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2年,蔣軍頻繁調動部署,緊急召回所有休假人員,訂購大量血漿

1962年春,東南沿海地區風聲驟緊。5月31日,總參通報了蔣軍最近動向,一是調整了部署,陸軍調動頻繁;二是"國防部"下令,緊急召回所有休假人員;三是向外購買糧食,特別是訂購了大量血漿。通報要求福州、南京和廣州軍區加強戰備,準備迎擊來犯之敵。

6月10日,中共中央發出《緊急戰備的指示》,要求全黨全軍全國人民提高警惕,特別是有關地區的省市委和大軍區立即投人緊急戰備。

1962年,蔣軍頻繁調動部署,緊急召回所有休假人員,訂購大量血漿

與此同時,中央軍委命令北京、南京、濟南、武漢、廣州軍區抽調部隊入閩作戰,並令西藏軍區抽調部分參加過平叛的戰鬥骨幹,其他軍區抽調一批班排長和老兵,補充福建前線部隊。

在駐閩三軍和入閩部隊的作戰會議上,韓先楚根據中央、軍委指示精神,指出作戰的指導方針是,"要在沿海進行頑強的防禦,把敵人消滅在灘頭水際,堅決不讓敵人上陸"。為了打消部隊三心二意的僥倖心理,他把中央文件中的"準備好了敵人也可能不來"這句話扣下,對下只講"三個一定":敵人一定要來,仗一定要打,打了一定要勝利。

1962年,蔣軍頻繁調動部署,緊急召回所有休假人員,訂購大量血漿

各路入閩大軍大張旗鼓,浩浩蕩蕩,迎面而來的則是有組織的、無組織的後撤的當地群眾。有的縣委書記也開了小差,跑回山西老家去了。

在緊急戰備的5個月裡,福州軍區參謀長周世忠,至少兩天就向韓先楚彙報一次當前敵情。金門、馬祖沒有跡象,臺灣海峽風平浪靜,臺灣島上除了總參通報的幾條外,也不見有新的動作。是上頭掌握了什麼機密、準確的情報嗎?不太像呀?

1962年,蔣軍頻繁調動部署,緊急召回所有休假人員,訂購大量血漿

一次彙報完了,周世忠就說:司令,你說是不是沒這回事……

韓先楚一揮手打斷他:回去想想再說。

幾天後,周世忠又提出這個問題。韓先楚聽了一會兒,道:你回去再想想。

第三次,周世忠從國際到國內,把他認為蔣介石不大可能反攻大陸的理由都講了。韓先楚問他:這話你還跟誰講過?周世忠道:就你一個。韓先楚說:你領兵打仗也不是一天兩天了,這事就到此為止了。

1962年,蔣軍頻繁調動部署,緊急召回所有休假人員,訂購大量血漿

20多年後,已成"員外"的韓先楚到武漢東湖賓館休養,武漢軍區司令員周世忠來看他,兩個人又嘮起這件事。

周世忠說:韓司令,我早就看出你是胸有成竹了。

無論上頭怎麼想的,這個"好戰分子"韓先楚,這次是實實在在希望老蔣能來大陸反攻一下子。

1962年,蔣軍頻繁調動部署,緊急召回所有休假人員,訂購大量血漿

站在雷州半島遙望海南島,沒人會想到薛嶽會飛蛾投火,向大陸反攻。而今對於這支一提起解放軍就會想到黃軍裝的陸軍,而難得想見海藍色和天藍色的海軍、空軍的軍隊,要渡過波濤洶湧的臺灣海峽,也不是沒有難度。既然如此,老蔣自己過海送上門來,那又何樂而不為呢?

問題在於,老蔣真的會來嗎?

1962年,蔣軍頻繁調動部署,緊急召回所有休假人員,訂購大量血漿

自逃到臺灣後,老蔣就天天呼喊"反攻大陸"。那可不光是嘴裡喊,那心裡實實在在就那麼想,做夢都想。可若就憑他那些殘兵敗將,那就只能永遠是夢想。一得有美國幫忙,二要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三是寄希望於共產黨內部出現問題,大陸發生"民變"。眼下已是3年困難時期的末尾,老蔣就覺得火候到了,該動手了,不然就沒機會了,對世人也不好交代呀?

1962年,蔣軍頻繁調動部署,緊急召回所有休假人員,訂購大量血漿

各路大軍那種入閩式,在我軍歷史上是不多見的。光天化日下浩浩蕩蕩,無線呼叫明目張膽,那像是真打的模樣嗎?不怕外患,就怕內亂。當內部出現問題、困難時,只要有條件,任何政權都會把人們視線張向外部,以便人民團結,國家安定。

1962年,蔣軍頻繁調動部署,緊急召回所有休假人員,訂購大量血漿

但是,大陸真的已像老蔣講的已成"一堆乾柴",暴亂"一觸即發"嗎?他在6月24日的作戰會議上講了:“雖然我們過去工作上有缺點錯誤,現在和人民群眾關係有些緊張,但我們的缺點、錯誤已經和正在糾正,我們黨和人民群眾的利益是始終一致的,在大敵當前時會集中一致對付國民黨的……民心的向背是不會因此而改變的。”只要人民和我們站在一起,我們就是無敵的。

無論如何,他韓先楚都是真抓實幹,準備迎擊來犯的。

而大陸與臺灣,如果遲早必有一戰,那他希望早打、快打,就在他在福州軍區司令任上完成統一大業。不然,他來到的不就是個沒仗打的地方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