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帝不是經歷很多劫難嗎?怎麼沒什麼法術?

小滿有一個夢thankTing


歷劫無數的玉帝到底有沒有法力,為何影視劇中總表現的平庸昏聵?

受央視83版《西遊記》和眾多現代影視劇的影響,玉帝的形象總顯得非常不堪,留給公眾的是實力平庸、昏聵無能的印象。

其實在西遊世界中,玉皇大帝才是三界真正的最高統治者,佛祖如來都要對其俯首稱臣。玉帝的真正實力如何,卻受到許多人的質疑。

《西遊記》原著裡玉帝根本懶得理猴子,處理公務時隨口叫隨從去“宣”如來佛祖過來的。佛祖聽言,呵呵冷笑道:“你那廝乃是個猴子成精,焉敢欺心,要奪玉皇上帝尊位?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

玉帝也曾出過手,在鳳仙郡那章,米山面山金鎖三事乃是玉帝所立,玉帝說:若三事倒斷,既降旨與他,如不倒斷,且休管閒事。悟空看了也沒辦法,他根本動不了玉帝法術。

玉帝的實力不用質疑,西遊記原著第一回就交待得很清楚了,答案就藏在他的尊號裡,原文:"石猴目運兩道金光,射衝斗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這個尊號很長,數一數共有18個字,其長度創西遊記神仙尊號記錄,而且,尊號中的每個詞語都顯示了玉帝至高無上、法力無邊的真正實力。


小馬談古今


答:按照《西遊記》裡面的說法,玉帝的確是經歷了很多劫難。

這劫難有多大呢?

如來佛祖曾對孫悟空說,玉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而每劫為十二萬九千六百年。

按此算下來,玉帝的的歲數得用億來計算。

當然,也不是說歲數大就無敵了,畢竟,在很多人的認知裡,千年王八老烏龜壽數雖高,卻活得窩囊。

但是,孫悟空學藝時,菩提老祖曾經對他說過,一個人要想修得與天同壽,就必得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如此一來,未免鬼神難容,即第一個五百年後,會有雷災轟頂,須要見性明心,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第二個五百年,會有陰火起自本身湧泉穴下,直透泥垣宮,挺得過就壽與天齊,挺不過就五臟成灰,四肢皆朽,千年苦行,俱為虛幻。第三個五百年,又有鴰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熬得過壽與天齊,熬不過就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菩提老祖只說了三個五百年,已讓人心生懼怖,魂飛魄散。

想想看,玉帝的一生經歷過多少個五百年?經歷過多少雷轟電擊、火燒風解的磨難。

那麼,經歷過這些磨難的人,意志是何等堅韌,金身是何等堅固,法術是何等無邊。

也正因為法術無邊,才能穩坐天庭,統領天上、地上、地下三界。

天有三十三重,玉帝住在第九重,在靈霄寶殿執政,在金闕雲宮起居。

天上眾仙,包括住在三十三層離恨天最高層的三清(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全都得向玉帝俯身稱臣。

可以毫不客氣地說,玉帝的法術遠在三清之上。

大家之所以認為玉帝沒有什麼法術,主要是受了電視劇《西遊記》的影響。

電視劇《西遊記》第一集,孫悟空出世,石卵迸裂發射出的光芒驚動了尊坐在靈宵寶殿的玉帝。玉帝滿臉驚恐,一迭聲地叫千里眼、順風耳去探聽原委。

當然,印象最深的是,八寶爐中逃大聖那一集,玉帝正在飲酒作樂,聽說孫悟空出來了,嚇得魂不附體,狼狽不堪地鑽入了案底……

事實上,《西遊記》原著裡玉帝的表現根本就不是這樣。

玉帝是經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的人,還怕你一個小毛猴作妖?

對於孫悟空大鬧天宮的全過程,《西遊記》原著裡玉帝的表現一直都非常淡定。

當然,孫悟空還是有些手段的,先敗了巨靈神,然後又敗了哪吒父子……

但玉帝始終對孫悟空非常輕蔑:“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

說到這裡,估計有人要說了,玉帝既然蔑視孫悟空,幹嘛要讓人去請佛法無邊的如來佛祖來降妖啊?

