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雕鑿如此眾多石像的目的,外界始終猜測不斷

智利復活節島以其島上的數百尊神秘石像(被稱作摩艾“Moai”)而聞名於世。對於雕鑿如此眾多石像的目的,外界始終猜測不斷。

對於雕鑿如此眾多石像的目的,外界始終猜測不斷

1722年荷蘭探險家雅各布· 羅澤維恩隨三艘帆船 在南太平洋上航行探險,突然發現一片陸地。他以為自己發現了新大陸,趕緊登陸,結果上岸後才知道是個海島。正巧這天是復活節,於是就將這個無名小島命名為復活節島。

復活節島的位置還非常偏僻,通向其他有人居住的地方,需要往東航行2300 英里到智利海岸,或者往西航行1300 英里。要知道按照帆船時代的航速,連海南都被稱為“天涯海角”,復活節島完全是“孤懸海外”。

過去的研究認為,這些石像可能代表著島民祖先,並且與某些祭祀活動有關。不過,關於這些石像的位置,它們為什麼在哪兒,考古學家此前並不知道原因。有學者提出一種觀點,即石像的位置可能關聯著某種重要資源。

對於雕鑿如此眾多石像的目的,外界始終猜測不斷

復活節島是歐洲人取的名,而本地人命名為“吉·比依奧·吉·赫努阿”,即“世界中心”。而其他波利尼西亞人以及太平洋諸島的土著居民稱它為“拉帕-努依”,即“地球的肚臍眼”。

無論是哪個名稱,都在隱約的告訴我們,這裡的島民至少知道世界很大,並不僅僅只有自己而已。

對於雕鑿如此眾多石像的目的,外界始終猜測不斷

歐洲人在島上發現了巨大的石像群,很明顯是本地製造的,因為發現了大量未完工的石像,以及取石材的採石場,以及大量的石器工具,早先現代人認為沒有現代技術古人無法完成這些工程壯舉,但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只要運用巧妙,單純用人力可以把這些重達幾十噸的石像豎起來。

通過考古發掘,證明在復活節島殖民初期,有二十二個植物物種曾經存在過,由於森林密佈,於是還有大量海鳥棲息,但到18世紀時復活節島被發現時,森林和鳥群已經蕩然無存。

對於雕鑿如此眾多石像的目的,外界始終猜測不斷

最終復活節島人發現,他們造石像破壞的森林導致了意向不到的惡果

歐洲人還給這個可憐的文明最後一擊。在1862 年 到 1863 年,幾十艘 秘魯船隻綁架 運走 了1500 名島民, 隨後將其拍賣到秘魯的鳥糞礦場, 許多人 死於 囚禁。 後來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之下, 秘魯送返了十幾個被 羈押的島民, 而這些 人又把天花帶到了 島上。1872 年 復活節 島民 僅存111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