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20年後城市高層房屋將是農村窮人的專屬。是真的嗎?

新大風歌


不敢苟同。城市化進程令農村人口逐步向城市遷移、農業現代化步子緊邁,農村土地走向規模化、集團化經營,多餘的勞動力集中流向城市,對高層小戶型房子有大量的需求,但並不意味著這些房子住的都是農村的窮人,理由是:真正的窮人在城市裡根本買不起房子,現在如此,20年之後的相對窮人也是如此,從農村出來的人口在農村原本就有自已的房子、宅基地,如果費九牛二虎之力才能在城市購買住房,不如留在農村居住。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農村人均收入的增加,城鄉收入差別會進一步縮小,在城市的生活條件如果不好,大部份從農村流向城市的人口會迴流,加上20年之後,中國人口大幅度下降,對城市住房的需求量減少,購房負擔不大。另外,20年之後,中國已經沒有窮人。





軍影007


20年後城市高層房屋將是農村窮人的專屬,雖然說這句話有些絕對,但也並不全無道理,20年後變化太大了,那時候的農村將是什麼樣?

我以一個農村人的視角來回答這個問題,我是一個80後,我的上一輩人也就是我的父親這一輩人都是種地高手,他們熱愛耕種,對土地有很深的感情,然而到了我們這一代,感覺我們村裡經常去地裡就剩下我一個人了,你們也可以把我當做農村的守村人,當然,我的種地技術沒法與我父親那一輩人相比,可以說離了機械化我啥也不會,不像我父親那一代人什麼都會做,很多的農業技能已經失傳了,過去的很多農具現在也成了古董,對我來說它就是一種回憶。



那麼這就決定了土地的使用權會向少數人集中,因為現在很多的土地都被閒置,土地改革也是大勢所趨,20年以後,也就是我孩子這麼一代人,這一代人從小基本上都沒有去過莊稼地裡,更別提讓他們去種地,他們對莊稼幾乎沒有感情,也無法體會到糧食的珍貴性,20年以後,農民也許會是少數人,很多人也住上了高樓大廈,但是能住進高樓大廈的人並不一定是有錢人。

我們附近的一個村莊,已經失去土地了,他們也都搬進了高樓大廈,有空的時候大家都到樓底下集合,沒有了土地對他們來說就像是沒有了靈魂,雖然說不愁吃不愁穿,但是日子總覺得過的不是滋味,對未來缺乏信心。



20年以後,大量的農村人將會搬進高樓大廈,以騰出更多的土地,或許還真的是窮人住進了高樓大廈,而真正的有錢人,還是不能接納這些既不是農民,又不是城市的人,他們或許會住進高檔小區。

20年以後,我也不知道會是什麼樣子,還是不要想那麼多了,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使命,我只知道20年以後,我的青春一去不復返了,未來是屬於現在孩子們的一代,希望他們會把農村建設得更加美麗!


鄉村小二哥


當下人,多住在高層,按高層結構房屋壽命,我國房屋平均壽命為6O年,或55年。那麼55年後,你所住的家,其拆遷費為零,甚至於倒貼。而6層以下的普通民宅,55年後,其拆遷費至少在你的房價的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其原因是:土地面積公攤費遠遠高於高層住宅樓。因此,從長遠考慮,還是住六層以下房子合祘。


康3446


導語:我是土木工程碩士研究生,在建築行業工作了幾年,對於“20年後城市高層房屋將是農村人 的專屬”這句話我並不能認可,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越來越多的明星買頂層公寓

頂層代表著“至高無上”,頂層地產不僅僅代表著奢華,也是身份的象徵。歌手澤恩馬利克在紐約買的價值1000萬美元的頂層公寓,中國人都喜歡帶8的樓層,很多國內明星都購買了18樓的住宅,周杰倫的婚房是18樓的住宅樓、李小鵬在北京的住宅也是18樓、華誼兄弟總裁王中磊買的是北京一棟樓的16-18層。以上只是一些名人的例子,喜歡高層住宅的人還有很多,前天在深圳開買的高層別墅,一些富豪排隊買房,15分鐘交易額過億。

我們發現很多明星和富豪也喜歡高層住宅,哪怕高層價格會更高。

二、高層住宅的優勢

  1. 高層住宅視野開闊。有句老說是說:“看得高看得遠”,房子也是這樣的,城市的高層可以盡收整個城市的美景。我們發現一二線很多城市的住宅樓的都在市中心附近,地理位置好,頂層都是富豪,他們通過陽臺的窗戶可以把整個城市的風景盡收眼底,我覺得也代表著企業家的視野吧!


