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禮器青銅匜的發展、衰落

夏商周三代,以周代禮制最為完備,西周時期建立了完備的禮器制度,以周公制定的《周禮》為典範,西周也有大量與之對應的青銅禮器,其中不乏形制奇特的青銅器,匜就是其中最為特殊的一種。青銅匜的類型多樣,使用功能也由盛酒器發展為盛水器,在兩週之際其形制和功能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值得關注與研究。

一、西周青銅匜的起源及特點

任何一種器物皆有源起的初期階段,青銅匜也不例外。在商代晚期已經發現有青銅匜,但形制與觥相似,一直被學者稱為觥,《博古圖》、《寧壽古鑑》中多存在觥、匜相混的情況。直至西周早期青銅器觥、匜仍存在定名定性的爭議,如衡陽出土的牛形銅匜也被稱為觥,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司母辛匜也稱為觥,司母辛匜是一種盛酒器,外形模擬動物,形似豬(或鹿)的怪獸。

周代禮器青銅匜的發展、衰落

司母辛匜

匜作為盛酒器具在晚商未得到普遍應用。西周初期的青銅匜顯然直接承襲晚商青銅匜而來,也與觥形制相似。至於商晚期出現的匜,一般認為是觥或瓢發展演化而來,從功能起源上來看更趨近於觥,同屬於盛酒器,而瓢則是盛水器。

西周早期的青銅匜與商代的青銅匜功能相同——盛酒,這也是青銅匜最初的功能。此時青銅匜模仿各種動物,而且多帶蓋或滑蓋,可以保證器內所盛美酒不會灑出;匜底部帶有四足,一般做成獸足形態,下部有較大空間可以進行加熱,以便進行溫酒。類比同時期其它青銅器來看,匜與盉最相似,有流、鋬,酒從背進,然後從獸口流出,典型代表如朕匜(1975年出土於陝西省寶雞市岐山縣董家村)此匜整體像一隻羊,蓋前端為獸頭(可能為虎)且寬流直口,口緣飾獸體捲曲紋,平蓋面呈琵琶形,四獸蹄足。內底和蓋連續銘文157字。這也側面反映出西周初年對商代各種類型及禮儀制度的繼承與延續。

周代禮器青銅匜的發展、衰落

朕匜

二、西周中期青銅匜功能的轉化

西周中期青銅匜的功能轉化並非一朝一夕就完成,其變化原因應追溯到西周早期。西周早期禁止酗酒的政治影響使酒器減少,烹飪器與水器的重要性逐漸凸顯出來並開始佔據禮器的核心位置,所以很多酒器逐漸向水器轉化。這直接導致各種類型的盛水器突然增多,並出現了水器配套組合盤盉、盤壺,在西周早期魚國墓地曾出土整套青銅壺盤、盂盤與盉盤,根據出土位置可見壺原置於盤內,其功能應該是壺、盂、盉內盛水後用來洗手,下面用青銅盤接水。

這就是西周的“沃盥”禮,但《周禮·春官·鬱人》:“凡祼事沃盥。《孫詒讓·正義》:沃盥者,謂行禮時必澡手,使人奉匜盛水以澆沃之,而下以盤承其棄水也。”明載該禮所使用的器物為盤匜而非其它器物。所以這套盤壺組合只能看作是西周“沃盥”(或稱盥洗)禮所用器物的雛形。

周代禮器青銅匜的發展、衰落

盤匜組合

西周貴族在執行“沃盥”禮的時候不斷對器物進行選擇,最終發現匜最為方便,其形制簡單且便於注水、出水,便以此為基礎對其形制進行了再簡化。相較於西周早期有兩個主要的形制變化:一是匜上所帶的滑蓋消失不見,二是匜底部的四足逐漸縮短演變成圈足,這便不再具有溫酒的功能。經此變革,原先的盛酒器匜最終成為盛水器匜。

三、西周晚期至東周早期(春秋時期)青銅匜的使用與發展

西周中期匜轉化為盛水器之後,便完全符合周人的政治需要,迎來了空前的發展。一方面,“水”在周人的心目中有崇高的地位促使各種水器類青銅器逐漸走向鼎盛,進入到禮器的核心地位,匜自然也就成為重要的禮器之一。在祭祀中周人必先齋戒沐浴、用水洗手,以示對祖先和神靈的尊敬,必須用到盤匜兩種器物;另一方面,周人在平時生活中十分注意個人衛生,早晚都要進行盥洗,參加婚禮及接受宴請時都要使用盤匜洗手以示尊敬,這也是匜逐漸流行的另一個原因。

