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業的“壞孩子”打著互聯網旗號生產製造的家電差距在哪裡?

打著互聯網概念的家電問世以來,喜憂參半。

喜的是各種概念層出不窮,給消費者帶來了無限的想像空間。再輔以5G、物聯網等技術的創新應用,互聯網或者雲家電概念大有取代老牌家電的趨勢。

憂的是,很多打著互聯網或雲家電概念生產製造的產品,多是代工。這些品牌沒有生產工廠、沒有核心技術、沒有服務管理等經驗,他們唯一的優點是不斷炮製各種概念,在營銷驅動之下,低價格、玩兒概念、輕資產運營、尋找利益最大化。

互聯網家電不能因速成而成為“壞孩子”

基於互聯網、雲家電等衍生的家電產品,有鮮明的OEM特徵。在某種程度上,有些互聯網家電因為過於追求規模和利益,卻適得其反成為家電行業的“壞孩子”,他們甚至把互聯網家電、雲家電的概念帶偏了。

不是每個企業都能做好物聯網,也不是每個產品能聯網就是物聯網,物聯網更不是玩兒虛無的概念,物聯網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要依託的是核心技術、生產製造經驗、用戶基礎、全球用戶、全球研發等生態鏈支撐。

家電業的“壞孩子”打著互聯網旗號生產製造的家電差距在哪裡?

3月9日,賬號為“阿宏Vlog”的自媒體人發文稱,先後購買米家攝像頭和米家洗衣機,結果都出現了問題。雖然經過換貨以後可以正常使用,但米家洗衣機還是有一股異味。

小米目前是互聯網企業生產消費電子產品的典型代表。在此之前,樂視是互聯網家電的“前輩”。

當年樂視用互聯網電視概念,挑起了第一撥互聯網電視與老牌電視的價格對壘。彼時,海信、TCL、長虹、康佳、創維這五個老牌電視,的確在銷量上受到了樂視短暫的衝擊。

但很快,樂視後來的故事人盡皆知,而受到互聯網電視的衝擊,老牌家電企業非但沒有倒下,反而加快了互聯網電視的創新步伐。在樂視失去了往日的風光後,小米走到了臺前。當然,有樂視前車之鑑,小米做得比樂視好很多。

我們不反對互聯網家電,因這是大勢所趨勢,但互聯網家電絕不能速成,不能靠營銷和概念發展起來。需要靠核心技術、靠生產製造經驗、靠最好的工藝、管理及服務等整個體系支撐才能做好。相比而言,互聯網家電和老品牌家電之間有明顯的差異:

家電業的“壞孩子”打著互聯網旗號生產製造的家電差距在哪裡?

一是互聯網家電不是真心想搞家電,而是尋求利益最大化,他們沒有肩負向高端製造業邁進的歷史使命。

互聯網家電不是偽命題,但卻被一些偽互聯網企業打著互聯網的幌子玩兒壞了。這些企業的目的不是肩負中國家電製造業重任、不是用核心技術站在世界之顛,而是快速在資本市場變現。因為他們身後的資本財團不會給他們太長的週期,他們要的是速戰速決利益最大化。

但家電製造業卻是慢活兒,這不是一件可以速成的事情。所以,有些企業的失敗是急功近利,比如大麥互聯網電視,僅僅兩年多時間就以失敗告終。

二是互聯網家電全靠OEM,沒有核心技術、沒有工廠和製造經驗,更沒有品控。

其實小米已經算是互聯網品牌大浪淘沙的勝利者,還有更深刻的例子就是已經涼透的樂視。短時間憑藉燒錢和低價的模式打開市場,成為互聯網電視衝鋒炮。但由於燒錢是非持續性的發展模式,後期樂視通過“內容收費”、“增加收入”等方式來探索,但是沒有成熟穩定的電視硬件以及並不龐大的用戶基數,讓其最後變成了資本市場的“棄子”。

老牌家電企業在行業內沉浸多年,在品控、生產管理等方面有十分完善的體系。同時有豐富的供應鏈關係和完善的研發團隊,技術革新的速度快,市場競爭中話語權較強,這其實是企業的靈魂,而這正是互聯網家電企業欠缺的。

大部分老牌廠商都很快開發出互聯網家電產品,很快用獨立運營的新品牌適應市場需求。如海信的VIDAA和TCL的雷鳥,從單純賣硬件轉向“軟硬結合”,就可以很快的上路。

家電業在過去的20年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和能力,但關鍵技術的突破基本來自老牌家電企業絕不是互聯網家電企業。

其實,家電產品無論賦予怎樣的概念,萬變不離其宗的是技術創新和品牌保障。互聯網品牌要和傳統品牌打持久戰,那就要放棄技術的“模仿”和品質的“貼牌”。

家電業的“壞孩子”打著互聯網旗號生產製造的家電差距在哪裡?

三是老牌家電製造業更有抗風險能力,而互聯網家電企業受到外部制約更多。

老牌廠商自有工廠,可以完全按照自己的產品需求調整製造環節,進行更細節、具體的質量監督,受疫情這種突發性影響較小。而且老牌廠商擁有多年累積的線下渠道,還有深入每個家庭的終端產品、完善的物流配送和不斷提升的服務能力。

和互聯網家電企業相比,老牌家電企業資產重,但他們更立志於提升產品格調,從中國製造到中國智造,能夠站在全球家電製造業之顛覆。比如海爾、海信、美的和TCL,這些是典型的代表。

老牌家電企業製造業並不“老”,只是其歷史悠久,但他們的創新速度、全球化步伐等和互聯網家電企業相比,每一步都走得更為務實。他們想做的不是短平快,而是代表中國做成一個百年品牌。

四是服務體系老牌家電製造業更完善,互聯網家電企業多依託第三方。

對製造企業來說,產品質量問題不可能完全避免,洗衣機行業大品牌都有完善的自建服務體系。如,海爾有自己的日日順服務體系;美的、海信也都已有完善的售後服務。當極少數問題發生的時候,用戶可以體驗到高效的售後維修,獲得的是質量和服務體驗的雙重升級,使品牌和消費者達到雙贏。

但互聯網家電企業通常都不會建立自己的售後服務體系,依託於第三方,或者通過電商的售後服務來解決,這種做法給用戶帶來的體驗完全不同。

家電製造業自己的服務體系,在售後服務過程中他們能及時發現並反饋問題,有助於企業迅速解決。其實對於家電產品來說,售後服務信息收集反饋相當於重要,這是互聯網家電企業外包服務根本不具備的能力。

我們支持更多的互聯網品牌家電從幕後走向臺前,但前提條件是不能做一個低價攪局、缺少服務和品控的“壞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