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為什麼不建機場?

大嘴說事


前段時間上海第三機場,要落戶南通的消息,成為大家爭相討論的話題,且不去猜測是否最終落戶,且落戶後對南通的意義,此問題的主線是蘇州是否應該建設機場。

認為蘇州應該建設機場的呼聲主要是源自蘇州市民,蘇州市民認為,蘇州作為我國第一經濟地級市,也是我國新一線城市,但是長期沒有屬於自己的機場,雖然距離無錫碩放機場以及上海浦東機場都不算特別遠,但畢竟不屬於自家城市,在航空出行上多少有一些不方便,且碩放機場的航線量並不高,而浦東機場畢竟不是本省,所以蘇州建機場的呼聲很大。而反對蘇州之所以遲遲沒有建設機場,最大原因就是蘇州的地理位置,因為處在長江以南,而隔壁是上海,上海本身有兩大機場,航線十分繁忙,如果在蘇州建設機場,那麼未來有可能出現空域限流的嚴重情況,這對機場的發展非常不利。而投資建設機場,小型機場沒有必要,大型機場的成本非常高,一旦未來出現限流,有可能出現虧損嚴重的情況。蘇州市區距離上海浦東機場直線距離是70公里左右,而距離碩放機場是30公里左右,不過說放機場是軍民兩用機場,註定在民用航空上有缺點。

如果蘇州不規劃機場,那麼未來蘇州與上海之間,應該形成地鐵無縫對接,那樣蘇州去浦東機場才會更加方便。其實我國有很多城市的機場,距離市中心都不近,比如拉薩貢嘎65公里,成都天府68公里,蘭州中川72公里,通過此數據比較蘇州距離浦東也不算特別遠。當然蘇州是否建設機場,意義不止上面所說,而且還有一方面是出於情懷。歡迎關注“地理有意思”留言一起探討。


地理有意思


蘇州為什麼不建機場,作為蘇州人,我說一下自己的看法。

首先,蘇州是想建機場的,最早在2004年的時候,蘇州就提出了建設機場的項目計劃,並且位列重點項目的第一位,可見蘇州對於機場還是很渴望,很重視的。但是到當年的4月份,蘇州市副秘書長、發展與計劃委員會主任朱民又在新聞發佈會上改口說蘇州五年內不會建設機場。

其次,到2007年的時候,無錫碩放機場投入運營,可以說對蘇州市民出行有一些利好,因為從火車站到無錫碩放機場的大巴車很多,時間四十分鐘左右,打車也不會太貴,總體還是很方便,但是碩放機場的航班比較少,去同一個地方的機票價格大部分都比上海貴,至少周圍的飛機出行,大部分都是選擇上海。

再次,蘇州建設機場的夢想一直都沒有放棄,在2010年和2015年的時候蘇州也數次進行了提案,但都沒有下文,直到2019年7月份,南通將建設新機場,屬於上海航空網絡的一部分,被稱為上海第三機場。

最後,蘇州2019年已經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對蘇州建設機場的工作進行規劃和研究,包括可行性、必要性的研究,選址、環境評估等,相信蘇州將來肯定會建設屬於自己的機場。





蘇州小娘魚


蘇州的經濟實力,放眼全國也沒有幾個城市敢叫囂。別的不說,單論下轄的幾個縣級市就令人驚訝。在2017年,崑山市的GDP達到了驚人的3520億,居全國縣市首位,與寧夏的經濟總量相當,超過了青海省,整個蘇州的經濟總量達17300億。

在全國300多個地級以上城市中,蘇州的經濟排名位列全國第七。值得注意的是,前六名都是直轄市的水準,論資歷也就深圳差點。但是國家戰略層面,深圳雖不是直轄市,但其特殊性也堪比直轄市了。緊隨其後的4個也是省會城市,換而言之,在全國純粹的地級市中蘇州是最牛逼的。雖然蘇州的經濟實力如此之強,但卻有兩大遺憾。

首選是機場,在江蘇13個地級市中,除了第一名蘇州沒有機場外都建有自己都機場。蘇州經濟實力那麼強,難得還建不起一座機場嗎?當然不是!蘇州之所以不建機場,是因為根本不需要!