並由此發展出重要的“盥器”禮儀文化,在春秋時期列國逐漸擺脫周天子的控制,諸侯間盛行以婚姻維繫政治關係,陪嫁品種以盥器為大宗,主要目的是期望負政治聯姻之責的女主角能多利用盥洗用具,整治容顏,以美麗的容貌維繫夫家的感情。如河南永城出土西周宋國銅匜,器腹內底部有銘文十七字:“鄭伯作宋孟姬媵匜,其子子孫永寶用之”明載該匜就是陪嫁的“媵”器。

周代禮器青銅匜的發展、衰落

匜盤配合使用

就青銅匜的形制來看,西周中晚青銅器面貌較為一致,匜的形制也較為統一,但是隨著西周的滅亡、周文化逐步衰落,春秋列國的匜便開始形成獨具本國、本民族文化特色的盛水器。大體可劃分為北方系和南方系兩大類:第一類是橫長腹型的青銅匜,其流較短,深腹窄長,圜底,扁足或蹄足較高,足間距較小,尾著躬身獸首鋬,或卷尾、垂珥,腹部多飾重環紋或竊曲紋、瓦稜紋;它繼承西周中晚期周人銅匜的傳統形制,春秋時期流行於方城以北的北方地區,典型代表如虎頭匜,此匜為咆哮的虎頭狀,體似圓瓢,深腹,圓底,下承一對有蹼趾的足,尾部下有倒立的小虎支撐,頸部飾蟠龍紋,虎頭、提樑、腳蹼都用圓點羽紋、渦紋和鱗紋作填紋。

周代禮器青銅匜的發展、衰落

虎頭匜

第二類是縱長腹型的青銅匜,斜直上翹角度較大,流口變窄,腹部呈橢圓形或圓角長方形,圓環形鋬。這種匜在春秋時期剛剛出現,是南方楚文化國家所特有,但立即顯示出強大的同化力。究其原因主要是中國南方水網縱橫,用水方便,因此匜作為常用的水器在日常應用中更加普遍,此外楚人受周文化影響較小,更加看重器物的功用便對西周傳統青銅匜形制作一改變,尺寸也越來越小,這樣就使其更加實用,因此伴隨著楚國的對外擴張南方系青銅匜迅速向北方、乃至全國傳播,到戰國時期成為主流。

四、東周中晚期(戰國時期)青銅匜的衰落

隨著南方系楚文化青銅匜的流行,青銅器的實用性逐漸超越禮制的象徵意義,青銅匜作為禮器的生命也逐漸走到盡頭。戰國初期常見的青銅匜主要形制為寬流、底平、無柄也無鋬,這種匜的寬流易於出水,平底易於放置,在平放時不會傾倒,無柄也無鋬說明此時仍使用傳統的雙手託舉倒水的方式,必須和盤配套使用,典型代表是曾侯乙匜,出土時與盤相配成套。後來發展成為寬流、左側附加一個曲柄,曲柄的作用是為了方便舀水和倒水,這表明此時匜開始脫離禮制的約束,一個人單手持柄便可完成舀水與倒水,而不再需要雙手持握。

周代禮器青銅匜的發展、衰落

曾侯乙匜

戰國晚期發展成為圜底,長流,但流口部封死,這是青銅匜的最終形態,封死的流使水不可能再從這裡流出,這時流的功能已經與握把相同,所以側端握把消失,外形已經趨近於後世舀水所用的瓢。這種匜也稱“瓢形匜”,俯視平面近似桃形,平口、圜底、三環形足,素面,在中小型墓葬中多有發現。匜將流轉化為柄是其衰亡的重要標誌,至此以後盛水器匜正式退出歷史舞臺,後世僅在復古器物中才能看見匜的仿製品。

周代禮器青銅匜的發展、衰落

瓢形匜

五、結語

周代青銅匜是一種重要的禮器,其起源於晚商酒器司母辛匜,應是源於酒觥,西周早期的青銅匜與商代形制基本一致,通體模仿動物造型,帶蓋可以防止酒灑出,底下有四足支撐起一個較大空間,可以在下部加熱溫酒;隨著周人禁酒的政策逐漸加強,一大批酒器開始向水器轉型,其中就包括匜,西周中期的匜已經轉化成為水器,因此不再需要蓋,必須與盤配合使用,這符合周人“沃盥”之禮,並在周人生活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進入到禮器的核心位置中。

春秋戰國時期,周文化開始衰落,各國開始形成獨具特色的青銅匜,這也是匜的鼎盛時期,大體上可分為北方系和南方系兩類,北方系承襲周文化青銅匜而來,呈橫長腹,外形“寬胖”;而南方系青銅匜則呈縱長腹,外形“窄瘦”。因為南方水系眾多,更偏重於使用匜等水器,而且受周禮的約束較少,變形青銅匜的使用功能更強,所以迅速傳播開來成為主流。但是這也是青銅匜衰落的起點,戰國時期禮崩樂壞,匜逐漸發展出握柄,最終流轉化為柄,標誌著匜演變為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