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富拉爾基紅寶石街道華通社區居民志願者隊伍 助力社區戰“疫”情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在華通社區有這樣一群人,他們裡面既有老黨員、也有大學生,既有退役軍人、也有企業職工。他們身份不盡相同,但是他們又都有一個身份,那就是華通社區居民志願者。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紅寶石街道華通社區工作人員夜以繼日地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他們堅守崗位,持續開展摸排、值守、宣傳、勸導、消殺等一系列工作。轄區居民在看到社區工作者的辛苦忙碌,看在眼裡疼在心理,他們紛紛“請戰”,向社區申請參加到防疫一線中去。華通社區黨支部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疫”凝聚力,團結了轄區內一批居民志願者,成立了一支防疫志願服務隊,加入到防疫前線,與社區工作者一同築牢捍衛居民健康安全的“銅牆鐵壁”。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一批“60後”的老黨員組成了戰“疫”小分隊。他們雖年逾花甲,但依舊老驥伏櫪守初心。他們在一線站崗執勤,勇當先鋒,用行動展現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66歲的李春花在站崗過程中累到關節炎犯了病,疼痛讓她夜不能寐。62歲的孫秀雲,在站崗過程中曾經累到吃過兩次速效救心丸,但她從未提及,始終堅持要守好這班崗。社區工作人員在瞭解這個情況後,勸說孫姨回家休息,讓她養好身體。69歲的李永軍、68歲的白福雲、61歲的王永華一直堅持在一線站崗,看好每一個卡口,每當發現小區圍欄有破損他們都是帶著工具及時進行修復。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上陣“父子兵”。周飆、周斌睿,王海印、王鏡霖這兩對父子組合,他們現在既是父子,也是“戰友”,他們枕戈待旦齊上陣,堅守崗位抗疫情。他們並肩作戰,攜手同行,讓我們看到富拉爾基英雄的血脈傳承。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大二在校生張子屹主動到社區報名申請當志願者,去年考研的柯寅峰在站崗期間查詢到了考研成績,董鎧齊連續站崗30多個小時。這些年輕的身影以實際行動將紅岸精神傳承下去。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只要需要,隨叫隨到”這是洪梅大姐的口頭禪,她的言語樸實,總是用行動踐行著自己的承諾。她的愛人是一名退役軍人,女兒是現役軍人,連續二十幾天都可以在疫情防控線上看到這個“軍人之家”的英姿。他們這個在關鍵時刻不講條件,能刻衝得上去,彰顯了軍人的素質和覺悟。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區企融合共抗疫情”,已經深入到社區基層防疫一線的枝末。一重黨員段永利因工作繁忙,每週只能在週六週日站崗,他每次站崗都會自掏腰包,為在卡點的工作人員購買盒飯。還有許多一重職工,下班後主動到社區開始值晚班。下崗職工劉濤,看到網格微信群內的求助信息,主動承擔起了每週三次接送病人到醫院進行透析的任務,除此之外,他還主動參與到社區執勤和修復圍欄屏障等工作中。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你們真的太不容易了,每天在這大冬天裡站崗,一站就是好幾個小時。是你們的辛勤付出,共同的努力,守護好這個大家,才能保佑我們的平安。感謝你們!”居民真誠的感言,就是注入華通社區工作者和居民志願者的最強動力。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華通社區書記王秀蘭表示,“我是一名社區書記,衝在第一線保護轄區居民的生命安全,這是我的職責。看到這麼多居民支持我們的工作,更堅定我們打贏這場戰‘疫’的信心!”


疫情不退,社區志願者不退

大美無言,大愛無形,像華通社區這樣的居民志願隊伍遍佈在我區各個角落。正是有這樣默默無聞奉獻在防疫一線的志願者,以志願服務精神為火種,燃起守望相助的火炬,傳遞愛的溫暖,用關心關愛驅散疫情陰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