熟悉蘇州的朋友一定知道,在蘇州附近機場非常的多,而都是國際機場,如距離蘇州市區不足50公里的虹橋國際機場,再遠一點的話有浦東國際機場。如果不想去上海,想在省內坐飛機的話也可以去位於無錫的蘇南碩放國際機場。碩放機場雖然位於無錫,不過卻距離蘇州市區非常的近,就算騎個自行車,一個小時內也能到。

碩放機場於2004年正式通航,原名無錫碩放機場。但由於這裡距離蘇州非常近,一大半的業務都來自蘇州。所以在2010年的時候,考慮到蘇州的因素,碩放機場正式以更名為蘇南碩放機場。在50公里範圍內能同時擁有虹橋、碩放兩大國際機場,自然也就不用再去浪費資源新建機場了。其實,蘇州也是有機場的,它就是位於吳中區的光福機場,早在1992年的時候就開通了北京、佛山的航線,只是後來被改為了軍用機場。

第二個遺憾:蘇州雖然經濟強盛,在全國都是排名前列。但卻是一個實實在在普普通通的地級市,連副省級市都不是。就經濟實力而言,在全國15個副省級市中,除了廣州和深圳排在蘇州前面其餘都在蘇州後面,比緊隨其後的成都多了3200億。

那麼,為什麼蘇州不是副省級市呢?其實主要還是地理位置不佔優勢。在蘇州周邊擁有上海、杭州、南京等大城市,而且相鄰的無錫、南通、常州、湖州、嘉興的實力都不差,完全無法體現出蘇州的輻射帶動作用。

而且蘇州既不臨邊也不臨海,在全國來看,沒有戰略優勢,所以蘇州沒有被列入其中也是意料之中。

雖然蘇州經濟發達,卻沒有北上廣深的快節奏,自古便是一個宜居城市,與杭州並稱“人間天堂”。這裡有舉世聞名的江南園林,有獨具魅力的吳文化和水鄉風情,是一座非常值得一遊的城市!


小趙的幸福日常


目前,蘇州域內的確沒有民航機場,但蘇州離上海很近,周邊可以利用的民航機場很多,有上海虹橋國際機場、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蘇州沒有民用機場,不說明蘇州不發達。蘇州經濟發達,也不是蘇州必須有民用機場的理由。國際上類似的例子也很多,比如日本的橫濱,是日本第二大城市,規模僅次於東京,人口居日本第二,面積排日本第三,是著名的國際化大都市,在日本的地位遠高於蘇州在中國的地位。但橫濱也沒有機場。橫濱人出行主要依靠位於東京都大田區的羽田機場和位於千葉縣成田市的成田機場。從橫濱市前往上述兩大機場,均有鐵路軌道交通可以使用,橫濱市民也從來沒有要求建設橫濱機場的呼聲。

但是蘇州市強烈要求建設自己機場的呼聲,近十幾年來一直沒有中斷,且這種呼聲越來越高。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

1) 蘇州經濟和旅遊業發達,每年的航空旅客輸送量非常大,但目前蘇州前往浦東國際機場的交通極為不便,行車距離長,且公路時常擁堵,去浦東機場坐飛機,至少必須提前4-5個小時出發。虹橋機場雖然有高鐵可以到達,但晚上10點以後,高鐵就沒有了。蘇南碩放國際機場雖然離蘇州市中心僅20多公里,但目前缺乏連接的軌道交通,還存在出租車不能異地攬客的限制。蘇州市民痛感沒有“自己的機場”所帶來的的不便。

2) 蘇州外向型經濟佔比較大,電子類出口加工產品的空運量非常大。目前的出口空運主要由浦東機場承接,影響了出口的效率,增加了出口的成本。

3) 地方政府認為機場對一個城市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4) 隨著蘇州經濟總量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蘇州人認為蘇州沒有自己的機場,有損於自己的城市形象,說白了,感覺有點臉上無光。儘管省裡為了照顧蘇州人的感情,特意將無錫碩放國際機場,更名為蘇南碩放國際機場,淡化該機場的歸屬地,但蘇州人使用該機場的意願仍然不強。

