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鐗”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2020年開局,安防行業遭受大考。突然爆發並迅速蔓延的新冠狀病毒肺炎面前,嚴格的防控措施是這場戰“疫”的關鍵。傳統安防企業和AI獨角獸迅速行動,構築起新挑戰下的護城河。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熱成像體溫測試系統背後的角力

隨著各地進入復工返程高峰,防控迎來更大挑戰。多個城市的人流密集區域,包括機場、地鐵、火車站等,都陸續上馬“紅外熱成像體溫測試系統”。目前的人體測溫預警方案主要有兩類:一種是快速布控篩查方案,一種是手持體溫篩查方案。

對於人流量較大的單個站點或出入口,適合第一種方案,在本地快速佈設組網的熱成像測溫攝像機,通過計算機上的報警管理軟件進行人行通道的測溫監測和實時報警。能夠通過非接觸方式檢測人體溫度,簡捷、安全、直觀、準確地查找、判斷人員是否存在體溫異常現象。第二種手持測溫篩查方案,適用於機動靈活地對篩查目標進行實時檢查,可用於人工手持巡查,或是搭配三角架進行定點檢測(如架設在單個通道)。

關於測溫,海康威視與大華都有相關的設備。結合視頻分析平臺,通過歷史數據回溯、數據分析等功能,為追溯疑似患者、親密接觸人員提供了視頻數據支持。海康威視的熱成像體溫初篩方案有±0.5℃(無黑體)和±0.3℃(帶黑體)兩種精度可選,能夠應對用戶對不同場景下的效果需求、布控需求。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大華則是熱成像+黑體的方案,可實現±0.3℃高精度。方案主要有三類:第一類是人體測溫雙目攝像機(自帶聲光報警)+高精度人體測溫黑體;第二類是通關道閘測溫篩查,能夠實現對過檢人員進行身份核驗和體溫測量雙項驗證;第三類是對人員未戴口罩進行篩查,主要由普通相機+後端IVSS設備進行實時檢測。

這裡需要補充一下,黑體相當於一個恆溫目標,安裝在攝像機的視野中,熱像儀搭配黑體進行實時校準,並以此為基準實時進行測溫校準,以達到人體測溫精度在±0.3℃的要求。

據瞭解,突然爆火的紅外熱成像體溫測試儀,使很多企業的訂單已經處於爆倉狀態。測溫儀有望像人臉識別等設備一樣,成為人流密集場所標配。

AI獨角獸也在迅速應戰。

商湯科技利用人臉識別算法和熱成像智能測溫技術,推出了“AI智慧防疫解決方案”,主要包含區域通行模塊和出入口通行模塊。區域通行模塊由星雲系列智能邊緣節點SenseNebula-M、熱成像攝像機、黑體和智能管理系統組成。出入口通行模塊,包括SensePass Pro人臉識別測溫一體機、SensePass Pro人臉識別高精度測溫閘機、SenseID 030人證核驗測溫一體機,將人臉識別、無感測溫與無感通行結合,可快速識別人員信息並測溫登記,同時提供後臺記錄,一旦發現異常,可智能分析,便於管理。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曠視基於靈探、洞鑑系統,提出了“人體識別+人像識別+紅外/可見光雙傳感”的創新解決方案,通過前端紅外相機鑑別人流中的高溫人員,再根據疑似發燒者的人體、人臉信息,通過ReID(行人再識別)技術,輔助三站一場(火車站、汽車站、地鐵站、機場)等高密度人員流動場景下的工作人員快速篩查體溫異常者,實現非接觸密集型人流 AI 輔助溫感解決方案,解決疫情平穩後在開放場所的通行效率與可控度。據瞭解,在識別疑似發熱對象的基礎上,曠視嘗試通過模型計算“共情關係”,識別與疑似發熱對象有密切接觸的高風險對象,並進行識別、預警與追蹤,為疫情控制中最難識別的“間接被傳播對象”提供重要線索。

當下在封閉的公共場所,佩戴口罩已經成為必須,這對寫字樓、辦公室等區域的人臉識別門禁及考勤系統提出了新挑戰。商湯方面透露,在佩戴口罩情況下,露出50%鼻樑時通過率可達85%。同時,還可設置對口罩進行識別,規範員工必須佩戴口罩進入辦公區。曠視也針對戴口罩遮擋進行了專項模型優化,即便在口罩和帽子大面積遮擋人臉的情況下,系統也能幫助工作人員快速篩查通行人群。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疫情對智慧安防、智慧城市建設的三大啟示

從2016年開始,智慧安防開始從最初的公安警務,向交通、社區等其他行業或場景延伸。2017年,AI開始進一步滲透安防行業。回望過去的一年,安防企業內有經濟下行壓力,外有國際貿易摩擦阻力,智慧安防在實際的落地過程中困難重重。但誰能想到,進入2020年,在舉國上下遭遇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考驗的同時,智慧安防遇到了第一個強需求的場景。

2020年,會有越來越多的傳統安防企業,打破邊界,從內生走向外化。在安防領域,信義科技絕對佔有一定分量,深耕安防22年,該公司於2018年1月成為廣電運通控股子公司,可以說是廣電運通在公共安全產業領域的核心實施主體。今年春節期間,信義科技積極響應疫情防控需求,保障2400多臺視頻門禁機及60000餘路視頻監控設備正常運行,實時守護深圳市龍崗區三百萬居民安全。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本次新冠病毒疫情突然爆發,恰逢中國的新春佳節。政府管理面臨數十億人口春運的大遷徙衝擊,同時兼顧疫情人口的控制與監測,對政府城市管理過程中涉及的智能、高效、精準、便捷、無接觸都提出了全方面的考驗。在與廣電運通副總經理、深圳信義科技董事長羅一明就以上問題交流時,他分享了對於智慧安防、智慧城市建設的一些思考:

啟示一:此次疫情事件的發生,將會進一步引發公共安全在智慧城市建設中的重新定位,過去的城市安全更多關注傳統安防,未來衛防(衛生、疫情防控)也同等重要,智慧城市的建設必須關注城市全系統安全。

啟示二:此次疫情事件的爆發,將會帶動未來智慧城市從關注宏觀環境安全問題轉向“既關注宏觀環境、又關注微觀結構”的新型智能城市安全業態。傳統安防的感知系統,主要感知人感官所能及的“聽、看、觸”等數據,關注人體之外的宏觀環境安全需求或事件。本次疫情事件的發生,將引發更多對人體影響的安全需求,帶動城市安全感知系統增加考慮對超出人類感官功能範圍的數據的感知需求,如衛生防疫就有對紅外成像、超聲成像、空氣構成、水質狀況等數據的感知需求。未來的智能城市全市系統,不僅僅是防控宏觀環境的安全問題,而且必然是“以人為中心、構築覆蓋宏觀環境和微觀結構”的多維全方位安全防控系統,將會帶動一波人工智能和傳感器的技術革新浪潮。

啟示三:此次疫情的發生,將會帶動未來智慧城市向遠程化、無人化、智能化的方向發展。近段時間的疫情防控宣傳,讓“接觸傳播疾病”深入人心,顛覆了老百姓“共餐、共用”的傳統認知,也對人群聚集的危害有了全新認識。諸如車站、機場、銀行、醫院、超市、餐廳、校園等傳統人群聚集的場所,將會出現越來越多的無人化、智能化、遠程化的無接觸服務。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羅一明表示,智慧城市最根本的任務是要解決兩大問題,一是讓政府的決策科學、精準、高效,另一個是讓市民感受城市的快捷、便利,有幸福感。這與廣電運通的企業使命不謀而合:以創新的科技便利人類生活。不過,需要承認的是,城市智慧化的第一步——數據彙集尚未有城市真正做到,數據孤島普遍存在,數據仍然無法互聯互通,距離“智慧”還有很長的距離。

廣電運通城市安全計算平臺多模態生物識別是必然趨勢隨著安防步入新時代,加載了生物識別技術的智慧安防,已廣泛應用到智慧公安、智慧城市、智慧教育、智慧金融等各個領域。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此次疫情事件已顯示出了單一生物識別的應用侷限性:全民帶口罩,單一的人臉識別技術無法解決識別的問題;指紋等接觸式的識別手段存在傳播病毒的潛在風險;虹膜識別也因為佩戴護目鏡而產生識別偏差。基於單一生物特徵識別的身份識別技術在這場防疫戰中顯現出了它的乏力。

未來,唯有把人的多個身份特徵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實現對人的準確識別,使得身份認證及識別過程更加安全,是未來生物識別領域發展的必然趨勢,多模態生物識別融合人臉、指紋、靜脈、虹膜、聲紋、步態等,通過其中的兩種或多種生物特徵,能夠進行身份識別、驗證及判斷,應用場景更為廣泛。針對疫情下不同場景要求的安全級別,聲紋識別、步態識別技術等非接觸式生物特徵識別技術與其它生物識別技術相結合,可有效解決身份識別問題,杜絕在使用過程中存在的病毒傳染的風險。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羅一明以融合人臉識別和聲紋識別的多模態身份識別為例,一方面人臉數據和音頻數據可以豐富場景數據,讓識別更為精準。同時,聲音通過空氣傳播途徑,不受口罩的影響,用戶也無需接觸設備終端,有效避免了疫情情況下的病毒傳染風險。在人臉識別受限的情況下,聲紋識別能夠保障工作的正常開展。廣電運通從鈔票的“身份識別”,發展到對人的多模態身份識別,正致力於用多模態身份識別系統賦能各行各業,解決各行業的身份識別問題。目前,已經研發出多模態智能視頻終端平臺,該平臺搭載安全可控的芯片和系統,兼容各種應用場景下的人臉、指紋、靜脈、虹膜、步態、SIM卡、藍牙、APP、二維碼等多模態身份識別,為構建以人為中心的社會治理知識圖譜系統奠定了數據基礎。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視頻監控走向AIoT化

目前,許多安防產品已在智能建築、智能交通、智能家居等諸多領域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例如視頻監控、門禁、防盜報警、樓宇對講等。尤其是視頻監控類設備,在智慧城市建設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並正發揮著重大作用,不論是城市社會治安管理還是在城市應急管理、智能交通管理等應用中,都是核心支撐。未來,視頻監控設備作為視覺感知系統的屬性將不斷被加強,從單一設備成為網絡節點,同時,智能監控設備的AIoT化,將促使安防行業的邊界不斷跳出傳統領域版圖,整個市場的容量增加也會給每個企業帶來新機會。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目前,很多安防企業已經開始向AIoT領域滲透,延展到更為廣泛的行業智慧應用領域。相對於傳統安防市場,AIoT高度場景化,碎化片、長尾化的屬性更加明顯,差異性需求更強烈。同時,新興應用也將越來越多地延伸至細分的AIoT場景,安防企業可以通過攝像頭疊加AI能力,通過可定義的軟件滿足用AIoT場景用戶的差異化需求。

我們的又一把“殺手鐧” AI+智能熱影像科技 助力病毒防控堡壘


未來,隨著AI+安防的深度結合,一方面,企業自身的護城河得以鞏固,另一方面,通過技術的不斷創新、經驗的不斷積累,用更先進的技術手段守護國家的公共安全,請關注我,大嘴哥(佩瑤070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