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丘:醫學生志願者 防疫線上的“一抹紅”

根據特色文化人才隊伍發展需要,我縣制定出臺《關於加強邢白瓷、中醫特色文化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縣財政每年撥付100萬元用於培養特色文化人才,其中內丘籍在讀邢白瓷、中醫藥等相關專業學生,就讀期間可享受每年5000元在校生活補助。疫情之下,受益邢白瓷、中醫藥特色文化資助項目的不少大學生加入我縣防疫志願者隊伍,用所學所長感恩家鄉、回報社會。他們用實際行動詮釋著新時代大學生的責任與擔當,為打贏這場戰“疫”築起一條青年防線。

郝家梓:願為抗擊疫情儘自己的微薄之力

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疫情防控,人人有責,作為在校大學生志願者,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學院學生郝家梓在縣工會家屬院小區門口值班,與小區分包單位工作人員共同抗擊疫情。她前期到各家各戶開展疫情走訪排查工作;後期在小區門口值班,協助登記進出人員、車牌照信息,提醒大家減少走訪、走動;打掃小區衛生並對小區各個角落進行嚴格消毒。面對疫情,作為醫學生,雖然不能奔赴與病毒戰鬥的前線,但她通過向大家宣傳動員勤洗手、多通風、少聚集、戴口罩,糾正各種謠言,幫助大家正確認識疫情。相信通過所有人的努力,一定會早日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王樂樂:發揮所長 為鄉村防疫貢獻力量

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王樂樂是甘肅中醫藥大學在讀學生,因新冠肺炎疫情,學校推遲了開學的時間,除了在家裡上網絡課程外,她把大部分時間放在了金店鎮南關村防疫檢查點上。除了日常的疫情信息收集、防控知識宣傳、公共區域消毒等工作,她還學以致用,將中醫保健醫療方法教授給村民,告訴大家如何在家鍛鍊和增強免疫力。談起為何要做志願者,她說身為醫學生,即使不能奔赴抗疫一線,但在社會需要的時候,就應該勇敢站出來。

劉雪雨:關愛陪護抗疫一線醫護子女 助力“戰”疫

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劉雪雨是華北理工大學的一名醫學生,在疫情開始之初,其學校發出面向唐山市醫護人員子女開展“抗疫無憂”課外輔導志願活動的通知,她立即報名參加,併為一名中學生輔導歷史以及英語科目,讓他在抗疫前線的父母安心放心。作為一名團員,在看到內丘縣團委號召青年大學生自覺到所在地黨支部報到後,她馬上加入到大孟村鎮東青山村黨支部,承擔起村民信息錄入以及排檔工作,經常加班加點到深夜。劉雪雨說:“在疫情防控期間,作為一名醫學生,雖不能奮戰一線,但能為在疫情防控一線工作的醫務人員子女出一點力,我感到很快樂”。

房新然:“疫”不容辭 哪裡有需要我就去哪裡

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房新然是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學院中醫專業在讀學生,疫情期間,她主動要求到社區去擔任志願者。在恆源小區,她負責宣傳疫情防治知識、在檢查點值班、對樓道進行消毒等工作。除此之外,她還是小區的“採購員”,為行動不便的老人購買生活物資。每天早上,她把居民買菜、買藥的需求列在單子上,步行到附近的超市和藥店採購。為了避免接觸,她把生活物資貼上寫有房間號和姓名的字條,放在樓前,再通知住戶依次來取。房新然說:“作為一名大學生,越是在關鍵時刻,越感覺責任在肩,哪裡有需要我就去哪裡幫忙”。

侯廣:盡我所能 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内丘:医学生志愿者 防疫线上的“一抹红”

侯廣是張家口學院康復治療專業在讀學生,疫情期間,他在南賽鄉蔡莊村參與志願服務工作,白天在主要街道消殺、消毒,挨家挨戶進行排查、登記;晚上主動在村監測點執勤。在疫情發生初期,很多村民對排查工作不理解、不配合,他都會耐心解釋。就這樣,侯廣堅持排除一切困難,排查一切風險,一戶也不能漏,每天從清晨忙到了黑夜,全力做好疫情排查工作。入戶排查的那幾天,他的微信步數破天荒在好友列表中拿到了冠軍。侯廣說:“作為醫學生,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雖然不能到一線衝鋒陷陣,但在國家需要的時候就要挺身而出,貢獻自己的力量”。(來源:內丘縣融媒體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