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縣紀委監委:下好“先手棋”打贏“收官戰”

河南經濟報記者 曹永飛 通訊員 胡永強

“張叔叔,俺家電視上這個上網課的頻道又找不到了,在線考試馬上要開始了,你來幫幫我吧。”一個電話,正在北柴村疫情防控檢測點執勤的第一書記張廣偉立即叫來其他黨員接替自己的工作,小跑著趕到了貧困戶晁恩山家,8歲的小夢嵐正在焦急的等待著他……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要把扶貧與扶智結合起來,讓他們學文化長本領,才能挖斷窮根,脫貧致富,所以無論如何,不能讓孩子掉隊。”疫情期間,浚縣紀委監委駐村幹部張廣偉把北柴村6個貧困孩子放在心上,為了讓他們能在家裡上網課,張廣偉幫助他們安裝網線、打印教材、輔導作業,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家“停課不停學”。

這邊安頓好了孩子,張廣偉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村東頭的扶貧車間,承包車間的張建輝正等著他商量今年車間招工和擴大經營事宜,“為了適應企業經營需要,去年新建的120平米的展廳也即將投入使用,為企業外樹形象,內強管理提供了保障。”

剛走出車間,老支書柴書真又迎面走來,拉上廣偉直奔地頭,“你看看,這20畝地緊鄰大路,地勢平坦,你覺得把咱們的蔬菜大棚建到這兒咋樣?”大棚蔬菜種植是張廣偉和村黨支部選定的村裡集體經濟發展的主要項目,經過與上級扶貧部門的多次協調,總投資36萬元的蔬菜大棚項目終於獲批。“項目下來了,下一步的重點就是土地流轉,一定要做好群眾工作,讓群眾得到實惠,增加集體收入。要想鞏固脫貧成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做大做強扶貧產業是必由之路和關鍵所在,一定要把這件好事辦好。”

張廣偉是浚縣紀委監委下派到北柴村的第一書記,按規定,今年是他在村任職的最後一年了,在他任職的三年時間裡,他帶領村兩委班子,藉著脫貧攻堅的政策東風,北柴村從一個省級貧困村,實現了集體經濟從無到有,先從小到大的突破,2018年全村順利脫貧摘帽,18戶50名貧困群眾已脫貧,村容村貌、民風民俗有了翻天覆地的改變。但是這一切在他看來,卻還遠遠不夠,“脫貧只是起步,致富才是目標,在黨中央和省市縣各級黨委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全體黨員,一定要謀劃好、發展好、建設好北柴村,2020年,我們堅決打贏脫貧攻堅的收官戰,讓北柴村在脫貧致富的路上走得更遠、更順。”

從2015年以來,浚縣紀委監委共派出扶貧幹部21名,到全縣5個村開展扶貧幫扶工作,他們團結帶領各村幹部群眾,貫徹落實扶貧政策,轉變貧困人員思想,先後幫助63戶188 人貧困群眾實現了脫貧,為全縣脫貧工作做出了突出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