必須要搞清楚,玉帝統領天上、地上、地下 “三界”中的所有神、仙、佛、聖、人,以及地獄諸王諸官。

如來屬於地上的佛,屬於五方五老之列。

補充一下,這五方五老指的是西天佛老、菩薩、聖僧、羅漢;南方南極觀音;東方崇恩聖帝、十洲三島仙翁;北方北極玄靈;中央黃極黃角大仙。

也就是說,如來是玉帝的部屬。

玉帝看六司、七元、八極、九曜、十都,千真萬聖一時都降伏不了孫悟空,自然會從五方五老中調派人員出手了。

其實我們也可以想象,如果位列五老之一的如來還搞不惦孫悟空,玉帝肯定會再從三清、四御中調人。

如果三清、四御依然搞不惦孫悟空,玉帝才會以至尊之身與孫悟空鬥法——當然,由於如來一出手就把孫悟空壓在五臺山下,這種情形就看不見了。

所以說,玉帝不是沒有法術,而是法術高不可測,深藏不露罷了。


覃仕勇說史


現在多數網友都非常清楚,西遊世界中,玉皇大帝才是三界真正的皇帝,道祖太上老君、佛祖如來等都要對其俯首稱臣。不過,這只是對玉帝地位的認可,但大家對其真正實力的質疑仍然不絕於耳,受央視83版《西遊記》影響,玉帝的形象非常不堪,留給公眾的是實力平庸、昏聵無能的印象。

可是,在西遊記原著中,玉帝則顯得最為神秘。因為他根本就沒有展示自己的法力,除鳳仙郡求雨橋段親自設立米山、面山,他基本都只是在發號施令,哪怕是孫悟空鬧天宮打到家門口了,他也未親自出手,而是非常淡定傳旨:著遊奕靈官同翊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其實,玉帝的實力不用質疑,西遊記原著第一回就交待得很清楚了,答案就藏在他的尊號裡,原文:"石猴目運兩道金光,射衝斗府。驚動高天上聖大慈仁者玉皇大天尊玄穹高上帝"。這個尊號很長,數一數共有18個字,其長度創西遊記神仙尊號記錄,而且,尊號中的每個詞語都顯示了玉帝至高無上、法力無邊的真正實力。

第一個詞:高天

按一般的解釋,高天指上天,上蒼。不過這個詞在漢語一般文學作品中很少用到。《韓非子·說疑》:"殺身以安主,以其主為高天泰山之尊。"唐李白《大獵賦》:"狀若乎高天雨獸,上墜於大荒。這裡的"天"用"高"來形容,顯得更加尊貴,更加莊嚴,令人無比敬畏。

第二個詞:上聖

聖的解釋為最崇高之意,也指精通一事,對某門學問、技藝有特高成就的人 。所以神仙世界中,能得到"聖"的稱號那是無上榮光。孫悟空不知天高地厚之時,想到最大的封號就是齊天大聖,而二郎神也有個小聖的稱號。不過除玉帝之外,卻從來沒有人敢稱自己是"上聖",因為"上"代表至高無上,意指聖人之中,玉帝才是至高無上者。

第三個詞:大慈仁者

這個"大慈"與觀音稱號"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中的一樣,表明玉帝不單是尊崇的帝王,也是普度眾生的仁慈救世主。這裡"大慈"之後又加上"仁者",則更加突出了玉帝品德高尚。孟子《仁者愛人》中的一句:仁者是充滿慈愛之心,滿懷愛意的人 ; 仁者是具有大智慧,人格魅力,善良的人。這是對"仁者"最權威的解讀。

第四個詞:玉皇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個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詩文中,常用玉來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因此,在皇帝稱謂前用"玉"來修飾,代表最美好最高尚之意。由於"玉"在中國古代文化有特殊的意義,所以古代任何一位帝王不敢用這個尊號,使用者也唯有玉帝一人。

第五個詞:大天尊

指道教用以尊稱地位最高的神仙,如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代表三清,是道教的頂級大神,當然還有太乙救苦天尊、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等,也是高階仙人。但在天尊稱號之前冠以"大",則只有玉帝一人,原著:如來不敢違悖,即合掌謝道:"老僧承大天尊宣命來此,有何法力?"

