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時,明明有材料,還拼命做筆記的人是什麼樣的心態?

農夫子170


如果是明明有材料的話,還拼命記筆記,那很大程度上是為了給領導看。

有一些人比較喜歡錶現自己,尤其喜歡在領導面前表現自己,開會就是一個比較好的時機。因為一些領導在開會時喜歡長篇大論,其實底下沒有幾個人想去聽,這個時候有人去做筆記,領導會認為這個同志比較贊同他的觀點,就會增加對這個人的好感。所以考慮到這些,有人儘管有材料,還會去拼命的做筆記,就是為了能夠讓領導看到自己。

當然也不排除有另外的情況,比如說領導講的有一些在材料當中沒有,比如說領導是脫稿講的,為了能夠更好的落實領導的講話,所以做好筆記是必要的。


職場報道


我經常參加開會,也見過類似的情況,覺得有這麼幾種可能的心態,有的是我的親身體會。

1.認真,確實在記筆記,因為自己記下來的東西都是重點和要點,材料沒準用完要回收。

2.尊重,不管講的怎麼樣,別人都是經過精心準備的,認真記筆記是對別人勞動萬成果的尊重。

3.虛偽,做樣子給領導和同事看,不得不記筆記,裝著自己很認真。

4.害怕,開會沒事幹,不記筆記會犯困,強迫自己不睡覺怕睡著了挨批。

5.無聊,看著像記筆記,要不是幹私活,要不是亂寫亂畫,要不什麼也沒寫。

就這麼多吧!


宸安落定


講一個有趣案例:

前一段時間參加一次公司面試,參加公司面試的時候,跟我一起去面試的有兩個小夥伴。面試官問他任何問題,他都不說話,只是拿出筆、拿出本單純的記記記。

這一舉動徹底惹毛了面試官,面試官指著他的鼻子問:我在這裡問你問題呢,我問你叫什麼名字,你只能拿出筆和本,不停的記,是什麼意思呀?

然後那個小夥伴非常委屈的說:我也不想記啊,可是養成了習慣,在之前在一家企業當中工作的時候,公司領導就曾經要求過我們,只要領導說話,員工二話不說就得把領導說的話記下來。

領導說:今天吃的什麼?員工也要趕緊把公司領導這句話記下來,以至於他在那一家公司工作了三個月,買了26個筆記本。

當然最終的結果是這個小夥伴與面試無緣,並且灰頭土臉的離開了這家面試公司。

一、部分員工的確有這個毛病。

大家發現在一些企業工作的時候,的確有一部分員工他們不管公司領導說的是什麼,也不管當時那場合是什麼,只知道拿著筆和本子不停的記錄,以至於部分領導問:你們在記什麼的時候,他們兩眼一抹黑,直愣愣的看著公司領導說:我不知道呀。

他們不知道自己在公司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也不知道自己在公司當中應該擁有怎樣的地位,他們只知道這個時候自己應該記錄了,只不過要記住什麼呢,誰也不知道。

遇到這一部分員工,沒有必要擔心,也沒有必要憂慮,反正人家都已經養成了習慣,只要這個習慣不會影響公司的任務進度就好。

二、部分員工是為了拍馬屁。

除了一部分員工他們是養成的毛病,或者他們本身就是為了記一些公司領導說過的話,希望向公司領導學習之外,還有一部分員工是我們無法忽視的,那就是為了拍馬屁。

這種情況在一些大公司裡面也常見,比如領導在上面說話的時候,一部分員工他們就拿著筆和本不停的記,然後公司領導看到之後還會表揚兩句:這個員工表現的非常不錯,最起碼公司領導說話的時候知道記錄,這就是尊重公司領導的態度。

可是這種態度十有八九是表面態度或者虛假的態度,一旦把這種態度帶入到職場,那既是對員工的不負責任,也是對公司的不負責任,更多的是對整個企業的不負責任。

所以如果員工一直在記錄,而且這一部分記錄單純的是為了給公司領導看,那麼離這樣的員工遠一點,因為雷劈到他的時候會連累到你。

作者:職場全能王,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職場速成師,企業管理諮詢顧問,擅長職場問題指引和輔導。歡迎大家贊、轉、收、評,期待大家的關注~~~

職場全能王


這種現象我們會經常看到,一般有兩種情況。代表著兩種不同的心態。

第一、做樣子給領導看。這做心態佔大多數,倒不是因為這個人愛表現,多數情況下,是環境逼迫,你不得不這樣。

記得,我剛上班的時候,又一次去開會,傻乎乎的什麼都沒有帶,就去了,結果,全體人員就我一個人,沒有本子沒有筆,大家都忙著記錄,我一個人在哪手足無措,異常尷尬。

其實,也沒有什麼可記的東西,後來,我的領導給我說,不論什麼會議,那本子記錄不一定是真要記東西,就是做樣子,但是,這也絕不是虛偽,而是,對發言人的一種尊重。後來無論什麼會議,就是領導隨便叫去說過事情,我也會帶好本子和筆。