但是從全局來看,蘇州短期內建設自己機場的可能性並不大,理由就是華東空管局一直強調的上海周邊空域的緊張。蘇州域內建設機場的最大可能性,恐怕還在於上海第三機場能夠落戶在蘇州境內,例如崑山。但無論是蘇州建設自己的機場,還是上海第三機場落戶蘇州,對蘇州市民日常航空出行便利度的提升是有限的。

個人認為真正便利蘇州市民航空出行的根本措施有以下幾點:

1) 修建通往浦東國際機場的高鐵。

2) 前往虹橋國際機場,除了目前的高鐵外,還必須有城際軌道交通(和地鐵類似,隨到隨走)

3)蘇州軌道交通對接無錫地鐵3號線,連接蘇南碩放國際機場。

從前段時間的各種規劃消息看,以上三點在近5年內實施還是有可能的。首先,浦東通高鐵的規劃已經明朗,上海市還計劃修建連接浦東國際機場和虹橋國際機場的快速軌道交通線。連接常州、無錫、蘇州至上海的城際軌道交通線剛剛獲批,這條市域軌道交通線,明確將在常州奔牛機場和無錫碩放機場設站,建成後將大大便利蘇州市民的航空出行。此外,連接蘇南碩放機場的無錫地鐵3號線,也將在明年通車,無錫市在地鐵3號線的建設中特別預留了對接蘇州軌道交通的接口。


悠遊四方


蘇州也不能算沒有機場,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距離無錫市區16公里、新區2公里,距離蘇州市區僅20公里,到新區只有5公里。南京祿口機場到市中心新街口40公里,到高淳老街60公里,到六合金牛湖地鐵站超過90公里,而蘇州到上海虹橋機場也不過如此。碩放機場放在無錫境內是地形地貌等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和地位沒關係。

修建機場不是面子工程,重點是經濟效益,兩市共有的碩放機場客流量並不大,蘇州再在附近單獨建機場肯定虧翻天,誰來投資,即使建好了也不會有多少航線,航空公司不是傻子。

我們從蘇州人口流動來分析,蘇州工業發達,特別是對外加工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吸納的大量外來人口,大多來自偏遠落後地區,家鄉並沒有機場,回家坐幾十小時大巴的大有人在,不是錢的問題,大巴可以送到家鄉的小鎮甚至村邊,圖的是方便,也是無奈。蘇州本身夠發達,出城打工的不會多,至少也得去一線的北上廣深吧,上海又很近,坐高鐵很方便,如果去國外,蘇州這個級別幾乎不會開通國際航班。這樣算下來客流量少的可憐,不足以支撐機場的運轉費用。蘇州不能總想著再建機場,應該儘快規劃建成連接碩放機場的地鐵輕軌。


漂飄12


評論裡幾乎全是外地人在說蘇州沒必要建機場,理由基本全部一樣,蘇州旁邊有三座機場,半小時兩小時就到了,只能說這些人,鼠目寸光。

說蘇州真沒必要建機場,勞民傷財,估計建了還不盈利。不好意思,蘇州全國第一地級市,外商也多,貨物吞吐量也不少,另外蘇州是全國知名旅遊城市,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是白叫的,在國際上,蘇州也是有名的旅遊城市,每年接待外地,外國遊客也不少,蘇州本地過千萬人口,流動人口也不少,蘇州需要自己的機場已經很迫切了。(各種數據上網查查就知道了)

就拿最近的碩放機場來說吧,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知道這機場是無錫蘇州共同出資建設的,經過這些年,有多少人記得無錫碩放機場,又有多少人記得是蘇南碩放機場?現在的碩放機場,說句不好聽的,碩放機場現在就是無錫的機場,是為無錫服務的。

虹橋和浦東機場,需要提前幾小時趕路,如果是半夜或者後半夜的,需要提前一天到上海等待,這就是外地人說的機場近,半小時或者兩小時可以到機場的理由了吧?

機場經濟,當蘇州旅客一路上奔波到這些機場後,就開始給無錫,上海貢獻GDP了,舉例就拿一瓶水來說,我在上海虹橋買瓶純淨水10元人民幣,這是稅後價格,那稅是誰收的呢,不可能是蘇州稅務局收的吧?那麼就是上海稅務局收的了,同理,來蘇州旅遊,出差等到來的旅客,遊客給蘇州貢獻GDP.這就是機場經濟。


楓橋不眠夜


我認為,蘇州不建機場有2個原因:1.位置和交通 2.成本 3.環境噪音





一、位置,交通

第1個原因,為什麼要把位置和交通這兩個寫在一起呢?