第六個詞:玄穹

意指蒼天、天道。晉代張華《壯士篇》:"長劍橫九野,高冠拂玄穹";唐代黃滔《祭陳侍御嶠》:"悤悤大夜,默默玄穹" 等都有運用該詞。古人對蒼天、天道最是崇拜,天道酬勤、天理難容等都表達了對老天爺的敬畏。因此,這裡的"玄穹"尊號象徵玉帝就是老天爺,代表了天道。

第七個詞:高上帝

上帝,本身是指至高無上統治者,被視為宗教信徒至高無上的信仰,在基督教中,上帝是永恆的存在,創造和治理世界。在西遊記中,玉帝的尊號竟然也是上帝,而且之前還加了一個"高"字,自然把玉帝的地位推崇到無以復加的程度,讓我們見識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高大上"。





囿山綠城


玉皇大帝的官方稱謂叫“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至真玉皇上帝”, 就是我們口中的“老天爺”,他是三界之主,權力無邊,上管神、仙、聖、仙魔鬼怪36天界,下管人間、皇帝、地府72地界,與道家創世三祖神(鴻鈞老祖 混鯤祖師 女媧娘娘)平起平坐。

當年姜子牙“滅商興周”時,山寨寨主張自然勞苦功高,受邀參加了封神大會。姜子牙為自己留的是“玉皇大帝寶座”,封神結束,張自然還沒有位置,忙起身問姜子牙,玉皇大帝寶座誰來坐呢?姜子牙隨口說道:“自然有人(友仁)來坐”。

“自然有仁來坐”,我叫張自然,字有仁,這是讓我來坐呀!於是飛身跳上了玉皇大帝的寶座,穩穩坐在了上面。姜子牙心中懊惱,只好打掉牙齒肚裡吞,沒有了神位,只好棲身到房樑上面了。所以我們蓋房上樑時,都在大梁上貼上“姜子牙在此諸神退位”的紅紙。

張自然搶了玉皇大帝之位,姜子牙詛咒張姓以後不能當皇帝,所以歷史上沒有姓張的皇帝。玉皇大帝是最尊貴之人,所以現在兩人見面寒暄,姓張一方的,都高傲的不說“免貴姓張”,而直接說姓張。

神仙法力的強弱取決於修煉的時間和經歷的劫難決定,如來佛祖曾對孫悟空說,玉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算下來活了2.268億年。

菩提老祖曾對孫悟空說過,要想修得與天同壽,就必得奪天地之造化,侵日月之玄機。修煉五百年,會有雷災轟頂,修練一千年,會有陰火起自本身湧泉穴下,直透泥垣宮,修煉一千五百年,會有鴰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每個五百年熬得過壽與天齊,熬不過自然就是一個字“死”。

隨便一個小怪或者神仙,都需要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修行才能得道成仙,擁有強大的法力,而玉皇大帝經歷了近46萬個500年,經歷了1750劫,經歷如此多磨難,意志自然堅韌,金身自然堅固,法術何等恐怖,也正因為如此,玉帝才能在靈霄寶殿執政,在金闕雲宮起居,連元始天尊、靈寶天尊、道德天尊三清元老,全都向玉帝俯身稱臣。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玉帝法術無邊,為什麼孫悟空出世,石卵迸裂發射出光芒,玉帝滿臉驚恐,急命千里眼、順風耳去探聽原委,為什麼孫悟空踢破太上老君的練丹爐來,大鬧凌霄寶殿天,正在飲酒作樂的玉帝嚇得魂不附體,狼狽不堪地鑽入了案底……總之玉帝的形象非常不堪,實力平庸、昏聵無能的印象呢?

