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疫情中的我

目前,新冠疫情正在全世界蔓延,這是一場全人類與瘟疫的較量!作為親歷者,我們每個人在抗“疫”過程中都有體驗和收穫。現在我把自己的心路歷程分享出來,以紀念這段難忘的日子。

去年12月初,當手機上彈出“武漢現不明原因肺炎”這個消息時,我的第一反應是,不會比“非典”更嚴重吧!後來看到持續有報道且感染人數在不斷增加,雖未恐慌,但也“如鯁在喉”。不幸的消息終於在除夕前一天到來,緊接著關於疫情的消息“鋪天蓋地”,我的心也越來越緊張。一會兒看電視新聞,一會兒瀏覽手機朋友圈,還不時地查看感染人數的最新動態……知道的越多,內心越焦慮,所以索性追劇吧,分散一下注意力,《慶餘年》是我這一年來看得最完整的一部電視劇,也算對得起自己這個愛奇藝會員了。

很有幸,疫情期間許多線下課程轉到了線上,而且是公益!2月2日,“涵德文化”的包劍英老師在“荔枝微課”上開講了。聽完“危情時刻,力量之源在哪裡?”,我有了一種在深夜茫茫大海中找到“燈塔”的感覺!包老師說:我是因,世界是果,要帶著對生命、對世界的敬畏,反思、反省;我們改變不了結果,我們可以改變面對它的心情;疫情期間,不出家成教於國,關注個人及家庭成長目標;在疫情中,有人看到的是危機,有人看到的是機會,等等。這些話語好像句句都是對我講的,也引發了我的思考,如何能不出家成教於國?疫情中什麼是我的機會?我該怎樣利用宅在家裡的時間?

當腦子裡開始以正向思維考量疫情,內心的焦慮和恐懼開始“退潮”,取而代之的是篤定。聽課、做筆記、讀書、思考、開微信沙龍,還有每天換著花樣關照堅持上班的老公的“胃”,就這樣,日子充實而忙碌。

很享受不出門靜心做事的感覺,“涵德文化”系列課程、“秋文心理學院”NLP心理實操技能課程、“韋志中心理學網校”課程,讓我覺察到自己知識儲備的不足;《愛的五種語言》,讓我審視自己處理親密關係的“卡”點;財經講座讓我對後疫情時代的經濟走向有了比較明晰的預判;還有每天的保險產品學習,結合生活起居,讓我思考:怎樣做才能讓老百姓對保險少一些牴觸和詬病,多一些保障?

在為開微信沙龍收集資料的時候,我查閱了全國各行各業對湖北和武漢的馳援情況,這一串串數字的背後,是全國人民的關愛和傾情奉獻!“涉江而過,芙蓉千朵”,有哪個國家能傾全國之力抗擊疫情?這種奇蹟,只有中華民族才能創造!中國不畏困難、勇於擔當的大國形象,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每每看到電視公益廣告中,脫去厚重的防護服,露出被汗水浸透衣衫的背影,還有剃著光頭的小美女的形象,我的眼睛就禁不住發酸、發熱!是你們這些最美的“逆行者”守護了千千萬萬的人,讓我們得以安居樂業!感恩您,您是年度最佳“感動中國”的人選!

今年我過了一個沒有元宵的“元宵節”,期間十一天沒有下樓,踐行“宅在家裡也是一種貢獻”的號召,絕不給寒風中的志願者添麻煩。從初三開始,我基本上是一個人獨自在家,愛人去工作,兒子在外求學,獨處不孤獨,超長假期很有收穫,看了很多、聽了很多、學了很多、用了很多,也分享了很多,學、做、研、教、寫,“五位一體”都有成長。

一場疫情,讓我更深的領悟到生命、健康、親情是人的無價之寶,擁有了“吉祥三寶”,人生才是完整的“1”;一場疫情,讓人明白,世事無常,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生命脆弱短暫,誰也不知道明天幸福和風險,誰先來“敲門”;一場疫情,讓我們知道,我們都應該有危機意識和抗風險的能力,這樣才能在風險來臨的時候,不會猝不及防。

從當下開始:熱愛生命、熱愛生活、熱愛大自然;敬畏生命、敬畏生活、敬畏大自然;感恩生命、感恩生活、感恩大自然!

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能安然度過疫情!期待安全的那一天早日到來!祝我們所有人一生安康!

俊英海棠

2020年3月11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