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為什麼不廢皇室?

葉魚


英國是君主立憲制國家,皇室是國家象徵沒有什麼實際的政治權利。而且,根據統計,每年皇室光進行官方旅行就要花掉450英鎊(大約四千萬人民幣),平攤到納稅的公民身上差不多一人65便士。英國有必要花巨資養著一個看似沒什麼用的皇室家族嗎?答案是肯定的,畢竟我們中國也斥巨資研究保護歷史,也不惜為了上萬億整一個奧運會。對於英國來說,王室的存在就是他們對歷史的自信也是他們國家的活招牌。



第一:皇室的地位是自己爭取的結果

英國的光榮革命,是一場沒有流血的政變,是封建主義和資產階級妥協的結果。自然雙方要妥協,作為封建的來源——國王,他的存在也是必須的。另一方面來講,皇室的存在也極大的推動了英國的資本主義和民主。皇室很理智的順應了歷史趨勢,站對了歷史隊伍。英國的皇室是否不是由資本主義是否同意決定的,而是皇室主動把封建主義變成文化傳統,讓英國完成了不流血的政變。同時英國皇室也極大的保持了英國文化的延續性,對英國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第二:皇室有天然權利,是英聯邦的皇室

英國皇室雖然表面不理朝政,但他們也在為英國努力著。英國女王是英國的形象,她一向以慈眉善目的姿態示人。英國女王就如同日本天皇一樣,也要長年拖著疲憊的身軀奔赴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外國重要來賓來訪時,女王需要出面接待。接待就要聊天,聊天也不能尬聊,所以英國女王也需要做很多功課,即使已經九十歲高齡。女王也不可避免的要出國訪問,元首的出國必然不同於常人的旅行,她需要隨時注意自己的表情和儀態,甚至不能邁錯一步說錯一句。當然,皇室不發威我們也不能拿皇室當病貓,如果皇室不滿也很容易引發憲政危機,會影響整個國家的安穩和統治。英國女王是英聯邦包括新西蘭、加拿大等在內的16個國家的女王,牽一髮而動全身。



第三:皇室也在貢獻自己的力量,深得民心

英國皇室在百姓中的口碑還是非常好的,除了他們平時的和藹和親民外,皇室也給百姓帶來了實際的效益。首先,英國皇室在削減自己的日常開支,一定程度減輕了納稅人的負擔。其次,英國的一些年輕皇室也在努力賺錢,長公主每年要出席幾百個典禮,威廉王子也在開表演性質的救援飛機,他們把自己的工資全部公益捐出。英國是一個綠化面積非常大的國家,其中有很多的綠化土地都是皇室提供的,在寸土寸金的英國這些綠化也是皇室帶給百姓們最好的福利。


哲學上常說:“存在即合理。”,英王室的存在不光合理而且十分必要。英國王室既是英國人民的無形信仰也是英國人民的心裡寄託,錢沒了可以再賺,但是歷史文化沒了,留給人的就只剩下嗟嘆和後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