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一般認為自鴉片戰爭後,1843年上海開埠以來,上海便開始邁向了成為世界級大都會的歷程。特殊的出海口地位,使得上海能在開埠之後,能夠逐漸將內河、長江、沿海和遠洋的航運貿易聯繫在一起,形成了一張以上海為中心的世界性貿易網。僅十年,上海便取代了廣州,成為全國最大的對外貿易口岸,進出口貨值佔全國進出口貨值的50%以上,至今仍然商業貿易繁榮無比。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上海陸家嘴,如今是全國乃至全世界最繁華的地帶之一

然而上海的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一個小鎮,再到普通的縣城,再到當今的直轄市,上海的崛起無疑是國內外政治經濟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一、江南口岸

儘管上海現在的發展如此強勢,集各種光環於一身,但是直到唐宋以前卻一直籍籍無名,鮮有文獻史料涉及。唐宋以前的中國,政治、經濟中心都集中在中原一帶,不但長時間內上海沒有獨立的行政建置,而且由於處於中國的邊緣地帶。

雖然上海長時間內未得開發,但是上海所處的江南地區卻擁有十分優秀的地理條件。首先,它正好位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地帶,溫和溼潤、四季分明、熱量充分、雨水充沛的氣候條件,非常有利於農業活動的開展,而這也是在古代形成人口聚集地的重要因素。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公元3世紀末開始,西晉政局日益崩壞,隨後引發了禍及整個北方中國的八王之亂和永嘉之亂。不少西晉皇族和北方世家大族為避亂,選擇了南遷江東,史稱“衣冠南渡”

公元4世紀,北方漢人為了躲避戰亂,紛紛南遷,並給南方帶來了北方的先進技術文化,由此顯著提高了江南的生產力發展。另一方面,江南地區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遠離中原政治戰爭衝突,而有了穩定的經濟發展環境。這些因素,都使得江南地區能夠承接魏晉以來不斷南移的經濟重心。

江南憑藉著優秀的地理條件,到唐代中期,其經濟發展水平幾乎已和北方不相上下。上海境內的首個縣級行政區——華亭縣(治今上海市松江區),便是在公元751年設立的,這無疑也是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程度的一個反應。安史之亂後,維持唐朝長安政府日常開銷的賦稅,更是大部分都轉運自江南。在這一階段的上海,因為暫時還沒得到獨立設州立府的標準,因此長時間歸屬隔壁的吳郡(蘇州)管轄。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唐天寶十載上海地圖

然而上海的崛起,卻也與運河另外兩座商貿重鎮——蘇州、杭州息息相關,僅憑政治因素是無法讓它從普通貿易商埠成長為世界級都市的。晚唐時代,江南地區的經濟發展已經居於全國前列。此後的宋元明清時期,城市發展都與內河貿易有著密切聯繫,尤其是長江沿線的貿易和京杭大運河沿線的貿易,更是催生了一批貿易商埠,蘇州和杭州便是其中典型。

平原為主的江南地區,水網密佈、河港交錯,四通八達的河道和湖泊以蘇州為核心聯絡在了一起。因此適合南北商船往來停泊的蘇州,其內河航運十分發達,這也給蘇州帶來了眾多的貿易機會。而杭州自從成為南宋臨時首都以來,也一躍成為全國首屈一指的特大城市。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含有沙船和螺旋槳的上海市市標,這些元素體現了上海興起的重要航運因素

處於兩地之間的上海,也得力於這兩座城市的影響,而在宋元時期得到了初步發展,隸屬於秀州(嘉興府)的華亭縣,出現了重要對外貿易商埠——青龍鎮。青龍鎮周邊地區河道縱橫,極為方便水路運輸。青龍鎮就是憑藉著交通便利的優勢,才一躍成為東南貿易重鎮,海內外商賈雲集之所。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上海處於沖積平原,至今其陸地面積還因泥沙堆積在不斷擴大

然而由於長三角沖積平原的特性,吳淞江日益淤塞和海岸線的東移在當時根本難以避免。出海口越來越遠、河道越來越淤塞,青龍鎮逐漸變得商船鮮至。就在青龍鎮衰落的同時,吳淞江和黃浦江兩條河流匯合處的上海鎮開始異軍突起。


二、衣被天下

約13世紀中期,南宋政府在上海鎮設置了市舶分司後,“上海”一詞在文獻史料文獻中的記載日益增多起來。彼時的上海鎮正好位於吳淞江與黃浦江下游的上海浦交界處,不但江面開闊,還有利於海船進出。因此在青龍鎮衰落後,迅速接過了承擔對外貿易通商的重任。

