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帶孩子去窩溝封閉,“後果”只能孩子負

《第四次全國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報告》的結果顯示:我國5歲兒童的乳牙患齲率為70.1%,12歲兒童的恆牙患齲率也達到34.5%。其中5歲兒童齲齒中經過填充治療的比例為4.1%,12歲兒童齲齒中經過填充治療的比例為16.5%。


不帶孩子去窩溝封閉,“後果”只能孩子負

兒童患齲情況已呈現上升態勢,而且其中不少兒童齲齒的症狀屬於常見的窩溝齲

什麼是窩溝齲?

來看看電子顯微鏡下掃描到的磨牙咬合面你就知道,原來人的牙齒看起來挺光滑的,其實肉眼看不到的是很多坑坑窪窪的溝窩,它們之間形成的縫隙就像是山谷之間的河流。

不帶孩子去窩溝封閉,“後果”只能孩子負

電鏡下的窩溝

由於兒童磨牙的鈣化程度不足,窩溝是比較深而細的,很容易嵌塞食物殘渣,再加上兒童的口腔護理意識較差,因此就更容易出現窩溝齲了。


窩溝封閉就像建房子時要做好天花板防水一樣,如果工序仔細就不會發生漏水,否則日後就要面臨重新翻修的大麻煩!

廣大口腔精準兒童齒科專家建議:理想的窩溝封閉應該進行3次,即在3~4歲時乳磨牙期間1次,在6~7歲第一恆磨牙期間1次,在12~13歲雙尖牙和第二恆磨牙再做1次。


不帶孩子去窩溝封閉,“後果”只能孩子負

而窩溝封閉治療中最重要的環節是粘結,粘結效果的好壞,取決於醫生在操作過程中隔溼的好壞,所以為孩子選擇資質好的專業口腔機構很重要。


試想一下,如果隔溼效果做不好,粘結力差的話,窩溝封閉材料就容易脫落。而且窩溝封閉劑一旦脫落,齲齒的發病率比不做窩溝封閉的兒童還要高。

不帶孩子去窩溝封閉,“後果”只能孩子負

另外,醫生在操作過程中對封閉後咬合的把握也是很重要的,由於窩溝封閉劑明顯高出於咬合面,形成咬合支點,時間長了以後,兒童可復性關節盤前移位症狀出現了,很有可能導致顳下頜關節病的出現幾率增高,開閉口過程中出現彈響,甚至頭痛,孩子會很不舒服。

這時就需要對封閉劑進行調整,磨除咬合高點了,患者也不得不再跑一趟醫院,既費時又費力。

當然,窩溝封閉也並不是能夠百分百防止齲齒的,在做完封閉後,還是要注意每天早晚認真刷牙,最基本的口腔護理永遠是必不可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