玉帝統領天上、地上、地下 “三界”中的所有神、仙、佛、聖、人,以及地獄諸王諸官,他就如同人間的帝王一樣,只須下旨命人去做即可了,無需親自動手,這才是帝王。

綜上,玉帝不是沒有法術,而是法術高不可測,深藏不露罷了。


美麗青春您真痘


不少看過《西遊記》電視劇的人都會好奇,玉帝怎麼沒有法力?那麼原著小說中玉皇大帝到底有多強呢?在解讀這個問題時,得限定在《西遊記》的神話體系下,這是因為中國地域廣闊、歷史悠久、民族眾多,導致了後世神話的複雜性、多樣性,至今沒有形成統一的體系(比北歐、希臘等神話可複雜多了😎)。

玉皇大帝的身份

所謂玉皇大帝,全稱為“昊天金闕無上至尊自然妙有彌羅真玉皇上帝”、“太上開天執符御歷含真體道玉皇大天帝”,關於玉皇大帝與道教的關係,不妨從頭來說....

在《西遊記》中有詩日: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蒙,開闢從茲清濁辨。

自那混沌分時,開天於子,地闢於醜,人生於寅,天地再交合,萬物盡皆生。萬物有走獸飛禽,走獸以麒麟為長,飛禽以鳳凰為之長。

這個開天闢地的盤古便是道祖:太上老君!(有人看到這裡會懵逼,但西遊記中的神佛觀念確實如此)。說那老君開天一共分為三十三重,闢地則分為陸地、海洋、地獄。

陸地有四大洲,最高領導者——人皇!

海洋則有四海,最高領導者——龍皇!

地獄有十八層,最高領導者——閻皇!

而在這些皇帝位份之上,管理這些“皇”的,就是住在居彌羅天太微玉清官中的玉皇大帝!玉帝的權利之大,不用多說,只此可見一斑。當然各位可能又要說西方如來制衡天庭勢力,實則並非如此,如來位份還在玉帝之下,這一段後邊會提到。

那麼玉帝又如何能夠坐上玉皇大帝這個位置呢?

在《西遊記》孫悟空與如來對峙時,如來說了這樣一段話:玉帝自幼修持,苦歷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方能享此無極大道?

通過計算,我們不難得出下列結論:得道後的玉帝仍有劫難,一劫是129600年,那麼仙人的劫難又指什麼呢?

仙人的劫難,即指“三災”。孫悟空當初在靈臺山三星洞拜師學藝時,菩提祖師便向他闡述過“三災利害”之道:

“五百年後,天降雷災打你,須要明心見性,預先躲避,躲得過壽與天齊,躲不過就此絕命”。

“再五百年,天將火災燒你。這不是天火,亦不是凡火,喚做陰火。自本身湧泉穴下燒起,直透泥垣宮,五臟成灰,四肢皆朽,把千年苦行,俱為虛幻”。

“再五百年,又降風災吹你。這風不是東南西北風,不是和燻金朔風,亦不是花柳松竹風,喚做鴰風。自囟門中吹入六腑,過丹田,穿九竅,骨肉消疏,其身自解”。

就單單是這“三災利害”之道,便聽得自認法性頗通、根源堅固的孫悟空毛骨悚然、倒吸冷氣,於是苦學了七十二般變化和筋斗雲,只求躲過三災,得長生不老。

而玉帝經了多少劫難呢?答案是1750劫,這還不算玉帝每一劫難時間都是129600年!所以孫悟空若真想和玉皇大帝比修為,只能說是大巫見小巫,完全沒有可比性!

玉帝的法力當真不如孫悟空嗎?

其實並非如此,很多觀眾認識玉帝是在86版《西遊記》電視劇中,玉帝被孫悟空嚇得鑽到了桌子底下,只是探著腦袋大叫:快去西方請如來佛祖!(畢竟86版是塑造孫悟空這個熒幕英雄的電視劇,也獲得很大的成功,但是真實的《西遊記》卻是社會職場小說)

這應該是玉帝最丟人的一個回幕了,同時大家似乎又多了一個印象,佛祖法力要比玉帝高出不少。但實際上呢,壓根兒不是這麼回事!