到元初,上海成功升縣,而設縣則意味著上海有了滿足了最基本的設縣標準——眾多的人口和繁榮的城鎮,並且名列在元朝政府在江南設置的四處市舶司之一。而在此前,上海鎮所屬的華亭縣也因為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躍升為松江府。雖然此時的上海,初步獲得了與蘇州杭州平起平坐的地位,但要想完全超過仍然存在著不小的難度。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明代為解決吳淞江長期淤積、通航不暢的問題,多次整頓江南水系。經過兩次疏浚,原來吳淞江的下游反過來成為了黃浦江的入海水道

宋末元初,由於松江府近海的優勢,棉花也因為外貿而得以進入江南腹地。到明初,而松江府也已經成為全國知名的棉紡織業基地,而棉布對明朝政府來說也已經成為重要的實物稅種,而松江府出產的布也以“松江布”之稱名揚天下。

明洪武三年,戶部請求在浙西四府所應繳秋糧內改繳30萬匹布,但在朱元璋看來,30萬匹布,區區一個松江府便能輕鬆應對。據學者推算,明代後期松江府的棉布年產量就可高達3000萬匹,以至於有“滬瀆梭布,衣被天下,良賈賴以此起家”的說法。

1684年,清朝開放海禁,上海縣正好是清朝政府在沿海地區設置的四處海關之一的“江海關”所在地,專門收舶閩粵商船。18世紀上半葉,清政府畏懼西方商船在長三角地區的活動,怕其圖謀不軌,於是只保留廣州的粵海關一處對外通商,使得廣州成為清朝全國的主要對外貿易商埠。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江海常關界碑

但無論怎樣,雖然上海位於長江出海口、東部海岸線中間、背靠富庶的江南,但開埠之前的上海,仍然無法和同屬江蘇省的蘇州相比肩。相反,蘇州駐有多個省級衙門(如江蘇巡撫、江蘇布政使),上海的行政地位相比之下,明顯不足。正如英國人所言,當時的清政府並沒有意識到上海適合遠洋貿易的優秀地理條件,沒有主動去推動上海的興起,這無疑給了英國人可趁之機。而後者在1842年的中英《南京條約》中明確要求清政府開放上海通商。


三、東方巴黎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近代上海租界區

深處江南腹地的蘇州,無疑對開展海洋貿易並不友好,尤其是太倉劉家港逐漸淤塞之後,更是如此。開埠後的上海,各國列強紛紛在上海設立租界和領事館。而上海也因此憑藉其中立的地位以及便利的交通航運條件,吸引了國內外大量商人前往貿易。原本蘇州和杭州的經濟貿易流量,逐漸被上海所虹吸而去。19世紀50年代爆發的太平天國運動,無疑加快了江南地區中心從蘇杭轉向上海的過程。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太平運動時期,上海外籍人士了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免遭兵燹之禍,特地將各國僑民集結為了一個民兵組織——萬國商團。萬國商團是外國列強在上海境內的準軍事化組織

太平天國運動的興起,使得清軍和太平軍交戰之處,變得荒蔽凋零,原本富庶的江南諸府如常州、蘇州等,社會經濟發展程度也大幅下滑。而此時的上海,憑藉著外國租界所在之處,成功逃過一劫,並因此吸引了大量士紳富商以及難民前往上海避難。江南內地的人口逃亡,加速了江南腹地經濟秩序解體的過程,蘇州、杭州遭到的破壞尤其嚴重。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機構“工部局”紋章,是外國在中國進行殖民侵略的一個重要標誌

避難的士紳富商給上海帶來了大量發展的資本,而外來移民則給上海提供了豐富充足的市場勞動力。同時也因為太平天國運動,京杭大運河變得更加封閉,清朝南方賦稅不再能從運河北上,只能經上海中轉,通過海運送到北京。在這一過程中,大量的江南腹地人口和資本湧向了上海,促進了這個新興商埠的經濟發展。再加上運河不暢的因素,全國經濟貿易格局從原來的內河貿易格局便逐漸轉向了海洋貿易,而上海便是全國貨物的集散中心,迅速成為中外商人匯聚之地。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19世紀90年代的外灘是遠東地區最重要的金融貿易中心

