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事件,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婦女

1939年9月德國侵佔波蘭,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了序幕。

在法西斯勢力擴張初期,像羅斯福這樣一些較有遠見的美國人,雖然意識到它對美國的潛在威脅,但是,在地理上有人西洋、太平洋作為屏障;在軍事上,遠東有中國的抗戰,歐洲、非洲有英、法,還有地跨歐亞兩洲的蘇聯,都是軸心國家的敵對勢力。


珍珠港事件,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婦女

因此,當時法西斯勢力對美國的威脅還是比較間接的,這使大多數美國人對這場戰爭抱有幻想。

因而在戰爭初期,面對德國、意大利和日木的軍事侵略,羅斯福政府採取了綏靖政策,一方面對法西斯的侵略提出警告,另一方面卻希望不動用fl身的力量來遏制它們的擴張,盡力避免美國捲入戰爭。

羅斯福總統更是向公民承諾戰爭不會殃及美國。

1940年6月德國攻佔法國後,美國加強了自身防禦,並且不斷向同希特勒孤軍奮戰的英國提供援助。與此同時,政府當局不斷對日本實施經濟壓力試圖阻止H本在遠東地區的侵略。

1941年6月德國進攻蘇聯後,美國正式加入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1941年12月日本偷襲珍珠港,最終打破了美國的幻想,使美國陷入了全球戰爭。

未曾料想,這場曾讓美國人避之唯恐不及的戰爭成為美國發展史上的重要轉折點。

剛剛步入40年代的美國面臨著一個關鍵性問題:如何調整經濟以提供給國民體面的生活,並且保證未來經濟的穩定與增長。


珍珠港事件,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婦女

事實表明,富蘭克林•羅斯福在經濟危機期間實施的新政遏制了衰退,減輕了痛苦,但是經濟並未實現復興。


參戰後的美國把目光投向了婦女

美國參戰以後,數千萬男子應徵入伍。幾乎一夜之間,戰爭便使失業問題轉為勞動力不足,把經濟推向了新的生產高峰與繁榮。

軍事危機使美國進入非常時期,國內的主要任務就是實現生產最大化以武裝戰鬥部隊及其盟友,並維持民眾需求。

政府運用大棒胡蘿蔔政策使商人將民用生產轉為軍事生產。

在很大程度上,第二次世界大戰都是一場生產大戰。因為交戰雙方中,哪一方擁有的炸彈、飛機等武器裝備多,那麼它贏得戰爭勝利的可能性就越大。

在這一方面,與蓄謀己久的德國、日木相比,美國己落後了十年,當務之急便是追趕德日的戰備水平。

數千萬男子因服役匆匆離開了工作崗位,生產部門面臨著嚴重的勞力短缺。

這時,政府、企業家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只一人群——婦女。


珍珠港事件,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婦女

為了保障戰爭物資,政府以愛國主義為號召,敦促婦女履行公民義務,積極參加丁作以促進戰爭的勝利。

由此,大批沒有工作經驗的婦女,以前所未有的規模湧入了勞動人軍。

毫不誇張地說,生產成為爭取戰爭勝利的關鍵,而此時婦女成為了生產的重要生力軍。

第二節婦女就業狀況的改善

二戰為婦女進入生產領域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而婦女此時也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由丁戰爭的需要,婦女的位置在家庭”的傳統觀念淡化了,


就業環境的改善

戰爭改善了婦女的就業環境,主要表現在工作條件和社會輿論兩方面。

首先,從工作條件來看,戰爭期間,大量婦女湧入各個生產部門。

基於婦女特殊的生理結構和身體狀況,婦女組織積極要求改善婦女的工作條件。

婦女局主張工廠應為婦女工作者提供休息室、充足的廁所、自助餐廳、良好的照明燈光等設施。管理部門最終採納了這些意見。

對於紐約北部的兒一項調查表明:一半的軍事工廠都做了休整,康斯坦斯•格林對於康乃狄克河的調查顯示:27個工廠中,有24個改善了健康、事故設施。

在婦女的生命中,她們第一次在安全、清潔而舒適的環境中工作,這種物質環境的改變雖然在很大程度上是應婦女的要求,但是也不乏有企業為容納婦女而積極對生產流程進行重組。

為了適應多數女性工作者體力較小的情況,管理階層對生產過程進行再調整,將工作分解為更簡單的操作,並且應用技術以降低所需要的工作強度。

社會輿論的變化也許是最令人驚訝的。

就在戰爭初期、歐洲戰場戰況激烈之時,僱主與政府還未認識到國防工業對女性勞動力的需求。僱主們還沒有僱傭婦女的計劃,而國防部木身的態度也比較消極。但是伴隨著戰爭不斷升級,軍事需求不斷增加,政府、企業僱主及男性對於婦女就業的態度發生了巨大變化。


贏得認可的美國婦女

首先從政府來看,政府機構積極進行宣傳,鼓勵婦女。他們提出了振奮人心的口號“在日本偷襲珍珠港那天起,家政時代就已經結束了

”。

他們指出,對於戰勝法西斯,婦女不僅具有關鍵性作用,而且對其自身也有著特殊的利害關係。

如果納粹和日木成為勝利者,那麼婦女將會成為奴隸。因為在納粹德國,婦女只有一個角色:母親,而在日本婦女則是“國家真正的人質”。同時他們以愛國主義吸引婦女參加工作,認為這是婦女作為公民的義務。


珍珠港事件,影響最大的是美國婦女

僱主們也改變了對婦女原來的看法,歡迎她們的加入。管理者甚至聲稱優先僱用已婚婦女,因為她們比單身女性更加穩重與盡責。曾經一度迴避婦女的僱主如今也認為女性僱員比男性更有利。通用汽車公司總裁查爾斯•威爾遜發現女性更富有熱情,展現了更好的精神 。

當婦女最初進入男性的工作領域時,大眾媒體的公幵聲明並未能減少男性工作者的怨恨。

他們對於婦女參加工作的動機表示懷疑。更現實的講,在經歷了長達十年的失業狀態之後,男人將任何新工作者都視為其生計的潛在威脅。女性進入到熟練手工中來尤為令人警惕。

但是當男性意識到人力危機,而女性也證明了她們能成為莊重而勝任的丁作者時,最初反對的聲音也消失了。

很多人認為在人力短缺的戰爭時期,每個男性工作者都要做好與婦女一起工作的準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