竟目前國家線還沒有公佈,再受到疫情的影響,今年複試時間一直安排不了,並且很有可能是網絡複試。

一旦採用網絡複試,複試的比例、難度預計都會有所下降。這時候就看你初試成績的排名情況如何了,所以說你現在的重點要放在弄清楚自己的排名情況,以及認真複習專業課。當然了嘗試聯繫調劑院校也是有必要的,但要做好心理準備,一旦涉及調劑院校落差會比較大的。

考研競爭越來越大,即便是今年擴招18.9萬人次,依舊是杯水車薪。好好準備複試,爭取能進入一志願的院校,加油!

【暗夜之中,方見繁星。

事在人為,為者常成。】


江湖碩士


您好,很高興回答你提出的問題,針對於你提出的問題,微談論將幫你解答。

考研初試分數高於去年40分,但自己心裡沒有確切把握,一邊複試一邊準備調劑是正確的做法嗎?你的做法是比較可取,在沒有確定錄取名單前,任何事情都存在變化。俗話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提前做足準備,不會到時面臨慌張,具體談一談自己對本問題的見解:


其實我一直強調的都是在考試當中,無論是中考、高考、考研,分數只是一種參考,更應該關注排名。試卷的難度每年都有變化,分數也會上下波動。另外一點就是,考研報名人數相比往年都是持續增加,競爭愈發激烈。可能往年能夠進入複試的分數,2020年並不一定能夠進入複試。如果是考研初試分數高於國家線40分,是不具有參考性。你應該參考的是報考學校,報考專業往年錄取分數,如果是高於報考專業往年錄取分數40分,相對來說你是比較安全。

目前來說,現在考研當中複試環節所佔比重越來越高,一部分高校的初試:複試=5:5,有一部分高校的初試:複試=6:4,另外一部分高校的初試:複試=7:3。總體上來說,越好的高校一般複試佔比都很大,如果你報考的是雙一流高校,那麼初試分數只是入場券,複試才能夠決定你是否能錄取。在2018年、2019年都有初試第一被刷掉的現象。如下圖是2019年中南大學外國語學院複試情況,初試第一名的分數是445,比第二名高25分,比第三名高30分,按理說應該是穩穩錄取,依然在複試當中的筆試環節不合格被刷掉。因此,現在的考研更加註重學生的綜合能力,初試高分並不一定代表能錄取,只能夠代表錄取的可能性較大。

不僅你會一邊準備複試,一邊準備調劑,很多考生都會選擇如此的做法。因為,除34所自主劃線高校外,其他高校複試時間大致相同。如果等到面試結果出來,在去聯繫調劑的院校很難調劑。現在的考研競爭處於白熱化,很多調劑名額一旦釋放出來,就被搶光。因此,很多考生都會提前聯繫需要調劑的院校,爭取給自己預留調劑的機會。往年也都有學生,調劑的高校比一志願複試時間還早,但他們仍然都選擇參加,給自己爭取多個機會。

不反對一邊準備複試,一邊調劑。但並不是盲目的準備調劑,耽誤自己準備一志願複試的寶貝時間。每年都有有一部分學生,本來一志願能夠錄取,但是總覺得自己考不上。花費大量時間在尋找調劑信息、聯繫導師方面。幾乎都沒有認真準備一志願複試高校,當然面試的時候會把你刷下去。因此,準備調劑是一種常用的方法,但切不能耽誤自己的一志願複試。除非你能夠調劑到比一志願更好的高校,不然不建議直接放棄一志願。


今年受疫情影響,考研複試將推遲,如果四月初疫情仍然沒有得到有效控制,很多高校可能將會採取網絡視頻面試,網絡面試就意味著將取消複試筆試環節。對本科一般學生來說,取消複試筆試環節是不利的,只有單純面試存在很大的主觀性。如果是本科一般高校,且報考雙一流高校,一定要做足複試準備。切不可因自己初試分數較高,放鬆警惕。因此,個人覺得今年的考研對很多考生來說都可能出現反轉的情況,無論初試分數怎麼樣,都要認真對待複試,一切皆有可能。

當下一部分學生在家準備複試,可能並沒有學到什麼。不管自己想什麼辦法,都要逼迫自己靜下心認真準備複試,不知道哪天就突然通知大家面試,不會給大家留太多準備時間。能夠沉住氣、靜下心,哪怕初試表現不好,複試逆襲的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

以上就是我的見解,歡迎大家評論、交流。喜歡的朋友可以關注我,每天都會分享自己的見解。如果你有其他不同想法的,也可以評論交流。

微談論


就個人理解,只要過了國家線之後分數高低作為參考,實際意義並不大,重要的是根據招生簡章來看招生人數,再儘量查報考該專業的考生排名(可以用排名軟件查,但不可全信,有的人是亂填的分數;也可以通過建QQ群自己排名;最穩妥的是打電話問)。另外,複試是有一定差額比的,一般是1:1.2,如果自己排名能達到正常1:1的比例以上,當然是盡力準備複試。如果是以差額形式進入複試,重心是準備複試,同時需要關注調劑。僅個人理解,酌情參考。


博藝芽苗菜


首先,兩手準備是正確的,因為現在考研的複試的競爭很激烈,誰也說不好;

再次,可以先把主要精力放在複試準備,儘量找導師,熟知他們的研究方向;

最後,當然調劑信息你也要關注,但是前期我建議你還是準備複試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