第二、還有一種人,做事認真,喜歡分析思考,是從心底裡真的在認真做筆記。這種人比較少,記筆記本來就是一個強化記憶的過程。就是材料上有,誰能保證能有全部記下來,而通過記筆記,歸納重點,會加深記憶。

我有一個同事,無論開什麼會都非常認真的做筆記,起初我以為他和我一樣做樣子,後來我看了他的筆記才知道,人家的記錄方法完全不同。

他是按照思維導圖的方式來記錄。其中加入了許多自己的想法和思考。會後所有的內容他都記得很清楚,而且對每個觀點都有自己的理解和看法,這位同事能力提升非常快,現在已經是公司技術總監了。

所以,無論是以上那種心態,我們都要理性對待,裝樣子也不是壞事,並不能簡單的認為,這個人就是愛表現。而第二種認真的記筆記的人,更值得我們去尊敬和學習。


職場墨子


痕跡。知道嗎?現在不管是行政、事業、企業還是私營,本單位都有群。群裡發領導者證明我佈置了,看你落實不落實。管理者我領會了,要推進下去,也給有關科室車間強調了,出了事責任不在我,我佈置了的。到科員及工人這兒我認真的聽也認真的落實,不出事皆大歡喜,出了事再一級級追查,看是那個環節有問題。於是,查文件,調視頻,查記錄,追責任,看誰疏忽了。


高國鵬3


開會時,明明有材料,還拼命做筆記。這種情況很常見,這種人也很多。主要是出於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一、體現對會議的重視。

如果開會時,大家都兩手空空去,連個筆記本也不拿,帶著兩個耳朵就去開會,對組織會議的領導來說,他們會以為是對會議重視不夠,是對領導的不尊重。

我見到過好幾個老闆,因為開會,有一些主管去開會,沒有帶筆記本,都被老闆給訓回去,等他們拿來筆記本再開會。開會時,見有的人光聽不記,就很生氣,責令要做好會議記錄,儘管材料上都有。

二、確實有做筆記的必要。

明明材料上有,感覺仔細看材料就可以了,沒必要做筆記。其實不然,光看材料,記憶的效果並不好;如果是別看材料邊做筆記的話,就能強化記憶,加深對會議內容、精神的理解。

還有,儘管材料上有會議內容;但在開會時,領導往往會現場發揮,會結合材料內容展開講一些自己的觀點;如果不做筆記的話,領導的觀點就容易被忘記、忽略。從這個角度來看,做筆記還是很有必要的。

三、的確有某些作秀的成分。

的確有些人開會時拼命做筆記,這並不是真正的為了增強學習效果,而是為了討好領導。覺得自己好好做筆記是對領導的尊重,是對會議的重視。

事實上,也的確有這樣的領導,他們在會議上很注意觀察與會人員做筆記的情況。在他們看來,能認真做筆記的人,是對會議態度端正認真的人,會博得他們的歡心。

員工為了討好領導,做筆記是做樣子給領導看的,並沒有實際效果。對那些不喜歡做筆記的,哪怕是人家認真聽,領導也會感到人家走神、開小差。

我記得,有一次公司開會時,老闆見其他與會人員都認真做筆記,唯獨有一名主管光聽不記,老闆就現場提問這名主管他所講話的內容,場面挺尷尬的。

總之,開會時,明明材料有,還拼命做筆記;這種現象,既有其必要性,也有作秀的成分,心態各異吧。

【歡迎關注@職言心語,專注職場問題,分享20年私企工作心得。謝謝!】

職言心語


【九九觀點】開會時明明有材料還需要拼命做筆記,一般會分為兩種不同的員工,一部分員工他們害怕在會議中漏掉部分事項,所以抓緊時間做筆記。另一部分員工十有八九是在給領導打馬虎眼,向公司領導炫耀自己究竟有多努力。

一、講一個有趣的故事。

大約在三年前還是四年前的時候,曾經在一家企業實習。

在實習期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坐在我鄰座的那個同事連頭都不抬,公司領導說什麼,他就拿著筆刷刷的在紙上記。

因為公司領導開會語速比較快,所以這個同事也得速寫,不仔細看,根本看不清楚。

第一次會議是這個樣子,第二次會議也是這個樣子,慢慢的同事吸引了公司領導的注意,而且每次開會的時候都會點名表揚同事:這個員工開會很認真,這個員工很負責。

可是有一次,公司領導開會的時候,突然想起自己上一次開會談到一些問題,一時又記不清楚是哪些問題,於是去問這個同事:你每次開會不都做筆記嘛?把你的筆記拿過來讓我看看,我看看上一次會議我有沒有漏掉的地方。


