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旗背後——對民赤誠 為民所信

在這場人民戰“疫”的戰場上,康巴什區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幹部知重負重、攻堅克難,用責任與使命築起一道道防控疫情的堅實壁壘,以堅決抗擊疫情的實際舉措踐行著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


對民赤誠、為民奉獻,群眾也回報以深沉的愛。持續40余天的艱苦奮戰裡,康巴什區群眾送來了熱騰騰的奶茶、飯菜,更是將近百面代表著至高榮譽的錦旗送到了黨員幹部手中,全區上下共同譜寫了一曲萬眾一心的壯歌。


錦旗背後——對民赤誠 為民所信

錦旗背後——對民赤誠 為民所信

錦旗背後——對民赤誠 為民所信

疫情發生後,康巴什區四大班子領導帶頭包聯街道社區,全區70個部門單位2926名黨員幹部參與疫情防控。各街道黨工委、各部門黨支部成立59個疫情防控臨時黨支部,各基層黨組織成立128個黨員戰鬥隊、志願服務隊、“尖刀班”。基層黨組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全面開展“亮身份、上一線、當先鋒”主題黨日活動,設置

127個“黨員先鋒崗”,教育引導黨員始終衝鋒在第一線、戰鬥在最前沿。


錦旗背後——對民赤誠 為民所信

錦旗背後——對民赤誠 為民所信

青春山街道神華康城E區擁有人口3088人,人口來源地涵蓋全國25個省市,是康巴什區14省返程人數最多的住宅小區。疫情突然來襲,社區管控壓力激增。


康巴什區國家保密局,全部工作人員10名,全員共產黨員。4名值守單位24小時不離崗並保障會議,6名值守神華康城E區,早7點至晚10點,每日輪崗值守15小時,堅守至今40余天


共產黨員就是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危難關頭豁得出來。小區門崗每日出入車輛700餘輛、人員近千人,監測放行;400餘名外出返程人員,幾十戶同期居家隔離觀察,一批壓著一批,跟蹤管控和生活服務;

3088人掃描認證疫情防控“人證核驗識別信息系統”,建群通知和後臺審核;製作明確標註日期的居民出入證,最嚴標準執行每戶每2天出1人……


錦旗背後——對民赤誠 為民所信

錦旗背後——對民赤誠 為民所信

“天垮下來擎得起,世披靡矣扶之直。”康巴什區十餘萬人口中,青春山街道佔比超過50%,平均每個社區工作人員要服務1000-2000人。疫情防控期間,社區幹部和居委會成員一人包片管理一個住宅小區、公寓。一人一崗,沒有輪換;疫情不退、崗不離人。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神華康城B區共有1296戶3900人,是康巴什區人口最多的住宅小區。賈曉範,神華康城社區居委會主任,疫情期間一人包片管理神華康城B區,每天工作10個小時,堅守至今40余天未離崗。同時,她還是一名高三學生家長。


敢於攻堅克難、甘於為民奉獻。疫情防控期間,賈曉範負責各項政策措施的傳達和總體協調,人員信息登記排查,返程人員登記上報、跟蹤管控和生活服務以及居民對疫情防控的各種諮詢,每天接打電話幾百個。小區外出返程人員

110餘戶400餘人,高峰期同時跟蹤管控服務居家隔離觀察人員44戶、居家醫學隔離觀察人員9戶,將近150人,工作量巨大。40余天只有兒子一人在家備戰高考,2箱方便麵、10餘袋速凍水餃就是兒子的一日三餐。


“人生的最高榮譽,沒有比忠實地做了有益於人民的事業,為人民所信任更高的了。”幾十年前,革命先輩在血與火的洗禮中淬鍊靈魂。


今天,在疫情防控鬥爭中,康巴什區黨員幹部用必勝之心主動擔當、積極作為,用仁愛之心紓民之憂、解民之難,用審慎之心排查到底、消除風險,築起了守衛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堅固防線。


這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考出了人民利益高於一切的恪盡職守,考出了勇當先鋒敢打頭陣的氣魄精神。

近百面錦旗就是十餘萬群眾對黨員幹部馳而不息、日夜值守的高度認可,是對黨員幹部情真意切、不辭辛勞的最大褒獎。恪盡職守踐行初心使命,滿腔赤誠書寫為民情懷,黨員幹部與全區十餘萬群眾眾志成城,一定能夠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