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尾多賺50%!哪些量化策略基金,可以代替市值適中的中證500?


首尾多賺50%!哪些量化策略基金,可以代替市值適中的中證500?

截止昨日(3月4日)收盤,中證500今年來上漲8.52%,同期滬深300僅上漲0.45%,不能說中盤股成長風格已經“完勝”大盤股藍籌風格,但是這種趨勢其實從去年四季度開始就已經有“苗頭”。喜歡二八輪動策略的小夥伴可能也已經注意到,2019Q4中證500上漲4.82%,跑贏同期上證50(4.14%),這和去年二季度形成了鮮明對比(2019Q2中證500下跌-10.76%,上證50上漲3.24%)。所以,司令在今年2月24日也及時撰文《深強滬弱明顯,中證500成下階段標配》,並建議關注指數增強型如富國中證500指數增強LOF、泰達宏利中證500指數增強LOF、創金合信中證500指數增強A等基金。

正好這兩天看到量化對沖基金重新開始獲批的消息,昨天還教了大家如何通過業績比較基金來判斷基金投資風格,那麼是否可以從量化基金中尋找到“增強500策略”的產品來代替普通的中證500指數基金呢?還真可以,今天司令就來教大家如何一步步挖掘。

第一步,當然是搜索所有名字中帶“量化”字眼的基金,過程不表,差不多有250只左右。

第二步,就要看昨天司令教大家的業績比較基準,找出“中證500指數收益率大於90%以上”的基金。下圖是司令整理的滿足條件且規模靠前的5只量化基金,包括4只股票型和1只靈活配置混合型,名字分別是是匯添富成長多因子量化策略股票、南方量化成長股票、申萬菱信量化小盤股票LOF、景順長城量化精選股票、華泰柏瑞量化智慧靈活配置混合A,理論上這幾隻量化基金的投資風格和選股策略就是“對標”中證500,同樣也屬於中證500增強型基金。


首尾多賺50%!哪些量化策略基金,可以代替市值適中的中證500?

第三步,對比過往業績表現,看看超額收益情況。從短線角度看,中證500今年來(截止3月4日)上漲8.52%,同期南方量化成長、匯添富成長多因子量化、華泰柏瑞量化智慧分別上漲15.39%、12.79%、10.39%,阿爾法超額收益明顯;2019年中證500上漲26.38%,四隻量化基金戰勝;2018年中證500下跌-33.32%,儘管五隻量化基金同樣淨值下跌但是超額收益全部戰勝;2017年中證500微跌-0.20%,三隻量化基金戰勝;2016年中證500下跌-17.78%,五隻量化基金卻體現了很強抗跌性並且超額收益全部戰勝。從長期角度看,2016年以來持有中證500算術法合計收益為-16.40%,五隻量化基金全部戰勝,表現最好的華泰柏瑞量化智慧靈活配置混合A同期算術法合計收益為33.47%,超額收益高達近50%。


首尾多賺50%!哪些量化策略基金,可以代替市值適中的中證500?

第四步,觀察量化基金的歷史持倉風格是否真的符合中證500特徵。以華泰柏瑞量化智慧為例,2019Q4重倉股依次是徐工機械、佳發教育、億聯網絡、中聯重科、隆基股份、思源電氣、新國都、航天發展、中國銀河、天山股份,合計佔比15.97%,其中滬市個股2只,深市(除創業板)個股5只,創業板3只,不僅中盤股特徵明顯而且個股權重分散是中證500極其重要的風格特徵;以匯添富成長多因子量化為例,2019Q4重倉股依次是凱萊英、桐昆股份、寶信軟件、吉比特、衛寧健康、物產中大、深南電路、兆易創新、雲鋁股份、長春高新,合計佔比12.92%,其中滬市和深市各有5只,成長股風格也是非常明顯。

那麼為什麼“對標”中證500的量化基金業績更容易跑贏指數呢?道理其實很簡單,中盤股股票數量比較多,對於量化模型來說更容易能挖掘到成長因子帶來的超額收益。另外擔心創業板短線漲跌起伏較大的小夥伴,同樣也可以關注聚焦中證500指數的基金。

歡迎關注“SL基金圈”,每天一個關於基金的新鮮、實用梗,與你一起分享養基心得和技巧。用數據說話,投資可以更美的。

好基養起來,Money賺起來!

人生不怕受累,就怕還沒積累!

偶說完了,整理數據不容易,請記得點贊支持哦。本文章不構成投資建議,內容及觀點僅供參考。有任何問題,麥克風交給你們high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