另一方面,由於上海是外國人云集之地,所以在戊戌變法以前,國內多加輸入西學的翻譯機構都位於上海,也因此,上海興起了眾多的出版和教育機構。大量西學就通過上海這個窗口進入中國,潛移默化地改變了國內社會廣泛存在的封建落後思想,推動了傳統中國社會的解體,促進了上海文化產業的發展,使得上海成為當時國內外知識分子的雲集之地。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原商務印書館的東方圖書館。“一二八事變”期間,日本為破壞中國文化,派飛機轟炸了商務印書館圖書館

因列強勢力的影響,上海從19世紀50年代開始便進行了嚴格的市政化管理,城市建設遠超全國其他各地。不但英法兩國最早在上海租界區內建設近代化道路,而且為了滿足居住在上海境內的外國人和本地華人士紳的生活需要,外資企業也逐漸開設了煤氣廠、自來水廠、電氣廠等多個近代化企業。

租界內原有的縱橫交錯的陰溝,也被改建成新式的地下排汙工程。這些市政建設不僅使得上海租界區邁向了近代化,而且帶動了非租界區的城市建設,使得上海成為當時全國其他城市市政建設的效仿對象。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1920年代上海英租界區的城市路面軌道交通。近代人士稱讚天津市政建設先進優秀時,便曾把天津稱作是“小滬瀆”

不少外資企業也大多選擇上海作為其踏足中國的踏板。自19世紀40年代開始,上海地區湧現了諸多外資銀行,成為全國外資銀行最為集中的地方。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銀行——中國通商銀行,也選擇在上海作為其總部。眾多的銀行機構,使得當時全國的多達80%的對外貿易資金調撥,都得經過上海中轉。

民國建立後不久,歐洲便陷入了一戰囹圄,無暇東顧,再加上政府工商業政策的支持,中國的民族資本主義迅速發展。以棉紡織業為例,1914—1919年,上海華商紗廠的紗錠數便增加了34%,甚至在1920—1929年期間仍然保持著高速增長。一戰也給麵粉工業帶來了重大的國外市場,使得上海的某家麵粉廠在這一時期的盈利率高達127.63%。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1928年的外灘,圖右下角建築即為歐戰紀念碑

與此同時,上海的對外貿易也迅速發展,是當之無愧的中國對外貿易中心。憑藉著優秀的航運條件,當時國內進口的外國產品,基本都要通過上海分銷到全國各地;而國內的特產,如豬鬃、茶葉、桐油等,也大多經過上海集散再出口到世界。

隨著上海地位的顯著提升,南京國民政府也於1927年把上海市提升到“特別市”的地位,並把周邊等鄉併入,進一步擴大了其行政區劃範圍,由國民政府直接管轄,相當於當代的直轄市。這時候的上海,無論是政治地位,還是經濟地位,其地位都不是蘇州杭州所能比擬的了。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厚生紗廠及其華商紗布交易中心

1949年之後,由於國外帝國主義勢力對新中國的封鎖,大量外資企業和外國機構撤離了上海,導致原本作為遠東國際性大城市的上海一度衰落下去。但上海在1949年以後仍然是國內重要的工業基地,承擔了國內很大一部分的工業生產能力,也貢獻了大量的財政收入。

而隨著國家對上海的扶持,原屬江蘇的嘉定、松江、川沙、南匯、奉賢、金山、青浦、崇明等縣,也於20世紀50年代劃歸上海市,進一步擴大了上海市域面積,奠定了當下上海市轄區範圍。而有了更多發展空間的上海市,其城區規模也進一步擴大。

逆襲!上海是如何從默默無聞的小縣城,崛起為世界級大都市的?

▲世界最繁忙的集裝箱港口—上海洋山深水港

改革開放以來,上海由於是眾多國企的所在地,因此中央並不敢在上海進行大量的改革試點工作,反而讓對外交涉頗有經驗的廣東承擔了這一任務,因此上海在改革開放初期,充當了全國的改革後衛,沒有得到足夠程度的開放。不過自浦東新區創設以來,上海終於再度成為全國改革開放的前沿。

時至今日,上海仍然是擁有著2423萬名常住人口的全國第一大城市。無論是教育科研,還是社會保障、藝術文化、城市規劃,都處於全國領先位置,中國其他城市發展的重要參考對象。


上海自開埠以來,便吸引著大量人才前來工作、學習。大量的外來移民和本地居民,在一百多年的歷史中,共同努力,才得以創就上海今日的輝煌。各種文化藝術互相交流衝擊形成的“海派文化”,正是促進上海不斷向前發展的“包容並蓄”的城市文化的體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