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為拍好這場戲,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網友:氣勢宏大真實展現

在上世紀50年代,我們的廣播電視在緩慢發展著,到了80年代,央視將重心開始轉向了電視,於是,一大批電視連續劇拍攝工作開展,首先提上日程的就是,拍攝屬於我國的古典四大名著。但是,拍攝總得有個先後順序,央視當時還沒有足夠的人力物力財力,同時開拍四部名著,就這樣,《西遊記》和《紅樓夢》便開始了拍攝,到了1988年《西遊記》全部播出後,央視才開始了《三國演義》的籌備工作。

央視為拍好這場戲,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網友:氣勢宏大真實展現


《三國演義》畢竟不同於《西遊記》和《紅樓夢》,它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規模宏大,這就需要很強的場面調度能力,央視的製片人任大惠思前想後,只有王扶林能擔此重任。最後,王扶林也義不容辭,當然,畢竟這樣一部大戲,不是鬧著玩,央視也給他配了5個分部導演,輔助拍攝開展。

央視為拍好這場戲,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網友:氣勢宏大真實展現


央視拍攝《三國演義》,下的決心很大,下的本錢也很大,當時,就派發了資金1.7億,其中,將近1億用於場景的搭建,剩下的8000萬左右,用於日程的拍攝。這樣的優待條件,真是前所未有。

央視為拍好這場戲,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網友:氣勢宏大真實展現


不僅如此,在拍攝《三國演義》中的官渡之戰的時候,劇組還調動了解放軍一個師的兵力,這樣一場戲下來,足足花了40萬人民幣。官渡之戰是曹操平定北方的關鍵一戰,袁紹當時號稱70萬人馬,如果劇組人數太少,搞得太寒酸,實在顯示不出曹操的弱和袁紹的強大,所以,這40萬人民幣花得值,而用到解放軍一個師的兵力拍出的場面,經典無法複製。

央視為拍好這場戲,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網友:氣勢宏大真實展現


果然,有了人數充場面,官渡之戰拍出來,確實很有氣派,還記得袁紹帶兵出征的場面嗎?那個經典的鏡頭,還剪輯到了片頭,是一代人的經典記憶。此外,拍攝赤壁之戰,那更是花血本,用了9臺攝像機,一架直升機,72艘船隻,50多車木柴,20多噸汽、柴油,3000多名群眾演員,水陸空三個方向拍攝,場面浩大,堪稱經典。

央視為拍好這場戲,動用了一個師的兵力,網友:氣勢宏大真實展現


所以,儘管當時的條件不算好,但是央視卻下決心拍出了這樣一部經典,當時有一位新加坡導演看到後感慨:你們這才是為中華民族拍戲!對此,你怎麼看?期待你的神評論!

對此,你怎樣認為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的評論區留言、參加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