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上演“老鼠上燈臺”?60餘城“施救”,央媒列出3個數字迴應

房地產對我們的經濟到底有多大影響?

數據顯示,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 全部28個行業中,有14個行業受房地產帶動。根據原國家統計局副局長許憲春(2015)基於投入產出表的測算 ,早在2013年,房地產貢獻相關產業增加值佔GDP的9.0%。

此外,有媒體做過統計,選取資產規模超5000億元的房地產企業,十年時間,萬科總資產增長了7倍,保利增長11倍,綠地增長18倍,恆大增長超20倍,融創中國增長了30倍,樓市的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隨著房地產在經濟中的比重越來越高,這個行業只要有絲毫的風吹草動,都會讓身處其中的房企、購房者“抖三抖”。

比如,銷售額、賣地收入大幅下滑,使樓市上演了“老鼠上燈臺—下不來”的尷尬處境。

拿過去的1個月來說,TOP100房企2月單月實現全口徑銷售金額3243.3億元,環比降低43.8%,同比降低37.9%。從1-2月的累計銷售金額來看,百強房企整體的業績規模同比降低23.8%。

在土地市場方面,2月份多個城市土地出讓暫緩,全國土地市場成交體量大幅回落,降至近一年來的最低水平。

樓市上演“老鼠上燈臺”?60餘城“施救”,央媒列出3個數字回應

如果房地產佔GDP比重沒有現在這麼高,居民槓桿率也沒有逼近65%-70%的高位,就算房企過一段時間的苦日子也無所謂。

問題是:好比上燈臺“偷油吃”的小老鼠,樓市嚐到了高速擴張甜頭之後,如果房子積壓賣不掉,就意味著房地產整個資金鍊條都無法保持穩定。

因此,我們看到從2月至今的短短40天內,全國60餘城都在“施救”樓市。

我們可以梳理一下時間線。

在2月12日-2月14日,上海、江蘇、西安、杭州等地調整土地價款繳付方式和期限、順延開竣工等。

隨後的2月20日左右,三線以下部分城市首付有所降低浙商銀行銀行調整個人貸款,前提是“針對非限購城市居民家庭”,非限購城市首次購房首付比例原則上為25%,各地可向下浮動5個百分點,限購城市仍執行首次購房首付三成的政策。

到了2月末,衡陽發佈“十七條”措施,提出引進人才可同享購房及契稅補貼,而東莞調整公積金貸款政策,最長可貸30年,放寬貸款申請人條件,壓縮審批時限,對裝配式建築等三類情形給予上浮可調貸款,最高上浮20%。

進入3月份,又有山東住建廳宣佈符合條件的房地產項目適度降低預售條件,廣東江門15條措施穩樓市,鼓勵外地人才在限購區域買首套房。

樓市上演“老鼠上燈臺”?60餘城“施救”,央媒列出3個數字回應

如此多的城市都在給房地產“開綠燈”,頻率之高,時間之短,也是最近幾年都沒有看到過的,有不少房企的態度更加樂觀,認為2020年的樓市,可能會重複“寬鬆-上漲-擴張”的老路。

然而,通過住建部、央媒的動向來看,房地產依然難有大的起色。

第一,住建部發聲:全國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復工率為58.15%。

3月10日,住建部副部長倪虹介紹,我們國家從事建築業生產的職工大概有5000萬,從目前的統計看,到3月8日,全國房屋建築和市政工程有19.25萬個項目,現在復工的達到了11.19萬個,佔58.15%。

至於復工率為何偏低的原因,倪虹說明了兩個原因。

1,農民工返崗難,人口跨區域流動依然存在難度。

2,南方復工率高,北方天冷一點復工率低,全國現在復工率超過50%的大概有15個省。

顯然,在工地復工率尚不足60%的情況下,即便各個城市都在為房地產“出謀劃策”,樓市照樣難以迴歸到以前的“快速施工-回籠資金”的高週轉鏈條中,這是

第二,央媒羅列了3個數字回應。

3月10日,新華社旗下國家高端智庫公共政策研究中心《瞭望智庫》發文指出:不能任由房地產加槓桿了。

瞭望智庫用3個數字,來說明目前樓市所處的境況。

1,房貸佔比高達25%。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我國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為153.11萬億,其中個人住房貸款餘額30.2萬億,佔比約為20%。如果加上8.4萬億的住房開發貸款餘額,佔比則達到了25%。

2,55.33%的居民槓桿率。

樓市上演“老鼠上燈臺”?60餘城“施救”,央媒列出3個數字回應

我國居民槓桿率自1996年以來一直呈上升趨勢,1996年我國居民槓桿率僅3%,2008年上升到18%左右,2017年達到了48.97%,已高於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2019年則進一步飆升到55.33%,較2018年提高2.13個百分點。

3,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30.2萬億。

雖然與美國、日本等發達經濟體相比,中國家庭債務的絕對總量還未達到極端狀態,但增長速度較快,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住戶部門貸款餘額55.33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餘額為30.2萬億元,佔住戶部門債務餘額的54.58%。

這3個數字,說明了什麼問題?

房貸佔比持續提升、個人住房貸款餘額佔據住戶債務的一半,居民加槓桿買房的空間越來越小,房貸成了一個家庭最大的支出,如果碰到了收入陡降,斷供、斷貸都有可能發生,再靠過去那樣負債買房的方式壯大房地產,已經行不通了。

從這個角度來看,60多個城市針對房地產的政策,僅限於為開發商緩解資金的壓力,不會演變成像2015-2017年那樣的棚改、低首付、加槓桿買房的風潮,房地產好比是一輛高速行進中的重載卡車,我們要做的是剎車、減速、把速度穩定下來,而不是繼續裝載貨物直至超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