在《西遊記》原著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中早已寫的明明白白,這裡還是來看一段《西遊記》原文:

這一番,猴王不分上下,使鐵棒東打西敵,更無一神可擋。只打到通明殿裡,靈霄殿外。幸有佑聖真君的佐使王靈官執殿。他見大聖縱橫,掣金鞭近前擋住道:“ 潑猴何往!有吾在此切莫猖狂!”這大聖不由分說,舉棒就打。那靈官鞭起相迎。兩個在靈霄殿前廝混一處....

當時眾神把大聖攢在一處,卻不能近身,亂嚷亂鬥,早驚動了玉帝。遂傳旨著遊奕靈官同翎聖真君上西方請佛老降伏。

這一段就看的很明白了,孫悟空確實鬧了天官,但也只是打到了通明殿裡靈霄殿外便被攔下了,玉帝還好端端的在殿內坐著呢,壓根沒見著玉帝的面。而玉帝呢,聽得殿外聒噪吵雜,便“降旨”宣如來前來降伏....

首先在對付孫悟空的事上,玉帝不屑出手,孫悟空也沒有那麼所向披靡,與天庭個神將正面交鋒,打到通明殿裡靈霄殿外便是極限,被團團圍困也脫不得身,大聖一身銅皮鐵骨眾神也是拿它沒轍,玉帝便

“降旨”(注意這裡是降旨)讓如來過來把這猴子擺平,就算是佛祖,也得聽從玉帝的旨意...

綜上所述,論法力,孫悟空遠不及玉帝。論地位,佛祖也遠不及玉帝!


自顧自的流逝


據《西遊記》記載,玉皇大帝“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算下來活了2.268億年。而恐龍恰好出現於約2.25億年前的三疊紀晚期,所以玉皇大帝的原形很可能是一頭恐龍。


誰說玉帝不會法術,最起碼他能長生不老。如此高深的法術就是連如來佛都做不到。可為什麼在《西遊記》中玉帝顯得如此的窩囊。

因為玉帝隱藏了實力,用大山壓人的手段,並不是如來佛的獨門絕技。

玉帝能曾用這門手藝欺負過自己的妹妹,瑤姬是玉帝的妹妹,思凡下嫁給楊君,玉帝震怒,把妹妹壓在桃山下,後來才有二郎神劈山救母的故事。

二郎神救母之後,因為她在山下壓得太久,身上已經長滿了白毛,於是二郎神就將母親放在山上曬太陽。玉帝聽說二郎劈山救母,惱怒非常,便召集了九個太陽上天,將妹妹活活曬死在山上。這門召集太陽的功夫,只怕如來佛祖也難以辦到。

玉帝對自己的親生妹子手段如此狠辣,為何卻不敢動大鬧天宮的孫猴子呢,因為他知道,孫猴子是王母娘娘的私生子,沒有王母娘娘做後臺,一百個孫猴子也早就讓玉帝給廢了。

孫猴子一出生就地動天搖,可玉帝的反應是,別理他,讓他自生自滅去吧,可後來孫猴子一連串的奇遇,如果說背後沒有人提攜,就是孫猴子自己也不相信。

孫悟空在凡間鬧的不成體統,逼著玉帝不得了把他請上天庭,可本領還在孫悟空之上的二郎神,只能窩在灌口做他的顯聖真君。他可是玉帝的親外甥。

玉帝給孫猴子安排的第一份工作是弼馬溫,他不明就裡,乾的挺起勁,但有人不高興了,找人挑唆了幾句,孫悟空勃然大怒,撂挑子不幹,回他的花果山做齊天大聖去了。


被逼無奈的玉帝只能二次把孫悟空請回來,異想天開的讓他掌管蟠桃園,吃蟠桃是成仙長生不老的捷徑,玉帝連給親妹子送個桃子成仙的權利都沒有,卻敢讓孫悟空去管理王母娘娘的心肝寶貝,如果沒經過老婆同意,就算再給玉帝個膽子,他也不敢做出這樣的決斷。