  2. 高層的採光通風該好。我們都知道小區住宅的底層可能一年都見不到陽光,開窗戶也吹不到風。高層住宅每天的早上都可以打開窗簾都可以擁抱太陽,不想被陽光照射的時候把窗簾拉上就好了。採光通風保證了房間裡空氣的流通,相比高層住宅,底層住宅因為見不到陽光,不容易通風,往往潮溼,有一些蟲子。

  3. 隱私性好。我們生活中的隱私性非常重要,在一樓人來人往,在自己的房子裡說話都不敢太大聲,很多時候都不敢開窗戶,有時候甚至還要拉上窗簾,實在有很多不便。在高層就不存在這個問題,我們發現很多著名酒店或者著名公寓,在頂層做私人游泳池,也都是不錯的選擇。

高層有什麼不好的地方?

既然有人說“20年後高層住宅將是農村人的專屬”,那麼他是怎麼想的呢?

  1. 富人都住別墅。在很多人的心裡,富豪們都是住的兩三層獨棟別墅,甚至會在一個偏僻的山腳下蓋一個有小院子的別墅。我覺得住獨棟別墅的富豪只是一部分,也是電影中經常出現的場面,因為這樣才能體現富豪的“豪宅”。其實與鄉村式的休閒別墅相比,很多富豪也願意吃著晚餐,透過窗戶看著整個燈火通明的城市,思考我該如何掙更多的錢。

  2. 電梯的不便。也有一些人覺得住高層每天坐電梯上下樓,很不方便,更有甚者擔心10年後電梯壞了沒人更換,那住在高層的業主怎麼辦。我覺得這麼想有點“杞人憂天”,人口越來越多,為了更少的土地容納更多的人口,未來的電梯房是住宅的趨勢,電梯就像公交車一樣,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交通設施。

結語:與“20年後高層房屋將是農村人的專屬”的觀點恰好相反,我認為若干年後,高層住宅是搶手的住宅,很多農村人住在底層住宅,我們可以參考一下日本的城市住宅,就是這樣的分佈。

【我是農村土生土長的伊人間,你覺得我的看法對嗎?如果覺得還不錯,點贊轉發讓更多人看到吧!如果覺得還有需要補充,歡迎留言!順便關注一下作者吧!】


伊人間


有人說:20年以以後城市高層房屋將是農村窮人的專屬,也就是說是農村窮人居住的地方。這就像美國目前窮人基本上住在城市裡面,而富人都是在外面買地蓋了別墅或者莊園是一樣的社會狀況。對於在我國出現這種可能性是沒有的,別說20年以後,就是30年以後都不會存在這種現象。


首先,來看看20年以後的時間的確不是太長。目前是2020年,20年以後就是2040年,那個時候我國確實出現了飛速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會更富裕了,物質文化水平更高。那個時候農村的土地還沒有到期,也就是說農民還就在種著地。畢竟我國二輪土地延保到期以後再繼續延保30年,以保障農民種地的積極性,鼓勵農民對土地的投入,確保糧食的安全生產。所以農村的土地絕大部分依舊是農民種植,因為我國的土地的地貌是不一樣的,基本上以丘陵、山地為主要的田地。不像美國基本上是大平原,也不像東北地區是大平原,能夠規模化、機械化種植。

其次,我國城市的居民基本上是農村轉過去的,也就是說城市的絕大部分居民是從農村流入的,農民好容易在城市裡買了樓房,不可能再回到農村。“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祖祖輩輩的農民始終盼望著到城市裡居住,然而現在到城市裡居住了,是不會再回到農村的,因為20年的時間還不是一代人的空間。更何況現在農村至少還有6~7億農民,把這些農民轉到城市裡面,那就需要城市再進一步的擴容,在目前的社會現象是不可能的事情。