首先,大家都知道,蘇州距離上海很近,坐旅遊大巴50分鐘就能到上海虹橋機場

(有直接到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的大巴車,我知道的一個地方,就在蘇州洲際酒店的東南邊,也就是現代休閒廣場靠近路邊,很好找)




也可以,直接坐高鐵到上海虹橋站





現在蘇州通了軌道交通,更加方便啦。

因此,蘇州的地理位置,以及交通都非常便利,如果想要坐飛機✈️,可以直接坐大巴車直達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當然也可以開車去無錫的碩放機場。



二、成本

說到成本,大家都懂,建一個機場,可不是幾百萬幾千萬能搞定的,估計要幾十甚至幾百個億!




做任何事情,特別是投資非常大的項目,肯定要考慮非常多的因素,比如拿這麼多的資金建一個機場,是否有必要,投入產出比是多少,這麼大的一比錢,如果用在其他更有意義的地方,會不會更好?






比如,多建一些學校,建地鐵,建醫院等等,我覺得學校,醫院,地鐵,或者像蘇州中心,東方之門這樣美麗壯觀的建築項目,更有意義。






假如花了那麼大一筆資金,建了一個機場,但是,僅僅是讓老百姓坐飛機方便些,但是,就要放棄建更多的醫院,建更多的學校,你覺得值得嗎?

三、環境噪音

蘇州是一座擁有2500年曆史的文化名城,非常舒適宜居。如果在蘇州選了一個靠近市區或者居民區的地方建機場,那這個噪音就不是一天兩天了…如果選址太遠,那還不如直接做大巴,高鐵,直接去上海或者無錫的機場,對吧?




因此,考慮到多方面因素,所以蘇州目前還沒有建造機場。


潘曉華HUA


全省經濟第一的蘇州沒有機場,確實引發了很多討論,我個人覺得主要如下的原因。

1.距離上海和無錫距離近,沒必要建機場

蘇州目前沒有機場,主要是距離無錫和上海都很近,也避免了汙染,現在有機場大巴到上海虹橋機場和浦東機場都很方便,重複建機場會產生比較大的內耗和資金浪費。

據說當年蘇州也想修機場,但沒有審批通過,因此投資了無錫的碩放機場,也就是蘇南機場,因此,也不算是沒有機場。

2.蘇州擁有軍用機場——蘇州光福機場

蘇州光福機場位於中國蘇州,在蘇州市西南28公里,曾於1994年2月開通聯航,每週有2個航班來往蘇州與北京、蘇州與佛山,但其後停航。現為中國空軍一軍用機場。蘇州光福機場自建立以來一直以戰鬥力生成和飛行保障為第一要務,連續7年被評為空軍先進,並湧現了一大批先進典型。

綜上可以看出來,蘇州沒有機場的說法也不是很嚴謹,畢竟參股了一個民用機場,擁有一個軍用機場,未來蘇州是否會修建機場,還是一個未知數,畢竟現在蘇州的發展會需要擁有一個自己的機場。


頂脈圈視界


被各大規劃繞開、老齡化最嚴重、人口流入接近0的江蘇,大概率走下坡路!

[人口危機] 已公佈的數據顯示:2018年1-6月,江蘇省共出生38.3萬個嬰兒,比前一年同期減少5.6萬個,減少12.8%!新出生人口持續減少,人口拐點不經意間已到來。

以下重要規劃全部繞開江蘇:

9個國家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廣州,成都,武漢,鄭州,西安。

11個自貿區:上海,廣東,天津,福建,遼寧,浙江,河南,湖北,重慶,四川,陝西。

5個左右的自由貿易港(自貿區升級版):上海已初步成型,另外天津、陝西、浙江、廈門正在積極申報。

6個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海南島,雄安。

5個計劃單列市: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深圳。

3個國家科學中心城市:北京、上海、合肥。

3個“長江經濟帶”核心城市(超大城市):上海、武漢、重慶。

10個"一帶一路"節點城市:西安、蘭州、西寧、重慶、成都、鄭州、武漢、長沙、南昌、合肥。

東部3個經濟強省。山東省:濟南青島2座副省級城市;浙江省:杭州寧波2座副省級城市;江蘇省:僅南京1座副省級城市(2019年1月9日,濟南合併地級萊蕪市,致使江蘇唯一的副省級城市,淪為全國省會首位度倒數第一。今後,它必將與江蘇貌合神離,心向安徽,導致江蘇只能依靠剩餘12個不入流的地級市參與全國頂尖城市競爭)。

當前,各大城市人口掠奪戰已經打響,在老齡化嚴重的今天,人口決定了發展。江蘇人口形勢日益嚴峻,究其原因:一是群山無峰,沒有明星城市集聚不了資源,吸引不了外省人才,留不住本省人才;二是自宮式的中考、高考制度讓深受其苦的年輕人往外跑,也讓在江蘇發展的外省人不敢落戶。

2017年,濟南市一把手在山東兩會上極其悲憤的發言:山東經濟實力雄厚,但群山無峰,缺少一個帶動力強的核心城市。未來各省間的競爭,就是城市群的競爭,或者說是核心城市的競爭。鄭州不久前被確定為國家中心城市,對我們來說是個很大的刺激。分析周邊鄭州、合肥,還有遠一點的武漢、長沙、成都、貴陽,這些近年發展迅猛的城市,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所在省份舉全省之力發展,才鑄就了今天的輝煌。核心城市是集聚起來的,我們不集聚,就會被別的城市集聚;機遇是搶抓出來的,我們不去搶,別的城市就會去搶。

而江蘇13個市互不認同,成了國內首屈一指的大內鬥省,實質是互相制肘,誰也見不得別人好,在城市發展中內耗相當嚴重。未來的城市競爭中,江蘇註定更加被動。

幾年前,江蘇GDP總量差點一舉超越廣東,直到差距拉小至600餘億。後來廣東初步轉型成功,迎來現代發展“第二春”,再次發力拉開與江蘇差距。據悉,廣東經濟增長速度已經連續反超江蘇六個季度,將總量差距拉開至4000餘億,2018年差距更是擴大到6000億,令大眾反過來覺得江蘇怕是變成“江輸”。

江蘇老齡辦透露:30年後,江蘇不到3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實際上按照現在幾乎外來人口0流入,本省平均結婚年齡達到34歲,普遍不肯生二胎的現狀,老齡化問題只會比預測更嚴重更提前,到時很可能滿省皆是白髮人。再看“平均主義”發展模式,僅憑江蘇一省之力,且正在被各大規劃繞開的情況下,十年後,最大的可能是均衡發展成13個三線城市,隨之人口外流進一步加劇,繼續退化成13個四線城市。

年輕人,畢業後的首選城市很重要,一次的選擇很可能就是一生,一定要慎重!當前是城市格局大變動的時代,已經錯過了北上廣深,千萬不要再錯過目前有政策、有定位、有地位,未來必將在國家支持下晉升一線的新貴城市。











浙A太牛cool


虹橋機場,只能飛國內,而且大部分只向南飛,非北方的要去浦東機場。蘇州在人均GDP 方面壓倒上海,使上海很沒有面子,如果蘇州建立國際性機場,上海就多一個競爭對手,所以上海要建第三機場,本來蘇州應該是首選的地方,但是上海偏偏不選蘇州。是有意打壓蘇州。按經濟實力,蘇州已排名世界第28位。蘇州再有國際機場,那人均GDP更會把上海拋在後頭,這是上海所不願意的。蘇南機場太小了,沒有通幾個地方,更談不上國際性。所以蘇州沒有機場和她的國際地位是不相稱的,蘇州市:江蘇省最發達的城市,也是省內唯一沒有機場的城市。已經變成一句笑話了,2016年8月,國務院正式批覆蘇州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中,“機場”二字出現在其中,其中的第四條——完善城市基礎設施體系,按照綠色循環低碳的理念規劃建設城市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現在等交通設施建設!現在蘇州已經拿到上方寶劍,可以名正言順的建設機場。而且是大型國際機場,選址在吳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