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很多企業都不養工人了,因為實在養不起?你們怎麼看?

靜雅7777


如果你要用“養”這個詞來形容,那麼我可以講大公司也養不起那麼多員工!對我們國家來說,現在企業的人工成本,遠遠高於10年、20年以前,否則為何有那麼多企業會選擇搬遷到越南、緬甸去呢?

何況,這些工人也是付出了自己的勞動,怎麼可以說是“養”呢?企業和工人的關係本就是僱傭關係,工人創造產品和服務,企業支付報酬,天經地義啊!

就這個話題,我們繼續展開聊聊。我說三點看法,僅供大家參考。

一、人力成本逐漸增加,部分企業的勞動生產率跟不上成本的增加

我們國家這些年改革開放,經濟發展很快,生活水平也很高,所以企業工人的工資都逐年在增長。

國家的相關政策也要去企業提高工人的福利和待遇。

比如說,各地區的最低工資標準及工資指導線,這些年一直都在上浮。以杭州為例,前幾年還是1860的最低月工資,今年已經是2010元。

又比如說,目前社保和地稅系統已經聯網,原先一些小微私人企業都不給工人繳納社保,現在都必須如實繳納了,這對一些個體老闆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但你要辦企業,就得按照合法合規的要去來做。

以上種種變化,導致不少企業尤其是生產製造型企業的用人成本越來越高,而自己企業經營生產依然還是勞動密集型,生產效率沒有得到提升,這就導致利潤越來越萎縮,甚至是虧損。

成本和效率之間的反差,讓許多老闆感慨“養不起工人了!”

二、優秀的工人少,無法滿足企業新的技術要求

從工人的角度看,能稱為優秀人才的還是偏少。

我前段時間去一個現場招聘會招人,旁邊有個生產企業的老闆自己過來面試人了。我就和他聊了一會。

他說,現在他的企業不是缺人,而是缺人才。

他自己的工廠現在是200多人,以產量來看,人的數量是夠了,但這200號工人根本無法滿足他自己對企業下一步技術轉型的需要。

我問:你覺得他們那些方面無法滿足要求呢?

老闆說:一方面是很多新設備都是國外進口,需要懂計算機網絡操作,而很多中年的技術工人都不懂,企業要培訓他們學會的成本非常高;另一方面是這些工人都安於現狀,不想著自己提升和改變。所以打算物色一些有能力的新人,替代過去一些跟不上企業發展需要的老人。

我非常理解老闆的想法,確實這兩個就是最大的痛點:一是培養人的成本很貴;二是對一些自己沒有意願改變的人來說,靠培訓根本無法解決問題的。

三、企業要生存,能夠“養得起”工人,需要不斷創新和轉型,提升盈利能力與市場競爭力

其實國家對許多企業還是比較呵護,某些政策的出臺之前都會給一段緩衝期。我想用意非常明顯,就是給企業一定的時間去調整經營管理思路,對現有的技術進行創新或升級。

在這方面,我認為華為公司是一個很好的標杆。

美國製裁華為的時候,幾乎動用了所有的手段,如供應商聯合企業給華為斷供,國際媒體的打壓等。

可為啥華為沒有被打趴下呢?我認為關鍵就是技術創新的能力強,華為自己擁有獨立的系統研發和芯片設計能力,即便美國人封鎖華為,華為也可以有高端智能手機的生產能力,盈利能力依然很強,可以保持給員工人均薪酬60萬以上的高水平。

從華為的例子來看,員工收入這麼高,但公司根本不是靠“養”來管理員工的,而是通過企業的文化、組織的戰略引導員工自我提升,不斷奮鬥,給公司創造價值的同時也自我實現,所以員工拿高薪也是應得的。

對其他許多水深火熱中的中小企業來說,管理者必須帶頭改變,努力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不能一味地抱怨員工的工資要求高!

難道這個時代的物價、房價變化,老闆們看不到嗎?

寫在最後

總之,這個話題要從企業老闆、員工兩個角度去理解,不是單方面導致的問題,只要整個公司上下一心,努力求發展求生存,我相信可以實現員工和企業的共贏!

作者:丁路遙知事,頭條職場教育領域自媒體營銷號排行榜TOP5,高級人力資源管理師,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資深職業規劃師,高級培訓師,多家頭部平臺簽約作者,碼字不容易,請點擊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