第三,我國的宅基地的性質決定了城裡人回到農村居住的可能性非常小,畢竟農村的宅基地的所有權歸村集體,不允許到市場上進行自由的交易,這也使得城裡人沒有權利到農村去買宅基地蓋房居住的。更何況城裡的樓房現在動輒上百萬,如果說他們到農村去買廉價的農房是能夠買好多套的,但是農民到城市裡買那些高樓大廈根本買不起。因為城裡人居住的那些樓房不會很便宜的賣給農村人的,他們也不會做虧本的買賣的。即使現在農村人依舊往城市裡流動,而城市裡的人的房子在不斷的買大平方的。

總之,對於目前題主所說的這個問題,農村人全部住到城市裡面的高樓大廈裡,這是不現實的東西。即便再過20年,再過30年都不可能出現這種現象了。因為我國正在鼓勵農民進城買房居住,而城市裡的房價卻不斷的攀升。加上我國現在對城市佔用土地進行了嚴格的限制,也使得城市裡的蓋樓房的土地非常的稀少,致使樓價更是不斷的上漲。


三農一姐


有人說,20年後城市高房層,將是農村窮的專屬,是真的嗎?個人覺得現在城市汙染比較嚴重。城市生活節奏快,壓力大。城裡有錢人,開始追求除了物質以外的東西。比如新鮮的空氣,與世無爭,安逸又愜意的生活。剛好他的這些要求鄉下都符合。窮人之所以住在城裡,大部分是因為在城裡打工。除了打工以外,更大一部分是因為孩子學習方面。城市裡面的教育畢竟鄉下很多是跟不上的。以上兩者是大部分鄉下人在城裡買房的原因。導致鄉村很多的宅基地大量荒廢。記得小時候看到穿西裝打領帶的,就是富人的標配。而現在有錢人除了上班外更多的是選擇穿舒適而又休閒的衣服。小時候覺得頓頓有肉吃,那是有錢人的飯桌。而現在有錢人為了養生,吃上青菜田園菜。當鄉下拼命想在城裡買房的時候,城裡有錢人反而在鄉下蓋起了別墅。20年後城市高層將是農村人的專屬,這個還真不好說。但是鄉下人確實在追趕城市人的腳步。而城裡人卻在羨慕鄉下人的安逸和空氣清新。





江浙鄉村


有一定道理,個人的一點想法,不一定準確。

(一)購房順序決定:剛需買房是有房就行,注重房子價格,當然高層住宅價格低,然後是改善購房,注重的是面積,再然後是品質購房,注重的是環境。

(二)人的心理決定:住高層的想去住小高層,住小高層的想去住洋房,住洋房的想去住別墅。

(三)社會發展決定:每個人都向往高品質的生活,上下樓方便,綠化休閒面積大,住在高層的,上去樓房不想下來,下來樓房不想上去,如何提現高品質。


好好學習在路上


是真的,十年以前我在北京尚信村打工,當時有一個老闆在村東開發了一個四合院形式的小區,你知道嗎,買房的都是有錢人和有地位的人,有錢人進村了,但是現在窮人卻拼命往高樓大廈裡擠


大帝安國


有這個可能,至於要20年還是30年那誰都不敢保證具體時間。個人覺得原因有二,其一中國現在的住房面積權威機構做過統計夠30億人住,而且房地產還不停的在建房。其二中國城市人口的90後00後基本都是獨生子女,他們的父輩甚至祖輩都基本有自己的房子,90後00後結婚條件好的都基本要有個自己的婚房,簡單地說以後兩個人就有五六套房子,而現在的年輕人都享受生活質量好的,最多也就生兩個小孩,所以以後的房子會便宜,這是一個趨勢。其三農村鄉下的空氣,環境總體都比城市裡好,以後有錢人只會往郊區,農村聚集。


你要知道的


現在已突現窮人住高樓,富人住平房,獨院將是財富的向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