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一方水土也養一方美食

精於吃的老饕

對食物都異常挑剔

講究一個“地道口味”

其實不只老饕

即使尋常如你我

當吃到的美食不在當地時

也能在品味中

察覺到其間的細微差別

可見食物也是有地魂的

很多美食

只有在當地才好吃

一旦離開生長它的地域環境

就變味兒了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圖一 | 梅乾菜扣肉餅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梅乾菜扣肉


《舌尖上的中國》紅遍大江南北的時候,導演陳曉卿講過一個故事:

他有一個紹興朋友,在英國上班,每次走的時候,總要從家裡帶一些梅乾菜過去。有一次回國,突然對陳曉卿講:“不知何故,帶去英國的梅乾菜,總不如在紹興好吃。”

陳曉卿開玩笑說:“因為你帶走的,是梅乾菜的屍體。紹興的梅乾菜,醃製時,菜罈子看似密封,但實際其蓋周圍有細細的小孔,能使梅乾菜在當地的環境中,形成獨特的口味。一旦離開紹興,離開特定的環境,梅乾菜自然不再是原來的味道了。”

誠然,水土一方,吃食一方。食不厭精、膾不厭細,精於吃的中國人,對此多有體會。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牛肉麵出了蘭州就不行。

蘭州人如是說。他們深信,一出蘭州城,離開了滾滾黃河水,牛肉麵就不是從小吃到大的那個味兒了。蘭州牛肉麵,講究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牛肉湯清;二白,蘿蔔片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蒜苗香菜翠綠;五黃,用蓬灰和麵的麵條有淡淡的黃色。

在蘭州,牛肉麵可以叫“牛大”,但不可以叫“牛肉拉麵”,叫了,你就外行了。蘭州雖大街上到處都是牛肉麵館,但正宗的一定是面隨湯走,每天下午鐵定關門,想吃也吃不上。

儘管蘭州牛肉麵館像沙縣小吃店一樣,開遍了大江南北,但只要去到蘭州,攢攢勁勁吃上一碗正宗蘭州牛肉麵,你就會忍不住感嘆:以前的牛肉麵都白吃了!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揚州不但有優美的風景、風雅的詩意,還以精緻的美食而聞名天下,揚州炒飯,大約是揚州美食裡,最廣為人知的一種。

正宗的揚州炒飯,海參、臘肉火腿、乾貝、蝦仁、香菇、雞腿肉是必不可少的,還要以青豆、鮮筍為配料。所有食材原料切細丁,青豌豆、鮮筍丁焯水,蝦仁以少量鹽、料酒醃漬入味,水澱粉澆漿,依次入鍋翻炒備用。

然後,炒雞蛋,加少許蔥花炒香,放鹽調味,再加入炒好的原料,大火翻炒,動作要快,這樣炒出的飯顆粒分明,蛋香、飯香、菜香明顯,這是揚州炒飯的靈魂。

一碗炒飯,做得如此精緻而豐盛,無怪乎吃過正宗的揚州炒飯後,有人調侃說:原來以前吃到的揚州炒飯,都是乞丐版的……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牛肉麵與揚州炒飯,無論是否正宗,離開當地,好歹還可以吃到,但那些只有在當地才生長且極不易保存原味的美食,只有親自去當地才有這個口福,否則也只能望“食”興嘆了。比如雲南的雞樅菇。

雞樅,又叫雞松、雞腳菇,對環境要求嚴苛,只生於西南山林野地,雖川、滇、黔、藏皆有,但說到底,還是雲南的略勝一籌。

雲南的雞樅菇,肥碩壯實,質細絲白,肉質鮮甜脆嫩,清香可口,堪稱菌中之王,極少有人捨得拿來做菜,因為會有暴殄天物的負罪感。最常見的烹飪方法是煮湯,最大限度激發它的鮮味。煮好的湯,輕輕喝上一口,鮮香漫過味蕾,如啜玉漿,湯汁穿喉入腹沁人心脾,似乎都要飄起來了……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雞樅炒蘆筍


最好的美食其實在當地

雞樅燉雞湯


中國何其大,美食又何其多,不止文中舉例的這些美食,很多時候,同樣的食材,離開當地,就很難保持它的原味;同樣的美食,離開當地,就變得不再那麼好吃。食物,維持了人與自然之間,最微妙且本質的關係,也是人與自然相互默契的秘密。

陳曉卿還講過一個故事:

一位在北京的湖南朋友,要給他做一道口味蛇。他回答說:“你最好是給我買一張機票,我去寧鄉吃。我在寧鄉呆過半年,我知道,離開寧鄉,到長沙口味蛇的味道就打折了,到北京就更差了。”

不地道,毋寧不食。對食物保有精緻態度和要求的人,一定也能把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