猴子愛吃桃,玉帝對此心知肚明,讓孫悟空管理蟠桃園,其實就是讓孫悟空走捷徑,以前別人教他長生不老的手段,都是騙人的,否則也不會出現大鬧陰曹地府那一幕,猴子吃了蟠桃,還有人擔心蟠桃的法力會失靈,又陰差陽錯讓他跑進兜帥宮,偷吃了能夠讓人長生不老的仙丹(未完待續)


花近高樓1


玉帝之所以給人留下沒有法術甚至窩囊無能的印象純粹是受了電視劇《西遊記》的影響,孫悟空大鬧天宮要把玉帝趕下臺去,最後玉帝嚇得趴到桌子底下大喊:“快去請如來”!對玉帝的印象時隔幾十年了依然是他趴在桌子底下求救的形象最讓人難忘。

但實際上玉帝可絕不是碌碌之輩,他純粹就是深藏不露,低調奢華有內涵的主兒,正所謂真人不露相,露相不真人。玉帝作為道教神仙體系中的四御之一,地位級別僅次於三清。他如果沒有能耐不會法術是個廢物的話,道祖太上老君又怎麼會選擇他掌管天庭,擔任天庭最高領導?又怎麼會讓這麼多法力無邊、修為高深的大神大仙心悅誠服?我們人類經常用“吃的苦中苦,方為人上人”、“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要想人前顯聖就必須人後受罪”來形容一個人的成功並不是隨隨便便就取得的,而是不知背後要受多少罪,付出多少心血才能取得的。

凡人是如此,神仙同樣也一樣。神仙修行是更加艱難和漫長的過程。神仙的修為也是分高低上下之分的,修行的過程就像攀登險峰,層次越高受到的考驗和挑戰就越大。渡劫就是橫亙在神仙面前的巨大障礙,每渡劫成功一次就會脫胎換骨,涅槃重生一次,修為和法力就會更精進一步,而一旦渡劫失敗縱使神仙也將魂飛魄散,數千年道行毀於一旦。對神仙而言渡劫次數和時間越多越長,顯然他的修為法力就越高越深。從我國兩部著名的神魔小說《西遊記》和《封神演義》的描述來看,明確渡劫次數和時間的唯有玉皇大帝一人耳!其他神仙都表述的很籠統。那麼玉皇大帝究竟度過多少次劫難呢?用《西遊記》原文說話,第七回:八卦爐中逃大聖,五行山下定心猿

他自幼修持,苦歷過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該十二萬九千六百年。你算,他該多少年數,方能享受此無極大道?

這是如來佛祖親口對孫悟空講的,當時孫悟空不自量力要奪玉皇大帝寶座,如來佛將玉皇大帝的底細和盤托出。一言既出,振聾發聵,玉帝真的是深不可測。

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十二萬九千六百年,這是什麼概念?這樣的天文數字就是玉皇大帝修為的深度,也是為什麼是他能穩坐天庭寶座而不是其他神仙的原因。玉皇大帝一切用實力說話。在整個西遊世界神仙體系中,有實力能跟玉皇大帝一較高下的神仙還真就找不出幾個來。玉皇大帝之所以不出手一是身份太高貴,只需要穩坐寶座發號施令就行,對付孫悟空這樣的猴子根本不需要他親自出手,太有失身份。二是縱觀滿天神佛妖魔鬼怪,除了是他的下屬之外還是他的下屬,也沒機會出手。

總而言之,付出的多就必定得到的多,這是無論人神都適用的真理。看看玉皇大帝所受的劫難你肯定不會懷疑他就是西遊世界為數不多站在金字塔最頂端的大神之一。


鄭非夢妙文


在中國古代的神仙中,玉皇大帝是一個非常奇怪的存在。為什麼說他是一個奇怪的存在呢?

