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賣傳家寶要價30元,古玩店18元低價買下,如今此寶價值40億!

+關注

假如某個人家裡有件祖傳的文物,那必定要被當成傳家寶,一代代小心收藏。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眾都不瞭解文物鑑定知識,因此很容易出現將傳家寶賤賣、或者相信鑑寶專家的話,誤以為傳家寶是贗品、仿真品的情況。

農民賣傳家寶要價30元,古玩店18元低價買下,如今此寶價值40億!


44年前就曾經有一個農民去古玩商店賣掉了自己的傳家寶,要價30元。萬萬沒想到,這件傳家寶最終卻身價暴漲,如今必須以億元估值。用網絡流行語來說,曾經大家對它“愛答不理”,今天的它“讓人高攀不起”。

它的名字叫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從名字就可以看出,這是一件元代的瓷器,通身施了霽藍釉,瓶身刻有龍的紋飾。它的誕生地是景德鎮瓷窯,在元朝,景德鎮各大瓷窯都被朝廷牢牢掌管。

農民賣傳家寶要價30元,古玩店18元低價買下,如今此寶價值40億!


既然刻著龍紋,可想而知這樣的瓷器在古代一般人家不敢隨意擺放,只能供給皇宮。至於它為什麼流傳到了民間,具體經歷了啥,現在無從考證。我們只知道上個世紀收藏這件瓷器的人姓朱,名字叫朱立恆。

1976年,全國很多地方都鬧地震。那時候朱立恆住在揚州,他早些年務農,後來又去了輕工機械廠當一名工人。朱立恆並不瞭解自家收藏的這個梅瓶真實價值,只記得1945年曾經有人想用十八石米換走它,卻被母親拒絕了。

農民賣傳家寶要價30元,古玩店18元低價買下,如今此寶價值40億!


其實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十八石米對普通人家來說已經算一筆財富了。但朱家人一直不肯輕易交出梅瓶,直到朱立恆結婚生子。梅瓶傳到他手上時已經歷了6代,考慮到生活的需要,又擔心地震把梅瓶震壞,朱立恆決定把它賣掉。

農民賣傳家寶要價30元,古玩店18元低價買下,如今此寶價值40億!


沒想到與文物商店的人溝通時,對方卻判定這件梅瓶是清朝時期的仿真品,雖然看起來有些年頭,但缺少官窯的標誌。那時候文物收藏的風氣還沒有現在這麼流行,即便是古物價格也常常被壓低,更別說店裡的人不瞭解元代文物了。

朱立恆當時要價30元,店裡的人覺得高了點,只肯出16元,雙方討論半天,最終以18元的價格成交。之後,這件梅瓶就被擱在了角落裡吃灰,因為沒人看出它到底有多珍貴。而上海瓷器外貿商沈勝利無意

農民賣傳家寶要價30元,古玩店18元低價買下,如今此寶價值40億!

間看到它後,卻被大大驚豔了。

他認為這件梅瓶絕對不可能是清代的東西。至此,梅瓶才漸漸引起了重視,1978年,它參加了北京的徵集文物彙報展覽,一經亮相就引起了各大博物館“爭奪”,最後揚州博物館拿下了梅瓶,請來專業古陶瓷專家作鑑定。

於是梅瓶正式完成了從“小透明”到國寶級文物的變身,要知道像這樣的元代梅瓶,國內外加起來都只保存了3件。2013年,元霽藍釉白龍紋梅瓶更被列入了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的名單。

誰能想到一件被古玩店以18元低價買下的“花瓶”,最後會成為各方爭搶的文物呢?它初次亮相的時候,法國收藏家甚至願意以40億人民幣買走。好在國寶最終還是留在了中國,恐怕朱立恆怎麼也想不到,它會如此珍貴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