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臨高扶貧幹部和農村群眾深切懷念李龍生 戰勝貧困就是最好的送別

海口臨高扶貧幹部和農村群眾深切懷念李龍生

戰勝貧困就是最好的送別

海南日報記者 傅人意

在與李龍生接觸過的基層幹部心裡,他在督導考核脫貧攻堅工作時如“疾風驟雨”,和扶貧幹部交往卻如“和風細雨”;他關心鄉村產業發展,不少產業發展的種子如今已在部分村莊生根發芽;有貧困村民遺憾再也沒有機會向他彙報,想送他最後一程;他曾經關心的貧困群眾如今脫了貧,家裡蓋了新房,多想請他再來家裡坐一坐……

日前在扶貧工作中不幸逝世的省委脫貧攻堅戰第一督查組組長李龍生,生前曾負責海口市、臨高縣的脫貧攻堅督查工作。連日來,海南日報記者追隨他曾經的工作足跡,走訪當地幹部群眾,感受到他們對李龍生的深切懷念。他們表示,繼續奮勇戰貧,就是對這位可敬的幹部最好的送別。

嚴格的考官,親切的幹部

時針撥回到2018年7月,李龍生第一次到海口市紅旗鎮調研脫貧攻堅工作,就讓紅旗鎮幹部群眾印象深刻。在該鎮墨橋村,李龍生詢問的內容事無鉅細,應知應會知識、村莊基本情況、產業發展優勢……疾風驟雨般的問答讓鎮村幹部真正體驗了脫貧攻堅督查的嚴厲。

當時,彙報工作的墨橋村黨支部書記黎積書把心提到嗓子眼:“我們村幹部普通話都不大好,一聽領導要來檢查,心裡都很慌。”

但李龍生對在座的村“兩委”幹部說:“我知道你們村幹部工作都做得實在,雖語言表達能力有欠缺,但是要放輕鬆,用你們的方式說出來就可以!”

黎積書一下子放鬆了,“當時我感覺李組長很親切,沒有一點架子,非常平易近人!”

海口市新坡鎮仁裡村鄉村振興工作隊長李洪峰迴憶,“李組長很嚴格,他每次一到村裡就上下忙碌起來,要考核扶貧幹部扶貧知識、環境衛生整治等內容。但是他也很貼心,要求我們熟悉國家扶貧政策,但不一定要死記硬背,能用自己的話說出來就可以,還鼓勵我們要學會用政策聯繫當地實際指導扶貧工作。”

是知心“大哥”,也是工作“教導”

“李組長來我們鎮非常勤,一年不下20次。”臨高和舍鎮黨委委員、宣傳委員吳孝俊回憶,他經常在各個微信工作群看到李龍生在各個鄉鎮督導的工作信息。

由於李龍生長期紮根基層,他對扶貧幹部的辛苦和難處感同身受,也倍加關愛一線扶貧幹部。

今年2月28日,李龍生再次到海口市紅旗鎮指導疫情防控期間防返貧及復工復產工作,慰問幹部,一再強調基層幹部要抓好疫情防控,也要關心關愛自身健康和安全。紅旗鎮黨委書記吳敏回憶,“李組長臨走前和我們說,你們是真正戰鬥在一線的英雄,要注意休息。”

臨高縣臨城鎮黨委書記王光磊曾在臨高縣扶貧辦任職。他回憶,2018年李龍生帶領省委脫貧攻堅督導組到臨高督導扶貧工作並發現,部分扶貧幹部長期奮戰一線,存在消極情緒、士氣不高等情況。

隨後,李龍生迅速召集召開全縣脫貧攻堅動員會,會上給扶貧幹部鼓勁:“扶貧幹部要把脫貧攻堅工作視為己任,你們要相信,黨和政府會看到你們對脫貧攻堅工作作出的貢獻,會在脫貧攻堅一線考察識別幹部!”

“這讓我們基層扶貧幹部非常暖心,也大大鼓舞了士氣!”王光磊回憶說。

李龍生對扶貧幹部中的“新兵”關愛有加,對“老兵”也“手把手”教導。

2019年3月,臨高縣扶貧辦主任王趙未剛開始履職。對於一個“新兵”,李龍生如兄長般教導他如何迅速進入工作角色、要多學習政策、要勤於謀劃、學會統籌安排扶貧工作。

“我永遠失去了一位人生的導師!”臨高縣抱瑞村黨支部書記王開彪悲痛地說,“他教我很多工作方法,比如產業要跟著項目走,項目要跟著市場走。現在村裡冬季瓜菜、水稻、橡膠等種植業都逐漸發展起來了,多希望他能再來指導工作!”

“我們一起來繼承他的遺志”

3月10日,在墨橋村3000多畝農田裡,成片的水稻長勢喜人,4月將迎來豐收。

“我還沒有來得及和李組長彙報村裡的產業發展,實在太可惜了!”黎積書說,李龍生關心當地脫貧攻堅工作,特別關注當地產業發展。2018年,黎積書曾和李龍生“訴苦”,墨橋村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是當地有名的“糧倉”,如今很多村民卻不再種水稻荒了農田。“當時李組長經過調研後說,一定要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只要發展模式合適種水稻依然有前途,要調動村民積極性。”

如今,黎積書積極引進企業進村,採取公司免費提供種子、保價回收的模式發展水稻種植。“如果李組長看到我們村的稻田,一定特別欣慰。”

“這麼好的人走了!非常感謝他!”接受海南日報記者採訪時,海口市紅旗鎮道崇村廕生村民小組脫貧戶馮寶峰聲音顫抖,幾度哽咽。馮寶峰說,李龍生來過他家裡多次,每年過年過節都給他帶米、帶油、帶棉被,還特別關心孩子上學問題。2018年底,他一家已經脫貧,如今種植水稻、果樹,一家人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李組長心懷基層百姓,但是從不向百姓‘伸手’。”李洪峰說,仁裡村通過發展鷓鴣茶加工和蜂蜜產業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李龍生肯定了這一做法。“當時我們村民想對他表達一下謝意,送他一些蜂蜜,但是李組長堅決不收!”

“這幾天我一直想去送送李組長,但是我想送別最好的方式,應該是號召黨員幹部群眾學習李組長的先進事蹟,是我們所有扶貧幹部一起來完成他的遺志,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王光磊說。(海南日報海口3月10日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