我們知道,在神仙的世界裡面,神仙法力的強弱,地位的高下。是由他們修煉的時間來決定的。修煉的時間越長,在修煉過程中,經歷的劫難越多,那麼,他們的法力就會越強,地位也就越高。

(影視中青蛇與白蛇)

比如青蛇和白蛇,白蛇修煉了一千八百年,而青蛇只修煉了一千年,因此,白蛇的發力,明顯比青蛇高很多。這樣的記載,不只是在《白蛇傳》中,其它關於神仙鬼怪的“志怪小說”裡,也都是這樣認識的。

道教裡,老子和元始天尊這些神仙,他們是開天闢地的時候就有了的,修煉的時間當然是最長的,經歷的劫難當然是最多,因此,他們的法力也最高強,地位也最尊貴,成為道教的宗師。

但是,玉皇大帝卻非常奇怪。玉皇大帝修煉的時間是非常長的。玉皇大帝修煉了兩億多年,度過了一千七百五十劫。這個數字,在仙界是很少有人能達到的。

但是,他修煉了那麼多年,經歷了那麼多劫,竟然一點兒法術都沒有。《西遊記》裡,孫悟空打上了凌霄寶殿,他竟然毫無反抗,只能嚇得往桌子底下鑽。

就算不是《西遊記》,而是其它方面的典籍,也沒有玉皇大帝法力高強的記載。由此可見,在古代的整體神話體系中,玉皇大帝就是一個沒有什麼法力的人。

(玉皇大帝劇照)

這是怎麼回事呢?為什麼神仙法則到玉皇大帝那裡,就不起作用了呢?

其實,玉皇大帝之所以不滿足神仙法則,是因為他是按照人間皇帝的模板,塑造出來的一個天界的皇帝。是人間政治在天上政治中的一種翻版。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並不是宗教人物,因此,自然不能按照宗教的法則來規定了。

那麼,玉皇大帝是按照什麼法則來界定的呢?

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兩點。

其一,玉皇大帝是一種德行的表現。

為什麼玉皇大帝可以當玉皇大帝,而孫悟空這樣的造反者不能當玉皇大帝呢?因為玉皇大帝身上有一種德行。

這種德行,對於玉皇大帝來說,就是他身上最大的法力。他不需要有法力,不需要道行高深,不需要武功高強,他只需要擁有德行就可以了。只要他擁有德行,天上的那些文武神仙,無論修煉了多少年,無論法力有多高強,都會擁戴他,供他驅遣。他要讓太白金星下界去招安,太白金星就下界去招安。他要讓託塔李天王率兵前去剿匪,託塔李天王就率兵前去剿匪。而且他的面子特別大,只需要喊一聲,無論是太上老君,還是觀音菩薩,甚至是如來佛祖,這些都是仙界的絕對大佬,都會聽從他的召喚,前來為他保駕護航。

(姜子牙劇照)

其二,玉皇大帝是一種天命的表現。

玉皇大帝的來源顯得十分的搞笑。

傳說當年姜子牙在分封的時候,天上所有的神仙都各就各位了,只有玉皇大帝這個職位,姜子牙一直沒有分封。於是就有人問姜子牙,究竟想把玉皇大帝封給誰?姜子牙心裡想的是,這個玉皇大帝的職位,是留給他自己的。不過,他不好意思這麼說,因此含含糊糊地說了一句:“自然是有人的。”

哪知道,當他說完這句話後,人間有個叫做“張有仁”的老百,立刻就飛起來,飛到天上去,坐在玉皇大帝的寶座上了。如此一來,姜子牙只能白忙活一場。

這個故事在中國古代廣為流傳。那麼,這個故事裡,究竟有什麼深刻含義呢?

其中至少包含這幾層意思:一是無論是人間皇帝,還是玉皇大帝,都是要“有仁”的。也就是要有仁德,有德行,有德行的人自然,就可以當皇帝,包括玉皇大帝。二是玉皇大帝是不能靠爭取得來的。比如姜子牙懷有私心,想把玉皇大帝這個之位留給自己。但是,最終只能是機關算盡,換來一場空。三是玉皇大帝是命中註定的。命中註定你該當玉皇大帝,哪怕你是像“張有仁”那樣一窮二白的莊稼漢,也可以當玉皇大帝。如果命中沒有,哪怕像姜子牙那樣貴為宰相,也沒辦法當到。

