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領域的女性都在付出更多努力,她們值得光芒萬丈

疫情來臨,出征的"女戰士"們又一次用專業,讓世界看到女性的力量。

媒體曾報道過這樣一組數據:在這一次支援湖北的醫療隊中,醫生大約有50%是女性,護士大約90%都是女性。

每個領域的女性都在付出更多努力,她們值得光芒萬丈

她們專業,從容不迫地照護每一位病人,即使是最危險的插管工作,也有她們的身影。她們溫柔可愛,雷神山醫院裡溫暖的牆,方艙醫院的歡聲笑語。很多病人,都覺得她們和親人一樣。而作為女性,她們甚至挑戰生理極限,只為治病救人減少阻礙。巾幗從來不讓鬚眉。從李蘭娟院士,到陳薇院士,這些身經百戰的科研大牛,在這場疫情之中,從未缺席。

不只是醫護人員,在雷神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的建設中,也有很多女員工的參與,還有社區工作者,警察……

每個領域的女性都在付出更多努力,她們值得光芒萬丈

一次又一次的現實告訴我們,女性不是弱者,她們緊隨時代的步伐,正在變得更加強大。

兒時總會聽到這樣的話:

女生總是小時候聰明,到了高中學習就不行了。

女生越大,雜念越多,學習也沒有之前專心。

女生讀這麼多書沒有什麼用,反正遲早都是要嫁人的。

那個時候就對這些話極不贊同,誰說女子不如男?而且她們付出了更多的努力。

前兩天公佈的2020年普利茲克獎獲得者,是愛爾蘭建築事務所Grafton Architects的兩位女性合夥人。普利茲克獎相當於建築界的諾貝爾獎,自從1979年發起以來,獲得該獎項的一共只有五位女性建築師。建築行業是一個經常加班、經常熬夜的行業,相關專業基本都不建議女生報考,在現實工作中有很多男士都曾對建築工作力不從心。而這一次兩位女性建築師同時獲獎,無疑是對廣大女性建築師的極大鼓勵。

每個領域的女性都在付出更多努力,她們值得光芒萬丈

2020年普利茲克獎獲得者Yvonne Farrell和Shelley McNamara

普利茲克獎評審團這樣評價她們:作為傳統上以男性為主導的職業領域中先驅,她們開創出模範性的專業道路的同時,也為其他人點亮了一盞明燈。

女性,不只是母親、女兒、妻子,她們更是醫生、護士、建築師、作家、商務人士、行業領袖等等。她們有很多身份,一邊照顧家庭,散發著母性的光輝;一邊投入社會,貢獻女性的力量。

很多人都會記著中國女排這支王者之師。"鐵榔頭"郎平、朱婷、張常寧、丁霞、李盈瑩、魏秋月……這些一代又一代的女排姑娘們用性情的汗水和不畏艱難的魔鬼訓練之後,才有如今排球場上的榮耀:10個世界冠軍,其中5次世界盃冠軍,2次世錦賽冠軍,3次奧運會冠軍。

每個領域的女性都在付出更多努力,她們值得光芒萬丈

從居里夫人瑪麗到萊曼,從科裡到屠呦呦,一位又一位的女性科學家,在經歷一路的波折之後,用專業征服世界。因為女性的身份,瑪麗曾飽受質疑,她更多地被視為其丈夫皮埃爾·局裡的科研助手,在報告中也被禁止發言,幸好皮埃爾力排眾議將妻子加入諾貝爾獎名單。後來居里夫人用第二枚諾貝爾獎才讓質疑她能力的人閉嘴。

每個領域的女性都在付出更多努力,她們值得光芒萬丈

因為一些根深蒂固的思想,即使在倡導人人平等的今天,這個社會對於女性有某種程度上的歧視,這種歧視不是地位上的,而是專業上的。比如新聞報道中特地說明的"女司機"、"女科學家",以及就業過程中"只招男生"。

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的顏寧,在參加央視《開講啦》欄目時,對被主持人撒貝寧稱為"女科學家"表達了抗議:

"科學家就是科學家,為什麼前面一定要加個"女"字呢?

我們強調人人平等,但是在面對女性時,給通用的稱呼加上"女"字,其實略含一點隱形的歧視。就好像,我們很少在介紹男性科學家時,加上"男科學家"的稱謂,也不會總是問男性工作者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女性不是隻為家庭而生,每個女孩子都應該勇敢遵從自己的內心,做出自己的職業選擇。那些忠於自己女性,值得光芒萬丈!


最後,婦女節快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