同事聽了之後,臉一下子變紅了,哆哆嗦嗦的拿出那個亂七八糟的筆記本,給公司領導說:雖然我記下了,但是字寫的太亂,我也不曉得寫的是什麼。

二、會議記錄需要優先記關鍵點。

這件事情其實也不能怪員工,絕大多數員工如果有這樣的習慣,十有八九是和公司領導形成了默契。公司領導開會的時候,看見所有的員工大眼瞪小眼的瞅著自己,不由得氣打一處來,你們為什麼不做會議記錄?

當這種質問一次兩次慢慢形成習慣之後,員工也就開始默契的配合公司領導,領導說什麼員工就記什麼,儘管員工也不知道自己要記什麼。


這種會議記錄對整個會議的進展來說沒有任何幫助,我們也不建議公司領導通過這樣的方式高端壓迫員工去做會議記錄。

簡單講的話:會議記錄應該由員工自發記載,而且員工記載會議記錄的時候,絕大多數是與自己任務進度相關的記錄,這一部分記錄只需要切中要害,在關鍵的時間點記上那麼兩三個字就可以了。

如果員工每一次會議的時候什麼都不幹,就是埋頭記錄,即便他記錄再多,對他的工作也起不到多大幫助。


我是廈九九,上市公司品牌總監,職場二寶媽,成長學習博主、頭條號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高效的寫作技巧,歡迎關注我。


廈九九


我是一個過來人,大會小會記筆記的本子不下10幾本,因為工作了20多年,按說很正常。

但回過頭來回答有材料為什麼還要記筆記的問題,我給個肯定答案是形式主義佔主導地位。

我之所以記了10多本是因為很多會並沒有材料,這樣的領導講話肯定得記。但是,筆記是記了,記了也就記了,百分之九十的筆記並沒有再翻開看過。因為關鍵東西聽領導講後很快要落實,腦子裡也儲備了足夠的信息。而絕大部分內容都是鋪墊的廢話,聽聽也就過去了。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輔助作用就是學領導講話的思路和條理,這對進取心強的人有點用,以便等自己當了領導後應付自如。

針對題主所問是什麼心態,歸納為:一,中國式會議習慣決定,體現與會者嚴謹認真,貫徹會議精神態度端正。二,迎合領導喜好,體現與會者尊重自已。三,避免聽會者在長達一、兩個小時的開會時間內枯燥乏味,手頭比劃著做點事也不至於犯困。綜上所述,開會做筆記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形式主義主導實用主義。


汪怡8


如果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現象,你們信嗎?:

一、裝逼、做給臺上的領導看的;

二、閒著也是閒著,隨便寫寫,反正也沒有人檢查寫的什麼內容;

三、玩手機太明顯不尊重領導了;睡覺更是大忌;

四、留個痕跡,幫助日後回憶做了那些事情,因為材料開完會後也就基本丟掉了。

。。。


村雲村語


看到你的這個問題,我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櫃子裡堆放著的筆記本,都是這麼多年來的開會和工作記錄。

你說的這個情況確實存在,有的時候開會時,領導的講話材料在會上都已發給每個人,但很多人仍然在那裡埋頭做筆記。說實話,這是職場上的一個好習慣。


根據我的經驗,開會記筆記有這樣幾個好處:

1、可以將領導的講話及時整理成要點,便於記憶。

一般講話材料的內容比較多,而且有很多是穿靴戴帽的東西。有的是泛泛的,有的是重點的,還有的是對面上的。通過記錄整理,就可以把其中有針對性的核心內容提煉出來,而且是對自己有用的。這樣可以更好地理解會議內容,形成深刻記憶。


2、可以對會議精神進行再思考,便於理解。

在記錄時,可以在講話內容的基礎上,進行再思考,同時寫下自己的理解。這對於快速理解會議內容、貫徹會議精神是很有幫助的。


3、在記錄的同時,就可以整理出自己的工作思路。

在記錄的時候,可以根據講話內容要求,同時整理形成自己的初步工作設想。這樣,會後再稍加整理,就會很快形成自己的工作思路。


4、表示對會議講話者的尊重。

記錄除了以上對工作的有益幫助外,還有一個就是能夠顯示出對講話者的尊重。說明在參加會議時,是在認真聽講,沒有坐在那裡發呆,這樣容易給會議講話者以及其他參加會議的人留下一個好的印象。



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開會時做好記錄,不僅可以對工作有所幫助,同時也是一個良好的職業習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