由此可見,當玉皇大帝按照人間皇帝的方式進行配置的時候,他有沒有法力,都是無所謂的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八卦爐中逃了孫大聖,孫悟空用金箍棒一路上所向披靡,打至凌霄寶殿。無可奈何的玉帝,只能鑽到了桌子底下,喊出了那句最經典的臺詞:快去請如來佛祖。

這是楊潔導演,在86版《西遊記》中的角色設定。從此之後,玉帝在無數人的心目中,就有了一個固定的印象——無能、庸才。

但在原著中,玉帝是很厲害的。玉帝歷經了1740劫的劫難,每一劫129600年,這不是一般的神仙可以做到的。玉帝修煉了2億多年,修為已經達到了頃刻間,便可毀天滅地的存在。

我們知道,在《西遊記》的設定中,想要長生,不但要靠自身的努力,還要有天材地寶的輔助。蟠桃、人參果等。

孫悟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習得大品天仙訣後,本以為能長生,卻還是被‘請’進了閻羅殿。

按照菩提老祖所說,修煉了仙術,還要經受天劫。這天劫,每500年一次。但玉帝的天劫是129600年才降下一次,這明顯就是境界上的不同。用129600除以500等於259.2倍。也就是說,玉帝經歷過一次劫難,普通的修煉之法,要經歷259次,這也夠驚人的了。

在原著第一回中,就寫道:蓋聞天地之數,有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為一元。而玉皇在經歷了1750次的天地毀滅後,還依然能夠存活,玉帝的修為,早已到達無視死亡規律的存在。

玉皇大帝統治三界,連如來也必須按照玉帝的聖意做事,這和影視作品中的玉皇大帝,完全是兩個截然不同的存在。

玉帝已經達到了言即法的地步,孫悟空的修為,還不值得他出手。

總結:真正的高手,曾不去炫耀自己有多大的本事,反而是像孫悟空這種,自以為學了點道術,就可以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結果被奉玉帝旨意的如來,一出手,就鎮壓了孫悟空五百多年。正所謂,滿罐子不響,半罐子叮噹,說的就是就是這個道理!

本文僅作者個人觀點!

謝謝大家的支持,歡迎大家關注、評論、點贊!


小劉侃西遊


既然你誠心誠意的問了,我便認認真真的回答你。

道教《高上玉皇本行集經》記載,玉帝“如是修道行三千二百劫,始證金仙,號曰清淨自然覺王如來。”,按照這種算法,玉帝到達這個位置共經歷了一億三千二百劫。每劫是十二萬九千六百年,約十五億七千萬年。


古時候的修煉成仙講究的是修身養性,所以並不是成仙的人都會法術。因為玉皇大帝的思想達到了那個境界,在思想的正鬥爭中間,肯定也會遇到很多麻煩,與自己鬥爭才是最困難的,所以玉皇大帝經歷很多劫難,說的是在和自己的思想做鬥爭。

在《西遊記》中孫悟空大鬧天宮時,玉皇大帝好沒有反抗的力量。,其實玉帝並非沒有法術。


只要讀《西遊記》的原著,就會發現其中孫悟空大鬧天宮的那一片段,跟電視劇裡邊所描寫的還是有些許偏差的,想的簡單一點,既然玉帝能坐上九五至尊的位置,那麼他自然的實力也不在話下,只是說在劇中沒有表現出來而已,想想一部劇玉皇大帝出來的鏡頭微乎其微,都沒有給人家留下展示實力的機會。

在《西遊記》這部電視劇裡邊,大家看到了孫悟空大鬧天宮的時候,玉皇大帝躲到了桌子下邊,這樣就會給大家產生玉帝不會法力的錯覺,早知道玉帝經歷的劫難可比孫悟空多無數倍。


人生中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尤其是和自己的思想做鬥爭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玉帝經歷了各種思想鬥爭,他經歷的磨難大多數為戰勝心魔。只有戰勝心魔才能是一個人最大的成功。

他戰勝自己所有的心魔以後,成為了思想比較先進的人。有這件事可以證明一個人經歷很多劫難獲得成功並不一定就非得會法術,能夠在思想上站在別人的前端就是真正的勝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